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節
堪稱奇景。 曹初望著漆黑的夜中瑩瑩發亮的星星點點,驚喜道:“是流螢!” 郭嘉眉眼含笑:“行軍條件簡陋,故才想了這么一招,還望子劭勿怪?!?/br> 大量的螢火蟲很快就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只不過曹初和郭嘉并不在意這些。 曹初挽著他的胳膊,輕輕一靠:“哪里簡陋了,明明很好看?!?/br> 郭嘉莞爾一笑,輕輕攬住她。 郭奕:“……” 突然有一種自己很多余的錯覺? 他默默地往邊上挪了挪,瞧見曹叡正逮著一只螢火蟲,便猛吹一口氣,螢火蟲立即從曹叡的指縫里溜走了。 曹叡大怒,想要揍他。 郭奕早有準備,在曹叡反應過來之前就一溜煙跑遠了。 曹叡不想放過他,舉著拳頭繼續追。 這兩人跑到立在一旁安靜思考人生的曹丕身邊追逐打鬧,繞著他轉了一圈又一圈。 吵鬧聲使得正闔著眼的曹丕額上青筋微微凸起,眸子稍稍睜開一道縫。 曹叡和郭奕毫無所覺。 郭奕到底年紀比曹叡小一些,跑不過他,沒過多久二人就扭打在了一起。 曹丕身上掛著的香囊又被曹叡和郭奕同時拽掉,這香囊看上去很新,顯然是最近剛換的。 曹丕忍無可忍,手迅疾一伸,精準地捏住這兩個小兔崽子的領子,將他們提起來。 …… 曹初突然問道:“奕兒呢?” 郭嘉回憶:“我方才瞧見他去尋玩伴了?!?/br> 曹初點了點頭,將頭輕輕枕在他的肩上,繼續欣賞著漫天飛舞的螢火蟲。 另一邊,被提著的郭奕四肢懸空,抬頭瞧了瞧曹丕沉下的臉色,求救似地伸長了小手。 阿翁阿母你們回頭看一眼??! 然而并沒有什么用,因為此時的曹初和郭嘉開始談論起了公事——是關于南下的。 如果劉表不投降,他必將聯合孫權抵抗曹軍。 郭嘉提議道:“早聞子劭一封信便將劉荊州氣暈于陣前,依嘉之見,不若子劭再氣他個一回?” 曹初眼睛一亮:“再氣一次?” 這其中難道還有什么講究? 郭嘉含笑不語。 …… 劉表這會兒是慌得很,殊不知許都的劉備和劉璋此時也在面面相覷。 劉璋眨眨眼:“喲,這不是劉豫州么?” 劉備是名義上的豫州牧嘛,叫他劉豫州是可以的。 劉備嘴角一抽:“真巧,劉益州怎么也在這?” 第97章 二氣劉表 南陽郡。 曹cao這回增兵的意圖很明顯, 就是要把荊州給拿下。 此時荊州西面的益州都被拿下了,再加上荊州北邊的豫州和司隸地區都在曹cao的手里, 可謂是兩面夾擊。 曹初建議分兵。 當年的袁紹強于曹cao,卻不聽田豐“外接英雄,內修農戰, 分兵時擾其軍”的建議, 發動了一個足以傷筋動骨的大規模戰爭來定成敗。 結果呢?袁紹早就涼了呀。 他們現在遠強于劉表,但卻顧忌他的水軍,而南下肯定免不了會用到水軍。 別說什么繞路不繞路的話, 要知道, 有些狹路相逢的遭遇戰并不是你想不打就不用打的。 曹cao剛開始挖玄武池來訓練水軍的時候, 造了船讓將士們上去適應一下,結果這些人多半都是上船懵逼,下船就吐。 典型的就是呂布。 呂布的家鄉在北邊的并州, 那里的氣候本身并不好, 所以不管多惡劣的天氣,他都能扛得住, 而且很容易適應,唯獨對這搖搖晃晃的船沒轍。 不管是帶騎兵還是帶步兵都絕世無雙的虎將,一上船跟被拔了胡須的老虎似的,暈暈乎乎。 曹cao無奈,只得開始細細挑選水軍, 順便還喊了崔鈞頂上, 左右最近沒多少屯田的事, 比較清閑。 好在曹初對船的適應性比較強,畢竟她并不是從沒接觸過船。 自從曹初的官職跟曹昂的將軍府分離開之后,已經很久沒有見到以前的那些同僚了。 尋了個空閑時間,她想找原先關系不錯的同僚敘敘舊,便只身一人去曹昂的軍中找人。 沒走幾步,曹初就聽到兩個士卒在角落竊竊私語。 “你說軍師他一個文人為什么長這么高?我瞧他的時候仰得脖子都酸了?!?/br> “咱們軍師是高,可也沒高到你說的那個程度罷,估摸著有八尺,你才六尺半,是你太矮?!?/br> ——軍師? 曹初在曹昂的將軍府任職時并沒有軍師,想來是這兩年才出現的。 曹初輕咳一聲,出聲道:“都在嚼什么舌根呢?” 士卒回頭一望,驚喜道:“長史!” “現在的長史可不是我?!?/br> 曹初緩步踱過來,裙擺輕輕晃動。 “小人失言,還望將軍饒恕?!笔孔鋼狭藫夏X袋。 曹初壓下心底的疑惑,面上維持著云淡風輕的笑容:“無妨,你先去吧?!?/br> 士卒們對她一禮,低頭離開。 她之所以沒有發問,是因為不合適。 曹昂見過的人絕大多數她都見過,可曹昂什么時候多了一個她不知道的友人? 曹昂的友人基本上也是曹初的友人,除非這個所謂的“友人”是曹初去打益州的時候跟曹昂認識的,這樣說來,曹初不知道這個友人的存在便有了解釋。 是什么人能在短短一年之內跟曹昂相交莫逆,而且還成了將軍府的軍師? 反正這又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曹初直接去處理軍務的地方找人了。 甫一跨進門檻,她就跟一雙熟悉的眼睛對上了。 曹初眼睛一亮:“喲,孔明!” 諸葛亮動作一頓:“……” 都說惹不起躲得起,但曹初不一樣,這人是躲也沒法躲。 …… 劉表是在襄陽處理公務的,南陽郡一失,緊挨著它的襄陽郡就成了首當其沖的,如果要遷,他只能往南遷。 可劉表這會兒還在投降和不投降之間就糾結,如果再要糾結南遷的事情更是腦闊疼。 劉表趁著曹cao穩定南陽的時候糾結,但孫權不會給他糾結的機會。 他又一次派使者去見了劉表,并且要劉表跟他聯合抗曹。 上回他派使者去的時候劉表既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這回卻是必須要做個決定了。 劉表身邊的蔡瑁和蒯越是主張投降的,但孫權這回是下了狠功夫,想跟劉表面談,地點定在江夏。 劉表猶豫了好幾天,還是同意了這個提議,收拾行裝準備離開襄陽。 雖然還沒有定下,但這個舉動昭示了他的選擇。 劉表到底是不甘心的,他到底不是劉璋,年輕時也曾一腔熱血打拼基業,如今卻要拱手讓人,任誰都不會無動于衷。 蔡瑁見狀深深嘆了口氣,開始給曹cao寫密信。 在真正到了和劉表決戰之前,曹初反而緊張了。 無他,赤壁之戰的印象實在太深刻。 諸葛亮搖著羽扇,有些不理解她的擔憂:“以弱克強者,若非天時、定為人謀,劉荊州可得其一?” 如果這兩者都不占的話,弱的那方憑什么打勝仗? 畢竟劉表不是劉備啊。 曹初笑了笑:“所言甚是?!?/br> 按照她的理解,諸葛亮這句話的意思完全可以翻譯成不要慫就是干嘛。 平日里大小戰爭她從來不慫,怎么到現在反而慫了? 這可是不應該的呀。 …… 趁著在南陽整軍的這些功夫,曹初開始派人暗戳戳宣揚曹軍干的好事。 都說做好事不留名,可曹初自認為自己沒那么高尚,所以她不但要留名,還要讓其他人知道。 堤壩之類的一直在修,坑也一直在挖,曹軍在曹初的吩咐下幾乎是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做好事,名聲極好,已經到了去哪兒哪里的百姓夾道相迎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