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節
秦鳳儀根本理都不理,他高高興興的帶著妻子兒女去參加羅朋的婚宴了,還免費讓兒女給羅朋客串了回滾床的童子童女,這差使秦鳳儀從小干到大,他因生得好,在揚州城婚嫁界是出了名的滾床童子,一直到秦鳳儀十二歲,還有人找他呢,還是秦鳳儀覺著自己大了,再干小娃娃這樣的事比較丟臉,翻臉不肯再去,后來方不去了。如今自己兒女雙全,秦鳳儀覺著兒女都很不錯,就給兒女舉薦的這差使。 羅老爺榮幸的滿面紅光,秦鳳儀看他那樣兒,都很擔心他一時興奮厥過去可如何是好。 羅朋新婚半月后便帶著妻子小圓與親衛侍從屬下,大車小輛的去了大理。與此同時,大理的白使臣也到了鳳凰城。 秦鳳儀開始令方灝組建鳳凰城的另一所官學,其實,現在鳳凰城也有官學,就是招收平民子弟的官府開辦的書院,人稱官學。此次秦鳳儀令方灝建的,則是招收官宦子弟的書院。所有南夷的適齡官宦子弟,皆可過來讀書,尤其是山蠻土人的子弟,很需要接受一些漢人的文化熏陶。 其實,如傅長史趙長史還有章顏,對這樣的官學都有些擔憂,只怕官宦子弟與平民子弟之間的分野愈發大了。但,秦鳳儀說的,讓山蠻子弟與土人子弟入此學念書,倒也很有些必要。 秦鳳儀為了招生,還說以后世子也會來就此讀,這一下子,多少人恨不能哭著喊著把自家子弟送過來了。 建外城之事與官學之事吩咐下去后,中秋節前,秦鳳儀再一道諭令頒下:他要為世子組建親衛軍。而且,這支親衛軍只從土人山蠻里挑選勇士,待世子成年,這支親衛便直屬于世子所掌。 秦鳳儀雷霆手段,一道接一道的頒下。 便是李鏡亦有些驚心動魄之感,更遑論南夷臣屬,大家以為,以秦鳳儀慵懶的性子,桂信二地已平,以后就要安安穩穩的過日子了,不想,這叫大皇子刺激的,秦鳳儀簡直是要繼續往驚才絕艷的道路上飛奔下去了。 以李鏡為首的南夷諸心腹之人,都恨不能去廟里給大皇子燒兩柱高香,感謝在他的刺派下,秦鳳儀才有這般的上進??!都不用人督促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李鏡對大皇子道:謝謝儂~ 第379章 風水轉運啦~ 秦鳳儀那叫一個奮發喲, 把南夷一干人樂的,心下暗想,咱們殿下甭看嘴上不說, 心里到底是憋著一股子勁兒的。 結果, 這股子勁兒一到秋天, 擱秋風一吹, 不知道怎么吹歪了。親王殿下這奮發的道路猛的一拐彎,他,他剛把世子的親衛軍建起來, 就開始折騰著辦馬球隊了。 是的, 馬上蹴鞠。 以前南夷馬少,就兩千來匹軍馬,秦鳳儀也舍不得打馬球這么折騰?,F下不同了, 自從開啟了與大理的商路, 大理的馬匹源源不斷的輸送過來, 馮將軍早在聽說要與大理通商時就親自到鳳凰城給秦鳳儀請安, 主要就是說軍馬的事。秦鳳儀這人性子挑剔,他其實一直不大喜歡大理的矮腳馬,不過,自從到了南夷這地界兒,秦鳳儀性子也轉變許多,什么東西能湊合著用就湊合著用唄。見馮將軍眼熱這些大理的矮腳馬,便道,“由你先挑便是?!?/br> 馮將軍喜的, 恨不能給秦鳳儀磕一個。他回頭就在桂州準備起自己的騎兵來,潘琛動作也不慢,雖則這些馬不比他們從京城帶出的馬,但也是馬啊,誰也不嫌自家騎兵多。秦鳳儀道,“別都去練騎兵,我正準備造些軍船,你們多練練水上功夫吧?!?/br> 潘琛畢竟是京城出來的將領,人極其敏銳。潘琛道,“殿下,咱們這是要練水兵么?” “咱們南夷水脈豐足,總不能你們一個個旱鴨子吧?!鼻伉P儀道,“何況,以后出海什么的,也要有人在船上護送啊?!?/br> 潘琛一聽,頓時兩眼放光,他這兩年跟著秦鳳儀吃香的喝辣的,實惠沒少得。前幾年秦鳳儀買茶園,他也跟著弄了一個,當然,規格自然不敢跟殿下的茶園相比。但這幾年,因著這茶山,往海外倒騰,賺的那些個銀子,只要以后不是腦子發抽,孫子輩的生計也有了。何況,秦鳳儀軍功一向大方,潘琛在南夷小日子過的,比在京城時滋潤一百倍啊。他是知道除了風季,親王殿下常年海上走私的。就是現下,負責海上那一塊兒守衛的都是潘琛的人。不過,走私畢竟是走私,潘琛聽親王殿下這話,似乎是要派海船出海。潘琛連忙打聽,秦鳳儀道,“咱們南夷也不比泉州差什么,先時閩王不是一直誣陷咱們這里有海貿走私么。何苦叫人誤會了去,不就是個海港,他泉州能建,咱們南夷就不能建了?” 潘琛仍是驚了一跳,道,“殿下,咱們要建港?” “怎么,不行?” “行!行!”潘琛激動的搓搓手,道,“臣盼著咱南夷建港多少年了!” 秦鳳儀笑,“所以,你們先在水上練練,起碼不能暈船?!?/br> “誒!誒!”潘琛連聲應了,回去挑選健卒預備以后練水兵。 說來,不論是練水兵還是建海港,都是燒銀子的事。 秦鳳儀手頭上不見得有能撐起這兩樁事的銀錢,但他對于銀錢的運作向來是極有一手的。何況,如今外城剛剛開建,房舍店鋪都賣的差不多了。說到這建外城之事,還有一樁事。原本,幾家銀號以為,有了前番建鳳凰城的經驗,這回親王殿下若是建外城,自己提前賣房舍賣店鋪的,怕也用不著他們的銀子周轉了。結果,秦鳳儀還是召了他們來,笑道,“本王豈是無情無義之人,當年,本王空手建鳳凰城,不少人要看本王的笑話,獨你們愿意拿出真金白銀來??吞自挷挥枚嗾f,今次建外城,也有人建議本王,有了先時鳳凰城賣房樣子的經驗,提前收回銀錢不難,也無需再借你們各家之力??稍掚m這樣說,事卻不是這樣辦的,你們當年的好,本王心里都記著哪。若你們愿意,咱們一如鳳凰城當年,如何?” 感動人的話,其實不必多么的花言巧語。許多時候,實話已足夠動人。 秦鳳儀這般說,明擺著就是給他們賺銀子的機會,幾家焉能不愿,心下深覺親王殿下仁義。以親王之尊,還能記著與他們幾家這些年的情分。只是,幾家也不好再按鳳凰城時的份子了。這一回,鳳家商量著,以往是二八,親王殿下的地皮,他們的銀子。這回這樣明顯不地道,親王殿下仁義,他們也不能讓親王殿下吃虧啊。于是,按四六,依舊是親王殿下的地皮,他們的銀子。其實,這回幾家真的沒出什么現銀,因為,房鋪開始認購時起,很快就賣光了。刨除成本,大家得的都是現成的利潤。當然,親王殿下的好處,不是白得的,對于工程的監督管理上,幾家人派出的都是家族里一等一的實干子弟,不然,倘這外城質量出什么問題,真是沒臉見親王殿下了。而且,幾家人看出來了,親王殿下是個重情分的,只要跟著親王殿下干,少動些小心思,好處多著哪。 原本,幾家老東家其實各有所在,如晉商銀號的何老東家,人家慣常是在晉中老家的。還有徽商銀號的康老東家,多是在徽州?,F下不同了,大家都在南夷長期駐扎了,實在是,別個地方,哪怕在京城開的分號,也沒有南夷分號賺錢哪。 而且,這外城在建中,親王殿下已經命人去測量到桂州、信州、邕州、壺城、以及上思榷場的官道了。 這明顯,建完外城就要修建到這幾地,以及幾地互相連通的官道了。何況,這幾年修路的事就沒停過。南夷甭看是西南偏僻地界兒,那官道修的,雖沒有京城的氣派,但南夷的官道都是嶄嶄新的,四通八達,好走極了。 商人消息最快,這不,外城修建的如火如荼,又聽聞親王殿下要建海港,他們當下就想去給親王殿下請安。只是,親王殿下不是好見的。而且,哪里好空手去,好在,幾家都是豪富,并不缺禮物。不過,這送禮也有講究。聽聞親王殿下好打馬球,于是,都想著搜羅幾匹好馬獻上,以投其所好。 秦鳳儀現下卻是不曉得幾家銀號要來他這里打聽建港口的消息,他建官學的事,竟然在朝中被御史參了,說他建書院獨招收官員子弟,長此以往,會至官民分野愈重云云。還有秦鳳儀為世子組建親衛軍一事,朝廷也要求為擅自招兵做出解釋。 朝中有御史參奏,景安帝便令人將奏章送來給秦鳳儀看。 秦鳳儀吩咐趙長史寫回折,秦鳳儀道,“官學之事,主要是土人與山民向往漢學文教……”說一句正常話,秦鳳儀與趙長史道,“誒,我說,這些御史是不是傻??!腦子不會動??!” 趙長史道,“御史么,可不就是要嘰歪,這是他們的本分,他們哪里有殿下目光深遠哪?!?/br> “這些個狗屁御史看不透本王的長遠大計也就罷了,我就不信朝中別個人也看不出?!鼻伉P儀很不滿的“切”了一聲。 趙長史道,“當初我就說,殿下先給朝廷上折子,再辦這事,您就這急性子……” “要等朝廷允了,黃花菜都涼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朝廷,屁大點事都能吵吵一個月,還吵吵不出個所以然?!鼻伉P儀這話其實也在理,所以,當初秦鳳儀直接把這事辦了,趙長史也未狠攔。秦鳳儀不耐煩道,“隨便給朝廷回一封折子就成了。對了,把咱們建港口的事跟朝廷說一說?!?/br> 趙長史還不曉得秦鳳儀要建港口哪,當下大驚,“建港口!” “是??!”秦鳳儀一幅理所當然的模樣,“先時咱們沒銀子,再者,海上的生意,沒做過之前,我也不大有準頭兒。如今鳳凰城也建起來了,桂信二州已平,也該cao持著建港口的事了?!?/br> 趙長史心緒漸次平靜,細想秦鳳儀這話,倒也覺著有理。而且,他們南夷走私多年,生意也不錯。只是,沒有正經港口,到底是受了影響。趙長史道,“朝廷怕是沒有銀子撥下來?!?/br> “要等朝廷的銀子,這港口還不得建到猴年馬月去。你只管寫折子上說,咱們自籌銀子建港口?!鼻伉P儀道,“對了,上思那里,我也要建個小港,你一并說了吧?!鄙纤急闶桥c交趾的榷場所在。 趙長史提著筆的手都有些抖,問秦鳳儀,“殿下,銀子上……” “銀子上不必擔心,先叫朝廷應了此事,我自有法子?!鼻伉P儀那真是藝高人膽大,他先時啥都沒有,還能建起鳳凰城呢,兩個港口,秦鳳儀真沒拿著當大事。 趙長史心說,怪道殿下前些天叫造船讓兵士們練一練水戰呢,合著早有這想法了。 待秦鳳儀這折子一上,他辦官學、私募兵馬未提前得到朝廷許可的事,立刻都不算事了。朝廷上下簡直給鎮南王的大手筆給鎮住了,原本鎮南王海上走私的事,基本上朝中大員已是心知肚明。要不然,程尚書不能從秦鳳儀那里每年敲出幾十萬銀子來。但大家都沒想到,鎮南王殿下這就要建港口了,而且,不必朝廷出銀子,人家自己解決銀錢的事。 這要是不允,除非整個朝廷的官員都腦子出問題了。 何況,還有程尚書早對泉州市舶司商稅不滿的人,程尚書簡直是雙手雙腳的支持南夷建港口。南夷建港還有一個好處,非但分薄了泉州港的海貿生意,好吧,早就分薄了的。但,南夷港的建設絕對可以給泉州港以威懾的。不論自經濟不是自政治,在南夷建港都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何況,人家鎮南王還不需要朝廷出銀子。 簡直是沒有拒絕的理由啊。 鎮南王還親自寫了封私人密信給景安帝,信中很是臭罵了一回參他的御史,用秦鳳儀的話說,都是一群沒腦子的東西,他這把整個南夷剛收服了,難道不要教化土人與山民的?什么樣的教化最有用啊,自然是要教他們些禮義廉恥。還有,把他們的青壯整編成軍隊,放在身邊,一日日的教他們忠誠于朝廷,他們才能安分,這個道理都不懂嗎?成天瞎唧歪個頭??!他又不是招募了多少人,不過是招募了五千人,而且,其中多是土人山民中大族子弟。這些人不攏在手心,難不成叫他們滿地亂躥。 秦鳳儀很不客氣的罵了一回這些沒腦子的御史,然后說了建港之事,秦鳳儀信上也說了,要是朝廷出這筆銀子,怕是難辦。他自己籌錢,以后待港口建成,每年他都要截留些銀錢還債。 反正,這樣的大好事,除非景安帝突然老年癡呆,不然,不可能拒絕的。至于秦鳳儀開辦“官學”,還有招募山民土人為兵之事,景安帝都未曾放在心上,不過秦鳳儀先時都未知會一聲,這也有些過分,正趕上有御史參奏,所以,景安帝就給他走了一下政治程序。 如今秦鳳儀港口修建之事,很奇特的,便是再多嘴的御史也沒有多說一個字。甚至大皇子也是里里外外的支持此事,還說,“雖則鎮南王不需朝廷出銀子,哪里好一點兒都不出的。雖則朝廷也不寬裕,還是賞賜些吧?!?/br> 景安帝也是這樣想的,問了問戶部,程尚書管戶部管的,那簡直就是個吝嗇鬼啊。當然,用程尚書的話說,每分銀子都要用在刀刃上。至于南夷建港口,鎮南王都說了自己籌款項了。何況,戶部的銀子都有去處了。景安帝硬是沒要出銀子來,連大皇子都看糊涂了,想著這姓程的不是一直與那姓秦的交情匪淺么,怎么連這點銀子還舍不得了! 其實,這就是大皇子的短見了,程尚書身為戶部尚書,內閣重臣,雖與秦家有些私交,但,怎么可能去為秦鳳儀效力。程尚書能在戶部尚書之位安安穩穩的坐著,自始至終都是景安帝的心腹之臣。倘程尚書效忠秦鳳儀,焉能是他出面從秦鳳儀那里要出茶、絲、酒、瓷四樣的商稅來!程尚書向來公私分明,此方極得景安帝信重。 景安帝沒從戶部要出銀子,只好從內庫拿出五十萬賞賜了鎮南王,支持他建港口。同時,景安帝還寫了封情深義重的私人信件給秦鳳儀,信上大致的意思就是,雖則朝廷沒銀子支持,其他方面,有什么需要只管開口。 總而言之,除了那五十萬,沒有半點實惠。 大皇子卻是在宮中暗道:終于是把閩王得罪完了??! 還同他爹道,“閩王那里不知底理的,只怕會有些情緒,還需父皇安撫一二?!?/br> 景安帝不以為然,“這有什么可說的,鎮南王自籌銀子建港,朝廷難道能不允?我看泉州市舶司收入真是一處不如一年?!?/br> 話到這里,倒是給大皇子提了個醒,大皇子道,“鎮南王做事一向俐落,依兒子看,他這港口也耽擱不了多少時候。南夷市舶司的人選,是不是得叫吏部斟酌著了?!?/br> “是啊?!本鞍驳埸c點頭。 大皇子頓時想著,塞幾個人進去方好。 不知道大皇子是不是風水轉運的緣故,今年于他而言,簡直是順風又順水啊。自從開了竅,有些僵硬的父子關系重歸融洽不說,大皇子于朝中也是連受好評。這不,秦鳳儀自己出銀子建港口,算是徹底與閩王翻臉了。結果,待到今冬,還有一樁喜事等著在皇子呢,秦鳳儀又干一事,把徽州巡撫給得罪翻了,兩人的官司一直從年前打到了年后去。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大皇子:終于風水轉運啦~ 小鳳凰剔牙:在哪兒燒的香??? 第380章 另類遷徙 這事真是說來話長, 秦鳳儀也沒想到徽州巡撫堂堂正三品大員這般沒風度。 秦鳳儀近來挺忙,一則忙著給他兒子訓練親衛軍,這五千親衛, 原本秦鳳儀沒打算招這許多。他原本只想招個兩千來人的, 結果, 甭看土人山民們通漢文化的不多, 人家個頂個兒的不傻,聽說是給世子招親衛軍,這還了得, 許多人明明條件不夠, 也要塞人進來,就為了近水樓臺,倘自家孩子出息, 以后豈不得了世子的眼緣。 而且, 土人山民們參軍, 不似漢人那般, 生怕自家子弟有去無回啥的。他們雖則算術不咋樣,但十分會算賬,親王殿下待他們甚厚,教授他們種田、養蠶、紡織的各種知識,沒有田地的,還分予他們田地,就是田稅,收的也極好。這些土人山民, 心里也是猴精猴精的,有些腦子不夠的,還不了解參加世子親衛軍的好處,但那些個家里有個一官半職的,就得為家里子弟考慮。他們自從歸順了親王殿下,得知朝廷選官都是要考試的。這上頭,不論土人還是山民,都不及漢人。當然,他們的官職,也有一些能傳與子弟。但,這年頭家里人口多了,不見得所有子弟都能輪得到一官半職。而親王殿下對于軍職,一向厚待。于是,大家往這親衛軍里塞人塞的,一下子塞了不老少。 如李邕這樣的二皮臉還腆著臉同秦鳳儀道,“實在是聽聞殿下要給世子選親事,大家太熱情了,都相過來為殿下和世子效力。我也不好回絕,回絕了表姑媽,表姨媽家要不要也回絕,不然,表姑媽就要跟我算賬。殿下您英明神勇,看著用吧?!?/br> 秦鳳儀笑,“看來,這都是你家關系戶啊?!?/br> 李邕嘿嘿賠笑,“我們一族人居多?!?/br> 方壺就很會說話,方壺的大意是,大家都很踴躍,也都很優秀,不知道要涮下哪個,就都給殿下帶來了。 余者還有不少山民族中少年在自家族中德高望眾的長老帶領下過來,好在,秦鳳儀規定了,這回主要招收十四歲到十六歲之間。山民們更是求之不得,這個年紀的男孩子,正是能吃的時候,來了鳳凰城,還能給家里省下糧食哪。若有運道,以后說不得還能搏一場富貴。 這么些人,秦鳳儀就沒打算全部招收,如一些刺頭之類,自然要剔出去了。 所以,秦鳳儀一則要慢慢的為兒子遴選親衛,二則朝廷批復了建港口之事,整個南夷為此大賀,秦鳳儀正是大宴賓客三日,城中無宵禁,令百姓一道歡慶此事。 其實,早已有泉州港,按理,大家應該不這么激動才是。 但,泉州港那里,閩王一家簡直就是個土霸王,而且,閩王在商業見識上,絕對比不上秦鳳儀。這也是為什么幾家銀號的老東家都在鳳凰城長駐的緣由,便是商賈,也希望跟個懂行的藩王多加來往。何況,閩王自視甚高,雖則收銀子時毫不手軟,卻看不上他們這些商賈。鎮南王殿下不同,鎮南王殿下非但見識高遠,且最重情義,這些年跟著親王殿下干的,有哪個是吃了虧了的? 不要說幾家銀號,便是鳳凰城的經銷茶、絲、瓷三樣的幾大商賈聞信都過來送了重禮,給親王殿下請安,里里外外的打聽著港口的事。他們雖不是銀號,但都是身家豐富的大商賈,很希望能為親王殿下出力。 另則,還有專司港口建設的商賈,這會兒已經著人去閩地打聽建港口的經驗,或是延請一些有經驗的匠人了。還有連漕幫羅老爺都過來打聽造船的事,那啥,他們漕幫可是有造船方面極好的匠人師傅的。只要想一想這件事的工程量,就知道這是多么盛大的一件事了。 想當年,泉州港建十年,投入超八百萬銀兩。 而依親王殿下的氣派與實力,鳳凰城的不論官員還是商賈百姓,都知道,這座港口的興建將標志著南夷將成為與泉州相媲美的州城之一。甚至,依親王殿下的才干,鳳凰城的將來,會比泉州更為耀眼璀璨。 秦鳳儀的宴會,連章顏趙長史這樣的穩重人都吃酒不少,可見諸人心中歡樂。 與秦鳳儀這里的歡慶相對的,便是閩王的憤怒,雖則景安帝還是下旨寬慰了閩王,但,閩王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原本,景安帝偏頗南夷,默認秦鳳儀海上走私還罷了,如今,竟大咧咧興建港口,這豈不是明擺著要從他泉州港嘴里奪食! 閩王只會這樣想,卻不會想,他一地藩王據泉州港占了朝廷多少便宜。閩王一家十子百孫,起居之奢侈不讓帝室,所依仗者,難道不是泉州港!且,泉州港一應營建,皆是朝廷撥銀高達八百萬。而這些年泉州港市舶司每年為朝廷所貢稅銀,不過百萬銀兩。相對于朝廷八百萬的投資,不能不說沒有收回,但,賬不是這么算的!南夷這才幾年海上貿易,還是偷摸著,每年上繅給朝廷的稅銀便是泉州市舶司的一半有余。如今,南夷要建港口,人家都不用朝廷出銀子,相對于閩地,朝廷有什么拒絕的理由。便是與閩王交好的一二朝臣,都知道這事沒有不允的可能。 鎮南王可是陛下親子,相對血緣,較閩王近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