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節
第160章 遺詔 ———————— 趙娘子等人都沒料到他們能拿到先帝遺詔這樣的殺手锏。 第一是偌大的狂喜, 第二卻是狐疑。 “霍萬當年登基頗有些順理成章, 先帝也是應允的,為何還有遺詔?!?/br> 畢竟這個遺詔不若兩種, 一是假的,假的沒什么意義, 不管它曾經涉及了什么, 都不太好用。二是真的, 既是真的,遺詔就一份,本來的一份已經用于霍萬登基, 其上屬意的也是霍萬, 若有第二份, 必然跟第一份截然不同的, 否則沒有存在的意義。 兩者權衡,這肯定是一份證明霍萬非真正繼承者的遺詔。 許青珂打開看了, 過了一會, 笑了。 “我之前便覺得以霍萬的脾性,對這《驁》有些過度在意了,他對先帝也沒什么父子之情,最差的手段也不過是以子身份責父而已,雖有礙孝順名聲,但保住皇位是每個君王的本能,他忌憚心虛,想壓下民憤, 是因為怕扯出自己的另一個秘密?!?/br> “這個秘密才是他對三皇子跟趙詹不能忍跟忍之的主要原因?!?/br> 她將遺詔隨手扔了出去,趙娘子接住,眾人一看,當時表情也頗為精彩。 “這霍萬當年本不受寵,后得皇位,都說是天姣公主幫忙跟他后面溫和不冒進才得了先帝垂愛,其實竟是他掌握了先帝貪用北地軍款的事情,且手頭還有一些證據,朝中也有多人被他籠絡,威逼之下,先帝迫于無奈才另立遺詔宣告他為太子。但后立了另一遺詔放在趙詹手里,上面還指控了霍萬不仁不孝逼宮等等,他卻沒想到趙詹也早早被霍萬拉攏了,只是趙詹將這遺詔藏起來當了護身符……” 說完這些,趙娘子眨巴下嘴巴,有些鄙夷:“可咱這先帝沒提自己為啥被逼迫,對北地只口不提,不過沒想到他原來屬意的儲君竟是青海王霍忱!” 青海王霍忱這些年可有些茍延殘喘的,看之前狩獵之前,不惜提前自殘以躲過被害就知道在霍萬眼皮底下有多可憐兮兮。 可誰想到他才真正應該是君王者呢。 “這青海王霍忱是有些倒霉?!?/br> 王樸都忍不住摸摸胡子表示同情。 “不過公子,這遺詔如今在您手中,這機會……”眾人覺得這是一個上天賜予的超好機會。 “不好用?!痹S青珂用簡單三個字回應,淡淡道:“別以為霍萬是傻子,這人疑心頗重,當年放趙詹到西川是迫于無奈,因景霄已起,晉陽楓陽秦厥等勢力已紛紛崛起,他不敢動趙詹,怕牽一發動全身,在趙詹到了西川后還特別設立了西川監軍府,其實那監軍的作用就是監視趙詹的,而自趙詹去了西川后,十幾二十年沒有一次離開過,就是因為他也默認自己待在西川讓霍萬放心,一旦有異動就會被殺。因為有疑心,所以當決定用趙詹頂北地的窟窿,曹墨帶領的血牙過去就是滅口跟查找趙詹是否還有底牌的……” 既已經滅口,哪怕是別人滅的,這遺詔怎么拿出? 本來該是趙詹順理成章。 現在呢? 誰拿的就是誰滅的。 許青珂是沒想到趙詹竟有遺詔這種殺手锏,否則不會讓原狼直接殺死趙詹。 不過也無妨。 “若是公子拿出,等于自認一切是公子所為,所以不能是公子,而且時機也得挑準,一擊致命!” “這個人選得選好?!?/br> 青海王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許青珂不置可否,但原狼忽然打了手勢。 “你是擔心用血刃給血牙潑黑水,太過直接,霍萬會不信?” 原狼點頭。 許青珂把玩著那把血刃,“非讓他信,只是讓他起疑心,疑竇生則不能全信,既不全信就必然會重用其他人以充當新的底牌,他太需要掌握更多的力量來保護他自己了?!?/br> 蜀王可以懷疑的人不是血牙的頭兒就是許青珂,以他的性格,不會仔細揣度是誰留下了痕跡,只會下意識疑心最會給他帶來威脅的人,于他看來,許青珂是他的棋子,為他開疆辟土鏟除障礙,卻從未涉及過他的命脈,沒有可以威脅他的能力,可血牙那個人不一樣。 眾人細想,也的確如此的,霍萬這個人的性格真的不好說,但其實很多上位者都有這毛病。 這種疑心十分深沉且堅韌,腦洞打開,會想著雖是血牙滅口太過直接,可萬一是人家反其道而行故意為之呢?以此來讓他懷疑許青珂。 畢竟二選一不是。 血牙頭目本來就是心機狡黠深沉之人。 在霍萬看來,若真的是許青珂跟他來選,自然是更懷疑后者的。 于是……許青珂用這么簡單的手法,種下了一枚危險無比的疑果。 也算是反間計。 “人的性格很奇怪,懷疑會成為一顆種子,于蜀王這種性格的人,一點點疑心就足夠讓人家破人亡。那個人隱藏太深了,一時炸不出,也只能徐徐圖之?!?/br> 許青珂慢條斯理,眾人也懂了,忽聽外面來報,九皇子來了。 原狼跟阿青離開。 稍后,趙娘子看到九皇子霍允恩抱著一些字帖跑進來,后面還有金元寶亦步亦趨,仿佛不肯落后似的。 “仙子哥哥,這是老師們給我布置的字帖任務,連我來您這兒了,父王也讓嬤嬤給我帶來了,可我不太會,老是被哥哥弟弟們嘲笑,您那么厲害,能不能教我?就一會兒……” 他有些怯怯的,許青珂垂眸看他。 這個人……她是不太喜歡的。 皇子也是皇家人,為臣子者,能拒絕? 她既已披著面具,何苦再反悔。 “好”許青珂應了拿起筆教導九皇子寫字,雖氣質冷清,但九皇子坐在椅子上,身后站著許青珂,胖乎乎的手被握住…… 他喜滋滋的,臉都紅了,看得金元寶翻白眼,猛搖尾巴。 趙娘子:元寶不會中毒了吧,瞧這白眼翻的,就差口吐白沫了。 ———————— 有了許青珂這種美貌書法大家教導,九皇子學習的效率一日千里,倒是謝臨云等人忙如蒼狗,為撫慰款跟英靈冢的事情跑斷了腿。 不過謝臨云倒是因此得了莫大的名聲,朝中隱隱覺得謝臨云要取代許青珂了,一時間謝府門庭若市,倒是許青珂的宅子越發清凈了。 但有人看到經常謝臨云登門請教許青珂,一時又讓人看不太懂,只能說這謝臨云秉性不錯,而許青珂……自然是魅力不凡的。 謝臨云的苦惱在于沒人來領撫慰款。 誒,這年頭給錢沒人來拿,還得為此煩惱。 “恐是怕極了這是一個圈套,連那些愛財的痞子都不愿意登門,不知大人可有妙計?!?/br> 許青珂看了他一眼,“這也需要妙計?糊弄人就行了?!?/br> 謝臨云一愣,沉思了片刻,“大人的意思是……騙人?” 許青珂垂眸:“如果這個說法你更喜歡,隨你吧?!?/br> 謝臨云頓時尷尬,又失笑,“下官懂了?!?/br> 于是謝臨云找了幾個群眾演員,在兩三日內前后去領了撫慰款,且在民間傳言了幾次,沒多久就有人登門了,人越來越多,當然有真有假,這就得看他們自己辨別咯。 反正這差事是可以辦下來了。 這個結果蜀王甚為歡喜,大為贊揚了謝臨云,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謝臨云直說是上司指導有方。 “是許愛卿吧,寡人知道,英靈冢已經在造,司天監在查良辰吉日……” 多年前的宗卷已經很難查了,尤其是二十萬將士的名冊,可蜀王知道時間不能拖,于是嚴令底下的人加快速度,且不能有錯,已經拖沓了好些年的各個部門可謂好生吃苦頭,連著熬夜好幾次,調動各地官員配合,又找人又查資料,好些養尊處優的大官嘴角都冒了好幾個泡,可三皇子牽扯的那些官員現在還在天牢生死未卜,他們就是耗了半條老命也得把差事辦好,可千萬不能出差錯。 侯府,景霄正面臨老侯爺的質問。 “這就是你的妙計?如今三皇子未除,民間也被壓下,眼看著努力都付之東流……” “父親太急了?!本跋雎龡l斯理,“何況你所想,可未必是我所想,我謀劃什么,你既不知,就別多說,安心享受富貴不好嗎?” 老侯爺臉色微微一變,沉而不語。 他走了后,景霄扔了指尖的鳥食,輕哼。 —————— 位于邯煬的恢弘英靈冢建起來,良辰吉日也定下了,那天邯煬多數人都過去看,還有一些居住偏僻或者外地來的人。 他們或是自己想來的,或是被找到迫于無奈只能來的。 可真正到了這里,看到巍峨高大的英靈碑上刻著自己曾經無比熟悉的名字。 年邁的老人或者已經長大的孩童哪怕還有些戰戰兢兢,可一時都恍惚了。 那一年的凄慘就像是烙印在骨子里的夢魘,日日夜夜都折磨著他們。 折磨多了,就成了恐懼。 可恐懼到底敵不過對至親的信任跟思念。 他們也是希望的吧,希望看到那年枉死了的兒子/父親可以洗刷污名,真正可以頂天立地于天下。 祭天檄文亢長,許青珂等官員全部站在其中,前頭是太子青海王等王室宗親,也有景霄鐘元等高官侯爵,三皇子被關押,倒是五皇子被放了出來,站在太子身后,領著其余皇子。 秦夜等將領在另一側。 這是蜀國官員最齊全的一次。 已經好多年沒有如此了。 第161章 得寸進尺 英靈冢, 烈士碑, 青銅三足鼎,焚香祭祀天, 煙霧裊裊,多數的人都能聞到。 許青珂依舊站在中上位置, 神色寡淡平靜了, 少了許多人阿諛奉承, 她似乎依舊如初,從未變過。 而謝臨云站在她身后,卻比較緊張如此久站, 許青珂的傷勢…… 檄文終于念完, 蜀王合上檄文, 站在高處俯視著眾人, 沉吟片刻,在眾人驚訝之下開口:“冤魂未安息, 朝野動蕩, 百姓不安,寡人深以為難,今晉許青珂為御史大夫,統御御史臺,恢復刑偵之秩序,維護邯煬之局面,獸原刺駕案,皇子謀逆案, 北地案,皆由許青珂一手調度,予便宜行事之權?!?/br> 蜀王看向許青珂,“許青珂,寡人賦予你眾望,可莫要讓寡人失望?!?/br> 許青珂站出來,作揖,衣擺垂下的時候,所有人都在想。 ——這一日終究還是來了。 “果然還是當上了啊,才多大……”北琛是晉國世子,這蜀國的祭拜,他是不用也不能參與的,畢竟國與國的外交于軍事上最為敏感,他出面就等同代表了晉國的態度,所以他只在城中一高樓上遠望。 身后的人靠著墻,雙手環胸。 “我們該走了,否則就走不了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