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春菱轉身朝里走,背影落寞,付巖喂了一聲:“要不要這么絕情撒?!蔽仪Ю锾鎏鲒s過來也很辛苦的好嗎。 “我家小白還餓著呢,”春菱拾起貓盆,把貓糧擱在手里,哄毛團來吃,沈元歌走后,小貓和她便最熟了,吃完食物,便一下下舔她的手心,付巖跟了進去,看見一只體態優美的小白貓伏在她腳邊,不由得笑了一聲。 春菱抬頭:“你笑什么?” “你養了一只小白,元歌妹子在山里養了一只小黑,好巧?!?/br> 春菱也笑了:“姑娘又養了一只貓嗎?” 付巖嘴角抽抽,嗯,好大的一只貓啊。 他伸手比劃:“是頭黑豹,三哥救回來讓她養的,現在站起來比你還高?!?/br> 春菱睜大眼,手握成拳便朝付巖的手臂砸了一下:“你們竟然讓姑娘養豹子?傷著她怎么辦?” 付巖沒躲,挨上了,道:“怎么會傷她,小黑把她和三哥護的跟什么似的,整個就是一兒子,親著呢?!?/br> 春菱眼中露出驚異和趣味之色:“真的?” 付巖成功打開話匣子,拉著她在院中坐下:“那是,你家姑娘在那挺好的,甘寧趣事也多的很,你要是有空,我講給你聽?!?/br> 春菱突然對眼前這人沒先前那么反感了,又實在想知道沈元歌現在過的事什么生活,捏了捏手指:“…我現在是沒什么事可忙?!?/br> 甄母和陳嬤嬤從寶殿禮佛回來,還沒進門,就聽見一串銀鈴似的笑聲,陳嬤嬤過去,喚了一聲:“春菱,你在干什么呢?” 春菱忙站起來:“老太太,甘寧山來人了?!备稁r想起蕭廿的囑咐,也起身沖她們行禮,甄母拄著拐杖走過來,扶了一把,對春菱道:“來了客人,還不著緊著上茶去,在外頭就聽見你在笑了?!?/br> 她雖然像是責備,臉上并沒有苛責之色,仍然和和藹藹的,讓付巖進屋坐,春菱吐了下舌頭,轉身去備茶。 聽付巖說沈元歌一切都好,甄母放下心來,對付巖道:“老身就希望他們姐弟倆能平安喜樂,如此也算不負她娘親?!?/br> 付巖應是,甄母又道:“勞煩你大老遠的過來,旅途勞頓,歇兩日再走罷,山下客舍不少,寺里也有禪房,你想在哪,我讓陳嬤嬤去安排你的住處?!?/br> 付巖求之不得,面露喜色:“不勞老夫人費心,我昨天到的京城,已經在客舍住了一晚,我去續幾日房費便是?!?/br> 甄母道:“這怎么好,老身雖然不在府中住著,總要盡地主之誼,況且阮阮還承蒙你們照顧,別再推辭了?!?/br> 話說道這里,付巖也不好再說什么,順著應了,正逢春菱把茶水端來,擱在桌上,甄母瞧著時辰也差不多了,吩咐她和陳嬤嬤去準備午膳,“都是素食,莫要介懷?!?/br> 付巖站起身:“怎么會,我和春菱去吧,老太太身邊不能沒人,嬤嬤留在這兒就好?!?/br> 甄母哎了一聲,付巖已經風風火火地推著春菱出去了。 甄母目送他們離開,笑著嘆道:“年輕人就是有精神?!?/br> 陳嬤嬤給她搖著扇子:“話是這么說,未免有些失了規矩體統?!?/br> 甄母垂了垂目:“規矩,我守了大半輩子的規矩,到頭來,又得到了什么呢?也算是老天爺給的教訓,對后生們該放手的還是得放手?!?/br> 陳嬤嬤察覺到自己說錯了話,福身道:“是?!?/br> ... 第二天沈兆麟來的時候,付巖正在和甄母和春菱說沈元歌的事,他本不是個多會說話的人,奈何主仆倆盼著聽,這兩日可真是練了舌頭,見到小少爺來,總算能轉一轉話題,恭賀他高中之喜,沈兆麟看了付巖兩眼,笑道:“是你啊,我記得的?!?/br> “jiejie還好么?” 還是這個問題,付巖撐著吐血的疲憊感又說了一遍,坐回去灌茶,甄母忙著和沈兆麟說話去了,付巖緩口氣,朝春菱使了個眼色,讓她跟自己出去。 春菱會意,跟他來到院子里:“怎么了?” 付巖心里催著自己說正事,卻一時語塞,抬手搔搔后腦勺,憨笑了兩聲,這舉動把春菱也逗笑了,掩掩唇道:“我突然覺得你這人還挺可愛的?!?/br> 付巖眼睛一亮:“真的?那你就是不討厭我了?” 春菱踮了下腳尖,低頭嘟噥:“我本來就沒討厭過你,不過是你那時突然冒出來,覺得奇奇怪怪而已?!?/br> 付巖放心了,道:“春菱,其實我這次來…”“春菱!” 即將出口的話被人打斷,何清儀突然行色匆匆地闖了進來,“兆麟呢?” 春菱不明所以,抬手往門里指指:“在里面?!?/br> 何清儀像是追過來的,還在喘氣,快步進了門,春菱和付巖相視一眼,面色微變:“他臉色不對,不會是出事了吧?!?/br> 沈兆麟瞧見奪門而入的人,站起身來:“何兄,怎么了?” 何清儀向甄母行禮,欲言又止,只道:“老夫人,太學出了點狀況,我想和兆麟單獨談談,可以么?” 甄母見他面色不安,應道:“好,你們快去?!?/br> 何清儀拉著沈兆麟出去,出了禪院的門,才壓低聲音道:“宋府出事了?!?/br> 沈兆麟腳步頓?。骸班??” 何清儀道:“就是念薇姑娘家,宋大人不知為何觸怒龍顏,皇上舊事重提,把先前旁人彈劾過的罪名又翻了出來,派人去抄撿府邸,現在宋府已經被圍了?!?/br> 有什么被壓在回憶最深處的東西被掀起一角,然后連皮帶rou地全部撕開,沈兆麟頭痛欲裂,險些沒站穩,肩膀磕在墻上,額角青筋鼓動,發出一聲悶哼。 何清儀唬了一跳:“兆麟,你沒事吧?” 沈兆麟擋住他來攙扶的手,緩了一會兒,才道:“沒事,”他直起身,按了按額頭,“這件事和宋婕妤失寵有無干系?” 何清儀臉色變了變:“宋府變故發生的太突然,不過殿試前幾天,太學里一些家人在宮中當差的生員是提過這件事,可你那幾日不是一直閉門不出么,如何知曉的?” 對上了。 大段記憶奔涌而至,把兩個月來困擾著自己的空白全部填滿。 他的腦海好像變成了一面鼓,里頭困了只野獸,掙扎著想要逃出生天,在里面叫囂不斷,從他暈倒那天起,他就感覺鼓面裂開了一條縫隙,今天終于全部破鼓而出。 先前他只記得自己前世在官場中的起起落落,籠統的像寫文章時打的草稿,此刻所有的細節都被填充完整。 沈兆麟把關于宋府的事情從一團亂麻中扯出來,白著臉推開何清儀,半步不停地下了山。 曇花一現的家族不在少數,當年宋家突然失勢被貶,鄭若均生怕受到牽連,本欲悔婚,不知為何又勉強納她為妾,八個月后誕下一女,宋念薇無依無靠,從此在深門大院中沒了消息,境遇如何可想而知。 沈兆麟一路疾馳趕到宋府所在的那條街,被士卒端著長矛給攔住了,奉旨帶兵封路的郎官認出他,呦一聲迎了上來:“這不是探花郎么,怎么到這兒來了?” 沈兆麟翻身下馬:“勞煩大人通融些許,我有急事進去?!?/br> 郎官把他往外拉:“我的小大人,今天還真不行,你沒瞧見這里三層外三層的,還是繞道吧,要么抄撿完了再進?!?/br> 沈兆麟心急如焚,不得不按捺下來,前世皇帝對宋府發難,比這要晚兩個月,應是jiejie沒有進宮,后宮中事也隨之改變,且影響了前朝的緣故,他撂拳砸了一下路邊柳樹,不能全靠著那些記憶,只好問郎官宋府到底出了何事,郎官道:“圣上天威難測,想處置誰家還不就是一句話的事么,本官不過帶兵來抄撿看守,具體罪名如何我也說不準?!?/br> 沈兆麟抓住一個詞:“只是抄撿,不是抄家,對么?” 郎官應道:“是這回事?!?/br> 沈兆麟的心緒定了定,看來形勢比前世要好。 他知道宋家為官手上的確不干凈,但到底是才起勢不久,尚不敢犯下大錯,況且念薇無辜,只要她別再被禍害就好。 沈兆麟握緊手中馬鞭,耐著性子等,約摸半個時辰,一隊兵士抬著兩個箱子出來,郎官這才下令收兵,回宮復命去了,臨走前不無好心地提醒兆麟:“小大人,宋家如今怕是要倒,小大人才入翰林,前途無量,還是少沾染的好,犯不著的?!?/br> 沈兆麟垂目:“多謝大人提點,我會注意?!?/br> 郎官領兵走了,待前路解了封禁,匆匆進去,遠遠地看見宋府諸人一片愁云慘霧,有的人還跪在地上哭,被攙起來,抽抽搭搭地往里走,宋念薇跟在最后,進門前好像察覺到了什么,順著街道的走向抬起頭,正和沈兆麟對視。 兩人之間隔著一段距離,周圍變得寂靜。 沈兆麟走到她面前,宋念薇臉上沒淚,只是眼圈有點紅,勉強勾了下唇角:“也就你還敢來這里?!?/br> 沉默片刻,他道:“都會好的?!?/br> 宋念薇點點頭,沈兆麟終于還是問:“他沒再碰過你吧?” 宋念薇面色一頓,連忙搖頭:“沒有?!?/br> 沈兆麟放下心來:“那就好?!?/br> 宋念薇垂下眼簾,話里帶著自嘲的意味:“先前是我躲他,jiejie出事之后,就輪到他躲我了,實在沒意思?!?/br> 沈兆麟斂眉:“他就是個人渣,不值得你…”“兆麟公子,別說了?!彼文钷贝驍嗨脑?,身后她的三哥從府里出來,喚道:“meimei,還不進來,娘找你呢?!?/br> 他看見沈兆麟,一怔:“沈翰林?” 沈兆麟向他行禮,對方的目光卻從他們二人之間走了一個來回,表情有些許微妙,但也沒說什么,只讓宋念薇快來,宋念薇咬了下唇,向沈兆麟福了福身:“今日不好招待了,你慢走?!?/br> 她轉身要回府,沈兆麟卻驀地伸手,扣住了她的手腕,宋念薇猝然回頭,沈兆麟沉聲道:“別做傻事,知道么?” 看見宋念薇點頭,沈兆麟這才松開手,目送她進去。 沈兆麟想起下午還要應邀去拜訪袁衍,這是正事,不能耽擱,只在府門前站了一會兒,也回去了。 袁衍很少在家中待客,只在內閣相看后生,沈兆麟是第一個。 皇帝近年懶政,行止放任隨意,這位閣老為了朝事安穩可謂心力交瘁,然而業已年老,兼之朝中蠹弊越來越多,十分力不從心,有意培養新士,沈元歌所說的命好即在于此——沈兆麟今年應舉的確趕上了好時候。 他于國事治策之事本就頗有見解,今早拾起前世記憶,對朝政更是洞若觀火,來內閣的路上便將所有的事情都梳理了一遍,同袁衍的這番交談一坐便到了深夜。 袁衍對這個年輕人大加贊賞,覺得朝中能士后繼有人了,笑道:“若非你尚未及冠,頭次應試,本官還真舍不得你官居翰林,委實屈才,不過年輕人當需歷練,以你才能,今后豈又止步于一個翰林院呢?” 沈兆麟道:“小生所歷尚淺,不過管窺之論而已,大人謬贊了?!?/br> 袁衍頷首,似是有些疲了,話鋒一轉:“你可知你這探花郎的名號是如何來的?” 沈兆麟唇角一抿,道:“大人想聽小生說真心話?” “那是自然?!?/br> “廷試之后讀卷的大人選出十本的策文呈交皇上,我們也要進殿面圣,欽定御批一甲三人,廷式當日小生不慎發熱,策文的水平應當也受了影響,忝居前十已是僥幸,可面圣時未見陛下評點文卷,而是徑直當面指定三鼎甲,是以小生猜測,這個名次,其實是為著皮相?!?/br> 袁衍似是不想他說的如此直白,微微一愣,旋即大笑道:“老夫喜歡你的坦率。探花郎要奉命游.行夸官,指選姿容英美者古來有之,不必放在心上?!?/br> 他這話不乏為皇帝的草率開脫的心思,沈兆麟笑笑:“既然已經身居廟堂,理當腳踏實地,怎敢繼續憑借外表奪名,小生明白這個道理?!?/br> 袁衍頷首,他就是擔憂年輕人性子浮躁,若因此事便以為只靠皮相便能步步青云,豈不壞事,現下看來,倒是能放心了。 他打量著這個后生,越看越滿意,然想起他的家世,便不由得心生探究:“你是繕國公府的外孫?!?/br> 見沈兆麟應是,他又道:“兩年前中山王曾攜長姐前往府上拜訪,你應當也見過,現下朝廷同中山之間局勢緊張,可有見解?” 沈兆麟沉默了片刻:“小生的確見過王爺,而且印象頗深。中山王其人看似紈绔,實則野心勃勃,小生聽聞玄甫之亂后老中山王一躍成為大昭最得勢的藩王,如今的中山王是他唯一的兒子,親手教養,又怎會耽于享樂,卻像是伺機而動,小生鄙見,竊以為朝廷同中山的矛盾,解決之法人人皆知,只消壯大朝廷軍力,再行削藩之策,君權固堅于臣,則下不敢動,沖突自然消弭,但真要實施,難上加難?!?/br> 袁衍面色微沉,卻示意讓他繼續,沈兆麟道:“中山王手握藩軍十余萬,皇上登基之時,曾以中山地靠北疆,需提防突厥來襲為由下旨許諾中山不裁軍,規矩之內的軍隊便已如此之多,若再暗中養兵,則更難撼動;反觀朝廷,大昭北靠突厥,西臨羌族,東有東海,以至邊關駐軍分散,難以調統,且恕小生直言,皇城軍隊不比從前,恐有衰馳之像,即便知道中山或成禍根,恐怕也無力管制,更別提削弱了?!?/br> 袁衍眉鋒蹙起:“沈兆麟,你大膽?!?/br> 沈兆麟離座伏身:“大人恕罪,小生心知此話有忤逆之嫌,若喚了旁人,小生自不敢講,在大人面前,小生才斗膽直言?!?/br> “我大昭朝廷崢嶸屹立二百余歲,若想強軍,五六年即可,何愁制不住一個異姓藩王!” “大人忘了去年中山王歸藩時在平山坳的那場意外么?原本中山王方初繼位,自是打算好好鞏固根基而后再做他想,如此還可保長期太平,可他在歸藩途中險些喪命,朝廷并未查出真兇予以交代,中山王秉性多疑暴戾,加之緊繃局勢,定會對朝廷起疑,而有爭斗之力的野獸一旦心存危機,便會在坐穩地位之后急于反抗以求自保,大人以為若中山近幾年便挑起戰爭,孰勝孰敗,亦或者,孰漁翁得利?” 袁衍恍然一驚,他深居皇城朝堂,整日忙于處置內閣中事,竟沒顧上如此大局,此刻幡然頓悟,手往桌上一拍:“你是說,除了中山和朝廷之外,還有第三者在暗中推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