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節
皇上看了一會兒,才微微蹙眉問道:“朕記得唐東洲的女兒,這一次也在三皇子選妃的名單中吧?” 旁邊的太監忙躬身道:“是,在名單里?;噬狭钸x妃停止,齊家便去唐家求親了?!?/br> 皇上眉頭更加皺的緊了。 太監小心的從下而上瞥了一眼皇上的臉色,見皇上面色不悅,便聲音不大的道:“唐家也是有意思,馬上就答應了,兩家的婚事說的很快,這才兩個月,已經過了大禮了……” 太監的話還沒說完,皇上卻已經轉身去了暖榻上,斜倚了。 太監便馬上閉了嘴,跟過來服侍。 也就是這個時候,門口的太監進來稟報:“皇上,驍騎尉齊景灝求見?!?/br> 齊景灝好歹的有官爵,直接可以求見皇上,唐青鸞什么封號都沒有,自然只能先在門外等著,等齊景灝進來稟報,皇上愿意見再進來。 皇上沒說話,半天也沒動。就在太監以為皇上不想見,正要轉身去將齊景灝打發走的時候,看見皇上淡淡的擺了擺手。 這是肯見,太監就忙躬身答應,出去將齊景灝領了進來。 齊景灝跪下行禮:“參見皇上?!?/br> “何事?”皇上簡潔的問道。 齊景灝便也不廢話,道:“皇上,唐太醫的女兒求見您,她也是有醫術在身,小半年前宮里的那次傳染風寒,她也奉召進宮幫忙了的?!?/br> 皇上淡淡的道:“有醫術,朕就應該見?” 齊景灝忙道:“是關于這樁案子的,如今還是過年期間,發生了這么一件晦氣不好的事情,拖下去對宮里的氣氛也不好,盡快明了責任才是最要緊的?!?/br> 皇上冷哼:“這么說你倒是有盡快了結的辦法?” “臣沒有,唐太醫的女兒有?!饼R景灝道。 第一百三十九章毛遂自薦 皇上又冷哼了一聲,原本不想見的,不過又想叫齊景灝進來說兩句話,不知道為什么,皇上有點喜歡齊景灝,這小子說話,天然的帶一種能讓人開心的語調。 最重要的,皇上慢慢的看重他了。這許多年,皇上總為了沒有出一個有武將之才的人而郁悶,不管是老將軍們的子孫,還是十年中三次武舉科考,選拔出來的雖然有些勇武人士,可都不是將才。 皇上一直在觀察齊景灝?,F在終于肯定,這是個可塑之將才,而且說不定今后的功勛會比他的父親齊騰還要大的時候,皇上的驚喜可想而知,對齊景灝的喜愛,也是越來越濃厚。 愛將愛將,皇上有種感覺,齊景灝將來就是自己的愛將,大周朝的郭子儀! 當然,喜歡齊景灝卻也不至于贊同他做的所有事情。比方說,唐家姑娘這件事,皇上心里就很不滿。 莊妃那邊既然把唐家姑娘列進了名單中,說明是要考慮一下的,不管是為妃為妾,那都是給自己的兒子準備的人。 齊景灝這小子趁著自己發話讓選妃停止之機,搶著去唐家提親,還把婚事跟定下來了,這不明擺著從自己的三兒子手里橫刀奪愛?! 三皇子再怎么也是皇上的兒子,就算是最近有些事情辦的不得皇上的心,可這做父親的心依然啊,尤其是關系到兒子娶媳婦的事上面,當然無條件站在兒子這邊。 齊景灝這小子敢從兒子手里奪人,還借著自己發話的機會,這個不能忍! 這小子昏了頭了,橫刀奪愛卻奪到了皇子的頭上!皇上的兒子,那應該是想要什么女人都可以,選的是天下最好的女人! 皇上自己想著,把自己想的還氣哼哼的,哼了一聲道:“傳!” 齊景灝哪里知道,這么會兒功夫皇上已經想了那么多了,一聽傳見唐青鸞,還挺高興的,起碼這第一步算是成功了。 唐青鸞在外面惴惴的等著,等了半天終于聽見傳自己的聲音,頓時驚喜,忙深呼吸鎮定一下自己的情緒,低頭進了御書房。 進來跪在了齊景灝的身邊,磕頭行禮:“臣女唐氏青鸞,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br> 上面的人半天沒說話,就在唐青鸞惴惴不安又有點莫名其妙,想要偷著轉頭看看齊景灝的眼色的時候,聽見上面一個不怒自威的聲音,還有些淡然的說著:“抬起頭來?!?/br> 這種淡淡的聲音,倒是有點像三皇子,到底是親父子。 唐青鸞便抬頭,看到了斜倚在榻上的皇上。 皇上四十多歲,不過保養得宜,看起來精神不錯,臉泛紅光,說明身體挺好的,濃眉大眼。因為身為皇帝的緣故,周身的那種威儀很壓迫人,只淡淡的看一眼,就叫人有種泰山壓頂的感覺。 皇上還有點驚奇,這姑娘倒是挺膽大,眼神中沒有懼怕,正經的還把自己打量了打量?;噬嫌X著有意思,又看到了,這姑娘容貌果然稱得上絕色,難怪…… 皇上心中一動,忽然想明白了??粗羞@姑娘的怕不是莊妃,而是自己的三兒子。 “你有什么辦法,可以查清姝嬪死因?”皇上開門見山問道。 唐青鸞轉眼看了看齊景灝,齊景灝正在給她點頭鼓勵,于是便道:“皇上,若是想查清楚姝嬪的死因,別的辦法都不行。不論是查驗方子,還是查驗藥渣子,這些全都是可以作假的,唯獨一個辦法不能作假,只要查了,姝嬪的死因就昭然若揭?!?/br> 皇上便問:“什么辦法?” “開膛驗尸?!碧魄帑[道。 皇上果然沒心理準備,一下子居然坐起了身,又驚又怒! 身邊的太監已經是人精了,看到皇上驚怒交加,不等皇上呵斥,他已經大聲斥責道:“大膽!” 皇上原本要喝這一句的,被太監搶了,便怒視著唐青鸞示意她回話。 唐青鸞已經想了一路怎么說的,也料到了皇上第一個反應就是這樣,忙道:“皇上贖罪。臣女確實是因為臣女的父親牽扯進來,才提出來開膛驗尸的……” 她直接先把自己的企圖說明白,這樣還顯得光明磊落,別讓皇上在這一點上再計較。 接著道:“不過,死因不明,仵作開膛驗尸,這本就是正理。只以為出意外的是宮里的嬪妃,仵作不敢提出來而已,但是,這樣的事情若是出在民間,官府必定的選擇還是開膛驗尸。這也是為了避免傷及無辜,辦出來冤假錯案,冤枉了好人,放走了壞人!” 最有五個字刻意強調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