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節
書迷正在閱讀:直到你喜歡我為止、邪王逼婚:搶來的寵妃、重生世家女[現代架空]、天堂背后[重生]、今天我們也不知道宮主叫什么、穿越之農家女日常、我勸你早點喜歡我、七五養兒記[女穿男]、萬象師[全息]、等
不提滿朝文武,就連蕭翎,聽到這話也是極為驚訝。他也和禮部尚書一樣,以為他父皇會暗地里籌謀一二。哪知道,事情發生地這樣突然。 許久,底下才有人上前回話。 說話的是趙國舅。六皇子出事之后,趙國舅多有隱忍,如今正好忍不住了,頭一個發話:“皇上,立儲本是大事,為何這樣突然就定了?” “正因為是大事,我大齊久無儲君,實在不像話,是以才不能拖下去了。怎么,爾等不同意?” 此言一出,還是有不少?;庶h附和皇上的:“皇上圣明?!?/br> 因為如今討論的人選是蕭翎,故而蕭翎站在原地,只作避嫌。 “皇上,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這成王殿下非嫡非長,上有大皇子,下有六皇子,儲君之位干系深大,怎能這般名不正言不順地就定下?!闭f話的是寧國公,大皇子親舅舅。 不過,這些話在皇上聽來卻只覺得好笑。 這些老臣,多是他的父皇給他留下來的。他念舊,一直以來對這些老臣多有照顧,結果卻叫這些人以為他脾氣好什么都能忍了。 皇上板著臉:“寧國公?!?/br> “臣在?!?/br> “漢文帝是嫡是長?唐玄宗是嫡是長?宋仁宗是嫡是長?” 寧國公遲遲無言,一時間竟沒有辦法反駁,遲疑之下,也只能梗著脖子道:“立長不立賢,這是祖宗傳下來的規矩?!?/br> “寧國公此言,這漢文帝唐玄宗,都是不合規矩之流了?” 這話寧國公可不敢接。少頃,趙國舅再次出列,恭敬道:“皇上,這儲君須看治國之能。成王殿下縱然聰慧,然之前身染疾病,于政事上難免有多懈怠,較之大皇子三皇子甚至六皇子等,尚且有些不足。如今貿然立為儲君,實在難以服眾,望皇上三思?!?/br> 這等關鍵的時候,不管幾位皇子在底下撕地如何厲害,眼下都是要一致對外的。 幾位皇子后頭都有追隨者,如今有了趙國舅和寧國公帶頭,紛紛站出來道:“望皇上三思?!?/br> 皇上一眼看去,站出來的竟然占了朝中四五,剩下的,有的不愿與他作對,有的不敢與他作對?;噬侠湫α艘宦暎骸俺赏踝杂尊B在朕身邊,也是由朕親自教導。爾等今日這番做派,是在質疑朕無力教子,還是在質疑朕德行不足???” “皇上!”眾人跪下,“皇上息怒!” 看著他們這樣,皇上說的無比諷刺:“一個個的,正事沒看你們做多少,卻將那結黨營私地勾當學了十成十。立儲之事,朕已經定好了,無須再議。諸位愛卿既然想跪,那就跪在這兒吧,什么時候相通了君君臣臣的道理,什么時候再去太極殿請罪吧?!?/br> 說完,皇上忽然站起來,揮了揮袖子就走了。 德公公立即跟上,看都不看這些人一眼?;噬鲜裁葱宰?,別人不了解他還能不了解么?;噬蠟槿穗m溫和,但該強硬的時候是一點都不會心軟的,這些人敢和換上對著干,就該做好上書乞骸的準備。 被捧的久了,還真把自己當根蔥了,德公公惡意地想著。 皇上走后,除了大殿上跪著的人,余下的也三三倆倆的散了。以趙國舅和寧國公為首的大臣臉色都不太好,顯然是被氣著了,不過皇上沒讓他們起身,他們也不敢輕易回去。 邊上站著的幾位皇子臉色也不太好,只是礙于身份和面子,不好外露太過而已。蕭翎掃了一眼,覺得沒趣,轉身就出去了。 與其在這里陪著這些人浪費時間,還不如回王府看妻兒。 作者有話要說: 王爺要晉級了,阿遙也要跟著升級了,biubiubiu~ ☆、事定 立儲之事, 無論在何時都牽動滿朝文武的大事,即便古往今來, 順利冊立、順利登基的太子實際上并沒有多少。 自從那日皇上在朝中宣布, 要立成王殿下蕭翎為太子,并任由諸多朝臣在大殿之上跪足一天一夜也沒有動搖心思后, 朝中各方勢力便開始蠢蠢欲動了。 當今皇上上位多年, 朝中一直沒有多少風雨,除了邊關時不時地有一場小仗, 再沒有別的事由會讓當今分心。這樣安逸的環境下,才顯得這次立儲的突兀。諸方勢力, 也有了第一次直接的碰撞。 大臣之中, 有一半是跟著皇上的?;庶h, 皇上想立誰便擁護誰。另有其他幾位皇子的聯合勢力,一日日的上諫,絲毫不曾懈怠。而其內容無非就是讓皇上三思, 另擇他人。事情就這樣爭執了一月有余。 不過,皇上決定的事又豈是那么容易被動搖的, 更何況冊封的日子已經定下來的,禮部那邊也早就著手準備了。 也只有這些人,一直不愿意放棄。從開始委婉的諫言, 到最后的死諫。 這鬧劇看的皇上臉都青了,若不是他還顧忌著名聲,他真想叫這些人直接死了算了。 不過,朝中眾臣連同另外幾位皇子都沒想到, 這次的立儲之爭會以怎樣的怪誕的方式收場。 因皇上自始至終都沒有對反對立成王為儲的朝臣予以懲戒,是以多數人便認為這事還有回旋的余地。十一月初,以趙國舅和寧國公為首的大臣,跪在宮闕下,來了一次規模甚大的伏闕上書。 結果,還沒等皇上出來,天邊忽生異象。 明明是萬里無云的晴空,偏偏炸起了兩道驚雷,一道在空中劈開,另一道,則是直直地降到宮闕處,劈在了趙國舅等人眼前,濺起的磚塊差點將周圍的人給砸死。 這樣的驚雷,這樣的異狀,叫一眾人嚇地肝膽俱裂。 趙國舅幾個當場就暈過去了,最后還是被人抬著送回了府上。鬼神報應之事,向來為人們所忌諱。而這次的天雷來的轟動,叫周圍的人都看得真真切切。 這莫不是老天發了怒火,還是趙國舅等人心思不正,天理難容? 不說旁人究竟怎么想,趙國舅和寧國公兩個,是徹底病倒了,一面疑心這天罰,一面憂心皇上會不會借此機會奪了他們權,憂慮之下,病的更重了,竟連開口說話都不能了。都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短時間這兩位也沒機會去皇上跟前作亂。 至于其他人,誰又有哪個膽子呢。與天作對,誰知道下一刻不會被天雷劈中?幾位皇子倒是仍舊沒有放棄,只不過剔除了幕后的勢力,他們也不過幾個光頭皇子罷了,久無應援,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及至十一月中旬,朝中再無人對立儲一事有什么爭論。 皇上看著這些乖覺下來的大臣,心里說不出的得意。若是之前就知道這般有效,哪里還能容得了他們蹦跶那么久。 事情發展地順利,皇上心情也逐漸好轉,給幾位皇子封了王后,便將蕭翎帶在身邊,教導他為君之道,治國之能了。 蕭翎自幼也是由皇上教導,這些事情耳濡目染的,上手很快?;噬舷癞斈晗然室粯?,毫無保留地教導。他知道自己偏心,也是人心就是如此,當年先皇偏向他,他也一樣的偏向蕭翎。他知道比起蕭翎,老大和老四或許也沒有差到哪里去,但是在身邊養著和不在身邊養著,差別實在太大了。 其他幾個兒子,他能保他們一生富貴,安樂無憂,至于別的,他也給不了了。 太極殿這邊一派祥和,皇上除了擔心一下小孫子的尾巴什么時候能收回去,就沒有別的心思了。 而長樂宮,皇后娘娘還沒有放棄,仍然在掙扎。 之前那段時間,即便外頭鬧地再厲害,德妃賢妃幾個也一直老老實實待在自個兒的宮殿中,不敢有什么動作。而皇后,她的動靜鬧地就有些大了。 不僅想借著這場鬧劇將六皇子放出來,還與趙家私下聯系,意圖扶持六皇子上位。不過,后來兩者都沒有實現罷了。 眼下,皇后還在等著宮女的回話。 這宮女是趙家送到宮里的,往常也是她在中間傳遞消息?;屎笞詮穆牭节w國舅病倒的消息,心里就一直沒有安定過。直到打發出去遞消息的宮女回來后,這種不安終于達到了頂峰。 皇后捏著帕子,醞釀了許久才問道:“國舅爺都說了什么?” 宮女低下了頭,稍稍猶豫了一會,最終道:“國舅爺說了,叫您莫要再管這些事了?!?/br> “不管,本宮怎能不管?”皇后嚯地一聲站起來,滿臉怒容,“這叫什么話,本宮是皇上嫡妻,六皇子是皇上嫡子,這儲君的位置不給六皇子,還能給誰!” 宮女心中惴惴不安,生怕這話給別人聽進去了。 這會兒滿朝上下,誰不知道儲君之位已經定下來了,就連大皇子幾個也都放了手,不再貿然與成王殿下爭,也就娘娘還看不清了。 “國舅爺心里也有苦衷?!睂m女如是道。 “苦衷?簡直是笑話,他是不是怕了,是不是打算放著我們母子倆不管了?”宮女不知道怎么回答,可皇后還一個勁兒地追問著,“你說,到底是不是,說??!” 宮女連忙跪下,動都不敢動,生怕一著不慎牽連了自個兒。 “哈哈哈哈哈——”皇后忽然笑了,“這就是本宮的好哥哥啊,關鍵時候,還是說放棄就放棄了。沒有本宮,他們算什么?!?/br> 既享受了她的恩惠,又不愿意挺身而出,為她兒子籌謀,既然如此,還留著他們有什么用。 他不是病著么,那就去死好了!皇后掐著桌邊,掐地指甲都斷了。 “除了趙家,別的人呢?” 宮女知道皇后娘娘問的是什么,只是……少頃,宮女道:“回娘娘的話,其余幾位大臣,見國舅爺病倒了,好似也不肯繼續上書了?!?/br> “好似?”皇后語調上揚。 宮女忙道:“娘娘恕罪,那幾位大臣為了自保,不愿再做出頭鳥了?!?/br> 原來如此,都不愿意做出頭之人么,果然都是些見風使舵的小人。任憑外頭傳地再厲害,皇后都不相信那所謂的天雷一說。 她從不怕鬼神,也不怕報應。若是世上真有報應,那她也不會安好無損地活到今日了。當日那所謂的天雷,不過是巧合罷了,既沒傷到人命,也沒牽扯出別的東西,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了,就這樣嚇破了膽,真是一場笑話! 皇后遲遲不說話,那宮女卻不得不再次開了口。她也不想說,可是這事娘娘遲早會知道,倘若她隱瞞,估計也是死路一條。 “娘娘,還有一事?!睂m女吞吞吐吐道。 “說?!?/br> “皇上已經給幾位皇子定了封號,六皇子為安王爺,封地在西南。據說,等太子冊封儀式過去后,幾位王爺便要入駐番地了?!?/br> 久久無言。 宮女心中忐忑,直到許久之后,皇后才嘆息了一聲道:“下去吧?!?/br> “是?!?/br> 她原以為這事就這樣過去了,可是第二日一早,長樂宮就來了好幾位太醫,之后更是傳出了皇后病倒的消息。 小宮女不知道這事究竟是真是假,不過她知道,皇后應該是存折泄憤的心思啊。這世上,再沒有別人比六皇子還能叫皇后上心了,皇后畢生所愿就是扶持六皇子坐上大位,如今,不僅夢碎了,連人也留不住了,叫她如何能忍下這口惡氣。 皇后病倒,幾位皇子妃自然是要前來侍疾的。尤其是最近引人注目的成王一家。 果不其然,下午,長樂宮的宮人便來了宮人,讓阿遙明日前去侍疾。 蕭翎原本是不想叫她去,不過阿遙也不愿在這個關頭拖了她后腿。早點侍疾,早點讓皇后“好起來”,沒準他們的日子也能更加安生一些。 阿遙從來不怕皇后,這回亦然。她只是不太想一整天都待在長樂宮,這般,就看不到阿魚了。 翌日一早,阿遙爬在床上和阿魚玩鬧了一番后,很是舍不得地又將他哄睡了,然后交給邊上的映雪。 阿魚這孩子,到現在還拖著一條魚尾巴,他喜歡玩水,一待在水里就不想起來,尾巴撲騰撲騰地很歡樂。這雖然不嚇人,可是也挺讓人擔心的,要是他一直這樣下去,豈不是不能見人了? 無論阿遙怎么舍不得,該離開的時候還是要離開。 蕭翎攬著她的腰身,輕輕道:“我們出去吧?!?/br> “嗯?!?/br> 阿遙再次看了兒子一眼,終究還是跟著蕭翎出了王府。路上,蕭翎吩咐了許多,恨不得親自去照看她,阿遙的態度卻好得不得了,壓根不會擔心皇后對她做什么。 而皇后也確實沒能對她做什么。 長樂宮里頭的幾位皇子妃,屬阿遙最不受皇后待見,這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屎蠼柚碳驳挠深^,不止一次地給阿遙苦頭吃。 一遍遍的泡茶,一次次的跑腿,按摩喂藥……手段并不好深,但是出奇的好用。若是一般人,早就支撐不住了。不過阿遙還是臉色紅潤,身子好得不行。 皇后折騰了這么久,非但沒有將成王妃折騰出什么毛病來,反倒將自己給氣著了。 阿遙對此還挺得意。 正端著碗給皇后喂藥,阿遙忽然發現邊上有人在打量她,隱晦且不善。她轉過頭,卻發現那是四皇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