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愉老親王目瞪口呆,他這輩子得過不少孝敬,還頭一回見識到有人往回要的,氣道,“這送人東西,還有往回要的!” “我是送給長輩的,現下都不來往的,當然要要回來了!” “那你還吃我家獅子頭哪,吃好幾回!”愉老親王也跟小孩兒似的了。 秦鳳儀道,“我現在就能賠你明月樓的獅子頭,你把桔子還我,你有桔子還嗎?” 愉老親王一尋思,可不是么,這剛入夏,去歲的桔子存不到現下,今年的桔子還沒下來。愉親王氣的,“我家的獅子頭,豈是明月樓能比的?” “那我不還了!”秦鳳儀道,“我早吃了,能怎么著!” 愉老親王,“我也不還了!” 秦鳳儀閑閑道,“那可不成。我臉皮厚,您老跟我能比嗎?您老臉皮薄,講規矩,講禮法,講理!” 愉老親王氣的,直接叫侍衛把秦鳳儀攆出去了。 秦鳳儀也不去理愉老親王了,他改走親王妃的路線,愉親王妃還是愉老親王的原配,年紀已是不輕了,比裴太后還要略大一歲的,都這把年紀了,做秦鳳儀的奶奶都足夠的年紀。 愉親王妃自己沒孩子,愉親王府也沒有別個姬妾有個一子半女的,故而,愉親王妃是有名的喜歡孩子。其實,景安帝的意思,倒是想二皇子過繼到愉親王府,這樣,叔叔以后也有個后人延續香火。平日間,二皇子有空也過來??删投首幽谴蠡首討曄x的樣兒,真是不及秦鳳儀一成的機伶。秦鳳儀生得又好,還會說笑,他如今在翰林念書,便只是晚上過來,陪老王妃說笑吃飯。 愉老親王也怪,他與秦鳳儀誰都不理誰,但愉老親王是每天定時定點的回府用飯。而且,現下也不去心愛的姬妾那里了,就來王妃這里。 愉親王妃不理他,每天只叫人做秦鳳儀愛吃的菜,秦鳳儀吃過飯,都是陪親王妃說笑到天黑,這才回翰林念書的。 都不必秦鳳儀說,愉親王妃就勸丈夫了,“這么點子小事,還擰著做甚?我去宮里,看太后娘娘的意思,也是想著千秋時一家子團聚的?!?/br> 愉老親王道,“你不曉得這其間利害?!?/br> “有什么可利害的,大公主一個女孩子,干系到什么軍國大事不成?無非是個御史會唧咕幾句,不理就是。又不是給大公主復爵,怎么,回娘家都不許?這是哪國的天理?” 愉老親王想到秦鳳儀就來氣,“你不曉得,那小子還跟我要桔子哪?” “什么桔子?” “正月里送給咱們的桔子,嫌我不應他的事,要把桔子要回去?!?/br> 愉親王妃撲哧就樂了,服侍著丈夫吃茶,笑道,“你這還不出桔子,就該應了人家的事才是?!?/br> 愉老親王哼一聲,“見天到咱家吃獅子頭,還有臉跟我要桔子!” 愉親王妃道,“你就允了吧?!?/br> 愉老親王道,“你這就是婦人心腸,那小子奉承你幾日,你就向著他說。我與你說,我是看透了那小子,用著朝前,用不著朝后的。你把事給他辦了,他就再不來了?!?/br> 愉親王妃算是明白了,合著丈夫還嫌人家來得少了。 愉親王妃也很喜歡秦鳳儀,感慨道,“說來,咱們雖是天家富貴,也不一定事事就盡如人意。倒是秦家,聽說他家只是鹽商出身,也不知如何養下這樣出眾的孩子來?!庇溆H王妃又道,“鳳儀這等相貌,想來他父母亦是不凡?!?/br> “這我倒沒見過,想來亦是出眾的。不然,你看鳳儀雖說還是孩子脾氣,但這瀟灑談吐,大戶人家的出眾子弟也不過如此了?!庇淅嫌H王一輩子沒羨慕過人,就是在這子嗣上,如今竟然開始羨慕一對土財主夫妻了。 第192章 送禮與收不起~ 由于秦鳳儀以“還桔子”相威脅, 再有愉親王妃幫著說話,反正, 愉老親王雖則沒有明確的答應,卻也沒有反對了。大公主再往長公主那里走了一趟,雖則宮里是想讓大公主進宮給裴太后福壽的,但現在大公主無爵,進宮就是個難題。長公主那里好說話,若是長公主不支持大公主進宮,先時根本不會帶李鏡進宮。長公主笑道, “這你只管放心,介時我過去接你就是?!?/br> 大公主道,“姑媽是長輩, 何況,您帶我進宮就擔著物議的風險呢,介時我過來就是?!?/br> 長公主道, “管他什么物議不物議,咱們都是宮里出來的,還不能回娘家了?!迸c大公主道, “不要理這個,這回進宮后,以后只要身子撐得住,只管?;貙m看看?!?/br> 大公主笑, “我聽姑媽的?!?/br> 秦鳳儀簡直是方方面面的都疏通好了, 當然, 他這么里里外外的為大公主進宮之事張羅,李鏡又進宮托裴貴妃為大公主之事在太后跟前進言,斷然瞞不住平皇后的。 平皇后現在簡直是見李鏡進宮一回就氣悶一回,李鏡因著她爹景川侯是陛下的心腹,小時候就被選進宮做大公主的伴讀。說是伴讀,也就是個玩伴,并不用干活,一樣有宮人丫環服侍,倆人好的都在一張床上睡覺。其實,最開始在宮里,李鏡自然是與平皇后更親近些,這也很好理解,他爹的續弦,李鏡的后娘就是姓平的。 景川侯夫人做人尋常,李鏡好在也不常在家,平皇后就比較聰明,李鏡小時候在宮里,平皇后待她與大公主都不錯。想也知道,大公主養在太后身邊,李鏡跟著大公主,平皇后既是兒媳婦又是嫡母,只要腦子沒問題,都不能待這倆人差了。 李鏡以前還覺著平皇后是個好人來著,可待大皇子選妃時,李鏡被裴太后拿出來當了個靶子。李鏡不能說沒想過大皇子妃的尊位,她自小在宮里長大,與幾位皇子都是熟的。其實,李鏡的性子,不大喜歡大皇子那種溫良恭儉讓的類型。但后來平家為爭大皇子妃之位,硬要將她配給平嵐,先不說平嵐合不合李鏡的心意,她李家的親事,憑什么要平家做主。李鏡一下子就惱了,自此與平氏生分,平皇后這里更是來得少了?,F下更是有什么事,直接走裴貴妃的路子。 裴貴妃又不傻,先不說李鏡是個極聰明的人,就是李鏡的娘家景川侯府,還有李鏡嫁的秦家,秦家雖不顯赫,但秦鳳儀那樣的得景安帝的心意,連裴貴妃都愿意兒子與秦探花來往。 李鏡有心走裴貴妃的路子,裴貴妃也愿意幫她些忙,主要是,李鏡求裴貴妃的事,都是大公主的事。大公主的事,便是宮里的事。李鏡單單來求她,裴貴妃一樣出身豪門,并不怕平皇后,她就辦了,平皇后也不能怎么著。 平皇后故然沒將裴貴妃放在眼里,但她可不敢不將裴太后放在眼里。 李鏡這三番五次的越過她去尋裴貴妃幫忙,簡直令平皇后惱的很。 小郡主自然心疼姑媽兼婆婆,就將事與丈夫說了,小郡主產期將近,身子笨重,倚著榻道,“也不知阿鏡姐是怎么想的,放著親姨媽不求,反是去求外人?!?/br> 大皇子原就厭惡大公主不守婦道,帶累了皇家顏面,更不必提秦鳳儀,要不是這小子,他也不能被他爹訓斥,連心腹文長史都被打發去修陵了。大皇子簡直是恨不能把秦鳳儀碎尸萬斷的,如今,嗬,這倆最不得大皇子喜歡的湊一處了。大皇子道,“還不夠丟人呢,介時萬邦來朝,若是人家知曉此事,豈不笑話?!?/br> 小郡主道,“誰說不是呢。只是聽母后說,看太后與父皇的意思,還是想見一見大公主的?!?/br> 大皇子露出微微鄙夷,“說得容易,我也盼她好,可就看她干的那事,丟盡皇室臉面?,F下想進宮,拿什么進宮?就是朝臣們,聽聞此事也不能罷休的?!?/br> 說來,大皇子這話也不完全沒道理。 秦鳳儀是想這事悄不聲做好便是,奈何他這一趟一趟的跑宗人府去愉老親王府上,李鏡又求了長公主帶她進宮,裴貴妃私下同太后求情,大家都沒聲張,可事情經的人多了,消息便不能機密。早有消息靈通的得了信兒,一來二去的,京城這么個沒有秘密的地方,方悅都私下問他,是不是大公主打算給太后賀千秋來著。 秦鳳儀驚異道,“你怎么曉得了?” 方悅嘆口氣,“你只當天下人都不曉得哪?都知道啦,說你助紂為虐,御史臺奏章都寫好了,你一旦干了,立刻就要參你的?!狈郊沂乔辶髦械娘@貴,自然消息靈通。秦鳳儀有此師門,也跟著沾光不少。事實上,這些天都有人上門勸方閣老把秦鳳儀清理出門墻,為清流除一禍害。方閣老又不失心瘋,自然是沒有應的,還叫孫子過來給小弟子提個醒。 秦鳳儀以為御史準備了什么大招呢,原來就是上本參他啊。秦鳳儀道,“叫他們參去好了,我怕他們啊?!?/br> “不是怕不怕的事?!狈綈偟?,“我與你說,你這事怕是難了。我聽到信兒,有御史都說了,大公主若敢進宮,他們就跪死在宮門前?!?/br> 方悅也不覺著大公主進宮給太后賀壽有什么不妥的,人家雖不是公主了,也是皇上的閨女、太后的孫女,何況,到底是皇女,如今不過是暫懲罷了。誰還不偏個心啊,大公主不過一婦人,又無干國計民生,說不得過幾年就又能復爵了。如今何必與一婦人計較,但御史里就是有這么一批守著規矩禮法當清規戒律的家伙。方悅與秦鳳儀道,“這要是真惹得御史長跪宮門,又是太后千秋的日子,他國使臣瞧著呢,可就丟臉了?!?/br> 秦鳳儀罵道,“真個無事生非的東西們,正經事不見他們這么上心的,倒對大公主不肯罷休?!?/br> 方悅道,“你可得提前想個法子才好?!?/br> 秦鳳儀很有辦法,他想了個李代桃僵的法子,原是定的讓大公主隨長公主的車駕,秦鳳儀想著,事既走漏風聲,索性讓他媳婦扮成大公主上長公主的車,他讓長公主隨愉親王妃的車駕。 愉老親王雖然不樂意,但在秦鳳儀與愉親王妃的勸說下,還是允了。 結果,就這么著,都出了問題。 秦鳳儀也不曉得這些該死的御史如何消息這般及時,就是這李代桃僵的計策,竟沒成功。當時的情形,一群綠衣御史,跟一群春天里的蛤蟆似的,跪在愉親王妃的車駕前,擋著不讓走。 愉老親王登時就怒了,他原也不贊成大公主入宮,但這些個御史竟然敢跪攔他的車駕,愉老親王可不是無權無勢的大公主,這位老親王是先帝嫡親的弟弟,今上嫡親的叔叔,他說句話,今上都要給他三分薄面的。今日竟叫御史攔了車駕,愉親王直接命親衛上前,將這些御史移開,而后,驅車直入宮廷。至于御史是不是在他身后大呼小叫、痛哭流涕什么的,愉老親王才不管。 秦鳳儀原以為還要自己出馬呢,沒想到愉老親王這般氣派,秦鳳儀心下暗暗給愉老親王叫聲好,立刻打發人去找左都御史耿御史,可耿御史在宮里呢,秦鳳儀看這些御史哭嚎實在丟臉,他是帶著土人一行入宮的,那些土人還問,“太后娘娘大喜的日子,這些大人怎么哭啦?” 秦鳳儀用土話回答,“他們是高興的啊。太后娘娘千秋,我們中土的話,喜極而泣。就是太高興,就會哭泣的意思?!?/br> 聽得懂漢話的阿金看秦鳳儀一眼,秦鳳儀給他個閉嘴的眼神,阿金趁機道,“阿鳳哥,嚴阿姐還好吧?” “好著哪,就等你有出息了去娶她呢?!?/br> 阿金既是歡喜又是發愁,喜的是,嚴阿姐還未嫁人,愁的是,他還在還不是男人中的男人,怕還是配不得嚴阿姐的。 一時陷入情思的阿金,也就忘了揭穿秦鳳儀的鬼話,什么喜極而泣啊,那些個綠衣小官兒明明是在反對公主進宮還是什么的。反正,阿金也不關心天朝的事,他過來,就是跟著他爹吃吃喝喝,然后,見一見嚴阿姐的。 秦鳳儀因是接待使臣中的一員,故而,還可以跟著一道宮宴。 這一回,秦鳳儀可是長了見識,明白了什么叫皇家氣派。更不必提這些土人,個頂個的看傻了眼,只會瞪著倆眼珠子,啊哈哦呀,的表示贊嘆了。 其實使團較之土人其實也強不到哪兒去。 秦鳳儀這里陪著使團吃飯看歌舞,女眷那里也是一派和樂融融,大公主進得宮來,宮里都是人精,見她皆是一派親熱歡喜。大公主自幼在宮廷長大,這等場面也見得多了,人情應對如流。裴太后見了她也很高興,問了她些在外頭吃住可習慣的事,又問她身子如何,大公主笑道,“產婆說是六月的日子,平日里也有請大夫把脈?!?/br> 裴太后道,“外頭的大夫,到底不如宮里的好。你用慣了張太醫的,依舊讓他過去就是?!?/br> 大公主笑道,“孫女現在并無爵位,哪里好使喚太醫。祖母您自是心疼我,卻是叫人瞧見,恐是多嘴。今能來為祖母賀壽,已是不易,何苦再生枝節?!?/br> 裴太后道,“既知是我的壽日,你就不當違了我。何況,你雖無爵,一樣是哀家的孫子,陛下的長女。咱們家的人,用幾個太醫可怎么了?!?/br> 裴太后這樣說,大公主便謝恩了。 倒是這一日的張羅,御史們把原要參秦鳳儀的折子都拿去參愉親王了。要是御史們參秦鳳儀,景安帝興許還活一活稀泥什么的。今竟然參起他親叔叔來,景安帝與這個叔叔情分一直不錯,當下便惱了,質問御史,“讓皇長女給太后賀壽,是朕的意思,也是朕請王叔帶著皇長女進宮了?怎么了?朕的長女,太后的孫女,回娘家給祖母祝壽,有什么不妥嗎?” 景安帝突然耍無恥,簡直是噎死一干御史。 有御史提及大公主已削爵位,焉能再進宮,景安帝冷笑,“削爵是削爵,難不成還叫我父女斷絕關系不成?朕看你不是要參奏皇長女之事,你是要當朕的家吧!” 左都御史親自出來彈壓了那些個不知輕重的小御史,景安帝突然翻臉,這事便也只得這樣過去了。 秦鳳儀給愉老親王送了這少壓驚的東西,主要是,皆因他求到跟前,愉老親王才答應帶大公主進宮的,如今御史沒參他,反是參起老親王。秦鳳儀心里過意不去,愉老親王才不理他,還一幅陰陽怪氣的口氣,往外揮手攆人,“我可不敢收你的禮,今兒個收了,明兒個再往回要,如何是好?收不起,拿回去吧?!?/br> 秦鳳儀拉著老親王的手摸自己的心,道,“您聽聽,我這孝敬的心多虔啊。就是上回,我也是開玩笑的?!?/br> 秦鳳儀是怎么攆都不走,愉老親王實在無法,也只好容他在身邊服侍啦。 第193章 青龍胎記 秦鳳儀陪著土人們參加了一回太后娘娘的千秋宴, 那叫一個開了眼界,回家同父母、媳婦道, “往日間我覺著咱們揚州也算富貴風流之地,上回我岳父的壽宴,我也算了眼界。唉喲,跟太后娘娘的千秋宴簡直沒的比?!?/br> 秦太太也好奇的很,“這么好看?” “那可不么?!鼻伉P儀道,“那些個歌舞音樂,都別提了, 特別好。把那些個使團們都看傻啦?!?/br> 秦老爺聽得直樂,道,“我們雖無福去看, 阿鳳你看了與我們說一說,我跟你娘、你媳婦也只當是看過了?!?/br> 秦鳳儀直咂巴嘴,仿佛猶在回憶太后千秋宴的盛況, 感慨道,“怪道人人都往京城跑,果然是一等一的好地方?!?/br> 他非但是陪著土人們參加了千秋宴, 還參加了陛下的閱兵,這回比上次匆忙的閱兵更加氣派的多了。景安帝與諸皇子宗親都是著軟甲佩寶劍,其余官員,武員皆是戎裝, 文官各著自己品階的官服, 就有一人異樣, 秦鳳儀。秦探花明明是文官,但他自己搞了身軟甲,也佩了劍。 盧尚書先說駱掌院,給駱掌院朝秦鳳儀那里使了個眼色,“瞧瞧那是個什么樣!” 駱掌院一瞧,好吧,秦鳳儀這小子,自啟蒙時就是個臭美的,衣裳不好看都不能來上學的主兒。如今都娶媳婦做官了,性子竟未大改。秦鳳儀估計是自己想的式樣,外頭用的軟甲,里頭著的玄色衣袍,唉喲,他,他,他這衣裳樣式怎么跟陛下的這么像??! 駱掌院簡直頭疼死了,這犯忌諱的知不知道??!好吧,駱掌院細看看,也就是外銀內黑的樣式有些像,國家只是禁明黃,并不禁黑,而且,秦鳳儀這自己搗鼓出來的衣裳,沒有陛下身邊的戰龍軟甲精細,他也就是個樣子貨。 不過,樣子貨現在美的不得了。 他本就生得好,其實,秦鳳儀原就不矮,他今年二十一歲,許多男孩子這個年紀基本上個子都長成了,秦鳳儀不是,大概是京城水土養人,秦鳳儀自去歲來了京城,竟又長高不少,他是那種青年瘦削又俊挺的身量,風中勁竹一般,再配上那張絕代美貌的臉孔,這一身的戎甲,且他學過兩樣拳腳,雖則只是強身健體,但身上那種青年人的勃勃生機,便是駱掌院也不由道,“別說,秦探花真不枉這探花之名?!?/br> 盧尚書低聲道,“這會兒不好說他,待此事完了,你可得說一說他,這樣的場合,穿各自的官袍就好?!币膊恢酗L水有問題還是怎地,竟招來這么個奇奇怪怪的探花。 駱掌院點頭應了。 但就秦鳳儀這等風姿,他不要說在一眾土人里了,就是在所有人里,秦鳳儀都如同會發光一般。當下便有使臣向陛下打聽秦鳳儀,景安帝微微側頭才看到自己的小探花,景安帝看他這一身打扮就知道是跟自己學了,心下一樂,招秦鳳儀近前,近處打量,越發覺著小探花人若美玉,身若青松,笑道,“這一身不錯?!?/br> 秦鳳儀笑嘻嘻地,“去歲閱兵看陛下這一身真是威武極了,臣心里仰慕了好久好久,我這是特意讓裁縫鋪子做的?!?/br> 那使臣現已知秦鳳儀探花出身,立刻表示了對秦探花學問的敬仰,有通譯官翻譯了,秦鳳儀笑對通譯官道,“跟這位使臣說,我的學問雖則不錯,但較之陛下還差十萬八千里哪。我們國家,陛下才是最有學問最有智慧的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