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節
書迷正在閱讀:寵夫守則、風云入畫卷、強勢纏愛:權少情難自控、重生之天運符師、王爺嫁到:反守為攻、全宇宙最后一只貓、[綜]跟我告白的人精分了!、全世界都知道你暗戀我、入骨相思君可知、這劇情有問題[穿書]
等著段如玉被打擊得跳腳,陳郄才正了臉色,道:“估計是陛下厭煩這事兒了?!?/br> 本來要開口找回場子的段如玉忙道:“這話是什么意思?” 陳郄一進門還沒能喝一口水的,等抿了一口茶才道:“還能有什么意思?陛下每天上朝是為了聽你這點破事的?” 之前不喜歡,就由著下面的胡亂來,就當正事兒說累了聽點八卦歇一歇,現在不喜歡,就干脆查個明白,免得有事沒事又被提起。 把這里頭的跟段如玉說明白,陳郄就道:“到時候好好當你的差去,你是陛下欽點的,身體不好也要明說,旁人沒事兒不會找你麻煩?!?/br> 段如玉聽得點頭,劉喜玉就插了一句,“他二弟也在宮中?!?/br> 陳郄就道:“也是帶刀侍衛?” 段家老二進宮也是能帶刀的,但跟段如玉這個帶刀侍衛可不一樣,前者負責皇宮安危,后者負責皇帝安危,這之間可大有不同。 段如玉喜滋滋的跟陳郄說了兩者的分別,終于覺得吐了一口氣了。 這哪用段如玉給她解釋,陳郄跟自得的段如玉翻了一個白眼,“還用你說。等著進宮之后你離他遠點,也不用裝什么兄弟情深,也肯定有人會拿這個來壞你名聲,你只管聽陛下的命,別的也不用管。就是陛下問起原因,你直接說就是?!?/br> 想著當一代明君的,都是心思深沉的人,下面的朝臣就是換個昏君那心思也一樣深,大家每天沒事兒坐在一個宮殿里你猜我,我猜你,作為上位者只怕最喜歡的就是坦承率性之人,即便那個人不是那么優秀。 當年皇帝為了保住太子的位置,為了順利登基肯定沒那么容易,想來這種兄弟之爭是最有體會的。 皇帝正當壯年,就是段如玉繼母娘家出了一個娘娘和一個皇子又如何,沒得誰煞筆到現在不去抱皇帝大腿而是去抱一個皇子的,更別說除了皇帝還有太子正統在那擺著。 想到這,陳郄又道:“離后宮也遠一點,天王老子要見都別去,好歹男女有別呢。還有皇子們也離得遠一些,你這智商也就夠給陛下解解悶了?!?/br> 段如玉憋得臉紅,也知道自己實在是沒什么本事拿得出手,只能由著陳郄擠兌他。 陳郄擠兌完人,又看向劉喜玉,“陛下是什么樣的人?” 劉喜玉以一種很奇怪的眼神看向她,并沒打算回答她的問題。 四只眼睛互瞪了半天,陳郄才咬牙切齒的問:“你腦子里裝的是什么東西?” 劉喜玉面無表情,“裝的該裝的東西?!?/br> 陳郄冷笑,不再看他,繼續開始專心懟段如玉。 段如玉被陳郄懟了半個時辰才被放過,然后陳郄就起身走了。 就算是個傻子,段如玉都知道之前劉喜玉把人得罪了,何況還不是個傻子,是個最會看人臉色的,“小公爺你怎么把她得罪了?” 劉喜玉看向段如玉,臉色也不好,“不知?!?/br> 段如玉自以為是猜到了問題所在,“不就是問陛下如何么,有什么不好說的,陛下又不是什么妖魔鬼怪?!?/br> 陛下不是可架不住陳郄是,劉喜玉在心里說著,面上卻不帶半點情緒,“明日進宮謝恩,你可以滾了?!?/br> 明明天都還沒黑,段如玉本想嘀咕出來,不過想著跟劉喜玉也沒什么好說的,自己在外家呆了幾個月也沒能打聽到什么八卦跟人分享,也不跟人家眼對眼了。 “我回我外祖母家去一趟?!倍稳缬衲弥ブ?,頓時又給了自己找了件事情來打發時間。 他是真命好,就算是家里亂七八糟的,有人恨不得他死,可他身邊也真心相對的人,所以別人的捧殺也好,算計也好,總歸真正傷不了人。 就如同他的繼祖母,軟弱卻又記恩,一直記得自己兒子的爵位是他的大舅留下來的,所以對他比對親孫子還好, 如今自己能混出點頭了,讓老人家cao心了這么多年,也該把這喜事說給人老人家高興高興。 劉喜玉看著段如玉拿著圣旨要走,開口道:“圣旨留下?!?/br> 段如玉瞪眼,“這放在吳國公府合適?” “總比丟了更合適?!眲⑾灿癖緛硪膊幌攵喙荛e事,可想著陳郄要管,他就不得不cao心,誰不知道段如玉不靠譜。 可能是對自己也沒多大信心,段如玉摸著圣旨,依依不舍的留了下來才離來。 劉喜玉瞥了那圣旨一眼,才讓無為收起來,“裝好,等時機到送到寧西侯府去?!?/br> 段如玉回了外家,圣旨的事情早就傳出來了。 不說是他那個跟他一樣吃喝嫖賭樣樣來的小舅舅高興,看起來人也正派了一點,難得跟人說兩句正經話。 就是繼外祖母,也抱著人狠狠哭了一場,嘴里念叨著:“可終于給熬出來了?!?/br> 一輩子軟弱的女人,遇見了事兒只會哭的女人,連個兒女都養不好的女人,只因為外孫在皇帝身邊當了一個帶刀護衛,就覺得是自己擔憂多年的外孫終于找到了依靠。 段如玉也不知為什么,沒心沒肺的自己,本應該高興的自己也會流下眼淚來,“我會好好的,外祖母?!?/br> 好似混賬了這么多年,終于醒過神來了一樣。 第136章 羊rou鍋 刑部侍郎最近有些流年不利,被皇帝丟了個忒不好說的案子. 回頭只好請了寧西侯一道喝茶,把這事兒給交心交底的說了一回。 倒不是他有心偏袒誰,只是大家都是同僚,又為的是這種不好言明之事,本關系也不差,坐下來好生說一說也不奇怪,關鍵還是想探一探底,到底是怎么回事。 斷案斷案,不只要看證據,那也好要雙方的說法。 總不能證據擺出來,兩家還各有各的話說,最后有證據也當沒證據,又是一團爛泥混在那。 要這般,也不好跟陛下交代了。 這頭寧西侯說好了再去約趙御史,趙御史的臉色很難看,但到底還是同意一起喝兩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