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節
論干架她半點不慫的! 司馬懿:“……” 另一邊。 諸葛亮把哭天搶地的小童抱起來,問道:“不知壯士來此有何貴干?” 夏侯充先是給他道了個歉, 接著瞇眼道:“你便是司馬懿罷, 還請你跟我們走一趟?!?/br> 一聽司馬懿的名字,諸葛亮就不太開心:“不是?!?/br> 夏侯充見他變了臉色,認定諸葛亮是被揭穿而不悅:“如果你不是司馬懿, 怎么可能會有如此反應?兄弟們,給我上……” 話還沒說完,只聽“碰”的一聲, 諸葛亮不堪忍受胡攪蠻纏, 直接把門關上了。 別說是文人了, 就是儒將都跟這個夏侯莽夫說不到一塊。 夏侯充狂拍諸葛亮的門:“司馬懿!你別躲在里面不出聲,你有本事裝風痹,怎么沒種開門???” 諸葛亮黑著臉把門打開,羽扇往邊上一指:“司馬仲達在那邊?!?/br> 這時,曹初和司馬懿走了過來。 她聽見夏侯充的話,深感丟人,隨手扯了塊布往他嘴里一塞:“閉嘴吧你!” 接著,曹初拱手給諸葛亮道歉,態度那叫一個溫和。 司馬懿嘴角一抽,望著方才兇巴巴威脅他的曹初此刻卻彬彬有禮的樣子,莫名有些不服氣。 態度差別居然這么大! 司馬懿森森地起了一種自己被欺騙了的感覺。 平日里他跟諸葛亮就誰也不服氣誰,如今曹初卻對他倆的態度大相徑庭,這又是什么意思? 于是司馬懿就問曹初。 他算是看明白了,跟這個人拐彎抹角打機鋒簡直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因為她特別會裝傻。 曹初眨眼:“威脅他沒用啊,他的友人也是我的友人,如果我真的把他威脅過來,那我就沒法跟徐元直他們交代了?!?/br> 還有一個原因曹初沒說。這兩人歷史上的記載就不一樣啊,更何況曹魏三代都對司馬家仁至義盡。 她依稀記得后世還有句歇后語,貌似是什么司馬懿他兒子之心路人皆知。 至于他兒子到底是誰,過了這么多年曹初也記不清了。 不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曹初倒是沒對他有什么疑心。 如今曹cao一口氣拿下了四個州,盡管任用了當地很多的人才,可還是不夠。 諸葛亮似乎是意識到了什么,最近不肯找友人了。而對于司馬懿這種級別的人才,棄而不用疑神疑鬼的才是傻子。 并且司馬懿也敏銳地意識到了這一點。 曹初又去了一趟劉表在襄陽的荊州牧府,當晚就收到了蔡氏的密信。 是一整套水軍訓練的方法,還有一套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經驗是只有長期訓練水軍的人才擁有的。蔡瑁甚至還把劉表水軍的情況給她透了個底。 曹初挑眉一笑,若無其事地收下了。 …… 鄴城。 曹cao口中說是要北伐,可他回到鄴城弄完剩下的事情之后,卻遲遲沒有動作。 曹營的大多數人自然是不想打的。主戰的人本來就很少,曹cao最近又態度模糊,這不得不讓人暗自思忖他是不是改變主意了。 呂布一看這情況就急了——說好的要去跟異族干架呢? 又等了半個月,他見曹cao還是沒動靜,又想起軍師祭酒郭嘉也是為數不多主戰的人之一,呂布就不情不愿地挪過去問他。 郭嘉折扇打開,笑道:“稀客啊?!?/br> 呂布隨便找了個地方一坐,嘆氣道:“你趕緊收拾收拾東西,隨我去打烏桓!” 郭嘉面色不變:“這是為何?” 呂布露出個不敢置信的表情:“你不會也不想打了吧?” 郭嘉微微搖頭:“自然不是?!?/br> “那為什么還不出兵?”呂布不滿道,“這都半個月了?!?/br> 郭嘉挑眉:“主公尚且不急,你又為何如此急切?” 呂布一噎,隨即理直氣壯道:“再不打,難道要等他們來打我們嗎?” 雖說有時候智商不太夠用,但呂布的戰場直覺非常敏銳,竟也從蛛絲馬跡中察覺出了烏桓首領蹋頓的野心。 郭嘉輕搖扇子:“再等等?!?/br> 呂布的坐姿開始不端正了:“不想等?!?/br> 郭嘉頓了頓,耐心道:“等?!?/br> 呂布梗脖子:“不等!” 郭嘉拿起邊上的酒壇子,打定主意不理這作幼稚行徑的莽夫。 呂布重重地咳了一聲,又把眼珠子偷偷轉過去看郭嘉的反應。 郭嘉當沒看見,開始斟酒。 呂布冷哼,畫戟重重往他案上一擱,久經沙場的殺氣霎時震得屋內的侍人一抖。 郭嘉還是沒理他。 呂布不悅,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 郭嘉卻笑吟吟地繼續斟酒:“嘉有一言……” 呂布見他總算做出反應,樂顛顛湊過去:“什么話?” 郭嘉要坑人簡直一坑一個準,更別說呂布這種坑起來難度極低的了。 他神神秘秘地對呂布低聲囑咐一番。 呂布眼睛一亮,提起畫戟就開始傻乎乎的繞著鄴城跑圈兒了。 至于曹cao為什么不打……因為現在是秋天。 烏桓剛剛接納袁熙和袁尚,短時間內不會主動出擊??梢坏蕉?,他們就必然會跑到幽州來劫掠。 由于在短時間內連克幽并兩州的緣故,烏桓必然心生防備,現在曹cao按兵不動,就是為了放松他們的警惕。 郭嘉提出的建議是打,而且是在他們剛退去的時候打,因為這時的烏桓恰恰是最沒有防備的時候。 …… 荊州。 這兩年來,曹初已經很少聽到叫囂著讓曹cao把權力還給皇帝的話了。不說曹cao的治下,就連劉表這里也沒什么人會說這種話。 劉協的存在感越來越弱。 如果不是后世的影響太深刻,曹初幾乎以為一切都很順利。但也只是幾乎而已。 她知道,之所以現在什么事都沒有,是因為曹丞相做的事情還沒有觸碰到一些人的底線,一旦觸碰到某個底線,立刻就會激起千層浪。 現在的曹cao只是權臣,名義上沒有多少逾越,大漢朝不缺權臣。 大漢能容忍像霍光一樣的權臣,但是容忍不了王莽那種權臣。 但是,憑什么呢? 不說霍光的性質跟曹cao半點不一樣,就算一樣,可霍光的后人又去哪了? 霍光是兩百年前的權臣,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居功甚偉,一生未曾起過反意。 可最終他除了身后的哀榮又得到了什么呢?他死后,整個霍家就被安了個謀反的罪名滿門抄斬! 更別說曹cao的性質跟霍光完全不同。如果曹cao辛辛苦苦幫劉協打江山,天下平定之后真的歸政于帝了,到頭來別說曹昂他們幾個,估計就連尚在襁褓中的孩子都不會被放過。 很多時候,做某種事不是因為他想做,而是為了自?;蛘弑H笕?,不得不做。 曹初長嘆一口氣。 臨走前,曹初又去了一趟隆中,并且很誠懇地想請諸葛亮出山。 今時不同往日,曹cao已經不是剛剛把天子接到許都,面對袁紹還需要處處忍耐的人了?,F在的北方基本上被他統一,當初不可一世的袁紹和袁術都敗在了曹cao的手中。而他又位居丞相,封武平侯,如今正是勢力最強的一方諸侯。 劉表和劉璋都不是雄才之主,孫權雖年輕有為卻受著地域的限制,畢竟這個年代的經濟重心在北方。 而劉備尚在許都當著官,他的名氣挺響,就算諸葛亮住的那么遠也聽過劉備仁義的名聲。 原本曹初的確很擔心劉備跟諸葛亮看對眼,不過現在她卻不擔心了。 一個仁義的人會去勾搭別人的文官嗎?一旦劉備去勾搭他,那不就成假仁義了?但是只有真仁義才能吸引到人才來投奔,假仁義卻是吸引不到的。 這就成了個死循環。 依劉備的做風,除非別人帳下的臣子自己送上門來他才會接納,如果要他主動挖墻角……不,就算劉備為了自己的名聲也不會這么干。 要不然別人怎么會說當好人難呢。 曹初之所以敢對這么提,也是基于自己這邊底氣足的緣故。 諸葛亮卻問了一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 他的友人徐庶任職于許都的御史臺,每日送上的彈劾奏疏卻只是象征性地在陛下面前走個流程,就馬不停蹄地送到鄴城去了。 “那么,徐元直到底是在為丞相做事,還是在為陛下做事?” 第73章 孔明四遷 這個問題看似是在問徐庶, 實際上卻是在回答曹初方才所說的話。 徐庶如此,那他呢?他為誰做事? 這個問題實在是太大膽, 大膽到根本不符合諸葛亮平時的作風??伤麉s還是問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