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節
書迷正在閱讀:寵夫守則、風云入畫卷、強勢纏愛:權少情難自控、重生之天運符師、王爺嫁到:反守為攻、全宇宙最后一只貓、[綜]跟我告白的人精分了!、全世界都知道你暗戀我、入骨相思君可知、這劇情有問題[穿書]
江南乃讀書圣地,書鋪、棋壇、畫室也尤其多,陳郄的翡翠齋要把各部分分開了來,其實也算不得什么新奇事物,也都是各處都有的生意。 徐家也在弄這么個組合型的書齋,要說是偷師也不盡然,江南當下最大的書肆,也順帶幫讀書人賣畫,更賣文房四寶。 且以徐江的實力,這書齋定然不是陳郄翠玉齋所能比的,想來到時候說不得就得是個大書樓,能云集天下士子留下筆墨,流傳千秋之處。 對上這么一家,劉喜玉甩了手中的玉飾——關他屁事。 所以,當陳郄帶著傅家表妹跟傅三郎回如意樓之時,就被一直等著她的素節攔住了,趕緊的往劉喜玉那帶。 素節是個跳脫的性子,攔到了陳郄,還順帶打量了一下陳郄身后那一浪,等著人走進劉喜玉院子了,才好奇道:“你去買仆從去了?” 陳郄看了素節一眼,想起自己和表妹跟著傅三郎去書院半道上救下來的也不知道是誰,搖了搖頭。 素節不信,“買個人就買個人唄,又沒人說不許,有什么好藏著掖著的???等以后還不是得熟悉起來?” 素節覺得陳郄有點不夠意思,身邊帶的人也不算少,就是再買一個,他家少主也不是舍不得多一個仆從的盤纏,但好歹也得據實已告吧。 當然,因為有傅三郎帶著一道的,素節就算平時滿腦子亂七八糟又八卦,也還好沒亂想,當然可能是那孩子瞧著還小的模樣。 素節見陳郄不想多說,只撇了嘴,就不吭聲的在前面帶路,暗想等夜里睡覺之前,肯定要跟自家少主說一聲。 然后陳郄就不可避免的知道,在沒有版權法的這個時代,她被人抄襲了。 不過可能是陳郄的三觀就一直沒正過,得知自己的翠玉齋可能被人抄過來,竟是沒生氣,反而是聽說對方要造一個大型圓樓似的綜合性書齋,一聲哀嘆,“有錢能使鬼推磨,身上有銀子就是好!” 這種花錢的事情,陳郄在現代的時候最喜歡做了,可惜現在一分銀子也想著分成兩半用,那種闊綽的日子任由她爾康手也再不肯回來。 再一對上旁邊那位所謂總管事的臉,陳郄把悲苦的表情收了收,“我一直覺得吧,知識這種東西是應該共享的?!?/br> 怕在屋子里的人不贊同,陳郄進一步解釋,“就好像文字,共享與天下,要全天下的人都識字了,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被教化,他們維護這個國家,遵從國家的律法,就算遇到不平事,能有一個說和寫的渠道訴與別人聽,互相能夠理解,能夠及時順應民心,這天下就太平了?!?/br> 劉管事聽得嘆氣,到底是讀書人家不食人間煙火的小姑娘,把這世道想得太簡單了,“這文字和技藝又怎能一樣?前者是為了教化萬民,后者是為求生,并不能當一路說?!?/br> 陳郄奇怪,“如何不一樣?就天下技藝,所有人都會了,自然就會有人做得更精細,也有人會在其中變通,這雖會倒霉一家兩家,然而得益的卻是眾生。就好似那活字印刷之術,最開始聽說是刻在木板上的,后來就有了靈活的木質排版,到現在是銅鐵合金的活字了,這里頭當然也有為了更方便才有改良的緣故,但也有做的人多了,為了節省成本的緣由在里頭嘛?!?/br> “所以這知識和技術要共享的好,雖然這競爭激烈,可要沒這競爭,現在的我們跟數千年前,走路還得靠腿的有何區別?”陳郄最后一拍手總結道。 md,要不是這個時代沒有知識產權法,這個鋪面設計輪到現代也都不算知識產權,老娘能把那一家告得家破人亡好嘛!陳郄嘴里說得痛快,心里簡直就在滴血。 屋子里的人嘴角都抽了抽,還是無為忍不了開了口,“陳姑娘,這天下百姓如何,那也是陛下與百官之事,與我們何干?我們這等小人物,也就求個日子過得舒坦就好?!表槑з嵰淮蠊P銀子就更好了。 陳郄鄙夷,“好歹也是國公府呢!要家國不在,這國公府難道還能得存?怎的就眼光這樣膚淺?” 膝蓋中了一箭,眼光膚淺的劉喜玉眼珠子轉了一圈,捎帶著打量了陳郄一眼,就當陳郄的話是放屁,也不跟她打含糊,“按照約定,這翡翠生意乃由你打理,如今江南情景你也看得差不多了,當如何安排?” 其實陳郄還沒看夠,不過要說章程心里也是有的,“就按照京城的來,我看這江南遍地豪門,我們這些外來者想要爭也不可能爭得過,但好歹翡翠也算是獨一門的生意,先慢慢把名聲打好,也不差這一年兩年就盈利的。所以翡翠齋也不用太大,鋪面也不用太當道,只選一處足夠安靜之處即可。至于銀樓,倒是要挑一挑了,能當道最好,但工匠師傅最為要緊,有精致的首飾,即便不當道,只要宣傳得當,也不怕客人不上門?!?/br> 結合這幾天逛街的感觸,陳郄又道:“在京城里做生意,賣東西都講究一個貴字,這幾日我看江南就更重雅。江南的翡翠齋,里面也要有許多要與京城不同之處?!?/br> 京城里的翠玉齋足夠高雅,但少不得還是沾上了不少名利氣息,畢竟京城與別處不同,本就為名利而生。 而江南就完全不同了,不在政治中心,經濟又多繁榮,風氣自然就比京城多了一分自在與狂放。 所以在江南的這一分店,也得與江南的氣息相符,但要能結合京城的特質借此來吸引客人那就最好不過了。 要說起來,也不是一日兩日說得完的,跟劉管事交流了一番,陳郄就約定了明日再細談,等人走了才偏頭跟劉喜玉道: “我今日隨表哥去書院拜訪他老師,回來途中救了一人?!?/br> 第073章 身份 劉喜玉本想拿水喝的手頓時收了回來,“可知曉其身份?” 陳郄就順手日行一善了,哪關心人家身份,“長得還不錯,像個好人家的孩子?!?/br> 這簡直就是屁話,要好人都長得好看,這世上也沒壞人了。 劉喜玉發現陳郄其實跟一般小姑娘也沒差別,就喜歡長得好看的,隨后無意識摸了一下自己的下巴,問道:“怎遇見的?” 這事兒要從傅三郎身上說起,傅三郎之前在江南書院求學,跟著傅大老爺回京之后再到了江南,理應要上門拜訪自己老師。 不過陳郄也不知道這時代是個什么規矩,傅三郎來了京城也沒第一時間上門,反而是到今日才打算前往。 本陳郄以為是因今日人家老師有空,哪知道傅三郎的說法是今日期好,可上門拜訪老師。 從來不搞封建迷信的陳郄:…… 搞不懂他們古代為什么這么封建迷信的陳郄本著看熱鬧的心情,跟著傅家表妹一道去了赫赫有名的江南書院。 一路上傅三郎少不得要說些江南書院的盛名之處,多少大儒、致仕的官員會會定時前來授課,選取學生要求有多嚴格…… 總的來說,跟現代的私立貴族學校沒什么差別,要成績好,也要家境好,然后再收幾個聰明伶俐的貧困生來當招牌,名聲就打出去了。 到了書院老師們住的地方,陳郄跟傅家表妹就算著的男裝,為了不冒犯所謂的讀書人,也只能在后院里跟傅三郎的師母與師妹一道說說話。 傅三郎的師母知書達理,說話聲音溫柔,也風趣,陳郄跟傅家表妹都還挺喜歡的,也算得上是賓主盡歡。 這一熱鬧就到了等著傅三郎拜見完老師,一道吃了晌午飯,一行人才往回走。 江南書院乃在城郊山腰,下山再回城有許長一段路要走,不過因江南富豪極多,在江南書院讀書的又多士人子弟,故這一路難得的比別的路都要平整。 整條路下面一層鋪著碎石,大大小小不一,主要是為了將路鋪平整,上面的就是好似水泥一般的混泥土,不過明顯不如水泥質地堅硬,上面車道軌痕明顯,也有明顯修補痕跡。 但相比起那些下雨起泥,晴天起塵的泥濘路已經是好上許多倍,想來也是商賈們花了大價錢來鋪就。 路好走,馬車自然也就快。 也是陳郄坐在馬車里不耐煩了,想著反正穿著男裝,就干脆跑到了馬車外,馬夫所在的另一頭好看四周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