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
一瞬間就被同學們的回復給淹沒了。 光是聽、看孟暢吃瓜那動靜模樣,就把他們給饞壞了,明明自己家也有西瓜,可怎么看都不如孟暢的甜,看他吃的那叫一個香。 “好想立刻回學校啊啊??!” “我不服啊,我惦記了幾個月的西瓜卻沒有我的份,墻裂要求食堂調整種瓜時間,種秋西瓜啊九月收!” “拒絕放毒!我建議把孟暢踢出群!” 孟暢又發了段語音,向不在校的同學們炫耀:“我跟你們說,這西瓜賊甜,賊好吃,還是限量的,一共一百個,這幾天吃完就沒了。我還看到食堂阿姨錄的,崔老板掰西瓜,我去,這皮可薄了,一扯就下來一大塊,一大塊瓜rou露在外頭,看得我想把頭埋進去啃!當然了,這么一瓣的吃也不錯,甜,是真的甜?!?/br> 報社完畢,孟暢愉悅地關了正異口同聲痛罵他的班級群,正要繼續吃飯時,看到他爸打電話過來了,食堂里有點吵,便跑到外頭去接電話。 “喂?爸,哦……好,你說是什么情況,我去找紙筆記下來,回頭就發上去問?!泵蠒车纛^在門口的意見箱那里找紙筆,邊聽邊記錄。 等寫完了,孟暢抬頭才發現,崔棲潮就站在他旁邊,彎腰看他寫東西。 “……崔老板?!泵蠒澈秒U沒嚇一跳。 “你這是寫什么?”崔棲潮盯著他紙上的字跡看,上頭寫著什么落花落果,無蟲,葉片完好之類的。他原本以為孟暢正在寫建議,所以過來看看,心里還很奇怪,誰這么拼,放假了還寫建議。 孟暢尷尬地道:“不好意思啊,崔老板,我手邊沒有紙筆,就拿這個記一下?!?/br> “沒事。我說的是你這內容?!贝迼倍⒅?,說道,“這是什么作物生病了嗎?” “啊,對,我爸爸種的大棚辣椒?!泵蠒硴狭藫项^,“忽然落花落果,他有點急了,自己沒找出原因,叫我上網給問問專家?!?/br> 孟暢家里務農,這一季種了不少辣椒,自從孟暢上初中后,家里很多種植方面的問題,都是讓他到農業網站上去問來方法。 崔棲潮把那些情況都看完了,說道:“讓你爸先拔一株看看根發育得怎么樣,如果是根系問題,那應該是施肥不當,讓他減少氮肥。根沒問題,那就是濕度太大了,無法正常授粉,要加強通風除濕?!?/br> “……”孟暢呆呆看著崔棲潮,想起來學校的辣椒、菜可不都是崔老板指導的,不過他還真是第一次直面崔棲潮指點種植,總覺得不太真實。 怎么說呢,不聽聲音單看樣貌,要說崔棲潮剛才是在談論什么金融問題,他也會信的…… “謝謝崔老板,我,我跟爸說?!泵蠒弛s緊發短信告訴爸爸。單看學校菜的長勢和質量,也知道雖然崔老板不比網站上解答的前輩、專家要差啊,聽他的準沒錯。 “對了,你剛剛說上網問專家是怎么回事?”崔棲潮問道。 孟暢給他看了一下自己常用的一款網站app,“就是像這樣的網站,可以提問農作物的問題,然后其他用戶、專家都給你解答。崔老板,你也有問題嗎?” “沒有?!贝迼闭f,“我專家?!?/br> 孟暢:“…………” 崔棲潮照著孟暢那也下了一個app,他在這個位面還不怎么玩手機的,現在卻因為這個app感興趣起來了。被困在學校里沒法在外頭種植,那遠程過過干癮也是好的??! 注冊之后就是普通用戶,申請認證為專家則需要農學類資格證書,崔棲潮顯然是不符合標準的,但好在普通用戶也能回復其他用戶的問題。 崔棲潮直接用真名注冊,簽名處一般人會掛上自己的職業,比如零售商、xx專家等,也有的舒揚追求,寫什么服務農業、為廣大農民解決問題之類。 崔棲潮看了會兒,填寫:神農后人。 然后他就頂著這個頭銜泡在網站上回答問題,一般的專家都會關注幾個擅長的作物種類,崔棲潮不然,他到處溜達,什么都能說上幾句。 這段時間一直在看農書的崔棲潮,已經了解了大多專業詞匯,能夠與自己血脈中的帝王本能結合起來。雖然沒有什么資格證書,但是能力絕對毋庸置疑。 不知不覺,崔棲潮擺弄這個app就三四個小時了,被一個陌生來電打斷。 “你好,哪位?”崔棲潮心不在焉地問,他還惦記著剛才沒答完的問題。 “喂,你好啊,我是《美食走南?!返膶а?,是崔先生對吧?” “我是,”崔棲潮皺眉道,“你們節目組的編導給我來過電話,我和她說過了,沒興趣參與錄制節目,招生和我也無關?!?/br> 那邊的導演也噎了一下,“……我們是誠心想邀請您的,所以聽說您回絕了,我也特意等到這個時候再打一次電話,親自和您溝通?,F在已經放暑假了,想必食堂也沒什么工作??赡苌洗挝覀兊木帉]有表述清楚,我們的節目是非常尊重美食文化,希望能夠把南海省的美食推廣出去……” 導演好像陷入了什么誤區,認為崔棲潮對美食非常有研究,也非常熱愛,暢談了一番自己的熱情。 崔棲潮仍然非常冷漠:“對不起,我沒興趣?!?/br> 導演急了,“不是,您為什么對上節目沒興趣??!是不好意思露臉嗎?” “我不是對上節目沒興趣,”崔棲潮帶上三分不耐煩,“我是對你們節目沒興趣?!?/br> 導演不開心了,“那我們節目收視率也是很高的,同時段全國前十啊?!?/br> 崔棲潮:“我對你們節目類型沒興趣,你要是《農x天地》我立刻答應?!?/br> 導演:“………………” 啥玩意兒??? 第21章 為了食堂考c大 《美食走南?!窙]有成為唯一試圖找c大食堂錄制節目的媒體,美食是一個男女老少通殺的題材,做好了確實非常出彩。 尤其那些自媒體,在“幸食記”之后,很多想做同樣題材的。包括很多做吃播的主播,也覺得食堂這個地點很新奇。 可是要做食堂,首先c大雖然有五個食堂,食譜通用,但是經過幸食記的宣傳,大家都知道其中一食堂才是龍頭老大,自種菜都是他們的。 而在一食堂拒絕參與任何合作之后,不但其他四個食堂自動失去資格,在整個華夏高校界,也找不到第二個比c大食堂更適合的了。 也許那些學校食堂菜色豐富、口味上佳,可他們一沒有以黑暗料理出名過,二也沒有能把網紅餐廳都擊敗的自種菜——這也是眾多媒體前赴后繼的原因之一。 被一食堂拒絕的多了之后,難免有運營者在微博上抱怨: 又失敗了,我好像是同行里已知第七個被拒絕的人了,還特意叫了個有魅力的小jiejie一起去邀約。唉,c大一食堂是為愛發電嗎?不要名不要利,找他們合作的全都被拒絕了。做吃播會占人家學生的份;錄節目宣傳也不要,不對外開放,學生都接待不過來;你說幫你打招生廣告總行了吧,人家說這屬于招生辦的活兒。油鹽不進,我的天啊,食堂老板家里是有礦吧? 這條微博不知怎么被c大的學生看到,還轉了起來。話題不知不覺,也從“一食堂就是好,一食堂就是棒,暑假我也想回學?!薄叭绻L得好看能當錢那老板真的有礦還超大”“有魅力的小jiejie我們一食堂老板根本不稀罕好不啦”……等等,轉移到了“招生廣告里就該出現一食堂”。 畢竟,這條微博已經證實了:只有就讀c大,才能吃到一食堂的菜! 老板拒絕媒體,還明確表示,你們過來只會占學生的份額,我們不需要宣傳,因為只做學生的生意。大家有點小激動,他們每天吃的食堂,還是別人求不到的獨家供應。 眾多學子傾情為一食堂代言,免費提供廣告詞,熱情歡迎各位學弟學妹選擇就讀南海市c農大。 在這里,除卻強大的師資力量之外,你還能享受最美味性價比最高的食堂菜,觀賞純天然田園風光。附上若干食堂照。 上獨一無二的c大,享受獨一無二的一食堂。 黃偉河也樂呵呵地轉發了,支持母校食堂,“個人認為如今的一食堂,絕對能成為就讀c大的理由之一?!?/br> 網友們汗顏道:“我的媽,想吃個美食必須先考上重點大學!我去繼續看書了!” c大的官方微博都從善如流地發起了廣告,表示一食堂的水平絕對等同c大的教學水平,希望各位學生家長多多考慮。 正值暑期招生季,#為了食堂報c大#話題下的討論越來越多,給c大、一食堂好好刷了一把存在感。 讓話題熱度達到最高的,就是有個地方頻道采訪考生,問他們報考的志愿學校,其中一個學生說“c大”,記者問為什么報考c大,這學生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提到c大的專業,而是笑嘻嘻地說:“不是都說c大的食堂好吃么,我就報了c大?!?/br> 學生的家長在旁邊也大笑,連記者都在驚愕的“啊”了一聲后笑出聲來。 這顯然是帶了點玩笑意味的,但并不妨礙網友們玩梗。 “……只有學霸才能這樣說好嗎?我覺得c大食堂好吃我也考不上c大!” “我x,這是我們市的理科狀元好么,省里排名也很高的,好多學校找他,沒想到……” “致其他學校招生辦,現在知道你們輸在哪兒了嗎?” “一食堂老板快醒醒啊,現在招生真的不止是招生辦的工作了!” “@本校食堂,麻煩睜大眼睛看好了,承擔起你們的責任?。?!” “教練,我也想吃c大!” “吃c大可還行?上c大吃食堂啦!” …… …… 仍舊對外界消息毫不關心的崔棲潮,沉浸在辣椒選育工作中。他的辣椒選育試驗有了初步成果,這一系列的辣椒都被他以大學名cx命名,從cx一號到cx十一號。 以塑料大棚栽培為主,結果出來,最高的cx三號產量比市面上銷售較好的同類辣椒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之多。平均下來,每種增產達到百分之十二。 其中,崔棲潮覺得最為均衡的是cx七號,增產百分之十六,發病率也低了六個百分點,抗病性優秀。 在接下來,崔棲潮還要再進行比較試驗,并拆了大棚,來個露地栽培,又需要一段時間。 經過多組試驗之后,崔棲潮需要進行多點區域試驗,也就是在土壤、氣候各異的不同地區栽培,觀察辣椒的在各地的表現情況是否穩定。 這個試驗,顯然不是被困在校園副本的崔棲潮能夠隨便完成的,不過他最近一直在玩孟暢介紹的那個app,于是在上面發了個帖子: 辣椒良種,私人選育,年底有貨,免費贈送。數量有限,需要先請留下聯系方式。 有話叫“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良種與良法農業最重要的兩大基礎。 不是每個農業從事者都有崔棲潮那樣精準的判斷力,也就是優秀科學的種植方法,那就非常倚靠良種。 良種有兩個意義,好品種,和好品種的好種子。 崔棲潮提供的,就是好品種的好種子。但是,他在農學界毫無基礎,哪有人會無緣無故做他的試驗品。人家土地放在那兒,當然不愿意花幾個月試驗不知名種子。 崔棲潮已經想到了這點,這才提前幾個月放上去,聊勝于無,這幾個月里,興許他能在app上積累一點人緣,幫他試種。 他都想好了,如果app上也沒有反響,那就去找崔校長,學??隙ú恢姑蠒骋粋€家里務農的家庭,找一下資料,就算倒貼錢,他也要把試驗完成。 …… 與此同時,“小農問答”網的許多用戶,都逐漸注意到了一個叫崔棲潮的用戶。 這個個性簽名寫著“神農后人”的家伙,流竄在幾乎每一種作物板塊,回答著幾乎每一種類型的問題。 一開始關注到他的都是認證后的專家,普通用戶看到這種簽名以及光禿禿的頭銜,基本都會略過,更加重視專家的回答。專業人士才能注意到,這個崔棲潮回答得其實很準確。 很多時候,提問者描述得不會特別準確,專家也需要從多個角度判斷,或者進一步詢問情況。 這個崔棲潮,好像一直在線,專注刷新新問題,只要在線看到了新問題,五分鐘內作答。就如同他告訴孟暢爸爸辣椒出了什么問題,多半是某某原因,如果不是,看看某處,如為某種情況,則是某原因。 他這個回答,第一原因基本是對的,整體的準確率更是百分之百。 從糧食作物到果蔬作物,從食用菌類到塊莖作物,中草藥和花卉作物也難不住他,有時候還特么跑到家禽類去客串一下。 普通用戶起初是注意不到這個情況的,也就專家們私底下念叨一下:這多半是哪個農業機構的技術人員共用賬號吧? 直到某一天,空降一個小白,提問: 我家的陽臺長這個樣子,想利用一下空間,盡量多種些吃的改善生活,請問我該怎么辦? 這種問題專家根本不想回答,或者敷衍一下“建議種植蔥姜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