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節
書迷正在閱讀:寵夫守則、風云入畫卷、強勢纏愛:權少情難自控、重生之天運符師、王爺嫁到:反守為攻、全宇宙最后一只貓、[綜]跟我告白的人精分了!、全世界都知道你暗戀我、入骨相思君可知、這劇情有問題[穿書]
張掌柜親自牽馬到了司家門前,陳郄上馬車之時,側頭看向他,眼睛里帶著幾分未明意味,“張掌柜要有空,就去見一見小公爺?!?/br> 第092章 將離 陳郄回到客棧,劉喜玉正等著她。 無為在旁邊十分狗腿的倒了一杯熱茶,劉喜玉看著陳郄喝了兩口解了渴,才問道:“辦妥了?” 陳郄點頭,“妥了?!?/br> 無為給劉喜玉茶杯里添了一道水,就湊上前來問,“姑娘怎么說的?” 陳郄就把自己今天先去看了司姜,后去了司家的事情說了一遍。 無為在旁邊聽得無語,劉喜玉也有些揉頭,“何必這般?!?/br> 陳郄瞅著劉喜玉冷笑,要這人勤快一點,何須她搞復雜,多說幾句可比日后多跑幾趟的強。 把這事兒說完,陳郄就是喝了茶葉有些困,忍不住打了個哈欠,也就起了身,“我先去睡一回?!?/br> 劉喜玉也不好留人繼續嘮叨,就嗯了一聲。 等著人走了,無為才把茶壺放在一邊,跟劉喜玉道:“干嘛要弄得這么復雜?” 劉喜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品了許久舌尖上殘余的茶香,才慢吞吞道:“為了以后少點麻煩?!?/br> 無為想了想,也琢磨出來了,“是這個道理,要處處靠著人,做事就難免不盡心,司朗還小,正是要學會自立之時,要想他成才,就得歷經磨礪,萬不能讓他走了歪路?!?/br> 劉喜玉嗯了一聲,也起了身,“去把你爹叫來?!?/br> 司姜是在七日后出的府,而司朗去監牢里探監了三回。 說了什么,銀子使喚得當,陳郄跟劉喜玉也知道得七七八八。 “估計是張掌柜教他說的那些話,也還不算太笨?!标愛犗率椎娜苏f完了后評價。 劉喜玉垂著眼,隨口應了一聲,也沒別的話能跟陳郄的不同。 陳郄每天都在跟這廝碰頭,雖然這人比啞巴就強了那么一點,但少不了要找些話來說,“司家這事兒也算結了,我們幾時出江南?” 劉喜玉抬起眼來,看了眼門外,“再等幾日?!?/br> 張掌柜是在司姜出監牢的次日來的客棧求見劉喜玉。 劉喜玉看著跪下下首的人,臉上神色難辯,“陳姑娘讓你來的?” 張掌柜說是,手里捧著的是一個木制的盒子,“這是小朗母親在病重之前交予小人的東西,說是有一日國公府問起,就可將此物獻上。之前陳姑娘讓小的來見人,小的就突然記起了這一樁?!?/br> 這哪是陳郄問起他才想起,而是國公府把司家這破事兒給攬在身上了,這才愿意拿出來的。 也不知道是司朗母親的主意還是張掌柜的,這行為可十分不討喜,劉喜玉示意無為收下。 無為上前接過木盒,仔細撕開了上面的幾層封印,打開了放在劉喜玉面前。 劉喜玉將其中卷成一卷的紙拿了出來,再展開一看,又收了起來,放回盒子里。 再看向張掌柜,話就多了點,“我將往別處去,約莫年底回京,司家要有事,可先往京中送信,請我祖父做主?!?/br> 小公爺的這句應諾,比陳郄的好用多了,張掌柜聽得十分歡喜,忙磕頭道:“多謝小公爺?!?/br> 該說的說了,該送的也就送了,劉喜玉就道:“送客?!?/br> 無為上前請了人起身,一臉笑的把人送出了院子,回頭臉色微沉,進了門將門關了上。 屋子里一下子暗了下來,坐在榻上的劉喜玉只隱隱綽綽讓人看出五官來。 “主子?!睙o為壓低了聲音道。 劉喜玉抬了眼,眼前也不明亮,“有話就說?!?/br> 無為的神色有些緊張,“陳姑娘又怎么知道司家有東西該給主子?這里面是否有別的在里頭?” 劉喜玉在昏暗的房間里翻了個白眼,“點燈?!?/br> 無為噯的一聲,掏出懷里的打火石,先把屋子里各處蠟燭全點著了,才回到劉喜玉身邊。 屋子里光線明亮起來,跟開著門也暗不到哪去。 無為看著劉喜玉,等著劉喜玉對陳郄做這事兒有什么看法。 劉喜玉不太想說,但無為要想不明白,少不得夜里都睡不著覺,時不時的sao擾自己一回,直到問出來為止,也干脆說了,“她不是笨人,京城的信也沒瞞著她,她能猜出來一些,也不奇怪?!?/br> 他收了信,對司家的事情就更積極了一些,很明顯表示那封信里寫有重要的東西,陳郄未必知道司家會有東西會給自己,但也能輕易猜到司家跟國公府的關系特殊,那一句自己想見張掌柜,未必是她真猜到了什么,有極大可能是在試探司家。 然后張掌柜今日就帶著司朗來了,還單獨見了他,這下子陳郄就該更確定了。 想到陳郄的聰慧,劉喜玉的嘴角難得挑起了一個算是有些溫度的微笑。 無為也不再問,重新把盒子打開,把里面的卷紙交給劉喜玉。 劉喜玉接過來,起身到了書案前,將紙張鋪開,用鎮紙鎮住,才仔細看了起來。 書案上的蠟燭早點燃,無為又移了兩盞擱在一旁,書案范圍里的光亮頓時更亮了幾分,而紙張上的東西也讓人看得更仔細。 劉喜玉伸出手,在圖紙上半寸虛空走過,沉默了半晌,最后挪開鎮紙,又將紙張卷起,放置于燃燒的蠟燭之上。 柔嫩的紙張瞬間卷起了火,等燒至指尖,劉喜玉才將之放進硯臺之中,任由最后一部分也變得漆黑。 無為上前加了水,開始研磨,直至硯臺里的碎屑被磨成粉才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