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節
書迷正在閱讀:寵夫守則、風云入畫卷、強勢纏愛:權少情難自控、重生之天運符師、王爺嫁到:反守為攻、全宇宙最后一只貓、[綜]跟我告白的人精分了!、全世界都知道你暗戀我、入骨相思君可知、這劇情有問題[穿書]
陳九姑見著陳郄走進,就抽空打招呼,“可睡好吃好了?” 陳郄點頭,有些不好意思,“起來晚啦?!?/br> 陳九姑笑著給人分了布匹,囑咐人家給家里做一身新衣裳誰也沒漏掉,才回頭道:“沒事兒,一下子走這么遠路,是要累一些?!?/br> 陳郄干脆就在旁邊幫陳九姑拿布了,每家的人多少大小不同,分的布也不同,中間還要量好了拿剪子裁剪。 這活兒干著輕松不費腦力,陳郄干得正起勁兒,身后就被人拍了拍肩。 一回頭,是傅三郎,見她回頭就跟她擠眼睛。 手里的活兒也不是非自己不可,陳郄就松了手,跟著傅三郎走遠了一點,才問道:“表哥有事兒?” 傅三郎小聲道:“贖金也交了,你打算何時走?” 陳郄看了眼旁邊當啞巴的劉喜玉,道:“等等看吧,跟人家商量生意呢?!?/br> 傅三郎驚訝,“你還真跟人家合作???” 陳郄身子一歪,一副懶洋洋的模樣,“我還能說假?能賺錢,就別放過了?!?/br> 傅三郎抱怨,“都鉆進錢眼里去了?!?/br> 陳郄想,她孤身一人,就算是靠著三舅舅過日子,要沒銀子就要活得艱難,誰愿意有好日子不過天天吃糠咽菜的。 傅三郎見陳郄不說話,以為人生氣了,有些不好意思,這個表妹總是讓他有種難以親近之感,就帶著歉意道:“就是想問反正東西也送到了,看他們也挺滿意的,要不繼續進山里面看一看?” 陳郄抬眼看了下人,又看了眼旁邊明顯看得出側著耳朵在聽的劉喜玉,道:“我去問問了?!?/br> 傅三郎心里歡喜,就道:“那勞煩表妹了。有好吃的果子,表哥給你摘回來?!惫贿€是直話直說舒服,這般對話才毫無壓力。 陳郄點了下頭,就回頭找了陳九姑。 “這山再往里面走沒有什么不能見光的東西吧?”陳郄壓聲問陳九姑。 之前傅三郎叫陳郄,陳九姑是看見的,這會兒聽這么一句就知道這些人想往繼續往里面走,就道:“倒也沒見不得光什么的,就是野獸多了些,特別是有幾只猴子,那是它們的地盤,極為難纏?!?/br> 陳郄哦了一聲,對著傅三郎擺手,示意他們可以去了,跟著陳九姑撇嘴,“想著都虧了大筆銀子,不進山都虧了?!?/br> 陳九姑道:“那些個兒花草就那么招人喜歡” 陳郄幫著拿布匹,隨口道:“可不是,要運氣好,選著好的了,少說也要賺一些的。那些個起哄的,自己養一堆花花草草,修剪修剪,能賣上千兩銀子的都有,就那個叫茶花什么的,要落在哪家有身份的人手里,一萬都有傻子湊上去。不過也就坑他們那些當官兒的,要玩高雅表示自己跟普通老百姓不一樣。其實就是錢多了沒花銷,可沒見多舍點給路上的乞丐兒?!?/br> 陳九姑聽得好笑,“個人有個人的愛好,你覺得不值,他覺得值得就夠了?!?/br> 陳郄就道:“就好像擔著這個重任?” 昨天晚上并沒有商議出個好結果來,避世三十年的結果,就是大多人已經習慣了在山里偶爾搶一票的生活,對外面有著許多畏懼。 陳九姑一個女人,能當上頭領自然有她的本事,就光說搶人不涉人命這一點,想來也是費了老大功夫來約束這些人的。 而這些人,也并沒有這么服她,從昨天夜里的那場商議里就看得出來。 那些個倚老賣老的,看不起她是女人的,覺得自己年輕能取而代之的,都潛在水里隱隱欲動。 說起來陳九姑能壓住這些人,是真的厲害。 陳九姑沒再回話,帶著陳郄往村子外面走,“我們這也沒什么待客的,外面有些野果子,我帶著你去看看?!?/br> 其實就是有話要說,陳郄跟著她走出了村子老遠,然后才深深吐了口氣。 她也有說不出的難處來,只是道:“你昨天里說可以先拿錢給我們辦戶籍跟買田土,你能保證那個地方能養兔子?” 只有土地,一年稅賦那般重,沒有別的出息,誰又愿意去過那日子。 何況兩百多口人,有二三十戶的模樣,都是從老人算著走并沒有分家,里面壯年男女就有將近一百多,要能滿足這兩百多人的土地,還要圈在一個周圍的并不太好找。 就像是陳九姑昨天說的就那樣,土地太難尋,沒有土地就落不掉地生不了根,就不會有多少人愿意跟著離開。 “其實我也就做生意順便路過這,要說最近哪合適還真不知道。不過貨這會兒都給你了,再慢慢采辦,倒也能留下許久,能四處找找?!标愛У?。 陳九姑嘴角揚了揚,知道這個是厲害姑娘,道:“姐記你的情?!?/br> 陳郄笑了,“也沒什么情不情的,我就喜歡幫厲害的人。不過養兔子,靠著山好,山里的草到秋冬收集草籽在出冬了就滿天遍地的撒,不用花錢買草料什么的。你們一個村的人,團結在一道,就是下了山,也沒什么可怕的?!?/br> 陳九姑道:“就這座山下,你覺得怎么樣?” 看樣子還是不想離得太遠,要把這最后一條退路留著。 陳郄道:“我看行?!?/br> 第103章 事成 第一日發布匹,第二日發食鹽,第三日發敲碎的糖粒子。 陳郄在旁邊幫忙,最后說了一句,“不患寡而患不均,jiejie可想過下山后該怎么樣?” 均字并非一個數量詞,就好似這些棉布、食鹽、糖粒,有人覺得按人口均分是應當的,有人會覺得按一戶一戶分才是應當的。 接連三日發東西,大伙兒心里都高興,然而高興也掩藏不了對別家多分的嫉妒,然后帶到了言語間,互相明面上開著玩笑,說的卻都是心里話。 等下了山,在置辦田地的時候,利益更大,想來會爭的就更多更激烈了。 陳九姑問道:“他們怎還沒出來,可別是出了事?!?/br> 陳郄想了想,劉喜玉他們進山也兩天半了,就道:“這山里能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