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節
秦鳳儀嘆道,“我知道朝廷不容易,程叔叔你也是大大的忠良,只是,就那么仨瓜倆棗的,尚未成規模,豈不涸澤而漁?” “我倒不是涸澤而漁,只是你倆織造局都建起來了,還說什么仨瓜倆棗,你少跟我?;^。我可先把話撂下,這半年就算了,你說的那些個提籃拉車的小生意也不算,就這四樣,茶、絲、瓷、酒,年底啊,要是沒有半年的商稅押解到京,咱們也別論什么交情不交情的,朝堂上見吧!”程尚書還低聲說了一句,“你就知足吧,鹽我還沒給你算上呢。江南西道參南夷私鹽流出的折子早到了內閣,現在閩王恨你恨的眼里滴血,你再不出點血試試!” 靠! 這也是一部尚書說的話! 秦鳳儀簡直目瞪口呆,程尚書已是一幅面色如常了,程尚書整整案上公文,“年下就等殿下好消息了啊?!?/br> 秦鳳儀離開戶部時都覺著心口疼,程尚書還說呢,“這眼瞅要中午了,我請殿下去明月樓吃好吃的?!?/br> 秦鳳儀擺擺手,“我可吃不起你們戶部的飯?!币幻嫒嘀目谝幻孀吡?。 景安帝知曉此事哈哈大笑,很是贊了程尚書一回,道,“還是卿知朕啊?!?/br> 程尚書道,“眼下南夷兵事開支委實不少,先時殿下剛到南夷,南夷也窮,殿下也不容易,故而,前三年的商稅我便沒大提,原本也沒多少。如今既然南夷發展的不錯,這上頭的事便不好輕忽,此皆臣份內之責。殿下到底是個知事明理的人,只可惜殿下行事,天馬行空,非尋常人可學習一二,不然,何愁天下不富啊?!?/br> 景安帝微微頜首,對于秦鳳儀生財的本事還是很贊同的。程尚書又私下說了市舶司之事,“越發不像話了。如果今年市舶司的稅銀不足百萬,就請陛下取締市舶司吧?!?/br> 景安帝思量片刻,想著戶部是要趁著秦鳳儀與閩王不睦,且二人都在京城時,擺閩王一道了。景安帝道,“朕看這個主意不錯,不行就在南夷建海港,朕看,鎮南王比較會做生意?!狈愿莱躺袝?,“把這件事透給閩王知曉?!?/br> 程尚書領命。 閩王還不曉得馬上就要入程尚書的套,此時,他正在為剛打聽來的事琢磨著。閩王自己還琢磨不出個所以然來,拉來世子一道琢磨,閩王道,“難不成,換封地的事是真的?” 閩王世子濃眉緊鎖,道,“只聽鎮南王這般說,鎮南王也是王爵,不會拿這樣的大事兒戲吧?” 閩王還找愉王問了問,愉王也不知道啊,關鍵是,秦鳳儀沒在家,他出門還沒回來。于是,閩王也不管了,第二天直接就問到了景安帝那里,閩王還是有證據的,閩王道,“是鎮南王親口與我那世子講的?!?/br> 景安帝氣的,沒想到秦鳳儀真能干出這事來!景安帝道,“既是鎮南王說的,伯王便去問鎮南王吧,朕是不曉得的?!?/br> 閩王便知自己兒子給秦鳳儀這家伙給戲弄了,閩王心里把秦鳳儀祖宗八代問候了一回,語重心長的與景安帝道,“鎮南王雖則年輕,畢竟也是親王之尊,陛下,您得說說他呀,不好這樣信口開河的。不然,倘叫別個藩王知道,豈不心里存了事兒?!?/br> 景安帝道,“伯王也替朕說一說他吧?!?/br> 閩王苦笑,“老臣笨嘴拙舌的,況他豈是能聽老臣的呢?!?/br> 景安帝只得應承下“說一說”秦鳳儀的事,閩王這里剛從景安帝那里得了準信兒,然后,便又聽聞了戶部嗔著市舶司無能,稅銀一年不如一年,然后,有請旨裁撤市舶司之意。這下子,閩王是真的急了! 暗罵,姓秦的這是要釜底抽薪、斷我生路! 第342章 名字 秦鳳儀只知給程尚書算計了一遭, 卻不曉得程尚書借著他與閩王不睦之事, 又算計了他一回,很是加深了閩王對他的仇恨值。好在, 秦鳳儀本就與閩王不對眼, 仇恨不仇恨的, 秦鳳儀根本沒將閩王放眼里。 秦鳳儀過來駱家, 一則為看看駱掌院,二則就是跟駱掌院夫婦說一說囡囡小師妹的事,為人父母的,哪里有不記掛兒女的。三則,雖然已將方悅囡囡的禮物早便送了過來, 還有書信,秦鳳儀不想假他人之手, 親自帶了來。秦鳳儀還是那一套, “原想帶阿悅和囡囡都一道回來的,不想,囡囡查出身孕,不能行遠道?!?/br> 這喜訊, 方家早著人過來說了一回。如今再聽, 駱太太仍極是歡喜, 閨女這成親好幾年了, 只生了一女尚沒有兒子,駱太太就盼著閨女再給女婿生個小子才好。一則閨女以后有了依靠,二則也能在婆家站住了腳。駱太太歡喜的直念佛, 問,“大妞和女婿可好?” 秦鳳儀笑,“都好。阿悅現下幫我管著一應錢糧等事,大妞多招人喜歡啊,孩子們都喜歡她,搶著跟她玩兒。大妞說話,別提多伶俐了,就比大陽大倆月,大陽說話還磕巴的時候,大妞已經巴啦巴啦的流利的不行啦?!?/br> 駱太太笑,“女孩子多是比男孩子嘴巧些的?!?/br> 無非就是說些家常話,駱掌院一向大公無私類型,倒是駱小弟對信州打仗之事很好奇,秦鳳儀素來口才極佳,跟駱小弟說的那叫一個天花亂墜。秦鳳儀還道,“我們南夷六月佳荔節,師弟你還沒去過吧?” “沒?!瘪樞〉艿?,“盧小郎去歲去了,說了是極熱鬧的?!?/br> “正好囡囡有了身孕,你做弟弟的,也該去看看jiejie啊。待我回南夷時,你與我一道去吧,既看望你jiejie,也到我們南夷見識一回,如何?”秦鳳儀熱情相邀,駱小弟看他爹,駱掌院正端著茶來吃,沒說什么。秦鳳儀道,“駱先生你就應了吧,跟著我一路也沒什么不放心的。待佳荔節結束,就到了押解夏糧進京的日子,我那里必要派人來京城的,屆時將小師弟送回京城,沒有半點兒危險的。對了,師弟你再去問問,有沒有朋友要一道去的,待我回南夷,你們都隨我的大船南下,省得你們自己行遠路,叫人不放心了?!?/br> 駱小弟問他爹,“爹,成不成???我也想大姐,想大妞妞了?!?/br> 駱掌院道,“你們這都安排好了,還問我做甚?” 秦鳳儀笑與駱小弟道,“這就是應啦!”又與駱太太道,“師娘你這幾天就預備預備,把給囡囡捎帶的東西都預備好,到時讓小師弟都帶著?!?/br> 駱太太笑,“成。就是又要麻煩你?!?/br> “這有什么麻煩的,我們南夷的佳荔節,就是請各地朋友去吃荔枝的。荔枝在京城多貴啊,而且,想吃新鮮的更貴,到我們南夷,隨便吃,不要錢。再者,現下我們南夷與以往也不一樣了,佳荔節后,還有書畫節,就是請各地才子一展所長。去歲我們選出的佳作,現在就在書畫廳里掛著呢,只要是進學的學子們過去參觀,都是免費的。小師弟現下就有秀才功名了,秀才到我們那兒食宿都有補貼的,要是舉人進士,還有免費的院子給他們住呢?!鼻伉P儀道,“我們南夷,什么都不缺,就缺人才啊。駱先生,你有沒有認識那種,不大得志,但很愿意干些實事的,介紹給我吧?!?/br> 駱掌院好笑,“怎么還得是不大得志的?” “得志的誰去??!”秦鳳儀道,“當初李布政使上了年紀,致仕回朝,我就等著新布政使,嗬,這可真是,足等了一年多。頭一個是聞了讓他去南夷的風聲,便摔斷了腿。第二個是家里老娘重病,說是為了回家盡孝,硬是把官兒都辭了,后來是桂布政使去了。以前他們是覺著南夷地方不好呆,做不出政績,有去無回?,F下不一樣,現下都是怕跟我扯上關系,怕以后沒了前程。要我說,這些個人,不要說他們不樂意去,便是他們樂意,我還不稀罕呢?!?/br> 駱掌院道,“你就是這幅性子不好,也刻薄了些?!?/br> “我這是實話實說?!鼻伉P儀道,“先生你身邊要有這樣的人,不妨問一問他們的意思。我也不用什么舉人、進士的,舉人進士的,人家家里給孩子設想的前程也不一樣。到我那里,要是耽擱了人家,我于心亦是不忍的?!?/br> 駱掌院道,“你那里現在還缺人嗎?” “原本堪堪夠用,如今打下了信州,各縣就得一縣一個縣令、一個主簿是起碼的吧。再者,以后還要征桂州,用人的地方多?!?/br> 駱掌院道,“你呀,我知你用來向來不拘一格,但你該多想一想,科舉取士便有科舉取士的道理。這世間,能干的人有許多。譬如,你建新城,便沒少用商賈,可你監工商賈建城,就要用官員、用吏員。殿下,不拘一格原是好事,但,這天下,仕農工商,自有其道理所在。就如朝中,固然有那等膽小狹隘之人,難道就沒有當用之人、當用之官了?你用的趙長史、阿悅、你大舅兄、還有章巡撫,哪個不是科舉出眾之人,就是你自己,當年亦是正經春闈進士考出來的。難道,科舉就全然是壞處?那些個沒眼光不預去南夷的,你當慶幸,這等小人,便是去了,也做不好事做不好官的。你呀,我勸你一句,如傅長史那樣名滿天下而科舉屢次失利的大才子,到底是鳳毛麟角,你得一人,已是運道。難不成還想著弄個十個八個的,不是我說,才子要泛濫成這樣,也就不是才子了?!?/br> 秦鳳儀得了駱先生的一番教導,在駱家吃過飯后回家同媳婦道,“別說,駱先生雖則一直說話不大中聽,他說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的?!?/br> 李鏡笑,“你以為翰林掌院是誰都可以當的?!?/br> 秦鳳儀道,“要是把駱先生弄到南夷去就好了?!?/br> 李鏡哭笑不得。 李鏡問,“獻俘之事準備的如何了?” 秦鳳儀躺在床間,翹著二郎腿道,“這是禮部差使,到時我露個面兒就成?!?/br> 大陽原正在捏meimei的小臉兒,然后被meimei撓了爪子,剛要跟他爹告狀呢,聽他爹說什么獻俘的事,大陽雖則還不大懂這些個,但一路上也聽人說了許多回,小孩子好奇心最盛。大陽爬他爹肚子上坐著,問,“爹,獻俘是啥???” 秦鳳儀對兒子素來有耐心,道,“就是打信州抓來的山蠻左親王,要把他獻俘太廟?!?/br> “太廟是哪里?” “是擱祖宗牌位的地方,叫皇家祖宗們知道,咱們打了勝仗,把俘虔給他們瞧瞧?!?/br> 大陽問,“爹,熱鬧不?” “還成吧?!鼻伉P儀哪里知道熱不熱鬧,他也是頭一回干這事兒。 大陽卻是個愛湊熱鬧的,大陽道,“爹,我也跟爹一起去。也帶阿泰哥一道去吧,阿泰哥說,在宮里可悶了?!?/br> 秦鳳儀笑,“成,就帶你們一道去?!?/br> 李鏡道,“這可得提前學規矩禮儀?!?/br> 秦鳳儀道,“把阿泰接出來玩兒一玩兒,孩子們雖是在京城出生,那會兒記得什么事。如今來了京城,便各處逛一逛,光在宮里悶著有什么意思?!?/br> 李鏡道,“這也是?!?/br> 獻俘之事,既是要帶孩子們一道去,秦鳳儀就打發人去禮部說了一回。禮部這伙子酸生,還說他們做不得主,把秦鳳儀氣的,親自找了盧尚書,盧尚書道,“人數都是定了的,皇子里皆是成年皇子,陛下未說要讓皇孫參加?!?/br> 秦鳳儀道,“盧老頭兒啊盧老頭兒,你說你,真是數十年如一日的笨哪?!睔獾帽R尚書把秦鳳儀攆了出去,盧尚書心道,你還不是數十年如一日的不會說人話呢。 秦鳳儀要讓兒子和外甥參加獻俘儀式,只好進宮同景安帝說一聲,景安帝道,“孩子們還小吧?” “小怕什么,不過是叫他們跟著見識一二,又不是女孩子,難不成還成天關在屋里繡花?!鼻伉P儀道,“對了,也把阿泰算一個,阿泰也很想參加。張大哥還是打信州的主力呢,那什么,張大哥和大公主的事,你還不給個名分哪?!?/br> 景安帝道,“獻俘之后再說吧?!?/br> 秦鳳儀也沒什么事要說的了,便要告辭,景安帝道,“還有一事?!?/br> 秦鳳儀便又坐回椅中,景安帝道,“鳳凰城現在人口十來萬戶,還是縣城制式便不合適了,禮部已經上表,請復鳳凰城為府城?!?/br> 秦鳳儀并沒有意見,景安帝道,“知府是正五品,之下還有同知、通政之職要設。另外,信州也要有一應官員的安排,你是個什么意思?” 秦鳳儀想了想,“鳳凰城那里,我看范正就不錯,既是由縣升府,范正便一道由知縣升知府就是,余者同知、通政之職,我回去把單子呈上來。信州那里,我一時也沒有合適的知州人選,現下是傅長史和蒼家兄弟管著政務,另則駐兵是馮將軍一支,還有土兵一支。傅長史終要回到我身邊的,蒼家兄弟年紀尚輕,他倆可暫居同知、通判之位,一則他們是戰后便接手的信州安撫之事,對信州之事比較熟悉,待新知州來了,也好輔助新知州;二則,信州畢竟還不大安穩,雖則同知、通判都是從六品,就當臨危受命,官職略高些也無妨。至于信州知州之位,還是吏部薦個得用的官員吧?!?/br> “也好?!本鞍驳埸c點頭。 秦鳳儀道,“薦就薦個好的,可別再叫我等上一年了?!?/br> 景安帝笑,“布政使那事,是個意外?!?/br> 秦鳳儀翻個白眼。 景安帝既是允了大陽與阿泰參加獻俘儀事,仍不忘在給禮部的條子上加上了大皇子嫡子永哥兒的名字。大皇子已然如此,景安帝打算看一看孫子的資質。 此一舉,總算給惶恐不安的大皇子一系吃了顆定心丸,便是平家聽聞此事,亦是不免心下為之一松。 第343章 獻俘下 景安帝點名讓嫡長孫永哥兒參加獻俘儀式之事, 便是后宮平皇后聽聞, 亦是拉著兒媳婦小郡主的手道,“好了好了, 可見陛下消氣了??傻米層栏鐑汉蒙鷾蕚??!?/br> 小郡主自然不敢含糊此事, 道, “母后放心, 我央殿下給永哥兒請個禮部官員,先教一教永哥兒的禮儀?!?/br> “這話很是?!逼交屎蠛苁切牢?,又令兒子借此時機多孝敬景安帝,也好緩一緩父子關系。大皇子雖則覺著如此以往,南夷必然坐大, 他說給秦鳳儀換封地之事,亦是出自一派公心。但, 既是父親不喜, 大皇子自然不會再提。如今,父親又點了自己的嫡子參加獻俘之禮,大皇子心下還是很感動的。當然,這種感動在知道還有大陽和阿泰參加時, 便去了大半。阿泰參加倒沒什么, 這不過是外甥, 倒是大陽的參加, 頗有令大皇子有礙眼堵心之處。 即便再如何的礙眼堵心,眼巴前兒的好人,大皇子還是會做的, 大皇子道,“孩子們都小,又都是頭一回參加獻俘大典,媳婦還跟我說呢,該尋個禮部官員教一教孩子們的禮儀。不若把大陽也宣進宮,叫孩子們一并學一學。他們年紀本也相差無幾,又都是一家子兄弟,正好一道做個伴?!?/br> 景安帝最愛聽這話,點頭,“這話很是。你去安排,屆時叫孩子們在朕這里學一學?!?/br> 大皇子領命而去。 大陽對于進宮學禮儀的事還是很積極的,于是,早早的起床后就跟他爹進宮了。他跟阿泰早在一起玩兒慣了的,跟永哥兒只是不大熟,不過,永哥兒性子不錯,很知道照顧弟弟們。 大陽也懂一些禮儀,像磕頭啊,作揖啊,他都會的,只是人小,做起來不大規范。學了一會兒,大陽就只兩小胖手叉著腰直喘氣,道,“唉喲,我腰都要折了?!?/br> 禮部官員:頭一回知道三頭身也有腰。 阿泰也覺著有些累,永哥兒倒是沒說累,但他額間也有薄薄的一層細汗,大陽便與禮部官員道,“我們得歇一歇?!?/br> 禮部官員能說什么,只得讓幾位小殿下歇一歇了。 見小殿下們一歇,立旋便有大宮女上前服侍幾位小殿下休息,喝水,吃水果啥的。 秦鳳儀送大陽時見到的永哥兒,他雖然很討厭大皇子,但還不至于遷怒一個孩子。不過,想到自己的獻俘禮,他兒子大陽參加是應該的,阿泰也可以參加,畢竟,信州之戰,阿泰他爹是出大力氣的。結果,竟叫大皇子一系跟著沾光,秦鳳儀如何能心服。 秦鳳儀眼珠一轉,并未直接出宮,而是去了景安帝那里。景安帝還說呢,“若是沒事,就去禮部看看獻俘太廟的事準備的如何了?!?/br> “我才不去呢,昨兒我剛跟盧老頭兒拌過嘴?!鼻伉P儀接過馬公公奉上的茶,道,“我得給你提個意見?!?/br> 景安帝端起茶盞呷一口,有些好笑,“什么意見?” “我剛剛送大陽到偏殿學禮儀,皇孫就只有大陽和永哥兒兩個???”秦鳳儀道,“二皇子家的皇孫、三皇子家皇孫,就不是皇孫啦?” 景安帝心下一琢磨便知秦鳳儀這話所為何來了,果不其然,秦鳳儀道,“就是大皇子家,難道就只永哥兒一個孫子了?還是說,只允許嫡出的去,庶出的就不能去?您這可真夠掩耳盜鈴的,您當年也不是嫡出啊?!?/br> 景安帝將茶盞放到案上,動靜有些大,面兒上已是不悅。馬公公的一顆心已是提溜了起來,秦鳳儀繼續道,“擺什么臉色啊,這本也是實話。什么嫡嫡庶庶的,你還在乎這個?先帝倒是嫡出,不過,先帝做皇帝的本領,不及你的一半兒啊。行啦,別臭著個臉了,我就一說,你愛答應不答應唄,反正我家大陽是有份兒的。我也只是替別個皇孫說一句,小孩子家,哪個不愛湊熱鬧,就這幾個能去,別個就不能去,又不是什么要緊事,至于嘛?!?/br> “行了行了,都去都去?!本鞍驳勐犌伉P儀那句“先帝倒是嫡出,不過,先帝做皇帝的本領,不及你的一半兒啊?!闭f的心下熨帖,況皇孫不同于皇孫,景安帝對皇孫們都疼的,還格外吩咐馬公公一句,“去與孩子們說,是鎮南王給他們說的情,叫他們承鎮南王的好才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