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節
反正她不懂什么談判的技巧和禮節, 該說的話都已經說盡,該提出的條件也都說的清楚,再留下也就沒意思了。 并沒有什么人阻止蘇明若離開,因此蘇明若走的相當從容,倒是跟著她的趙興瞪圓了眼睛警惕著周圍的每一個人。 他們再次回到城外大營的時候天色已經黑下來,但顯然不管是鐘書容還是馮明等人都沒顧得上吃飯,直到看見蘇明若和趙興平安回來,他們才松了口氣。 鐘書容問道:“事情如何了?” 蘇明若眨眨眼:“不知道呢?!?/br> 她只是把該說的話都給說了,至于說寧王到底如何決定,那是寧王的事情,并非蘇明若可以左右。 倒是趙興此時已經嚷嚷開了:“嘿,你們是沒見著,將軍今日可神氣呢!” 他學著蘇明若與寧王說話,把當時的情況講給眾人聽。 結果聽的大家都很意外,鐘書容就瞧了蘇明若好半晌,才問道:“你這是怎么了?往常沒見你這么厲害啊?!?/br> 之前蘇明若只能算是武藝好,懂點兵法,也能打仗而已,多數時候她只是聽江岸青或者謝容給她分析的情況來做事,但凡牽扯到需要動腦子的,她都給丟到一邊去。 這回居然一下子就這么厲害啦? 蘇明若嘿嘿兩聲:“我一直很厲害啊,只是和先生他們不是同一種厲害吧?!?/br> 而且,其實也要感謝建武帝當初把她留在南閣的那些日子。 蘇明若說到底還是不懂人心與陰謀,比如說這次的事情,如果換了江岸青又或者謝容,定然能把寧王的心思摸個透徹,之后再針對情況用一些計謀來解決問題,蘇明若卻完全沒有那種東西。 鐘書容想了想也點頭,似乎確實如同蘇明若所說,她厲害的方面并不在這里。 她只是看準了大局而已,她的眼界比寧王更大更廣闊,也比寧王更具氣概與勇氣,因此看起來是她勝過寧王太多。 可蘇明若站在整個天下的大局上,與寧王只盯著一個晉國又或者中都來說,他們之間的博弈本就不公平了。 明白這一點,但鐘書容卻不覺得有什么不對。 寧王自己的眼界和氣概輸給了蘇明若,這難不成還是蘇明若的錯啦? 至少此時蘇明若對馮明說起寧王的時候就對他很是不屑一顧:“我原以為他有膽量做出這樣的事情來,總該有點覺悟吧,結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br> 蘇明若對寧王的評價毫不客氣:“空有大志而無智謀,顏色雖厲膽氣卻小,即便如今尚存一搏之力,卻早已如同冢中枯骨,這樣的人,實在是不堪為大事!” 鐘書容忍不住嘴角一抽,心說蘇明若這話說的太毒了好吧! 寧王聽了都想打人。 然而她問出口的卻是:“你覺得寧王不好,那太子如何?” 這個嘛…… 想到之前太子的作為,蘇明若也忍不住冷笑:“狂妄且愚蠢!” 鐘書容:“……” 她覺得比起太子,還是蘇明若更狂妄一點。 “既然他們都不好,謝容又如何?” 鐘書容道:“他雖算不上愚不可及狂妄自大,也說不上是冢中枯骨,但好像也沒有勝過太多,至少這次沒有?!?/br> 蘇明若哼了一聲:“那又怎么樣,容兒有我!” ……將軍你贏了。 鐘書容覺得和蘇明若說謝容的話題是說不通的,于是果斷換了話題:“接下來我們就這么等著?” 蘇明若搖頭:“不,無論老四怎么做,各國必定會在此時有所動作,因此比起防備老四,我們也是時候做些對外的準備了?!?/br> 此時他們已經沒有了繼續隱瞞消息小心翼翼的必要,反正該知道的很快就都知道了。 鐘書容想了想建議道:“梁國那邊倒還好,他們就算有野心此時恐怕也做不了太多,只是燕國就讓人擔憂了,只靠衛敏一人恐怕有些不妥?!?/br> 雖然他們也都知道梁國此時干不出啥大事來,但還不許人家來占小便宜啦? 衛敏一人要防備兩國,這確實是夠累的。 最重要的是,之前為了方便揍梁國,燕國可是在外留了數十萬大軍,這種時候轉個臉就能打晉國,簡直方便極了。 蘇明若道:“其他人我不太好說,但白書月應該可以?!?/br> 白書月平定宋國之亂后,建武帝也沒有留他在中都,而是把他派出去練兵了,顯然建武帝也知道白書月只有表面上看起來安分,實際上也是個能搞事的,與其留著他在中都折騰,不如早點把他送走。 在軍營里的白書月可就讓人安心多了。 目前白書月手上大約有兩萬多人,就在鄭城附近,蘇明若覺得讓他就近去石方縣也不錯。 可更多的兵馬卻不是蘇明若能夠調動的,最后她想了想還是請衛敏出面,衛敏雖然比不得蘇穆,但總比蘇明若有威望有資歷,這種時候蘇明若無法確定其他人的忠心,但至少她能夠確定衛敏的。 讓蘇明若意外的是,寧王并沒有讓她等很久,或者說寧王完全沒有用掉蘇明若所說的兩天時間,他在第二天中午的時候表示答應了蘇明若的條件,但其中有幾點需要改一改。 他要求蘇明若后撤不是三十里而是五十里,另外要求將隨行人員增添至一千人,且要求蘇明若不得在他離開之后追擊,另外他還要求保住幾個人的性命,其中包括了不少這回和他一起做了這事的人。 蘇明若的回復倒是很快,不管是后撤還是增添人手,又或者是不得追擊這種事情,她全都答應下來,但比如鶴翎軍之類的反叛將領和官員的性命,蘇明若卻沒有答應。 她不可能答應。 這些人必定是建武帝要親自處理的。 蘇明若可以為了眼下的局勢放過寧王,這一點建武帝必定是能夠理解的,但如果連帶著把所有人都放過了……都放過了建武帝還找誰發脾氣去??! 何況,這種事情既然做了就該有所覺悟,不是嗎? 寧王顯然也只是說說而已,并沒有真的抱有希望,在蘇明若拒絕之后,他又提出只帶少數幾人與他一起離開,這一回蘇明若答應了,但她也表示,寧王她會放過,仍由他離開晉國,那些人能不能離開可就看他們自己的本事了。 蘇明若后撤之后只留下馮明帶一小隊人馬看著中都的情況,在寧王離開之后立刻接管城防。 五十里的路程,真的加緊趕路的話,也就是一天不到的路程,因此只要及時掌控了城防,這事基本也就穩妥了。 馮明的人手雖然不多,但城中尚且有董若蓮??! 之前他被寧王壓制啥都不能做,但寧王走了,讓他這個中都尉暫時維持中都的情況,這并不是一件難事。 事情到了此時,蘇明若終于算是真正的松了口氣。 可太子那里卻完全無法放松了,此時的太子看起來比前幾天還要憔悴,他眼窩深陷,但看著六皇子的目光卻十分凌厲:“事已至此,你之前的計劃算是全部廢了!” 之前太子也只是單純的想要坑寧王坑謝容而已,他沒想過弄死建武帝自己上位,但六皇子為他謀劃了一個異常美好的未來,太子聽了,也信了,他甚至做了。 可此時,這個未來就如同晨露一樣,看似美好卻脆弱易逝。 六皇子道:“三哥何必如此?做出那等事情的人是老四又不是你,甚至這段時間宮內全賴你主持才沒能叫老四為所欲為,如此你該是有功的才對?!?/br> 太子冷笑一聲:“這話以前說一說也就罷了,可如今?你以為父皇真的會信嗎!” 他去見建武帝的時候,已經察覺到了建武帝對他的態度發生了細微的變化,并不明顯,但太子對建武帝的變化還是相當敏銳的。 畢竟,他這個位置,可以不聰明,但必須要了解皇帝,不是嗎? 此時,太子很清楚,建武帝雖然沒說什么,但他心中必定記下了一筆,等事情平息之后,這筆賬恐怕就要與太子算一算了。 六皇子聽到這里長長的嘆了口氣:“三哥還想聽我說什么呢?事到如今,如果真的要求不留后患的話,也只余下一條路可走了?!?/br> 第110章 對于太子來說, 他面臨的選擇十分困難。 可六皇子卻問道:“三哥應當知道, 若是此次不做,日后你便再也沒有機會了, 一個普通皇子若是無緣大位只要老實安分,自然能好好過一輩子,但一個太子呢?” 一個沒有當上皇帝的太子, 未來怎么看都是不太好的, 不管日后是誰上位,對太子心中恐怕都會有那么點介意。 這一點哪怕太子再怎么表示自己的安分都沒有用, 因為他太子的身份天然就與旁人不同。 就像是這次一樣。 太子問道:“老四走的時候, 有多少人跟著他一起走了?” 六皇子微微搖頭:“他一開始跟蘇明若要了一堆人,蘇明若沒有放行, 之后人員削減了不少, 可愿意跟他一起走的不足半數?!?/br> 太子嘆了口氣:“已經是人心不穩了?!?/br> 以四皇子的本事,他是鬧不出這么大的事情來的,其中有多數人是得到了太子的授意假借四皇子這次的機會辦事的, 這些人當然不會愿意跟著四皇子走, 因為他們搞事最開始就是沖著太子去的啊。 萬一成了, 那就是擁立新君上位, 這可是大功勞,面對這樣的誘惑誰能拒絕呢。 因此四皇子要帶人走,很多人本就不是心向他,自然不會與他一同離開,最后跟著四皇子一起走的只有少數人, 其中基本都是原本就算作四皇子那一邊的人,只是也有少數幾個是之前被太子派過去的。 這種時候他們明知道四皇子徹底沒了未來卻還要跟著他一起離開,太子很清楚這意味著什么。 這些人不是為了四皇子走的,而是為了不再跟著太子干才走的。 如果留下,已經做過那種事情的他們,是無法拒絕太子的,只能跟著太子一條道繼續走到黑,他們能選的唯有離開,離開之后也許隱姓埋名在鄉野之間老老實實的過一輩子也就罷了。 正是因為明白這樣的意思,太子才會不高興,哪怕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他也不高興。 六皇子卻道:“這些人離開也好,三哥應當展現領袖的胸襟,他們要走便叫他們走吧,重要的是穩定留下來的這些人的心思,何況,走掉的這些人的心思早已不在三哥身上,他們留下又能做什么呢?那時候反倒是給三哥礙事了?!?/br> 太子點點頭:“既然如此,你讓人送些金銀財物給他們吧,他們要走就走,我也不再阻攔,若有其他人你也可以送一送?!?/br> 六皇子點頭應下。 只是他最后還是問了一句:“三哥當真無法下定決心嗎?” 這問的是不是真要把事情做到最后一步的意思。 太子嘆了口氣,問道:“這回走的其他人我倒是不在意,但那個衛戍軍校尉也離開了吧?!?/br> 就是因為這人他們才能掌控駐守城中的軍隊,如今這位走了,他們就拿那些人毫無辦法了,相反,蘇明若才是這群人的頂頭上司,這種時候蘇明若一聲令下就可以把人全部拉走。 六皇子垂眸道:“也不必是他,三哥又沒打算占領城池與大軍對峙,我們只要管好宮中的事情就好了,此時鶴翎軍尚在?!?/br> 太子不說話。 六皇子更進一步說道:“只要三哥真的下定決心,連鶴翎軍都不必,只一個死士便可,三哥是不愿意做還是真的有所顧慮?” 太子沉默好久才說:“我等會兒去見母后,這事若想做成,到時候還需要母后開口?!?/br> 太后好多年前就死了,不過建武帝真的死了的話,目前的皇后就可以升做太后了,那個時候自然還是要有太后的幫助才行。 何況,理由也好找的很,四皇子之前雖然沒有弄死建武帝,但建武帝確實受傷了,這段時日因為封鎖消息,真正知道情況的并不多,之前還有過皇帝已經死了的消息傳來呢,這種時候只要隨便編個理由說建武帝舊傷復發,最后沒撐住死掉就可以了。 照樣把鍋甩給老四,對吧? 謝容聽到寧王準備離開中都的消息的時候心中也是一松,他知道蘇明若真的把事情辦成了,可緊接著謝容發現包圍皇宮的鶴翎軍沒有半點放松,甚至較之之前更加嚴密了一些,這讓他忍不住心中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