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節
可現如今…… 不過區區一場落雪,竟就將他擊倒了! 趙夫人越想越難受,忍不住低頭拭淚,卻聽上方一道沙啞的聲音傳來:“多大年紀的人了,還哭甚么?!?/br> 趙夫人一怔,本能的歡喜道:“你醒啦!” 何厲咳嗽幾聲,十分虛弱的笑了笑,道:“不生氣了?” 趙夫人這才記起來兩人還在鬧別扭,略一遲疑,卻還是捶了他一把,道:“哪里能不氣!如今嫌我老了,也晚了,瞧你這個樣子,除了我,還有誰要你!” 見何厲嘴唇干裂,幾乎要扯出血口子來,趙夫人一邊說,卻一邊笨手笨腳的倒了一盞溫水,想了一回,又舀了一個調羹,一點點的將水喂到丈夫口中。 何厲很配合的張嘴,小口啜著,不過始終有大半水都灑到了外頭。 趙夫人手忙腳亂的去擦,到底急出了一頭汗。 “是呀,瞧我這不中用的樣子,也只你不嫌棄罷了?!焙螀栍州p笑起來,捏了捏她的手,感慨道:“這些年,難為你了?!?/br> 趙夫人本也是大家閨秀,詩詞歌賦自然是通的,也做的一手好針線,只是平時不大動罷了,可這些伺候人的活計卻哪里做得來? 越是要強的人,說出來的示弱的話才越叫人心酸。 聽何厲這么說,趙夫人手上的動作就停了,瞬間覺得眼眶泛酸,方才好不容易止住的眼淚又有要洶涌的趨勢。 自己的丈夫自己知道,這么些年來,他何曾認過輸、服過軟!這會兒卻要親口承認自己不中用……雖是說笑的口吻,焉知他心中不是在滴血? “你,你莫說這話,”趙夫人抹了抹眼淚,淚眼模糊的看著他道:“你我都老了,許多事都心有余力不足,且由他們去吧。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管是薇兒還是葭兒,我也都不管了,日后,只咱們這兩個老貨好生過日子,行不行?” 何厲拍了拍她的手,又嘆了口氣,卻是笑著說道:“往年你不大問我朝堂上的事,但凡有個什么風吹草動的,你也從不勸,只叫我放手去做,如今竟也說這話,可見你我著實都老啦?!?/br> 趙夫人點頭,唏噓道:“老啦,都當外祖父外祖母的人啦,折騰不動啦?!?/br> 因著這個事情,老夫妻兩個也順勢將冷戰的事情丟到一旁,先打發人去給何厲請假,又說了會兒私密話。 稍后,何厲吃了藥,又趁著出太陽趕緊挪回正房,藥效上來,有些昏昏欲睡。 趙夫人便將人都遣了,自己拿了一卷書坐在熏籠邊翻看。 正看著,卻聽何厲低聲道:“待這回的事情了了,我也該告老了?!?/br> 方才趙夫人說什么好生過日子的話,原不過是有感而發,并沒指望何厲能馬上應下,因此這會兒一聽這個,竟有些不敢相信。 實在是何厲今年才四十來歲,實在是官員往上爬的大好年華,且唐芽又歷經千難萬險入了閣,自然要大力提拔這個最鐘愛的弟子。正是苦盡甘來的收獲時刻,可何厲竟說要告老? 莫說趙夫人,便是外頭隨便一個人聽了這話,恐怕也只當何厲在說著玩。 見趙夫人滿臉驚愕,何厲反倒笑了,直言不諱道:“若是在以前,哪怕是我豁出命去呢,說不得也得再掙扎一二十年,恐怕最終也是死在任上的多些??山駮r不同往日,且不說我身子骨一落千丈,反不如老師他老人家,便是后頭的小子們也長起來了。我那個師弟,呵呵,旁的我是一千個一萬個不服他,他也確實不如我,可唯獨一個收徒弟上,哼哼,他的運氣著實好了些!我再多撐個三幾年,想那小子也就能站穩腳跟,再有師弟他們從旁協助,我名下那幾個小子雖不大爭氣,卻也勉強能賣把力氣……屆時我也能安心離開啦?!?/br> 原先何厲沒有退意的時候,是趙夫人巴不得離開這殺人不見血的漩渦;而如今換了主動想要退出了,她竟有些遲疑了。 同床共枕這么些年,對方想什么看不出呢? 見她這樣,何厲就嘆道:“說來,我也累了,我也是個人吶。想當年我也是年少得意,不過二十來歲便入了朝堂,迄今已有二十載,風光過,落魄過,得意過,狼狽過,名有了,財也不缺,也算夠了?!?/br> 趙夫人也是無限唏噓,既意動又遲疑,頓了下才道:“說的輕巧,朝堂那等地方,哪里是你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你的心意我已明了,還是順勢而行,徐徐圖之,切莫硬來,如今你可經不起再折騰了?!?/br> 她是怕何厲一旦起了這個心思就會急不可耐的去做,而正如她所言,朝堂這種地方入的艱難,出的也不容易,往往是身不由己。若何厲真的發了犟脾氣,惹怒皇太子事小,就怕得罪了唐芽,屆時師生翻臉,他們才是真的天下之大,無容身之處呢。 何厲自然知曉她的意思,點點頭,實在抵不過困意合上雙目,含糊不清道:“我曉得?!?/br> 先是杜文當眾噴血,后有何厲臥病在家,這一對翁婿排著號的出事,只叫朝堂內外議論紛紛,各色猜測層出不窮。 有不少人打著探望的幌子來打探信息,都叫兩家無一例外的擋回去了。 趙夫人也真的趁夜色偷偷去了杜家一次,同王氏長談,說自己這次的確魯莽了。 事已至此,又沒鬧出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且杜文雖是自己的兒子,同樣是對方的女婿,還是她女兒的終身依靠,恐怕她不想讓杜文出事的心不比自己要少,王氏自然也不會借題發揮,不過到底又說了好些話來安趙夫人的心。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杜瑕真的恢復了許久不見的工作狀態,著實叫眾人驚喜。尤其是書海的李掌柜,得了信兒之后簡直感激涕零,歡喜非常,暗地里沒少拜菩薩,甚至還順道替杜文求了個簽…… 畢竟是兄妹,若杜文有事,指尖舞先生必然也是心煩意亂,又哪里來的心情寫作! 杜瑕先做了一個通俗易懂,受眾面最廣的話本,講的就是有一戶最普通不過的四口之家,夫妻和睦,兒女孝順,雖不算大富大貴,可書中描寫的溫馨場面直叫讀者看后羨慕不已,恨不得自家就是這般模樣。 然而緊接著,杜瑕就筆鋒一轉,寫嫁出去的女兒繼續秉承善良的本質,在同鄰里友善相處的過程中意外得知對自己很好的鄰居大娘得了一種病癥,而巧的是這種病癥與之前她的母親得過的病癥極為相似! 因都是平頭百姓,并無多少積蓄,很多人都是小病忍,大病拖,很不愿意第一時間找正規的大夫,鄰居家自然也不意外。 女孩兒看不下去,便主動說了自家母親用過的偏方,并十分熱情地表示并不需要什么貴重的藥材,不過幾樣常見之物就好。 鄰居十分感激,且聽說她母親就是吃這個好了的,當即一點兒不懷疑的照方子配了一副,哪知一劑“藥”下去,老人家竟一命嗚呼了! 兩邊人都嚇得魂飛魄散,又叫了大夫來做垂死掙扎,誰成想那大夫來了一看便說不好,竟是被毒死的,就問之前給病人吃了什么藥,那鄰居自然是如實說了,又將方子說與大夫聽。 大夫聽后頓覺不妥,又要了藥渣和沒用完的所謂藥材看了一回,只說是吃錯了,那根本就不是藥方。、 “每一付方子都要講究個中正平和,且不說這里頭沒有一味正經藥材,偶爾幾樣竟是有毒的!混在一起豈不是要人命?青壯年尚且經不住,更何況是位老者?你們這不是救人,竟是殺人呢!” 再者,這兩位老人根本體質不同,便是方子對癥,還要講究個藥量和搭配,更何況兩位老人得的壓根兒不是同一種??! 原本和睦的兩家人登時反目成仇,鄰居家的兒女媳婦都要同這姑娘拼命,而那姑娘也是覺得委屈,只說自己本是好意。 “本就是我娘吃著好,我為了替他們省錢才說與他們聽的,一般人我還不告訴哩,吃不吃在他們,如何又成了我的不是?” 老大夫問了死者家屬死者生前的情況,聽罷不由得喟然長嘆道:“可惜可惜,糊涂糊涂呀!” 原來那老太太得的根本不是什么大病,若是老老實實找大夫把脈抓藥,也不過一二兩銀子的事兒,不過三兩個月就好了??善@群百姓都覺得藥店便是那龍潭虎xue,大夫也俱是殺人割rou不眨眼的混賬,竟不敢去,非要信什么不知哪兒聽來的偏方! 說罷,又教訓那姑娘,道:“你更是糊涂,好心就不能辦壞事了么?更加可惡!醫術博大精深,且莫說你半點醫理不通,如何知曉,便是我等積年的老大夫了都不敢輕下斷論!更何況你說的什么藥材,又哪里是藥材!便是你母親吃了好的,也必然不是你同他們說的那幾種!” 那姑娘越發委屈的狠了,又要在地上打滾,冷不防被這家的兒媳婦撲上去狠狠抽打了幾巴掌。 兩人登時鬧成一團,最后一個不留神,那媳婦竟被這姑娘一掌推倒在地,可巧后腦勺磕到石頭上,竟當場就死了! 嗚呼哀哉,本來和和美美的幾個家庭,這會兒竟都因為一張壓根兒不知哪里來的混賬偏方毀了個徹底,著實叫人嘆息。 杜瑕將書稿送過去之后,李掌柜照例先翻看了一遍,見竟然不是以往那種說情愛的,可也是同民間風潮擰著來的,讀后直教人汗毛倒豎,仿佛就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一般,驚出一身冷汗,不由得贊了一聲:“果然是先生?!?/br> 人吃五谷雜糧,沒有不生病的,而民間又有一句話:沒什么別沒錢,有什么別有病,說的就是看病難。 但凡生了病,生活富裕的家庭也就罷了,可是尋常百姓家,生病就意味著砸鍋賣鐵、傾家蕩產,哪里會有幾戶頭一時間就跑去瞧大夫呢?也不過死撐,實在撐不過去就聽長輩或是左鄰右舍的說幾個偏方,糊弄著來罷了。 甚至除了救命的之外,市面上也同樣流傳著許多所謂可以“強身健體”“百病不生”乃至吹破天的“長命百歲”的方子,一樣受人追捧。 可平時聽著也就罷了,如今看了這話本子,卻又忍不住叫人細細琢磨: 這些所謂的人家已經試過了,十分有效的方子,到底是能救人的多些,還是殺人的多些? 至于那些“人家”,又到底是哪家的誰呢? 不用往遠了說,就是李掌柜自己,因為生意做得好,也算是腰纏萬貫,日常十分講究,打從前幾年開始就花高價從南邊來得一個商人手中買了一個據說十分靈驗的養生方子,如今泡了酒,日日喝著呢。 原先他并不覺得有什么,因為周圍不少認識的人也都是這么做的,可如今看了這話本子,登時就覺得仿佛有人在自己臉上狠狠拍了幾巴掌,只叫他冷汗涔涔,腦中嗡嗡作響。 是了,是了,他自從接了這方子,因怕好容易要來的“神方”外流,并未給任何人瞧過,自然也沒有大夫驗證的! 眼下他已經喝了幾年,其實并沒感覺到有什么功效,更別提那商人口中說的神乎其神,可往往同一眾好友坐在一處閑聊時,哪怕為了臉面,也硬要說好…… 自己是這樣,那么是不是他們也都是這般呢? 想到此處,李掌柜也顧不得許多,當即一咬牙,先吩咐手下人刻板,準備印刷,然后即刻家去取了那曾經被他視若珍寶的方子,直奔開封城內最有名的藥鋪去了。 結果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 那位成名已久,傳說能氣死閻王的老大夫看了方子之后哈哈大笑,只說這必然是逗人玩兒的。 “李掌柜卻是從哪里弄的這紙?”他竟連方子都不屑于稱了,只捋著花白的胡須道:“不過是胡亂堆疊罷了,卻哪里有什么功效,李掌柜身家巨富,切莫叫小人蒙騙了?!?/br> 說的李掌柜臉上青一陣紅一陣,卻哪里有臉說自己非但已經叫人得手,且還被騙了許多年,如今便是想找人報仇都不知去哪兒尋! 不過眼下他最關心的卻是另一個問題:“若是照這方子吃喝,可有性命之憂?” 那老大夫看都懶得看那張紙一眼,只漫不經心道:“不過是江湖術士弄著玩兒的,壓根兒沒有一味正經藥在里頭,不過治不了病,也吃不死人罷了?!?/br> 李掌柜聽到這里才算是徹底放下心來,鄭重其事的道了謝,給了診金,飛也似的沖回家去,抬手就將那盛滿“藥酒”的壇子砸了個粉碎! 去他娘的偏方! 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話本的問世固然帶來了一定影響, 部分讀者真的如杜瑕所愿, 第一次開始思考起外面流傳的那些偏方的可信度, 且部分人當真如李掌柜這般打消了使用偏方的念頭,進而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然而細細追究起來, 實際上這份影響力相當有限, 應該說只局限于一定的圈子內, 比如說中等及以上人家。 沒能盼來預料中掀起驚濤駭浪的巨大反響, 杜瑕在失落之余用心思考,卻又覺得雖然是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 首先她推出的產品是話本, 一本少說也要一二百文錢,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受眾面:至少是生活略微寬裕,起碼能解決之溫飽的。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最容易信賴并且使用偏方的又是什么人呢?毫無疑問, 貧苦人家。 富貴人家自不必說, 往往都有自己的醫者供奉, 或是熟悉的名醫, 中等人家也不差這幾個看病的錢,身子不爽了, 自然頭一個反應就是看大夫, 又哪里會注意什么民間無根無由的偏方? 所以除非是真的遇到連好大夫都束手無策的疑難雜癥, 病患以及病患家屬走投無路,便如溺水之人,拼盡全力的也想要抓緊手邊的任何事物, 哪怕是江湖術士的方子,都想用它來做垂死掙扎。 剩下的便是那些連基本生活都難以保障的貧苦人家,他們連日常溫飽都難以保證,自然沒有那個余力去看大夫的。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身邊一旦出現了這樣一種既省錢又有可能治愈的方法,他們自然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抓在手中。 而偏偏也就是此類人,偏方的最廣大應用人群,他們也是最沒有可能掏出一二百文這樣一筆在他們看來算是巨款的銀錢,來購買話本子這樣的非生活必需品的。 所謂的精神生活,往往都要在物質生活豐富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會考慮,而當一個人衣不遮體食不果腹,吃了上頓沒下頓,又哪里來的閑情逸致去思考什么話本子! 所以說,即便杜瑕的話本子寫的再怎么足以打動人心,最需要看到的人卻根本看不到!這才是最要命的。 其實退一萬步說,就算他們看到了,知道可能有風險,也未必會如杜瑕所愿的放棄使用。因為他們除此之外實在沒有別的法子,百般無奈之下,不得不冒險。一次兩次的小病治的起,可三次四次呢? 想明白這一點之后,杜瑕不禁感到了一種深深的無奈和無力。 她不禁想起了后世的一句話:不管什么時候,生病也只是有錢人的權利。 別說什么老天是公平的,其實老天爺……根本就不公平。 也別說什么世人都有生有死,眾生平等的話,便是這生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人為cao作的。 莫要急著爭辯,不信你看,你瞧那些腰纏萬貫的豪商巨賈或者是達官顯貴,同樣的病癥,他們就能毫不在乎的求醫問藥,然后用最短的時間重新恢復健康,一應過程也不過是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點小波瀾罷了。 而對窮人來說,哪怕一點點病癥,也足夠讓他們傾家蕩產。 所以他們不得不遲疑,也不能不遲疑,因為他們要考慮的還有很多,比如說能否支付起高昂的治療費用?以及后續所產生可能帶來的問題:好比饒是拼盡全力東拼西湊攢足了醫藥費,救回來這個人,而因此產生的巨大經濟損耗又該如何填補,今后的生活又該如何繼續…… 不是不想治病,不是不想活著,他們活不起。 一句話,有錢人可以拿錢買命,而窮人卻只能用命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