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他們從王郢村碼頭過河去江北,縮短了將近一半的路程,晚上七點多出發,十點多就送到了地方。 滿滿一車大米,足足有六千斤,趙同五從麻袋里抄了把白花花的米粒,喜的齜牙花。 明天他就抬價,把大米賣到八毛! 這一車貨,對姚祺年來說,不可謂暴利,五毛一斤的回收價,他從趙同五手上拿到了三千塊。 作者有話要說: 二更在明天下午兩點~ 隨機紅包100個~謝謝支持正版~鞠躬~ 第21章 入v二更 對于姚祺年來說, 三千塊只是個開頭,倉庫里還有兩萬多斤稻谷待發貨,他不急脫手,越到年末糧價只會越高, 即便他不炒, 那些糧油店主也會把價格炒上去。 姚家人嘗到了甜頭, 原先因收成差籠罩在心的陰霾也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喜上眉梢。 “小弟,那咱們還要繼續收糧不?”貢付姐問。 其他人也關心這事,離過年還有段時間, 他們完全可以趁現在再收糧,反正他們手里本錢充足。 到時候利滾利, 只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劉大娘家還有兩千斤糧, 急吼吼的要送咱家來,我沒要?!币魈锩碱^擰成疙瘩, 總覺得不放心, 遲疑道:“年娃子, 咱們干這么大, 會不會出問題?” 姚祺年也顧慮到了這點, 從古至今囤積居奇都是犯法的事, 只是現在政策寬松了些, 不少人在打擦邊球,一旦太過,上面肯定會殺雞儆猴。 他可不想什么都還沒干, 就先進勞改隊。 思及此,姚祺年開口道:“咱們適可而止,以后不管誰家送糧過來,都不要再收?!?/br> 他們收糧太多,無疑是和糧站對著干,到年末糧站收購糧食達不到指標,公社肯定會派人下來調查。 投機倒把的嚴重性,姚家人都再清楚不過,還沒人敢觸犯法律,所以對于這個決定,誰都沒意見。 姚四海更是肅了臉,警告家里幾個娘們:“嘴巴都守嚴了,出去不要跟人說咱家現在有多少糧,更不要提錢,誰要是說了,明天就圈鋪蓋從這個家滾出去?!?/br> 娘三個忙點頭,事關整個家庭的經濟收入,她們可不敢隨便亂說。 氣氛有些沉重,就在這時,學步車里的七斤“咯咯”笑起來,小家伙搖著撥浪鼓自娛自樂,蹣跚朝他們沖來。 聽著小家伙無憂無慮的笑聲,大家伙心里一松,暫時把煩惱顧慮拋諸腦后。 王乃云一把抱起學步車里的大孫子,嘴里乖孫、寶兒的哄了幾句,然后道:“娃他爸,咱們也該把年娃子的親事定下了吧!” 聞言,姚四海臉上露了笑:“可不是,再拖下去,宋醫生不說什么,旁人也會說咱們不厚道?!?/br> 姚祺田和貢付姐互視了一眼,主動道:“那咱們可以準備建新房了,我看別等明年開春,都想著明年開春建新房,窯廠的磚價肯定高,咱們現在去買磚,也能便宜點?!?/br> 以前日子難,兩口子還會私底下計較建的新房歸誰,現在大不同前,兩口子根本不會想這些,因為他們清楚的意識到,掙錢才是要緊事,等有了錢,他們想建多大的房就建多大,否則都是白搭。 與其計較這些,倒不如齊心協力去掙錢。 也正因為如此,一家人的相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和諧。 一場秋雨一場涼,在連續數日的陰雨之后,天氣驟然變冷,再有兩個來月就要過年了。 這期間,姚祺年接到一通電報,是省城發來的,師范學校和衛生學校糧食告急,托姚祺年分別送兩千斤大米。 米價還是一毛六。 因為盡管整個臨江省缺糧,但糧站賣的大米還是以前那個價,并且不會輕易提價,只會減少城鎮居民供應。 送給學校一毛六,送給趙同五是五毛,這差距可就大了。 王乃云老大的不樂意:“不能送吶,送了等于是在虧本,給他們回個電報,就說咱家沒糧?!?/br> 貢付姐也道:“一斤虧三毛四,四千斤就是一千三百多塊錢??!” 這么一算,確實虧大發了。 大家伙一時都陷入沉默中。 良久,姚祺年才道:“還是送,虧了錢能再掙,別虧了學生?!?/br> 雖說姚祺年是個jian商,但他還不至于什么人的錢都想著掙,這不是缺德么! 姚四海也是個憨厚人,支持小兒子的做法:“念書不容易,尤其是咱們農村娃,送吧,別餓著他們?!?/br> 王乃云不滿道:“飽了他們,可就虧了咱們!” 姚四海兩眼一瞪:“咱們虧什么了?稻谷多少錢一斤回收的,你心里不清楚?甭管多掙少掙,得掙個安心!” 一家之主都這么說了,其他人哪還敢再說什么,只能忍痛把四千斤大米裝船,走水運送去省城。 這趟姚祺年跟著去送貨,姚祺田留在家買磚建新房。 臨走前,姚祺年騎自行車去了趟衛生站。 眼下天黑的早,才五點多,天已經黑透,宋明好屋里點著煤油燈,透過窗戶向外散著暖黃的光。 姚祺年悄悄把自行車停在屋后,彎腰拾個土坷垃往好窗戶上砸。 像是猜到會是他,宋明好很快開了窗,探出半個身,小聲道:“大晚上的,你來干什么?” 瞧這話說的...姚祺年捏了把她rou呼呼的臉蛋,沒好聲道:“非得干點什么才能來?” 話音剛落,抖機靈的親了口宋明好側臉,咧嘴道:“好了,我現在干過點什么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