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節
第八卷 云散見君 第167章 歸鄉 年節休沐前最后一日,待到未時, 陸棲鸞方從宮中出來, 車駕行至貢院前的街道時, 馬車一滯,外面的車夫道: “侯爺, 前面貢院門前有些考生,可要派衛士驅散?” 陸棲鸞放下手中未看完的折子,道:“還未至春闈前,哪里來的這些許考生?” 車夫道:“今年入闈了三十余女舉人, 許是家里人提前帶來勘察地方的?!?/br> 陸棲鸞嗯了一聲,挑開車窗簾角,只見貢院門前停著三四輛車,十來個外地來的書生, 本是一同前來親眼看看科場的, 眼神卻不住地往一側女眷處飄。 只見得一個年紀不大的少女, 踮著腳尖企圖從貢院墻上高高的石窗一窺院中景象, 半晌無果后, 回到馬車邊問她含笑探頭出來的父親。 “爹, 貢院里冷不冷呀?” “哈哈,科場的號房里冷得很呢, 爹當年考科舉時,坐在那石凳上,手腳都凍紅了。到時候可要讓你娘多給你做件小襖?!?/br> “沒事兒,”少女笑嘻嘻道, “鄉試省試都考過來了,還怕這最后一場嗎?等女兒真的走出登龍道,看那些個姑姑姨姨怎么說嘴?!?/br> 父親拍了拍少女的頭,無奈笑道:“又賭氣了,再說了,登龍道可不是女兒家走的,等春闈那日,你怕是得從側門進去?!?/br> 少女立時便氣鼓鼓道:“都是一路從鄉試考上來的,憑什么不讓我走登龍道?” “能進去科場就算不錯了,連陸侯當年也沒走過登龍道呢……” 靜聽了許久,陸棲鸞不免想起當年在這門前,一樣的少不更事,出神了片刻,待旁人喚她,方才笑著搖搖頭,道:“換條道兒走吧?!?/br> “是?!避嚪驌u頭晃腦道,“這些年輕人也不知輕重,貢院門口豈是隨便可窺看的,待會兒就要挨罵了?!?/br> 陸棲鸞莞爾,放下車簾道:“對了,告訴禮部,年節后……貢院的側門就拆了吧?!?/br> “???拆了側門,那豈不是春闈時男女考生都要從正門走登龍道了?” “我正是這個意思?!?/br> “可侯爺,登龍道是祖宗的規矩……” 隨手將折子丟在車中小幾上,陸棲鸞端起溫好的茶,細飲了一口,道:“以后千秋萬代,我也是后人的祖宗,既做了人上人,往后就按我的規矩來?!?/br> “……遵命?!?/br> 待回了侯府時,朝上叱咤風云的陸侯爺,一下車,就察覺自家府門口散發著一股不同尋常的殺氣。 沉默了好一會兒,陸棲鸞站在門口問迎上來的管家道:“誰來了?” “是夫人來了?!?/br> “哪個夫人?” 管家唉了一聲,道:“是陸夫人來了?!?/br> 端了許久侯爺架子的陸棲鸞頓時找不著架子在哪兒了,手足無措地把管家拉到一邊去,探頭探腦得往里院看了一眼,壓低聲音問道:“我娘什么時候來的?!怎么不告訴我!” “侯爺在宮中商議國事,怎敢去打擾,不過侯爺放心,關于之前侯爺受的傷,顧老有在夫人面前為侯爺保密,這會兒火氣已經去了大半?!?/br> 陸侯爺頓時面如土色,忙道:“快快快讓丫鬟把常服帶過來,我先換好再去見我娘?!?/br> “是是是侯爺莫慌,在東廂已備好了?!?/br> 手忙腳亂地忙活了一陣,把沉重的朝服換下,陸棲鸞整了整衣衫,還特地點了點胭脂讓臉看起來紅潤些,方才去了正堂。 “娘……” 堂中的陸母顯然已是哭過一茬了,一聽這聲音,立馬便站起來:“我的兒——” 陸棲鸞哎哎哎地準備去迎接陸母的抱抱,哪知一近前,陸母就變了臉,又坐下來,讓陸棲鸞抱了個空。 “你還知道認我這個娘!” 陸棲鸞忙低眉順眼地給陸母捶肩:“娘,我這不是每個月都給二老寫信嗎?” “哼,誰知道你不是信里哄人的,讓娘看看……哎,狗都胖了,你看你這臉尖的?!?/br> 好生嘮叨了一陣,陸棲鸞讓人把陸池冰也給喊來府里,一家人好不容易吃上一桌團圓飯,待酒過三巡,陸池冰忽然問起—— “娘,不是說好了我和姐初八就啟程回遂州嗎?怎么趕到京城來接我們?” “其實……”陸母說到這兒,忽然面露難色,握著陸棲鸞的手道:“都是些族里雞毛蒜皮的事,本來不該外揚,但此次回祖地,你怕是要遇上些麻煩?!?/br> “娘就直說吧,現在想對我造成麻煩的人不多了?!?/br> 陸母嘆了口氣,道:“你可還記得你小時候,訂了樁娃娃親?” 陸池冰一口湯險些噴出來,看了一眼陸棲鸞,后者卻一臉并不為所動。 “所以呢?” “此事說來話長,當年娘剛有了池冰,抱著你一起回祖祠入籍時,你太爺爺還在,聽了旁人嚼舌根,作為族長不愿意讓你入籍?!?/br> 陸棲鸞回憶了片刻,隱約有些印象,道:“記得一點兒,那會兒我爹還是個小官,在家里說話沒什么分量。太爺爺老古板,懷疑我是私生子,逢年過節紅包總少我一個,我還記仇了好久……不過最后不是入籍了嗎?” “是入籍了,當時你爹為了讓你太爺爺接受你,去求你太奶奶,你太奶奶就出了個主意,說是讓你和她膝下一個侄孫江琦訂個娃娃親,這樣就算你長大傳出些風言風語的,也算是我們族里的人。當時是這么定的,可你那江琦表兄一直在外地,莫說你了,連你爹都沒見過,今年突然要回來祭祖,老家有人偷偷告訴你爹,怕是要拿你太奶奶定的婚契舊事重提?!?/br> 陸棲鸞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不以為然道:“不認又如何?他還敢逼婚當朝首輔不成?” 陸池冰搖了搖頭,道:“自然是不能以此論嫁的,可話說回來,我大楚以孝道治國,既然是太奶奶在世時定的親,能不用強最好還是不用強。聽家里人說過,那江琦不學無術,怕是他娘想讓他在姐這兒撈個官兒做做,故有此謀算?!?/br> 陸棲鸞嘖了一聲,她被言官罵慣了,自然是不在意這點兒事。朝中重臣蒙蔭子弟的事歷朝歷代皆有之,現在顯然也發生在她身上了。 陸家在遂州不算小,宗族旁支加起來算算也有上百人,若不能解決得漂亮,以后這種事還會層出不窮。 陸母憂心忡忡道:“你爹也是這么擔心的,讓娘提前來知會你一聲,若實在不行,你今年還是留在京城吧?!?/br> “娘別擔心,區區小事,還不至于耽誤我的行程……左右我要等的人今年也沒個信兒回來,就提前跟娘回老家吧?!?/br> 陸母聞言,神色一滯,待陸棲鸞離席去和管家交辦事務時,悄聲問陸池冰道:“棲鸞她莫非……” “都是國之柱石,她走得比誰都難……娘莫急,一切總會好的?!?/br> …… 臘月廿三,城門處戒備顯然增兵增多了,先出城的是兩支假扮作商隊的軍士,一前一后夾著一隊仿佛尋常富貴人家回鄉的車隊。 待送走了車隊后,城門校尉松了口氣,正要趁閻王歸鄉不在時松口氣去喝杯小酒,卻忽然又見遠處北來一隊重騎,均是一色如墨玄甲。 城門校尉看清了,頓時面上一驚,連忙令城門守衛左右整肅軍容,崩得宛如一排竹子一般。 京城官場里兩個閻王,一個殺人,一個放火,放火的才剛走,殺人的卻又回來了。 校尉立在道旁,待那幾騎在城門口停下,表面上勉強撐持,心里卻抖如篩糠。 “恭迎燕國公?!?/br> 寒甲輕微碰撞的聲音與不同于東楚馬種的馬匹呼吸聲入耳,校尉微微抬眼,先是看見一匹通身漆黑的神駿,不知是哪里的馬中之王,竟足有半個城門高,再一細看馬身上的烙印,校尉不禁倒抽一口氣。 馬身上烙著匈奴王庭的印記,這是匈奴可汗的馬。 ……燕國公在北疆到底做了什么? 小小的城門校尉自然是不敢想的,只聽年輕的國公放下猶帶著塞北寒意的兜帽,示意了一下身后的隨扈,后者把一只沉重的木盒遞給城門校尉。 “我有事,替我送點東西去兵部?!?/br> 校尉接下那盒子,入手便是一沉,愕然間,又聽隨扈的軍士提醒道—— “小心些,別砸了劼闌可汗的首級?!?/br> “??。?!” 周圍戍衛的士兵一臉震驚,校尉也是呆若木雞,倒是與燕國公一并回來的北軍道:“國公爺,我們是提前回的京,又帶了份大禮,怎么說也要先去兵部報備過才是,省得言官嚼舌根?!?/br> “沒空?!?/br> 北軍笑嘻嘻道:“屬下曉得,國公爺是想去見陸侯,可既然都回來了,何必急在一時呢?總要給女兒家點打扮的時間不是?” “你是想討皮疼?” “屬下多嘴,不敢不敢……” 校尉這會兒才從呆若木雞的狀態中回復過來,見燕國公要走,連忙結結巴巴道:“國公爺、國公爺留步!” “何事?” “若是國公爺想見陸侯……怕是晚了一步,陸侯半個時辰前已出發回了遂州,不在京中了?!?/br> “回鄉祭祖?” 校尉咽了一下,道:“下官不知,聽京里的傳言說,陸侯回鄉是去訂親的?!?/br> 一片讓人頭皮發麻的死寂中,有人聲調輕冷道—— “……你再說一遍?!?/br> 第168章 就怕賊惦記…… “啊……嚏!” 車外迎在城門口的遂州大小官頓時后心一緊,刺史和后面的官員們互望了一眼, 咽下心頭的緊張, 上前一步躬身道:“侯爺, 可是舟車勞頓受涼了?” 陸棲鸞攏了攏雪氅,按下心頭莫名感應, 下了馬車道:“有勞諸位久等,數九寒冬,還是盡快入城吧?!?/br> 陸棲鸞到遂州之前就曉得定然有州府官員迎接視察的一系列套路,特地讓陸池冰先陪已有些疲勞的陸母輕裝簡從先回祖宅, 自己的車隊去應付地方官的陣仗。 遂州出了當朝首輔,連帶著刺史在同級官吏聚會上地位都高出一截,當即便是忙不迭地前后招呼,城里大小官吏、鄉紳、有名的士子紛紛前來陪同。 陸棲鸞繃著首輔的儀態, 挨個含笑問候, 待刺史說已在城中最大的仙客樓備下酒席時, 陸棲鸞驀然想起當年少不更事時, 喜歡仙客樓的金線油塔, 沒少在那老字號酒樓蹭吃蹭喝, 一時間沒臉,推說是祭祖而來, 改日有隙再聚。 刺史略有失望,道:“這卻是可惜了,那仙客樓的于老板是看著侯爺長大的,聽說侯爺回鄉, 這段時日每日里請了最好的說書先生,將侯爺的豐功偉績日日在樓中傳頌,侯爺若有空,務必要蒞臨一聞?!?/br> “啊……呃,一定一定?!?/br> 待巡視完近年來遂州城中的變化,參觀了幾處新設的學堂,好不容易擺脫了官吏應酬,陸棲鸞終于得空回了祖宅。 她依稀記得最小的時候,祖宅里住著五十多口人,等到她爺爺去世后,因陸學廉升了官,族里便由她爹說了算。慢慢那些親戚都分家搬出去了,家里少了些勾心斗角,她仗著爹娘慣的,童年過得無法無天。 門口的青石板每一塊陸棲鸞都跳過,連哪塊石板雨天踩上去會濺水濕了鞋都知道。又站在門口抬頭望著房梁,果然還留著昔日老燕的舊巢,也不知待雪化時,那一家老燕子是不是會帶著新燕北歸而來。 莞爾間,忽聞門里鶯鶯燕燕笑鬧作一片,也不知是哪一脈陸家親戚的家的丫頭們,正要出門去新年市集上采買胭脂,一開門見得陸棲鸞并著幾個隨從站著,懾于莫名氣勢,一下子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