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節
她現在身處的位置是順貞門外,坐在一輛青色的普通制式的馬車內。 尼瑪坐得尾椎骨都疼嘶嘶的??! 至于為什么…… 這還得細細說來。 本朝選秀的規矩十分冗雜,首先在開選之前,各旗的佐領、參領先要核實參選秀女名單,然后上報皇帝陛下知曉。 由欽天監擇選吉日,選秀就可以正式展開了。 大清開國至今,旗人繁衍百年,人數早就已經翻了好幾番,滿八旗、漢八旗、蒙八旗,整整二十四個旗的秀女,顯然不可能一日甄選結束。因此三月十七這天,甄選的是滿蒙漢正黃旗和鑲黃旗的秀女。而富察氏正是隸屬滿洲上三旗正黃旗 為免選秀之日車馬混亂,因此在在三月十六的下午,六旗秀女便陸陸續續乘坐統一規格制式的馬車,趕到了順貞門外,在本旗參領、領催引導下,開始排車。 兩排馬車,整整齊齊,一輛挨著一輛,靠邊一字長龍,足足排出了好幾里地!放眼望去,只有一盞盞大紅的燈籠掛在車頭上,千盞萬盞,足足照了一整個夜晚。 按照規矩,秀女們必須坐在馬車上等候,不許下車,吃喝拉撒一應都得在馬車里解決。 這滋味,只有切身體會過的人才知道是何等銷魂。 為了避免排泄,正月十六日早晨,盈玥就不許吃飯了,午后灌下一碗參湯,便趕到了順貞門。 所以秀女,大約都是這個待遇。條件好的可以喝一參湯扛著,條件不好,就吃點干巴巴的餅墊一墊,絕對是不能多吃的。因為這里可不會給秀女準備茅廁! ——就算有茅廁,可排泄這種事情,不可避免的肯定會染上異味,而“體有異味”這條缺陷,第一輪就會被淘汰! 所以——腹鳴如鼓,也都忍著吧。 不過盈玥當然不會忍。 排好車之后,她就閃進了小世界,飽餐一頓,祭奠了自己咕咕亂叫的五臟廟。 這秀女排車,都是按照家世門第的高低來排列的,若是與宮中那個嬪妃是親戚,也可以往前調動位置。而盈玥無論是家世門第,還是論親戚關系,無疑都是最硬的。 她是忠勇公傅恒之女,老爹的官職、爵位,僅次于宗室親貴,而宗室之女是不需要參選的。 毫無疑問的,十六日午后她抵達之后,沒多久,便被正黃旗的參領客客氣氣請到了順貞門的最前頭,打開車門便能看到那縱橫俱九排門釘的順貞門正大門。 順貞門是紫禁城的北門,朱紅的宮墻上三座琉璃門,正中那個大是正門,左右兩側小一號是偏門。而這兩排整整齊齊的秀女車,就排在右側偏門外。 等過了宮禁時辰,便會開啟右側偏門,因秀女入宮參選。 盈玥昨晚是在小世界睡了一覺,因怕睡過頭,因此一直都是淺眠,大約睡到凌晨三點便醒了,于是索性起了,好生拾掇梳洗,便出來了。 然后就一直在馬車里坐到了現在。 她才坐了一個時辰,尾椎骨都疼了,真同情那些餓著肚子坐了一個晚上的秀女。按照規定,參選秀女的馬車尺寸也有嚴格的規定,里頭很是狹窄,躺下自是不用奢望,頂多只能歪著小憩一會兒。 真幸虧有小世界,否則一天一夜餓困交加,體質弱的只怕都要昏厥過去了。 剛這么想著,外頭傳來一陣慌亂的聲音,是從后方遠處傳來的。 盈玥忙挑開簾子朝后看,原來是不知那家嬌滴滴的格格昏迷在了馬車里,稟了參領,勾了名字,記做落選,火急火燎被送回家去了。 呵呵,連順貞門都沒進,便落選了,還真是悲催的主兒。 別說,這樣的秀女還不止一個呢! 天大亮的時候,又有兩個漢軍鑲黃旗的秀女,也暈倒落選了。 盈玥都忍不住懷疑,發明了排車選秀規矩的人,肯定故意用這個法子篩選體質孱弱的秀女。 一天一夜不吃不喝、不怎么睡覺,還能穿著三寸高花盆底鞋去參選,這身體素質,想來也不會太差勁了。 這時候,盈玥旁邊馬車也挑開了一點點簾子,寶容露出了一張頹喪的臉,她指了指嘴巴,小聲道:“月娘,你有吃的嗎?” 盈玥默然從袖子里掏出一塊奶疙瘩,丟了過去。 寶容穩穩接住,瞅了一眼,流著哈喇子便塞進了嘴里。 奶疙瘩,就是東方版的奶酪,又叫奶豆腐,是蒙古人發明的,滿族因與蒙古世代聯姻,所以奶疙瘩在滿人圈里是很普遍的點心。這東西好吃又抗餓,還能稍稍解渴,拿這個當口糧最合適了。 這時候,寶容后頭的馬車里露出一張可憐兮兮的巴掌小臉,“兩位jiejie,能給我一塊嗎?我餓得好難受?!?/br> 都怪寶容,吃得那么帶勁,后頭馬車里的人都聞見奶香味了。 那秀女觀之不過十四五歲的模樣,杏眼濕漉漉的,小嘴粉嘟嘟,端的是又可愛又可憐,她又急忙取下掛在自己衣襟上的綠牌子,指著牌子上的字,道:“我姓納喇氏,阿瑪是宮中舒妃娘娘的堂弟?!?/br> 盈玥一愣,小姨媽的侄女??是了,那綠頭牌上赫然寫著江浙參政道納喇赫圖之女。參政道只是從三品的官兒,位于布政使之下,在京中權貴云集之地,算不得太高的官職。若非與宮中嬪妃是親戚,怎么可能排在寶容后頭? 只是這個堂侄女,到底堂了多遠,她就不得而知了。 見她可憐,便掃了一眼四周,忙丟了一塊奶疙瘩,精準地丟進了這個納喇秀女的車窗中。 這位納喇氏格格比寶容文雅多了,她忙道了謝,落下簾子,才開吃。 正在這時候,順貞門的偏門打開了,里頭走出五六個太監,為首是一個穿著蟒服、品級不低的宦官,那人與參領交談了幾句,便扯著嗓子,揚聲道:“請眾秀女下車!滿洲正黃旗、滿洲鑲黃旗先行入內??!” 第一四五章、選秀(中) 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十七辰時初刻,深深淺淺藍色旗服的秀女們紛紛下了馬車。 按照規定,秀女只能著藍、斜對襟樣式,配三寸藍色花盆底鞋,發型上,小兩把頭、一字頭、架子頭均可,但所佩首飾包括耳環在內,不得超過五件。 雖然規定得如此嚴格,但依然能夠在穿戴上輕易區分出高低。 世家大族的格格,用的無不是頂級的絲綢緞料,動輒縷金絲繡紋,往往是頂尖的蘇繡繡娘一針一線制成。旗髻上哪怕首飾不得超過五件,但金累絲嵌寶石的釵子,肯定比銀釵金貴。 宮里人的眼睛是最尖的,一眼就能看出你頭上的首飾是純金、還是鎏金。 盈玥與寶容因排在最前頭,彼此對視一眼,便并列盈盈走到順貞門前,朝著那位六品頂戴太監盈盈落落大方一禮。 那太監只消掃一眼秀女襟上佩戴的綠頭牌,便可知曉秀女家世幾何,再看衣著打扮,便可知家境如何。 見是富察家雙公府邸的格格,那太監露出笑逐顏開,神色無比和藹,微微頷首,“這世家大族的格格,一看就是不一般?!?/br> 笑瞇瞇點頭,那太監便負手從盈玥、寶容身旁走過,去打量后頭的秀女了。 這便是初選,指派有一定品級的得臉太監負責選看,初選選的是儀容,只要長相端正,儀態端范,便算是通過了。 其實也不盡然如此。譬如某高官之女,長相很抱歉,也依然能夠通過初選。 畢竟初選被刷下去,那可是連宮門都沒進,是很不體面的。 初選其實就是草草篩選一遍,秀女們只需排列好,站端正了靜候甄選太監走到跟前,行個禮問個好既可。 當然了,甄選太監不會直接說“淘汰”的話,只消一板臉、一皺眉,立刻便有小太監上前,抬手說一個“請”字,意思是請你回家去吧。 盈玥站在前頭,自然要目不斜視,斷斷不能看后頭的狀況的。 但是,很快后面便傳開了啜泣聲,可想而知,是某家秀女被淘汰了。 也真是可憐,不吃不喝一整天,結果被瞅了一眼,便落選了。 而前頭這些過了初選的秀女,由專門的筆帖式在冊子上標記,然后由太監客客氣氣引著進入順貞門。 進了順貞門,走了不過一射之地,便被引進一座小巧精致的偏殿,里頭等候的是幾位穿著淺褐色宮裝、略有年歲的嬤嬤。 這邊是復選了。 復選的內容,著實令人面紅耳赤。 復選要求秀女體無異味、疤痕,且是處子之身,因此少不得要寬衣解帶。 盈玥作為一個現代人,倒是可以坦然面對??蓪毴輩s羞得都要冒氣了。 面對她們這些世家大族的格格,甄選嬤嬤不至于太過分,嬤嬤們都是經驗豐富的過來人,是不是處女,稍稍撇一眼便心知肚明。至于否有異味、疤痕之類的瑕疵,即使有一點點,嬤嬤也會睜一只眼閉只眼的。當然了,前提是紅包得給足了。 譬如寶容,去年曾不小心被剪刀了刺傷了皓腕,留下一道淺淺的疤痕。甄選嬤嬤掃了一眼,分明瞧見了,卻一副沒瞧見的樣子。 塞了銀子,寶容便拍著胸口出來了。 光初選和復選這兩輪,便足以刷下九成的秀女,而且越往后,淘汰率越高。 接下來,便是第三輪,也就是殿選了。 素來主持殿選的,不是皇帝便是太后,而殿選的地點則不一而足,有時候在體元殿,有時候在靜怡軒,若是氣候暖煦,甚至會直接設在御花園。 盈玥與寶容都是進過宮的人,對于宮中的基本格局還算了解,因此并不慌亂。 復選結束后,由掌事嬤嬤親自引領一眾秀女沿著御花園曲曲折折行進,基本方向是往西南。一直走到了御花園的西墻,走到了一處垂花門。 盈玥心中終于了然,與寶容對視一眼,彼此都明白,殿選今年選在了靜怡軒。 靜怡軒位于御花園西側,算是比較近的了。 入了垂花門,是個極其寬敞的院子,百余秀女都靜默無聲,有的悄然理著衣襟,有的側著身子急忙補妝。畢竟這是殿選,雖然這里大多數秀女都會在殿選一輪被淘汰,不過在這里撂牌子,也不丟人了。 靜怡軒正殿面闊五間,庭院極其寬敞,因此十分適合用來選閱秀女。 正殿四周圍廊,三卷勾連搭式屋頂,曲線優美坡度平緩,不像廡殿頂、歇山頂有高高的正脊,看上去不會給人巨大的壓力感。 殿中走出一位神色不茍的嬤嬤,執著冊子,念了六個名字,命上殿前廊下候著。其中便有盈玥和寶容。而這位嬤嬤,她曾經在見過,是壽康宮的嬤嬤。 也就是說,這回主持的殿選是太后嘍? 殿選也是十分嚴肅的事情,盈玥不敢怠慢,忙小碎步快速站在了廊下。 嬤嬤掃了一眼,語氣倒也還算溫和:“眾位不必緊張,太后是很慈祥溫和的?!?/br> 果然是太后選看今年秀女。 然后嬤嬤便將她們引入了殿中。 正殿三層須彌臺上,是紫檀團福的寶座,太后穿著的是正裝朝服,薰貂朝冠上一層層金鳳、東珠燦燦,九龍紋五色祥云明黃朝袍,不曉得的還以為這是皇帝呢。其實明黃一色,太后、皇后也可享用。 朝袍外則罩一件石青色無袖立龍紋的朝褂,也就是個大號坎肩,格外威嚴莊重。配朝服帶的朝珠有三串,兩串紅珊瑚交叉佩戴胸前,還有一串最尊貴的東珠朝珠,更是非同一般。 太后身旁設花梨木扶手椅一座,上頭端坐著一位衣著與太后一般無二之人。同樣華麗的朝冠、同樣明黃的朝袍,即使不認識,光憑衣冠便足以猜到,這位是中宮皇后。 太后與皇后底下那層臺階上,設兩只繡墩上,繡墩上的兩位身著金黃龍紋朝袍,頭上戴著的雖也是薰貂朝冠,但朝冠的頂只有兩層,金鳳數目和鑲嵌東珠的數量都明顯少了許多。 這兩位的衣著,明顯是正三品妃。 絕大多數秀女,必定都不認得這二位妃子娘娘。 但盈玥一眼就認出來,坐在右側的分明就是她那位小堂姨媽、舒妃納喇氏。至于另一位,觀之容顏似乎比舒妃略年輕些樣子,口含丹朱、柳眉微挑,頗有幾分明艷穎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