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
和以往強調,吸毒讓人毀滅,讓人家破人亡之外,有了新的角度。 聯邦對毒品的定義,和國際上的“藥物濫用”接近,公眾對毒品恨之入骨的時候,甚至咒罵這些毒品的發現者時,卻忘記,這些東西產生的最初,是用來當藥物的。 不談劑量說毒性,都是耍流氓。 負責反毒宣傳的工作人員,很清楚聯邦現今的公眾,對毒品的認識,還是不夠全面,單一化、妖魔化甚至,神秘化。 無知,會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可怕后果。 《罪滅》這部片子,當然是被仔細審查過的,甚至,宋導最初,是真的準備讓柏知像個病癆鬼一樣出鏡。 可是,反倒是官方部門,提出了一些新要求。 聯邦的反毒措施,在國際上排名也是靠前的,但是,人口基數擺在這里,每年被發現的吸毒者仍然不少,這些從事反毒的工作人員,能明顯感覺到,隨著毒品種類的變化,吸毒的人群年齡也在不斷下降。 除了部分有錢作死的吸毒者,幾年之前,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中年人,為吸毒的主要群體,畢竟,毒品可是比黃金還貴。 但近年來,隨著毒品的新品種不斷產生,有些毒品的價格不高,成癮性卻很強,吸毒人群的年齡直線下降。 甚至,很多毒販子就盯上這群年輕人,先是引誘他們吸一次,然后為其供貨,最后提價讓對方深陷泥沼。 就是設圈套釣魚,坑害普通人。 這些年輕人正處于情緒不穩定,容易被誘惑,好面子的時候,很容易上當,甚至,第一次吸毒之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不敢聲張,更不會考慮主動戒毒,最后越陷越深。 也是這個時候,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認識到他們的工作需要改進了。 除了宣傳毒品的可怕,他們還想讓那些一時誤入歧途的人,回歸社會。 《罪滅》的電影,就很簡單粗暴的傳遞出來這一信息,一旦染上毒品,和你并肩作戰的兄弟,會認識新的朋友;在你面前臉紅的心上人,會最后嫁給其他人,而你,只能像是老鼠一樣,隱藏在黑暗之中,這并不是什么有面子的事情。 在電影之中,除了主角這個已經沒有辦法尋找其他辦法,只能選擇同歸于盡結局的人物之外,還有兩個被誤導吸毒,撞到主角,被主角扔到戒毒所門口,成功戒毒的角色。 在吸毒這條路上,最害怕一錯再錯,最后無可挽回。 當時,這個新的宣傳思路,讓反毒單位內部就已經爭論過了,他們覺得這個角度提出的過早,還是太冒險了,但是,他們近期也遇到了兩件,高中生誤吸毒品,慌張之下告知父母后,沒有得到正確和即時的引導,反而鋌而走險向親人揮刀,或是,受不了壓力自殺。 毒品犯罪,更可怕的就是,吸毒者情緒崩潰之后,具有的反社會傾向,以及,高概率的刑事犯罪可能。 所以,宣傳部門不止是借由《罪滅》告訴公眾,為了這所謂美麗和誘人的毒品,有多少為了正義犧牲的生命,還有,吸毒是錯誤的,是愚蠢的,一旦不慎沾染,請來戒毒所。 配合新的宣傳,《罪滅》的影評數量,呈現新的井噴之勢。 不過,這次和之前討論后期角色塑造的爭論不同。 新的影評,一篇比一篇科學嚴謹。 可能普通人,沒有辦法像緝毒警察一樣,和罪惡戰斗在第一線,但是,知識普及和傳播,他們還是可以做到的。 邪惡的,不是毒品本身,而是利用它的那些人。 吸毒,不是什么遙遠的話題,拆穿謠言就沒有神秘感,也不會帶來所謂的‘有面子’,這很愚蠢,很讓人唾棄,三歲的小孩子都知道,吸毒是不對的,一點也不光彩,但如果,你變成了毒品的受害者,也不要害怕,更不要在錯誤的路上繼續前行。 戒毒所,伙食健康,住宿優良,生活規律,愿意幫助你。 柏知用自己的‘木白矢口’賬號,給戒毒所宣傳點了贊,只可惜,沒粉絲相信,這是正主本人。 第五十四章 實際上, 認不出柏知也不怪粉絲,實在是“木白矢口”這個賬號, 比僵尸粉還僵尸, 注冊了這么久,連條微博都不發, 就只有一個贊, 而且,沒有會員也沒有認證, 誰知道這是真是假。 柏知不是沒想過,充值會員讓自己的賬號變得可信度高一點, 但是, 看著年費, 財迷陶上線,算了,網絡緣分一線牽, 看來大家的緣分還沒有到,不強求不強求。 反正, 就是不給微博花錢。 在反毒新宣傳出現之后,正在熱映期的《罪滅》引來了新的票房爆發,很多觀眾看完之后, 帶著朋友來二刷,或是最近入了柏知這個坑,實在找不到其他地方,只能來影院給愛豆應援。 甚至, 還有一些中學組織學生來觀影,《罪滅》比正兒八經的宣傳片有意思,尤其是學生時期的拍攝,讓學生的代入感很強,這么對比下來,后期的毒品帶來的毀滅,也讓他們沉默很久。 有的女學生,看到最后主角坐在染著血的大廳,長衫破爛,繃帶也露出傷口,之前參加晚宴精致如人偶的模樣全然消失,只剩下失神的被大火吞噬,有點點不甘心自己沒有交出去的志愿,還帶著幾分學生氣的他,哭到電影散場都沒有緩過來。 在熱議了反毒話題之后,更多的人,開始關注《罪滅》的導演,主角及相關演員。 宋導之前就在國際上小有名氣,這次第一次在國內露臉,很明顯,亮相成功,影片之中啟用的其他配角,也都交出了滿意的答卷,在影片帶來的震撼之中,印象深刻。 當然,電影的最大贏家,莫過于柏知。 《罪滅》是近兩年電影之中,殺出來的一匹黑馬,而柏知,則是黑馬之中的戰斗馬。 在影片宣傳的時候,宋導也解釋過,為什么男主角要讓柏知來演,除了客套的說了一些劇組嘗試新挑戰,柏知和角色有幾分契合之外,也老老實實回答,有些演員,實在是片酬太高,他們無奈來找柏知救急。 一方是演技不穩定,片酬高的離譜的男演員,一方是演技在線,時不時還驚艷一下,自帶投資的柏知,這種選擇題,別說是宋導,就是李導王導,肯定都要選后者。 在影片之中,柏知塑造的形象,對比明顯,個人風格強烈,很多第一次看影片的觀眾,都會多留意一下這個演員,等他們發現,這不僅是個中學生,還是個女孩子的時候,驚到半天都不能回神。 演員本人,和電影角色實在差距太大了。 而且,不管是影片剛開始,露出手臂微微繃緊的肌rou,在籃球場上有些嘚瑟的陽光少年,還是影片后期,蒼白著臉,皮膚潰爛骨節凸出,像張紙片做的人偶一般的詭異‘毒品’,這種收放自如的演技,真的是個學生嗎? 隨著柏知露臉的頻率增加,終于找到點事情來做的粉絲們,立刻搜集資料向其他路人普及柏知,前幾年和南齊一起參加親子節目,把南齊坑了又坑,又軟又甜的那個小惡魔,就是柏知。 《仙劫緣》的男二,那個氣度不凡卻又命途多舛的小光頭,也是柏知。 前段時間,新聞聯播上,代表聯邦參加比賽的優秀學生之中,扎個小揪站在中間的,還是柏知。 粉絲們邊和其他網友普及,邊抱緊自己,剛認識柏知的時候,小家伙還沒有上學,會一本正經的向南齊安利鄉村劇,等到現在,柏知已經開始上高中了,聽說這還是京都排名前幾的高中。 等等,好像也沒有過幾年??! 還好還好,不是他們漏掉了幾年的時間,是柏知一直跳級,跳著跳著,現在就中考結束,準備開始高中生活了。 雖然說,新聞里面經常出現一些十三四歲讀大學的報道,比柏知還要有天賦,但是,全聯邦二十億人口,有幾個人能十三四歲讀大學?而且,按照柏知的年紀和成績,她應該是十五六歲就能讀大學,對于普通人來說,也是新聞里別人家的孩子。 一時之間,關注柏知的粉絲猛增,一些采訪類的節目,也開始邀請柏知。 柏知秉承著‘南齊去她就去’的原則,繼續蹭車蹭助理。 “要不要我幫你找個經紀人?”柏知的躥紅速度比想象的還要快,沒有個經紀人在旁邊打理,的確有點不方便,助理在旁邊剝栗子,南齊邊建議邊伸手去拿,還沒有抓到,就被拍了一下,只給兩顆,多吃長rou。 易胖體質的人傷不起,南齊默默的縮回手。 “不用,之前的公司準備開展相關業務,已經挖到了幾個經紀人,到時候讓他們幫我處理一下就行?!卑刂f的公司,是軒楊柏知,剛成立的公司在《罪滅》這里賺了不少,已經開始拓展業務板塊了。 忘記柏知已經是公司的投資人之一了,南齊好氣,趁助理不注意,又拿了顆栗子吃掉。 剩下的栗子就被助理收起來給柏知了,沒有東西吃的南齊,就在旁邊和柏知說一些訪談類節目的拍攝心得。 和綜藝節目的主持人不一樣,訪談類的主持人更擅長挖坑和套邏輯,她們笑的溫柔和氣,但說話的技巧,卻沒有這么友善,柏知基本上沒有類似訪談經驗,要注意一下。 說到底,還是謹慎一點,隨機應變。 參加過幾次宣傳活動的柏知,已經發現這種類似的節目,其實很乏味的,重復的問題,不變的套路,還不如找個角落做兩套題。 但是,現在這種活動算是柏知主演工作的一部分,還是要打起精神好好應對,萬一遇到主持人比較刁鉆的問題,她可以看大南齊給的眼神提示行動。 在《罪滅》的宣傳期和剛上映的時候,柏知和南齊同時出現在節目里,南齊占著節目組八成的關注,現在《罪滅》的大熱,讓柏知的熱度逐漸增加,新的節目里,兩個人受關注的點差不多能五五分。 南齊比柏知還好一點,他的履歷豐富,曾經是娛樂圈的流量小天王,唱跳俱佳,后來轉戰銀幕,在海外磨練演技最后變成最年輕的國際影帝,這其中是有很多可以挖掘的點。 但柏知就不行了,這就是個十幾歲的半大孩子,比較出彩的經歷里,和南齊合作的親子節目時柏知還太小了,沒什么可問的,拍攝《仙劫緣》的男二角色時,又和此次電影宣傳無關,充其量問一下柏知,兩次出演的異同。 至于登上新聞聯播的比賽,不好意思,部分內容是非公開的,主持人也沒有辦法問。 而且,柏知是拒絕表露和家人相關話題的,她不想影響mama和jiejie們的生活。 那么問題來了,主持人還能和柏知聊什么? “柏知看起來,要比同齡人更有想法,更成熟一些,平時有喜歡的明星嗎?會不會看一些娛樂新聞?!敝鞒秩俗谏嘲l上,拿出了專業素養,微笑的和柏知尬聊。 “關注的不多,但在電視上看過一些娛樂新聞?!敝劣谙矚g的明星,柏知搖了搖頭,她本來想指一下南齊的,但是,主持人說過,這個范圍是國內除了《罪滅》劇組人員,之外的明星。 她喜歡老電影,和國外一些嘩嘩燃燒經費的大片,要么就已經息影,要么就是外國人,主持人給的范圍,剛好避開了柏知的喜好。 但主持人關注的也不是這個,她又聊了幾句之后,話鋒一轉,問柏知拍攝完《罪滅》之后,對一些涉毒的明星怎么看。 這個問題,已經超出采訪范圍了,現場是有一些觀眾的,南齊不方便直接打斷主持人,給導演做了一個手勢,想要制止主持人這種超綱的問題。 不管柏知怎么看待其他涉毒明星,都是沒事惹麻煩的那種,萬一再被網友抓住什么回答的漏洞,更是平白給柏知的形象抹黑。 節目是錄播,中途有意外還是可以修改的,導演還沒有給主持人新的提示,柏知就看著南齊的手勢,眨了兩下眼睛。 之前她和大南齊說好了,有什么不會回答的問題,就看他提示。 現在,大南齊這個斬立決的手勢,她懂了。 “沒什么看法,不關注,不討論,也不值得原諒?!卑刂獢偸?,“當然,該說原諒不原諒的,不是我,而是所有的毒品受害者,我沒有代替他們表態的權力?!?/br> 主持人眼神一亮,果然,柏知和她了解的一樣,什么都敢說。 搶在導演打斷她之前,主持人接著問,“那在《罪滅》這部電影之中,主角拯救的那兩個角色,值得原諒嗎?” 如果柏知說不原諒,那么與電影之中宣傳引導誤入歧途的吸毒者回歸社會的理念,相沖突,如果柏知說原諒,那么為什么就不能原諒那些悔改的涉毒明星呢? 主持人明顯是想從柏知這里套話,甚至在給她錯誤的誘導,觀眾聽到這個問題,也覺得有點不對勁了,南齊直接沉了臉,起身準備中止訪談。 然后,被柏知拽了回去,“這個問題里,你明顯在偷換概念?!?/br> “明星和普通人涉毒是不一樣的,前者的本職工作之一就是維護公眾形象,而且,必須是正面的積極的,如果做不到,就是失職,混淆明星職業的特殊性,這是邏輯錯誤?!卑刂粗鞒秩?,笑了笑,“而且,做不好本職工作,是會失業的,明星也一樣,沒有特殊的地方?!?/br> 明星失業,不就是消失在公眾面前了嗎? 所以,明星和普通人涉毒,就是不一樣的,前者,還要考慮工作不稱職失業這件事情。 不是站在旁邊嘚啵嘚啵評論,說話不腰疼的問題,也不是你行你上就會苛求我家愛豆,而是,職業特殊性帶來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明星們你上,就必須你行。 職場都不相信眼淚了,本職工作嚴重失誤而丟工作的人本來就要考慮到失業問題。 柏知的咬字斷句,都是在之前參加比賽,被老師們集體培訓過的,很適合在這種公眾場合,吐字清晰,語句簡明的發表觀點。 等柏知說完這些,在場的觀眾也都震驚了三秒。 這孩子,還真的什么都敢說,不過,聽起來也挺有道理的。 實際上,訪談節目里,很容易發現明星本人的情商如何,很多‘高情商’人設也是從這里來的。 被生活錘煉和磨礪掉棱角,有所閱歷的人總是溫和的,不輕易傷害別人,卻依舊會堅持自己的底線,‘高情商’最開始出現的時候,是名副其實的。 但后來,娛樂圈跟風化太嚴重,誰都敢炒‘高情商’人設,反而變得唯唯諾諾,容易妥協,凡事都是對對對,附議附議,誰都不得罪,卻沒有半點自己的觀點。 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的境界,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強行拉高自己的人設,反倒會覺得油膩和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