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
嬴覆是嬴瑀之后第一個長命百歲的嬴氏男子。 跟著嬴覆的一千死士里,自然不缺能人異士,安定之后有人醉心武學,有人鉆研機關術法,有人樂得種地垂釣。 算來,九淵至今,也已傳承三百多年。 他們遠居北楚與東朝交界處的白澤山脈以外,位于萬仞山中,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 偶爾也有耐不住寂寞的族人會離開去游歷山水,路上見到年歲小的乞兒也會領回九淵養著。 沈棄便是被一剪梅撿回去的。 初到九淵時,他除了知道自己叫沈棄以外,別的都不記得了。但他年少好學,很得族中長輩們喜歡。 長到十七八歲,便常常跟著其他人出門游歷。兩年前某次游歷之后,回到九淵,性情大變。 后來索性偷了許多族中前輩們編寫的武功秘籍失蹤了。 原本不是什么大事。 某日九淵現任族長,江溫酒的父親江牧遙接到消息稱沈棄頻繁在北楚長安道活動,且多次偷入北楚皇宮。 江牧遙覺得事有蹊蹺,便打發江溫酒到北楚探個究竟。為了方便進出皇宮,特意寫信給易凡子讓江溫酒扮成他的大弟子。 只是江溫酒到北楚時,沈棄卻如同人間蒸發了般。 直到遙山這日,江溫酒才從沈棄和姜亓的對話里猜出沈棄是沈丘的后人。 沈丘此人,是嬴瑀的貼身護衛。 正史記載是在嬴瑀駕崩后自刎而亡。 其實……沈丘在嬴瑀駕崩后就瘋了。他先是守著嬴瑀的遺體,不允許任何人靠近,后來被人打暈關進大牢,一直嚷嚷著要讓嬴瑀起死回生,最后便失蹤了。 江溫酒曾聽江牧遙說起過沈丘,因此在遙山一聽到“起死回生術”和那句“他已經死了六百多年了”便想到了沈丘和嬴瑀。 下山后,眾人從姜亓那里得知,沈丘從大牢逃離后一直在尋找能讓人起死回生的法子,至死也念念不忘。沈氏后人,為了完成先人遺愿,也曾尋找過,最終不了了之。 到沈棄父親這一代,他父親同魔障一樣竟又惦記起這件事。臨終前對三兄弟提及得聞命,再尋引魂的法子,或能讓嬴瑀活過來。 姜亓只當是父親說的糊涂話,并未放在心上,卻不知年歲最小的弟弟沈棄將父親的話當了真。 后來家中發生重大變故,三兄弟就此分散。 沈棄當年重傷之下失憶,淪落成乞丐,被一剪梅帶回九淵,兩年前游歷時與人比試,頭部受到重擊,想起了幼時的記憶。 當他回憶起父親臨終前說的話時,他找了很多有關嬴瑀的書籍來看,而后便對書中記載的這個人物產生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崇拜。 沈棄想復活嬴瑀。 他想,這樣的人物不能躺在冰冷的棺材里。 他想,這樣的人物怎么能夠長眠于地下呢? 他知道北楚舉國信道,更是無意中得知北楚皇帝玉空寒一心追求長生,所以他先去了北楚,想找找關于聞命和父親所說的引魂的法子。 但他沒有找到。 他需要幫手。 沈棄想起游歷時曾聽說東朝東都有個天下鏢局,主人姓沈名愁,與他二哥的名字一模一樣。 于是他去了東都。 潛入天下鏢局去見沈愁那天,他發現了一個秘密。 ☆、七二。別后莫相忘。 沈棄去見沈愁那日,正是二月十五。 世上從來不缺同姓同名之人,是以沈棄也無法因為一個名字便斷定天下鏢局的主人沈愁是他二哥。他猶豫再三,最終決定夜探鏢局。 當年他被一剪梅撿回九淵,一身武功是一剪梅手把手教他的。而一剪梅在九淵老一輩里,以輕功見長。沈棄的輕功學的并不算好,但探個鏢局還不至于被人發現。 偌大的鏢局在夜里顯得有些空蕩蕩的。 沈棄貓著腰走過曲折回廊,見著掌了燈的屋子便湊近去瞧一瞧。 當他半蹲著身子湊到書房門口時,隔著窗紙,見到房中模模糊糊的人影,發現房中不止一人。 于是他跳上屋頂,如貍貓般落在屋脊上,揭開了一塊黛瓦向下看去。 一個銀衫男子手上正握著一本顏色老舊、邊緣殘破的書,對站在他對面的那人道:“你遣人去替我尋一下此物?!?/br> 對面那人抬眼看了眼書頁上勾畫出的那物,頷首應道:“是?!?/br> 熟悉的聲音入耳,沈棄無聲笑了一下——果然是二哥。 “什么東西?”一個紫衫女子步入沈棄視線范圍,伸手從銀衫男子手里拿過那本書,垂眼掃過:“聞命?” 屋頂上沈棄一驚,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 只聽得那女子有些驚疑道:“咦?這玩意兒我好像在哪里見過?!?/br> “哦?”銀衫男子驚訝道:“當真?” 女子道:“容我想想?!?/br> 銀衫男子擺了下手,沈愁躬身退下。 沈棄趴在屋頂上,看著沈愁穿過庭院,離開。他瞇了下眼,靜靜等著那女子再次開口。 之后女子似是想起來了,卻又吞吞吐吐不太肯說。男子柔聲哄了她幾句,女子嘆了口氣,給男子講了個故事。 沈棄聽得不是很明白,大抵是那女子在以前關系很要好的一個丫鬟身上見到過書上所畫之物。 男子細細問了幾句關于那個丫鬟的情況,便讓女子寫封信約她一聚。 女子嘟囔了聲“枇杷之約”,倒也沒說什么,依言把信寫好了。 沈棄輕手將黛瓦放回原處,跳下屋頂回頭看了眼書房,陰測測笑了一下。 后來他從沈愁口中得知男子是東朝太子原渥丹,女子是太子妃玉落溪。 天下鏢局,名義上主人雖然是沈愁,實際上卻是原渥丹所有。 沈棄沒花費多大力氣就說服了沈愁,同他一起去完成先人遺愿。 玉落溪約定那人的日子到來時,玉落溪因故未能去赴約。沈棄因沒有見過那人,只得事先從沈愁那里問明了地點,早早趕去了沉香居等著。 當他確定了玉落溪口中那個丫鬟是誰時,他卻不敢輕舉妄動了。因為他見到了她佩在身上的鴻雁刀,盡管鴻雁刀只從刀囊里露出一小截刀柄,他仍舊認出了那把刀。 但凡是九淵中人,這把刀沒有誰是不識得的。 商逐岫的刀。 沒有去過九淵的人,不會明白九淵里住了一群瘋子。 沈棄當初敢偷秘籍,是因為他知道九淵里的人不會把這點小事放在心上。 只是……若是動了商逐岫的人…… 沈棄想,這件事他需要好好計劃一下。 第二日他花錢雇人在長安街頭試探了一把那個丫鬟的武功,果然與商逐岫的武功路子一樣。 他雇人一路跟著商青鯉,注意商青鯉的一舉一動。之后便回到了東都,聽沈愁說玉落溪離開了東朝,已經去信給那丫鬟改約在了重陽那日,遙山見面。 重陽與遙山,無論時間與地點,都讓沈棄很滿意。史書上記載嬴瑀駕崩的日子正是重陽,而嬴瑀的皇陵……他看了無數關于嬴瑀的書以后,推算出來的皇陵位置極有可能就在遙山山腹里。 沈棄開始一門心思尋找所謂引魂的法子。 卻意外在古籍中發現了賀云歸機關墓之事,恰好鏢局里一個鏢頭壓鏢去了趟金陵,回來就說起驚雷劈掉山頭之事。 他聽著覺得古怪,讓沈愁派人打探了一下虛實。沈愁前自去了趟金陵,一去就是一個多月,不曾回東都。 等他找到引魂的法子趕去金陵,江湖上已滿是機關墓塌陷,銀箏閣與方家堡決裂的消息。 沈棄沒有問沈愁為什么要讓銀箏閣在江湖上放出機關墓的消息,他只在聽沈愁說起那個丫鬟也進了機關墓時緊張了一下。 六月底,沈愁接到原渥丹傳書,讓他去煙波樓一趟。沈愁去了煙波樓以后傳書告訴沈棄,玉落溪以煙波樓樓主柳宿的名義給各門派掌門人都寫了信,邀他們重陽來遙山一聚,讓他安排人手把這些信送到各門派掌門人手里,沈愁還把信的內容給沈棄謄寫了遍。 他收到傳書后琢磨了一會兒,提筆寫下了那封示警信,傳書給沈愁,讓他將兩封信的時間統一下,中間錯開一天,先后送到各掌門手里。 沈愁雖不清楚沈棄的用意,仍舊照做了。 實則沈棄只是想讓各門派掌門人心生猜疑,多帶些弟子上遙山。因為他找到的引魂的法子,說凡人起死回生,須得“伏尸千人,流血數里”,方成契機。 至于那個面相陰柔的白衣人便是當初沈棄雇著跟蹤商青鯉的那人,那夜商青鯉殺了孟倉時他跟在身后,看到了孟倉留下的“錚”字。 白衣人姓王名白,在江湖上做的便是些販賣消息的勾當。他武功一般,下三濫的手段卻不少,輕功也相當厲害。 傅阿骨曾一連追了他幾個月,不僅被他從眼皮子底下跑了,后來還反被他設計給抓了。 因沈愁是原渥丹的親信,所以玉落溪也很是信任他,沈愁雖不知玉落溪與煙波樓的關系,但并不妨礙他利用這份信任在重陽之前便把傅阿骨和衛淵藏進煙波樓里。 原本在沈棄的計劃里,他只需挾持傅阿骨和衛淵,從商青鯉手里得到聞命,山巔上其他人,他本想通過阿橫威脅玉落溪……不曾料到商青鯉半路救走了阿橫。 當玉落溪送各位掌門離開煙波樓時,煙波樓里眾人早已在沈愁的掌控之中,偏偏江溫酒提及沈丘,姜亓突然的出現,讓沈愁心緒不寧方寸大亂,乃至錯失機會。 沈棄被一剪梅扛下山后就了無蹤影,一行人回到客棧時,無涯和衛瑜兩個被留在客棧照顧阿橫的人正在斗嘴。 阿橫摟著醬油的腦袋,坐在一旁樂呵呵看著。 商青鯉沒有去管商逐岫準備怎樣處置沈愁和王白兩人,坐下和姜亓敘了會兒舊,用過晚膳,夜里帶著阿橫偷偷上了趟遙山。 白日里滿是人的山巔,清清冷冷。 商青鯉牽著阿橫,站在山巔上抬頭望天,蒼穹似是就垂在頭頂不遠處,讓人生出一種手可摘星辰的錯覺。 煙波樓門樓前的臺階上紫色裙子的美人抱膝而坐,對商青鯉道:“我就知你今夜會來?!?/br> 阿橫聽見聲音掙開被商青鯉牽住的手,小跑著過去摟住了玉落溪的脖子。 玉落溪哽咽著喚道:“阿橫?!?/br> 阿橫張了張嘴,卻發不出一絲聲音,漂亮的眼睛里泛出淚花。 商青鯉走過去在玉落溪身旁坐下,道:“問過大夫了,是食了七日麻,無礙,過幾日就能開口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