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禰衡的衣領被一左一右提著,望著腦袋上一大一小兩個拳頭,欲哭無淚。    越是名氣大的人越是不敢殺他,但這幾個身份不明的人殺他可就毫無顧忌了??!    禰衡到底還是怕死的。    其實曹cao除了出身讓人詬病之外,平日里的名聲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在他奉迎天子之后。附近不少無家可歸的流民也會因為民屯這一政策而慕名跑去許都。    反正這會兒夸他的人比罵他的人多,至于禰衡所說的“篡竊之實”更是半點影子都沒有,空口白牙給人潑臟水呢。    其實只要有心查一下禰衡的經歷就會發現他這個人挺奇怪的。    建安初年,他去潁川的時候身上懷揣著一塊刻了字的板子,希望得人賞識,但禰衡卻始終沒有遇到自己的伯樂,以至于板子上的字都被磨得模糊不清了。    這說明他并不是像水鏡先生司馬徽那樣真正淡泊名利的隱士。    但他若想當官,又為什么要把人都得罪個遍呢?    曹初瞧了他半晌,突然道:“大將軍袁紹出身顯赫四世三公,坐擁四州之地,威震北方,依你之見又是如何?”    禰衡一嗤,鼻血又流下一截:“袁紹沽名釣譽,不過承祖上蔭蔽而已,實乃一草包耳?!?/br>    曹初聞言不怒反笑,一手松開他的衣領,把拳頭放下了:“別打了?!?/br>    徐庶似乎也看出了什么,拎起禰衡的衣領把人往邊上一丟。    崔鈞望著他直搖頭。    有些被他罵的人是心胸寬廣不想跟他計較,但一旦真的有人要跟他計較,禰衡絕對逃不過一死。    不管禰衡罵人到底是真的因為憤世嫉俗還是沽名釣譽,其結果都是一樣的。    不可否認禰衡的才華,但他卻始終看不清一點。    他所看輕的文臣無一不是才干出眾,正是這些人給上位者上書以及幫助上位者把政令實施下去,亂世的烽火才得以一步一步安定。    他所蔑視的武將或是豪氣沖天,或是嚴明沉穩,這些人上陣斬敵無數乃至馬革裹尸,正是平定亂世的主要角色。    他所譏諷的袁紹平定四州,縱橫北方,威震四海,折節下士,實行德政,受百姓愛戴。    他所嘲罵的曹cao早年為官時不懼權貴,天下大亂后散盡家財,征召義兵,力討董卓,剿滅黃巾,于政治上重賢愛才,賞罰分明,尚禮重法,撥亂反正,安撫流民。身居高位卻衣食節儉,不好華麗,所穿多為舊衣。    他所羞辱的劉表名列八駿,治下愛民,開設學官,引得無數學子來投,就連許多隱士也選擇去荊州避難,賈詡曾評價劉表若生在太平盛世則是三公之才,可見其成就。    禰衡有什么資格看不起這些人呢?    所以曹初才不想跟他多爭辯了,因為半點意義都沒有,還浪費力氣。    徐庶顯然也看出了這一點,反手抽出絹帛,當著禰衡的面把那條絹帛燒了。    禰衡剛想走,卻被曹初叫住了。    “等等!”曹初突然想到了袁紹請人寫的罵曹cao的檄文,問道,“檄文會寫嗎?”    袁紹能讓人寫檄文罵曹cao,那她也可以弄道檄文來哄曹cao開心嘛。    “打死都不寫!”禰衡硬氣。    “嗯?”曹初的眼神陰森森。    面對拳頭威脅,禰衡果斷還是選擇提筆寫檄文。    崔鈞問道:“多謝子劭相助我等。雖不知子劭來此地的緣由,但若有我幫得上忙的,子劭可千萬莫要推拒?!?/br>    畢竟這幾天下來也算是朋友了嘛。    曹初環顧四周,隨即上前壓低聲音:“你們先回去吧,我是來江夏殺人的?!?/br>    徐庶咦了一聲,悄聲道:“你一個姑娘家專程跑過來殺人?”    曹初沒覺得有什么不對:“對啊?!?/br>    “附近有戰亂?!蓖踉匠雎晞竦?,“你們這些手不能提的書生還是趕緊回去吧?!?/br>    崔鈞不干了,一指佩劍:“我不是書生?!?/br>    徐庶也不干了,握劍:“我也不是書生?!?/br>    諸葛亮眨巴眨巴眼瞧著徐庶塞給他的佩劍,勉強擠出一句:“亮……也不是?!?/br>    曹初睜大眼睛望著他:“……哈?”    ……    于是一行人去了沙羨附近。    等了沒多久,孫策果然率軍來打黃祖。    但戰場不是想去就去的,至少貿然跑過去的唯一結局就是死。    “你一個人去?”崔鈞蹙眉。    “無妨?!辈艹跣Φ?,“還有師公呢?!?/br>    ……    極遠的高處。    曹初還是第一回瞧見水戰的樣子,喃喃道:“還能放火啊……”    王越翻了個白眼:“當然能?!?/br>    曹初疑惑:“不是水戰嗎?”    王越眼皮一跳:“那是在水面打,又不是在水里頭打!”    曹初乖乖閉嘴。    半晌,王越一指:“那邊的船翻了!”    “是黃祖這邊的?!辈艹醪[眼。    箭雨多如牛毛,勢若狂風,幾千艘船在湖面上激戰,黃祖這邊漸漸撐不住了。    王越剛想上前,被曹初拉?。骸皫煿?,再等等?!?/br>    他們藏身的位置很巧妙,靠近黃祖這邊,如果要去戰場需要很長一段路,但觀察戰況卻很方便。    遠處,孫策一揮手:“放箭!”    “誒,黃祖那邊撐不住了!”王越戳戳曹初的胳膊,提醒道。    又是一番激戰,荊州軍大敗。    一片嘈雜之中,只見幾十個親兵護著黃祖突圍了出來。    面對殺父仇人黃祖,孫策的心中想必欲除之而后快。    曹初瞧見這道不甚顯眼的人影,勾起了唇角。    大破黃祖固然令人高興,可黃祖本人卻逃了。沒能為父親報仇,孫策到底還是有些遺憾。    “師公,我去把那些人引開,你去殺人?!?/br>    ……    “讓開!”黃祖的身側的親兵這會也沒心思殺人了,趕人似的揮手。    曹初什么話也沒說,直接提劍佯攻黃祖。    那親兵怒了,一刀劈過來。    曹初急速后退格擋,身子卻擋住了他們前進的道路。    親兵果然上當,帶了幾個人跑過來追。    曹初握緊了劍柄,心中默默描摹著王越教她的對敵招式。    一柱香的時間。    待到她把這些人解決了以后,王越那里也把黃祖的頭給割了下來。    曹初走近,抬袖一聞,身上滿是血腥味。    王越挑眉望著她,遞給了她一塊干凈的布:“這就受不了了?還殺人呢?!?/br>    曹初接過布擦手,鼓起勇氣,用劍挑起黃祖的頭顱。    “小心些?!蓖踉蕉?。    ……    曹初用劍挑著黃祖的頭顱,孤身一人徑直走到軍前,還沒等人問她就率先開口了:“此乃黃祖首級?!?/br>    士卒一震,立即派人稟報孫策。    曹初沒想到這么順利,依言被人領進去。    營帳內立著一個目如朗星的青年,眉宇之間滿是意氣風發。    孫策笑道:“無功不受祿,你既專程來這一趟,定是有目的?!?/br>    “某僅有一事相求而已?!辈艹鯄旱吐曇?,“我將黃祖首級送與將軍,還請孫將軍把他的死因歸于蔡氏?!?/br>    荊州牧劉表的身邊有反曹派和親曹派,蔡氏親曹,黃祖反曹。    如今黃祖被殺,其罪名若歸結于蔡氏在其中作祟,劉表想不與蔡氏生嫌隙都難。    蔡氏是荊襄大族,當年劉表能夠在荊州立足根本少不了他們的支持,這樣一來,劉表和蔡氏的矛盾就不可避免了。    周瑜一眼看出了其中的門道,頓了頓,并沒有阻止。    換了別人要想把黃祖的死因甩鍋給蔡氏自然是難上加難,但作為他們敵人的孫策卻并不是如此。    當人打贏一場仗,上表朝廷時夸大功績乃是慣例,有多少人還會把自己的功勞推給別人?    一旦孫策咬定黃祖是死在蔡氏勢力的手里,并且還暗示是蔡瑁授意,可信度絕對比別人高得多。    見孫策滿口答應,曹初也不欲久留,立即上了馬去與王越匯合。    畢竟這是人家的軍中,該有的戒備絕對是有的。    孫策將黃祖的頭顱放進錦盒,嘆道:“送回去祭奠父親?!?/br>    這邊曹初的目的達成,另一邊許都的曹昂心情并不好。    曹初已經跑出許都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