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節
身邊有很多得力的下人,再加上雖然一直沒名份,但可卿皇家貴女的身份卻沒誰敢輕慢。 再加上男女大防,賈珍這個做公公的除了必要場合竟是連見一見自家兒媳婦的機會都沒有,可別說伸出魔手了。 當然,也得他有那個膽才成。 敢猥.褻輕薄皇家貴女,怕是會第一個體驗一下元姐兒發明的各項刑法了。 沒錯,元姐兒又干了件讓人詬病的事。 她閑來無事,竟然還會研究刑罰這種事情。不過這并不是什么不了得的事,所以她們家司徒小七特別‘贊同’元姐兒發展一下業余愛好。 只要不在自己身上試,他都沒意見。 真的。 一晃好幾年過去了,元姐兒與司徒砍仍就過著富貴閑人的生活。今天弄弄這個,明天看什么感興趣了,又弄弄那個。前些天元姐兒做了荔枝酒,想到迎春就在閩南,于是派人給迎春送了一壇子過去,讓她嘗嘗這個味正不正呢。 迎春收到酒后,又派人從閩南送回幾箱子特產,元姐兒用著還好,尤其是閩南人家自己曬制的荔枝干。 雖說元姐兒的體質,吃荔枝總會上火。不過這個荔枝干元姐兒吃著倒沒什么。 迎春沒有參加選秀,不過為了體面,她的親事也特特求了一道賜婚圣旨。 迎春的夫君是個世家子弟,走的科舉入仕。人選是綠柳將京城中所有適齡小哥兒都篩了好幾遍最終勉強挑出來的。 自從挑中這位小少年后,綠柳直接發揮了她在甄家和宮里學到的手段,迅速的收買了京城中兩三個伢婆,將早就培訓好的小丫頭和小廝陸續送進那戶人家。 她必須為她閨女在婆家的生活做好萬全準備。 因為有先大太太張氏的前車之鑒,綠柳還親自培養了穩婆,為了防止中了后宅的算計,綠柳一共培養了兩個穩婆。 一個放在自家閨女身邊當陪嫁嬤嬤,一個放到京城中效仿當年史家老太太為賈母做的安排。 除此之外,還有嫁妝以及陪嫁人員等等的安排。綠柳差一點就將她閨女武裝到了牙齒。 這樣的一番良苦用心并沒有白費,迎春出嫁后,日子一直順風順水。后來跟著夫君去任上,也沒有受到丁點委屈。 所生的孩子都是健健康康,也都親近自己的母親。 只是兒活一百歲,母憂九十九。哪怕是看著迎春的長子都成了親,綠柳還會擔心迎春做不好婆婆,或是兒媳婦不乖順。 綠柳一直努力的活著,就為了給女兒撐個腰。 她比誰都清楚,只要她活著,女兒就會有個家。 賈敏那樣病病歪歪的身體都熬了十來年,綠柳身體那么好又怎么可能會短命呢。 綠柳熬死了賈母,又熬死了邢氏,在邢氏死后,綠柳自知自己的身份,又對著賈赦好一段軟硬并施,讓賈赦扶她為繼室。 綠柳都多大了,唯一的女兒都出嫁了。對于這個繼室的身份,雖然不合規矩,卻都按著她的要求記在了族譜上。 綠柳可不是無的放矢,等她熬死了賈赦,她這個太太的名份才終于發揮了作用。 以夫為天的時代,男人死了,再得寵再有權力的側室都是落架的鳳凰。但太太就不一樣了。哪怕是繼室,也會被繼子孝順著成為老太太。 綠柳要的就是這個。 之前邢夫人活著,她可以不計較??商チ?,若是大老爺也沒了,她一個妾室,還怎么給閨女撐腰呢。 綠柳最大的軟肋和逆鱗都是迎春,賈璉對綠柳并沒有多少煩感。知道綠柳想要扶正,賈璉倆口子誰都沒反對。 綠柳的性子在那里呢,也不是難相處的人。這么多年綠柳雖然是姨娘這樣的半個奴的身份,可賈璉倆口子卻是一直將她和大太太一道敬著的。 綠柳成了太太后,日子一如以前。等到賈赦沒了,綠柳便從居住了幾十年的東大院搬到了空置多年的榮慶堂。 綠柳和上一任榮慶堂的主人不一樣。 她從不攬事,但也不怕事。平日里極好說話,陳好有什么事情需要她幫忙的時候,她也從不推脫。 前幾年賈璉外放出京,陳好最小的兒子還不滿半歲。 生得又弱幾分,這樣的情況陳好一面想要跟著賈璉出京,一面又放不下兒子。最后還是賈璉與陳好商量,讓她將小兒子放到綠柳跟前養著。 這一次賈璉出京城,一共走了六年。這六年里,綠柳守在榮國府,倆人的孩子則是都留了下來。 開始的時候,說是等安頓好了再來接。后來安頓好了,又發現那邊的條件實難與京城相比,閨女要上女學,兒子也要開蒙。最后竟是只有他們夫妻倆個只身在外。 有了留守的老太太和留守兒童后,賈璉他姐時常去盡一番做姑姑的義務,久而久之...有些事情就發生了。 賈璉與陳好生在七月初七的長女,無論是容貌還是性情上都與她堂姑姑元姐兒有幾分相似。 然后深受她那不著調的堂姑一而再,再而三的熏陶后,性情上竟是比純親王府過繼的碧眼小公主還要像元姐兒的閨女。 對于京城所有適齡的少年郎們,這真是一個非常不幸的事情。 好在這位對京城的青年才俊也沒多大興趣,天天變著法的想要去北狄看看。 最后憑著自己那三寸不爛之舌,終于鼓吹了碧眼小公主出使北狄。 然而北狄的情況并沒有她們想的那么好。 在大良,皇位只能皇子繼承。但在北狄,王位的競爭非常激烈。 王子和王女都在惦記著九公主屁股下的王座呢。 賈巧姐兒與碧眼小公主的到來,讓這里的奪嫡之戰更加的白熱化...... 拋開長著長著就歪了的賈巧姐兒,在小蓉大奶奶身邊長大的惜春,真的是完全按著可卿的希望成長著。 倆人雖然名為姑侄,但卻情同姐妹,從照顧她長大,再到教養,張落婚事,可卿都用了心。 而惜春從身份貴重的族長之女到族長之妹,再到族長之姑,日子一直過得很安寧。 平凡,醇香,帶著陽光的安靜美好...... 作者有話要說: 秦可卿:一家都不讓人省心。 九王爺:這個世界真的是太無情,太冷酷,太無理取鬧了。 感謝亡者補天蕨投的地雷,謝謝~ 肩膀受風了,抬胳膊就疼。貼了風濕膏,不過下午就取下來了,過敏。胳膊疼,就用手機語音碼字了,然后通篇的錯別字...... 第224章 天保十五年, 海晏河清, 民康物阜。易嫁娶,易立嗣。元姐兒能攔著十二晚幾年再過繼她兒子,卻攔不住女大當嫁的天道人倫。 當然, 她也不會攔著。 于是這一年,惜春嫁了。在她嫂子和侄兒媳婦的cao持下, 帶著大筆嫁妝走向新的人生。 惜春的夫婿,是個很普通的男人。 性格不出奇,學識武功也都不出眾。唯一出奇的地方便是長相了。 長的極俊,比惜春漂亮。 他是嫡幼子,生母已經過逝。父親有幾個姬妾, 不過卻是長嫂當家。雖說長嫂如母,可畢竟不是母??汕渚褪强紤]到了這一點, 才選了這門親事。 當然了,可卿是不會告訴任何人她為惜春選這門親事主要是參考了西府的老太太和西府二房的二太太。 那樣的婆婆, 要么被欺負死, 要么就...... 果然, 事情正如可卿預想的那般。惜春出嫁后, 上面只有公公,公公與兒媳婦也不常見, 只要盡到了孝心一般公公都不會為難兒媳婦。 至于長嫂和其他妯娌們, 也都不是太難相與之輩。 當然這也跟惜春身后站著的娘家有關系。 榮寧兩府雖然爵位不顯,可卻沒頹了勢。賈家出個親王妃,還有天子表妹, 當朝郡主等等得勢女眷,哪怕男人廢了些,也無人敢小看了賈家姑娘。 公公在世時與妯娌相處,等到公公過逝,惜春倆口子守完孝便分家出府,自己另過了。 惜春夫婿只是個從五品的翰林院的侍讀,工作輕松,是非也少。倆口子的日子過得平平淡淡,并無太大的波瀾。 惜春的嫁妝很受看,可卿并沒在這上面刻薄她。說起來,賈家的四春,除了探春離家時只背了個包袱,其他人都是十里紅妝風光大嫁的。 說起這個,元姐兒就覺得探春有些虧。要知道在原著中賈家中姐妹可就只有她算是風光出嫁了,其他人,要么是與人為妾,要么是與人抵債,要么就是出家為尼。 幸福于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走了很遠的路,看了一路的風景,探春可以肯定的說,她若是嫁人,嫁的一定是讓她心儀之人。否則憑什么讓她許嫁呢。 能夠效仿男兒走出閨閣,能夠干一番大事業,對于探春來說,這便是幸福。 當然,對于有理想有抱負的探春來說,她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也就是李白的那句詩最合她的心意。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 在探春的心里當前最重要的事就是成功的將公主嫁出去,然后幫助公主成為一代女王。也或是...... 自古王候將相寧有種乎,探春放下手中狼毫,眼中都是野望。 探春志比天高,曾經是恨不生為男兒身的性子。與探春同樣心中也有著青云志的寶釵卻選了另一條同樣滿是荊棘的路。 后宮的路,同樣不好走,沒有硝煙卻更加的殘酷。 當皇后病逝,當一直圣寵不衰的寶釵止步貴妃位時,寶釵便明白,皇帝不會再立后了。 并不是皇帝對皇后的感情有多深,而是皇帝絕不會讓太子再叫其他的女人為母后了。 不然等太子登基,若是純親王妃尚在人世,彼此相見既尷尬,又讓太子心存疙瘩。 知道了皇帝的想法,寶釵連皇貴妃這位的副后位份都不再奢求。以貴妃之尊打理后宮,時常招母親和長嫂進宮說話。偶爾也會問問侄女的教養。 在沒有見過侄女之前,寶釵為了薛家也曾想過將侄女配給太子。 就算是身份過低不能成為太子妃,可一個太子側妃的位份卻一定能掙到。不然她這個貴妃也是白坐了那許多年。 但當侄女一天天養大,寶釵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 都說侄女肖姑,賈家的巧姐兒便像極了純親王妃,為什么她侄女卻與她哥哥是一模一樣的性情呢。 父女兩個,一對棒槌。 老天爺到底對他們薛家有多大的成見才會降下這等磨難? 薛老爺早就知道這事不成,可薛姨媽卻還做著夢呢,就連宮里的寶釵因為與自家侄女不多的接觸也抱著希望。 然后,寶釵絕望了。再然后寶釵直接利用貴妃的身份,請求皇帝幫著她侄女指了一門好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