第92節
俞菱心只是笑笑含糊過去,主動將話題還是轉到父親的差事,年下家中的預備等等,強行說些能叫自己也分神的家務話題。 俞伯晟隨意應了兩聲,便又重新提起俞菱心的婚事,主動望向俞老太太:“母親,您可記得齊楚么?” 俞老太太一怔:“你是說昌德伯府的那個旁支?” 俞伯晟點點頭,竟是很高興的樣子,又給俞菱心解釋:“齊楚算是你的遠房舅父,昌德伯府的旁支。當年與我一同在青陽書院讀書的,是我那一科的二甲第五名,學問很好,人也端方,就是過世的早。他的獨子齊珂,如今也在青陽書院,很是踏實上進……” 俞菱心端著茶盞的手都微微抖了一下,父親居然有這個想頭? 齊珂,上輩子也算是荀澈的一個死對頭了! 第87章 景福寺 俞菱心一時之間過于震驚, 就沒太仔細聽父親俞伯晟后半段與祖母繼續說的話。 但也無非就是仔細說一說齊珂其人罷了, 她不必聽也知道, 甚至可能比父親知道的還更詳細些。 一方面, 因著前世的齊珂是天旭十七年的探花, 少年得志,成為了宣帝年間最年輕的御史大夫,仕途順遂,才名德名皆譽滿天下, 無人不聞。 而另一方面, 則是因為上輩子齊珂與荀澈之間那種微妙的敵對關系。 嚴格地說,齊珂不算是荀澈真正的“敵人”, 因為齊珂從來沒有支持過長春宮朱貴妃與吳王魏王。 但齊珂從入仕以來就在士林當中被視為年輕一輩的清流領袖,犯言直諫, 從無畏懼。而他所參之人,上至皇親國戚, 下至六部官員,皆不能因身份背景而稍得幸免。 荀澈前世里毒傷入心, 朝不保夕, 更兼血仇家恨累累, 手段之狠辣決絕遠超常人。雖然秦王殿下, 甚至晚年的宣帝都能體察一二, 但誰也阻止不了齊珂的參奏本章。 幾乎從天旭二十年開始, 齊珂的大半參奏都是針對荀澈的。只不過齊珂倒也分辨的極其清楚, 他縱然對荀澈算計吳王魏王, 以及血洗自家二房的手段追索不休,但對于荀澈最后提出有關賦稅新政的本章卻十分支持。 因而當新帝登基、荀澈過世之后,最終由荀澈草擬的稅政便是交到了齊珂手上。齊珂雖在之后給荀澈追加謚號的廷議之中仍舊表示了對荀澈私德的質疑與反對,但他經手的稅政修訂以及推行,卻是按著荀澈臨終的手書,落實得十分徹底。 所以到了后來,俞菱心甚至隱約想過,齊珂雖然是彈劾荀澈最多的對頭,卻也是在實務上最了解荀澈心思的人。若不是局勢所迫、荀澈必須使用那許多非常手段,或者他們原本可以成為知己好友,應當是十分聊得來才對。 她這邊的思緒猶自未絕,俞伯晟那邊夸贊齊珂學識人品的話已經與俞老太太說的差不多了,最終又道:“所以我想著,不如就在月底到景福寺去做祭禮的時候,叫杉哥兒約請齊珂同行,到時候也好請母親您親自看看那孩子,您覺得如何?”說著,又看了一眼俞菱心。 俞老太太明白俞伯晟的意思,到景福寺里吃個素齋或者個茶,自自然然地見上一面,也是給俞菱心自己看看。 若是不成,無非就是俞正杉約請了一位同窗,尤其齊珂又是昌德伯府旁支,算是俞菱心的遠房表兄,見著了也不算如何失禮。 反過來若是孩子們見著了確實覺得不錯,那這位家中人口簡單,自身學識人品都不錯的青年,或許真的是比文安侯世子更好的良配。 “也好?!庇崂咸窒胂?,便猶豫著點了頭,“原本月底咱們也是要去景福寺的,若是遇見什么人,那也只能遇見了?!闭f完,同樣看了看俞菱心。 俞菱心面對父親和祖母的目光,只好尷尬地低了頭。 她當然無意相看齊珂,對齊珂也沒有任何的好奇,因為上輩子在荀澈生前身后,她都見過齊珂不止一次。甚至前世里她病故之前的最后一個月,她還在景福寺里偶遇過即將入閣輔政的齊珂,以及他那位出身不高卻始終不離不棄的原配夫人。 只不過,俞菱心此時也沒有什么理由去反對父親這樣興致勃勃地安排什么景福寺偶遇。每兩個月到景福寺給已故的祖父、三叔和家人祈福致祭本來就是家里的事情,時近臘月更是要預備大祭,她身為長子長孫女更加不能不去。 至于這當面相看的事情,與其現在反對,還不如看了之后略作一番挑剔更好拒絕。 抱著這個念頭,俞菱心自然就沒有反對,這也讓俞伯晟越發欣慰歡喜,興致勃勃地說起景福寺之行的具體安排。 俞菱心雖然坐在一邊聽著,心思卻早已飛到了京外。 外頭的天氣已經這么冷了,荀澈在外頭的事情到底是有幾分不順利,又或者需要多少周折?他會不會生???有沒有什么危險?他連消息都沒傳來一個,那應當真是忙得很了…… 十一月三十,小雪。 用過早膳不久,俞家的車馬便往景福寺出發了。俞菱心抱著手爐坐在車上,一路過去竟然覺得無聊至極。 或者是她真的有些思念某人了,至于在她上車的時候居然還隱約動了個念頭。 然而打了簾子,便見車里干干凈凈,俞菱心不由在心里暗暗罵自己——這是胡思亂想什么呢?他還沒回京呢,便是回了京,多少事情忙不完,哪里有功夫成日過來?荀滟的事情還不知道是怎么樣,文安侯又要馬上回京,宮里到年下又有多少事? 可是這思緒便是再合情合理,她也仍舊能清楚地感到自己滿心的牽掛與失落,這感覺甚至有幾分隱隱的熟悉。 前世里,她獨自守著偌大的文安侯府,守著他的牌位,也是在那漫長的十二年一天天地等。只不過那時候她唯一能等的,就是過繼的嗣子元服成年,娶妻生子,撐起家業,她也就算對得起荀澈,也對得起文安侯府。 如今她在等的自然不同,她有更多的希望,同時也有更多的擔憂與思慮。她再是性情沉穩有耐性,想到此刻安危不知的某人,也難免心緒難平。 所幸很快到了景福寺,倒是個靜心祈福的好地方。俞菱心跟著祖母和父親進出行禮之間,也偷偷給荀澈祝禱了好幾句,才覺得心里稍微消停些。 時近巳正,祭禮祈福完成,俞家上下便一同到專門吃茶的偏殿靜室過去。俞伯晟還向俞菱心多看了兩眼,掃了掃她頭上的白玉菱花,身上的淡青織錦披風,又看看她秀麗的小臉,那種儼然就是要讓自家女兒和青年才俊互相相看的架勢竟是絲毫沒有掩飾。 俞菱心看著父親這樣躍躍欲試的模樣又是無奈,又有幾分莫名想笑。若是別的事,她或者便順了父親的意思,免得叫他白興奮一場,可眼前這事吧…… 正想著,便聽走在前面,當先進入偏殿的俞正杉一聲驚嘆:“咦?這么巧?” 俞菱心在后頭聽得撇了撇嘴,如今俞正杉的演技真是越來越過人了,齊珂是他在青陽書院的師兄,這所謂的“偶遇”也是他去約的,這聲“巧”,道得也太真誠了罷? 她不由看向父親,俞伯晟滿面皆是滿意笑容,向她微微點頭,眼光里竟仿佛是獻寶一樣的神色,好像在說:看為父選的人才! 然而下一刻,俞家眾人還沒完全踏入偏殿時,便聽里頭應答俞正杉的聲音傳出來:“杉弟說的極是。愚兄剛剛回京,這是陪著家母與舍妹,出來略散一散?!?/br> 話音入耳,俞伯晟臉上的神情就凝了一瞬。 而俞菱心則是立刻轉頭望向了另一個方向,沒有讓父親看見自己這一刻同樣完全無法抑制的神色變化。 這時俞正杉就已經重新迎了出來,一邊過來扶俞老太太,一邊飛快地給俞伯晟使眼色:“祖母,伯父,今日真巧,荀二哥與家人也來了景福寺?!?/br> 俞老太太心里微微一跳,面上卻是全然不顯的,只含笑道:“如此便果然巧的很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