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越是放松,大腦就越是偏好回憶,無論好的壞的??到淌谌昵昂推拮与x了婚,妻子是大學文學講師,也是個熱愛生活脾氣溫柔的人。他們離婚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他不著家,一回家要么備課要么忙著研究學術,就連對于夫妻生活,他都興致缺缺。 兩人年輕時在外人看來是一對璧人,相貌學歷相當,絕對是結婚的不二人選。他們對此也很滿意,因此在朋友的介紹下接觸、結婚,卻忽略了婚姻并不是填空題。 總歸一句話:他們想要的不同。 在這個城市,也有和康教授一樣職業光鮮的成功人士,回到家中卻連碗熱飯都沒有,而那些鬧哄哄的巷子里,白天揮灑汗水的小商小販,卻能在下班后享受團聚,擁抱家人。 不同的人生,從來都取決于人不同的選擇??到淌诓恢挥幸淮蜗脒^,如果當年聽從家人的安排,畢業后留在老家,和那個下嘴唇有顆痣的姑娘結婚,一切都會不同。 他幻想著煙火氣十足的家,孩子可愛的笑臉,沒有百人講堂,也沒有伯仲之間的較量,霎時澎湃的心變得冷靜。他想,他要的或許從來都只能伴隨孤獨。 洗澡水放好了,他鉆進去,想關掉音樂的時候卻想起到了徐明朗也是做音樂的,正好他也很好奇,這樣的人會寫出怎樣的音樂來。 他在搜索欄里輸入“徐明朗”三個字,卻沒有搜出相關曲目,于是他改上百度搜索,里面除了滿頁的“徐明朗是誰?”“徐明朗魔方殺手”之外,還有一個“徐明朗 宇宙方程”的字樣。 他點進去,才知道“宇宙方程”是徐明朗在高中就組建的一個樂隊,還發表過一張同名專輯,而現在之所以查不到徐明朗的名字,是因為他不再以個人名義發表歌曲,大多是擔任作詞作曲。 他在專輯欄里搜“宇宙方程”,看到一張簡陋的專輯封面,上面直接是一道手寫的方程式。他點進去翻看一遍,歌名都比較新穎,看起來不會是他喜歡聽的。于是隨便點擊了一首,歌名叫《與共》。 開頭是一段吉他輪指,旋律憂傷,少年有點沙啞的聲音娓娓道來...... 從影子里剝離出一個我, 放逐在你身后, 一起在夏夜里漫游, 細數稻田里的螢火蟲 以為一切沒有盡頭 如果你要走 千萬別告訴我 我愿回歸在你腳下 燃燒成玫瑰色的火 如光影交錯 如果你要流浪 請帶上我 或許我能感同身受 這望眼欲穿的生活 別再用傷口證明鮮活 恨不能粉碎所有 光影與共 即便在夢中 也要悲痛你的悲痛 …… 難以想象,昔日滿腹才情的少年人,如今竟淪落成連環殺手。如果不是他職業所至,他會把這份瘋狂歸罪于精神疾病,才能讓他忽略心底那份惜才的酸楚感蔓延。 徐明朗并不是在裝瘋,很多細節都能看出,他是發自內心的相信自己所說??到淌谶^去遇見過一個難纏的角色,懂得騙人先騙己,一度蒙蔽了評審團的判斷。但最終還是被他找到了破綻。 徐明朗究竟是真的瘋了,還是耍手段?仍然需要時間的佐證,只是有一點,他想不明白。 在心理學上強調,無論邏輯多么混亂的言語,其中必定有某種邏輯,或許是潛意識流露,又或者是某種暗喻。從鑒定評估開始那一刻,徐明朗就表現出并不在乎鑒定結果的樣子,并開始講述一個天馬行空的故事。難得的是,康教授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可一旦來鑒定的人不是他,而是另一個人呢?或者康教授壓根不愿意聽廢話,僅僅用兩小時把他打發了呢? 徐明朗沒法預卜先知,那套欲擒故縱的方法用不對,就可能真的被判死刑。 他寧可冒著死刑的風險,究竟是因為“士可殺不可辱”的倔強,不肯一輩子呆在精神病院?還是故意為了掩飾什么,在混淆視聽? 可他們都很清楚,事情到了這一步,混淆視聽又有什么意義,徐明朗已經到了最后的審訊階段,徐明朗是魔方殺手的事已經板上釘釘了,他還有什么可袒護的,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 他又想到了周雪榮,他人現在在哪兒呢,他知道徐明朗有可能會被判死刑,又會作何反應? 康教授洗過澡后,給市局的人打了個電話。 “關于徐明朗的個人資料,能提供詳細點嗎?我想知道周雪榮的近況?!?/br> 電話那頭傳來敲鍵盤的聲音,隨后說:“好的好的,資料您急著要嗎?明天給您成嗎? “最好是盡快?!?/br> 電話那頭有點為難,誰能想到大晚上的接個電話,愣是給自己加了個班。 “那好吧,等會我調出來給您郵箱發過去。您剛才還問了那個周雪榮是吧?” “對,麻煩您了?!?/br> “嗨,哪兒的話,都是分內事兒。早點把這個變態繩之以法,咱濱海老百姓才能安心?!?/br> 康教授笑著附和,等待下文。過了會兒,電話那頭說:“啊,周雪榮啊……他不在濱海?!?/br> “不在濱海?”康教授拿著吹風機的手放下了,“他出國了嗎?什么時候的事?” “沒。三個月前,周雪榮購買了去北京的機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