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節
然而期望是美好的,結果是殘酷的。 食園還是只有三天營業,全天候什么的,壓根就不存在。 種完了樹,大家酒足飯飽,就在食園里小暑,微博上很快就出現了一個名為“楊梅酒”的熱門話題。 清一色曬出來的都是朦朧的小毛玻璃酒瓶,里面圓滾滾兩顆烏色的大楊梅,還有粉澄澄充滿夢幻色彩的酒液。 配上食物濾鏡,簡直饞死個人了。 汪令雪一看到,立刻就不爽了,直接@連小廚。 汪令雪v:@連小廚,我也要楊梅酒! 他一開頭,所有跟連盼認識的人,全部排隊,都開始要起楊梅酒來了。 連盼直接又發了一條微博。 連小廚:新出的楊梅酒,來食園吃飯可免費獲贈。單獨購買一百一瓶,不包郵,上門自取。 其中上門自取四個字,被她特意標了大的方括號,引發眾人怨念重重。 他們要是約得到食園的排號,還用得著在連盼微博底下苦苦賣萌求酒嗎? 不過事后連盼很快又給汪令雪的微信單獨發了一條消息。 連盼:給您的酒都是單獨留的,等會就給您發順豐。 同城快遞快得很,當天晚上,汪令雪就收到了連盼寄過來的酒。 不是小瓶裝的,是大瓶裝的,瓶子和小瓶形狀一樣,底部落了一層的楊梅。 老饕當天晚上就和夫人開啟了一段燭光晚餐,配酒——楊梅。 普通的方棱玻璃杯里倒著半透明的粉酒,里頭滾著軟綿綿的楊梅,微博的配詞是很簡單且很不經意的。 汪令雪v:老夫老妻了,偶爾也浪漫一下~ 一支簡單的燭臺上點著三根小蠟燭,燭臺連全貌都沒進去,菜也看不清楚,只有幾個模糊的白瓷盤子邊緣,照片里最清晰的就是兩杯酒。 用普通玻璃杯裝著,一杯里頭一顆楊梅。 酒液澄凈,楊梅滾圓,仿佛從從照片里都散發著果酒香味。 汪令雪的粉絲比連盼還多,他很少發吃的,不過每回發吃,都是一擊必殺。 上回已經發了一次青梅酒,這次又來了楊梅酒。 稍微對他比較熟悉的人很容易就猜到他這酒絕對是從連盼那兒順來的,一時間,微博底下全部都是“嫉妒使我丑陋”的留言。 連盼晚上回去,一打開微博,手機里頓時就彈出了一大堆的@,全部是譴責她竟然給汪令雪送酒而不給自己送的,末了又撒潑打滾賣萌求賣酒的。 連盼一條一條翻過去,看得好笑。 老饕其實挺愛現的,她發覺。 嚴易的動作很快,他本身就是做房地產的,食園所在的地皮是他早就拿下來的,建了一個別墅區后就一直沒規劃,現在蓋東西,也不需要什么額外的申請,直接拉一幫人是直接干就行。 速度特別快。 幾個月下來,酒廠已經蓋好了。 距離食園不到兩公里,步行即可到達。 食園旁邊的小山也沒有名字,這座山就是一個分水嶺,左邊是空曠靜謐的現代化高級別墅區,右邊則都是沒開發的荒林。 不過自從食園開張后,附近的設施就都一一建設起來了。 先是山腳的路通了,然后是山上的盤山公路和棧道,接著是食園周圍大片大片的農田,都被嚴大總裁,大手一揮,直接給包了。 工業用地非常便宜,廠房不差地,全部是按平房建的,跟壘積木似的,快得很,連盼每次騎輛自行車去看,就能發現酒廠和上回不一樣了。 不過廠房雖然建得簡單,里頭的設施可不簡單,全部都是采購的最先進的釀酒設備,力求還原連盼的宮廷果酒秘方。 跟嚴易久了,連盼現在漸漸也有了不少版權保護意識,知道酒的秘方都是不能外泄的,和工人們都簽訂了保密合同。 再者,步驟全部都是規范好的,工人們一人只在一個崗位上工作,看不到全貌,其實也猜不到酒的配方。 就算知道了酒的配方,酒廠里還有一個關鍵的步驟,就是必須由連盼來試酒。 一種酒正式投入生產之前,都要由連盼試很多次,即使是相同的配方,稍有差異,釀出來的酒味道也不同。 但到底什么味道最好,還是要由連盼說了算。 她說對就對,她說不對,那就不對,最關鍵的地方,不在配方,反而是在連盼這張嘴。 楊梅當季,酒廠里已經在大規模采摘楊梅試產了,連大股東嚴易有時候都會專門去酒廠里轉轉,他也很關心食園的第一個產品。 這是決定口碑的關鍵。 連盼回家的時候,也提了好幾瓶酒回來,給他嘗。 “有區別嗎?” 一瓶是她自己親手釀的,還有一瓶是酒廠試產的,已經十分接近了。 嚴易嘗了一口,點了點頭,“可以了,這個差異,消費者根本喝不出來?!?/br> 不過要是口味刁的人,還是能分辨出里面細微的差異。 “廠里出來的要甜一點,估計是發酵過度了?!?/br> 連盼得出了結論,決定明天再去廠里轉轉。 一周后,本學期最后一門課的考試就結束了。 要放暑假了。 考完這一門,連盼就已經修滿了學分。 按照j大的規定,只要修滿150個學分,再完成了畢業論文就可以拿畢業證。也就是說,連盼整個大四都不用再上課了,只需要完成將來的畢業論文即可。 無論如何,這都是個好消息,因為這樣一來,食園就可以全天候營業了。 不過,在嚴易的強行干預下,連小廚的對外發布微博還是改了這樣—— 連小廚v:即日起,食園周一至周六營業,周日休息,預約程序不變。 微博一出,底下一片歡呼之聲。 連盼一忙,嚴易的地位就直線下降。 她又是個做事分外較真的性子,恨不得事事親為,食園的事排第一,其他的,反倒都排到了后面。 兩個人每回坐在床邊,不是在談食園,就是在談食園,仿佛很久都沒有談情說愛了。 嚴易幽怨地瞥了瞥低頭做事的連盼,嘆了口氣,“連總真是貴人多事?!?/br> 是的,每回看見連盼跟個陀螺似的這邊轉,那邊轉,這也算,那也算的時候,他就故意叫她連總。 意思很明顯,他身家百億,房產無數,手底下幾萬名員工,掌管著這么大一家公司,也沒見忙成連盼這樣。 其實連盼也有點無奈,廣元歷經幾代,從嚴老爺子那一代創業,發展到今天,早已成為首屈一指的正規大企業,流程制度都極其規范,嚴易名義上是董事長,實際上下面還有個董事會。 一幫子拿高薪和分紅的高管又不是吃素的,嚴易其實不用做太多事,在重要決策上護航掌舵一下即可。 而食園——現在充其量就是個小作坊罷了。 而且食物和酒這個東西,實在是不太好復制,很多時候,都必須要連盼親自出馬,為了節約時間,搬進食園住是最好的辦法。 嚴易原本喜滋滋在計劃的完美暑假游,瞬間就泡湯了。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駱明遠跟嚴青兩個——在秦睿一放暑假,直接就帶著婚紗出去狼去了。 兩人朋友圈里每天發的都是各色美食和自拍,每天至少三次,直接刷屏。 秦睿小朋友在新mama嚴青的訓練下,迅速成長為新一代攝影師,熟練掌握了如何將女性拍得膚白貌美腿長等復雜技巧。 嚴易每天一打開朋友圈,滿屏就是兩位中年人在朋友圈里你儂我儂的照片。 反而是連盼,坐在床邊不是在算賬,就是在對比各種酒的味道,完全把他當做了透明人。 這還不是最差的,酒廠量產的時候,連盼居然直接把他給拋棄了,搬入了食園居住。 園子里房子很多,袁子晉老先生就一直是住在園子里,他喜歡讀書,住的地方靠近聽書閣,讀書聽雨,好不自在。 楊小葵和張媽就近住在廚房附近的廂房里,幾個保安人員也都是住在小廂房里。 大地主連盼,直接住到了食園最大的院子——南風院中,留嚴易孤家寡人一個在嚴宅。 嚴大總裁,徹底失寵了。 ------題外話------ 今天事比較多,下班遲,二更來遲了,>_< 嚴總的心,很幽怨…… 第211章 我很喜歡(一更) 嚴大總裁,徹底失寵了。 讓他咬牙切齒的情敵不是別人,正是他當初花了四千萬大手筆買下來的食園。 嚴易在老宅里等了兩日,發現家中連盼的東西似乎在漸漸減少——今天少一件t恤,明天少一雙鞋子,總之,似乎每天都能少點什么。 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連盼不但沒打算回來,似乎還有在食園常駐的趨勢! 嚴易原以為她只是去食園附近監督,等楊梅酒順利量產就好了,誰知道她竟然抱了這樣一個打算! 嚴易氣得不行,當即就氣勢洶洶殺到食園來了。 其實這也不怪連盼,實在是食園環境舒適,太適合居住了。 尤其她本質上還是個古人,對袁子晉這種高度還原古代建筑和家具的場景,根本沒什么抵抗力。 嚴宅雖好,但裝修是現代化的,食園則不同——完全仿古,門窗家具,布局構造,無一不是還原古人的設計,唯一的不同之處就是多了水電。 水電當然不是什么壞事,可以說是完美彌補了食園原本的缺陷。 每日睡著碧紗帳,聽著池塘邊的蛙鳴入睡,又沒有某個人夜夜耕耘打擾,連盼住得別提多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