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
劉協怒而抓起宮燈重重擲在地上,對這套歪理邪說非常生氣:“給朕滾!” 殿外,曹初依舊固執地維持著行禮的姿勢:“臣請陛下設朝?!?/br> 殿內忽然傳來一聲重物擲地的巨響。 曹初笑意不變,撥開侍衛的手:“殿中有變,身為臣子,豈能坐而觀之?自當前去護駕才是?!?/br> 守衛這下沒攔她。 劉協緩緩抬頭,望見帶劍從殿外走進來的女子,怒火中燒。 他的目光仿佛一把刀子,似乎想要將曹初的臉劃個七零八落,看上去總算有了些先祖的影子,或是皇帝的威嚴。 曹初淡淡哂笑:“看來是臣身份低微,陛下不愿將就。也罷,魏王早已候在宮門,臣還是去知會一聲,讓殿下親自來請吧?!?/br> 劉協的目光根本震懾不到她,在曹初的眼里,他這樣的做法反倒是像溺水之人垂死的掙扎。 “阿姊?!?/br> 曹節突然出聲,見曹初看過來,淡淡笑道:“陛下龍體欠安,還請稍候片刻?!?/br> 曹初點頭,轉身離去。 曹節拾起方才被劉協擲在地上的宮燈,低聲喚道:“陛下,妾失言了?!?/br> 劉協還生著氣,轉過頭去不想看她。 曹節笑了笑:“我這么做,不單單是為了兄長,也是為了陛下好?!?/br> 劉協譏嘲地揚起唇角:“為我好?” 曹節輕輕點頭:“大局已成定勢,天下的人心都不在陛下這里。如今陛下這么做不過只是發泄憤怒而已,于他人無益,于己更是無益?!?/br> 劉協愣了良久,不得不承認曹節說的都是事實。 半晌,他長嘆一聲,深吸了一口氣:“去取玉璽來?!?/br> 曹節抿唇:“遵旨?!?/br> 延康元年,漢帝禪位于魏王,改元嘉平。 嘉平元年,晉大將軍、清淵侯為鎮國長公主。 曹彰眨眨眼:“為什么不是王?我以為阿姊會覺得王這個稱呼更威風一點的?!?/br> 他們都是王,阿姊卻是長公主,著實不太符合她的性格。 曹植一捅他的胳膊:“那奉孝先生該喊什么?王妃嗎?” 曹彰撓頭:“也是哦?!?/br> 曹初樂顛顛地一攬邊上的郭嘉:“孤的王妃在此,你等可不許造次啊?!?/br> 郭嘉挑眉。 一山更比一山高,正洋洋得意的曹初壓根沒想到郭嘉還真就配合著演上了。 他慵懶地往曹初身上一倚:“王爺日夜常有美人陪侍在側,月下花前,徹夜長談,好不逍遙自在?!?/br> 曹初:“……” 湊不要臉! 她跟黃月英呂姝鄧艾黃忠那些個僚屬好好的討論公事,怎么倒成了郭嘉口中的月下花前、徹夜長談? 不過仔細一想,貌似還真有這么一回事,曹初的確經常為了忙公事而徹夜不歸。 似乎感受到了話語中的微妙醋意,曹初熟練地哄道:“再逍遙,那也比不過與王妃待在一起來得快活?!?/br> 一旁,默默看完全程的郭奕扯扯邊上發呆的曹叡:“走吧,再不走,諸葛丞相又要來查功課了?!?/br> 曹叡突然跳起,驚道:“我功課還沒寫!” 郭奕眼珠子滴溜一轉:“沒關系,劉阿斗那家伙跟我說他也沒寫?!?/br> 劉備的兒子劉禪,小名阿斗,跟他們一塊待在鄴城學官。 曹叡眼睛一亮,問道:“那你寫了嗎?” 郭奕攤手:“當然沒有?!?/br> 曹叡急了:“你不怕丞相罵你??!” 郭奕從袖中掏出一把小折扇:“我可以偷偷躲到阿母那里?!?/br> 這樣一來,諸葛亮再生氣都不會追過來了。 曹叡一敲腦袋,喜道:“好辦法,真有你的!” 郭奕眉眼彎彎:“怎么樣?” 曹叡點頭如搗蒜,聲音堅定:“就這么辦?!?/br> …… 學官。 諸葛亮慢悠悠地搖著羽扇,笑著對劉禪問道:“功課可完成了?” 劉禪雙手背在身后,睜著一雙水汪汪的眼睛,無辜地望著他。 諸葛亮沉了一點點面色,望向郭奕。 郭奕眨眼,兩手空空,對他露出一個毫不心虛的笑容。 諸葛亮又沉了一點點面色,望向曹叡。 曹叡望天,左顧右盼,就是不肯看諸葛亮的眼睛。 此時,諸葛亮的臉色已經不能用差來形容了。 ——竟然都沒寫! “為何不寫?” 曹叡眨眼:“功課太多了,估摸著寫不完?!?/br> 郭奕悄悄抬眸望了一眼:“忘了寫?!?/br> 諸葛亮問劉禪:“你呢?” 劉禪躊躇片刻,裝模作樣地撓撓后腦勺:“???丞相有布置功課嗎?” 話音方才落下,郭奕眼疾手快地一把拉過劉禪就跑。 劉禪感動:“好兄弟,真講義氣!” 諸葛亮剛想追出去,卻發現郭奕拉著劉禪躲到匆匆趕來學官找人的曹初身后,動作異常嫻熟。 諸葛亮默默收回了邁出去的腳,扇子上的羽毛變得有些蔫噠噠。 ——下回別讓他逮到! 誰知曹初卻上前對著諸葛亮嚴肅道:“敢問諸葛丞相,如今可還查得到建安五年辦的案子?” 諸葛亮略略思忖,也嚴肅起來:“年歲隔得久了,難免會有遺漏。不過當年案子的結果都有記錄,若要查起來……耐心一些,倒是能查得到?!?/br> 曹初把他拉到一邊,解釋道:“建安四年,父親與袁紹戰于官渡,此時局勢尚且不明朗,我軍多有通敵之人,且留下了通敵密信。后袁紹為父親所破,信件為我軍所得,盡管父親燒了那些通敵密信,卻還是被人看到。建安五年時,我偶然得知密信內容,其中真假相摻,這個案子多數是我查的,我想……我當時應該是查漏了一個人?!?/br> “誰?” “騎都尉——孔桂?!?/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