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公關團隊聽完,也覺得這樣引導輿論是目前最好的策略。 劉金鐘卻又猶豫了,他說:“不會起到反作用?比如越潑冷水,反而讓粉絲越心疼他?或者網友太固執,不能接受我們的‘科普’?!?/br> 公關人員聽完,哈哈大笑了一番,對他說:“劉先生那么精通電影,難道沒研究過人類學和社會學嗎?” 劉金鐘不理解這是什么意思。 公關人員說:“您放心,這個社會的人類啊,對‘潛規則’的接受程度不是一般的高?!?/br> “他們抱怨一切‘規則’,卻跪舔一切‘潛規則’。您說,是不是很有意思?” —— 所謂跪舔潛規則,具體來說就是——如果一件事普遍發生,大家就會默認這是正常的。 比如林景硬剛金幕獎一定會遭到報復,損人不利己,除了爽一下沒有任何好處。所有人都認為,這太正常了。 這種深入人心的認知左右著他們的行為規范——換做他們,絕不會做出這么愚蠢、魯莽的事。 事實上這無可厚非,趨利避害是所有人的本能,它是正確的、聰明的。 但在這個世界,那些曾也懷著天真、卻被現實打擊怕了的人們,過度追捧這樣的“聰明”,將趨利避害奉為至高原則,大肆褒揚謹慎者之余,還對勇敢者冷嘲熱諷,極盡鄙夷。 那些在社會摸爬滾打過的人,一個個冷眼旁觀,用過來人的口吻嘲笑著:“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钤?!” 林景有很高的人氣基礎,網友不至于嘲諷他,但會對他失去信心和熱情,拉低他的支持率。 同樣的道理是——如果一件看起來不對的事被科普是正常的,大家就會默認它是對的。 所以公關團隊在全網大肆帶節奏,向所有人科普評獎過程中的潛規則——每個獎項都有多個評選維度。比如剪輯獎,有的作品流暢性好,有的作品技巧性高;再比如音樂獎,有的作曲嚴謹;有的感情真摯。評選時還要考慮新人的資歷、獎項的均勻等等…… 不同的電影獎項,會因為評審口味的不同而造成極大差別。得獎的作品肯定都是好的,它們只是好在不同方面。 所以金幕獎絕不存在黑幕,而是評委的考慮太豐富太專業。林景作為外行隨意指責,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 公關團隊按照這兩條策略執行下去,很快就見到了成果。 第二條收效甚微,因為大家對金幕獎有黑幕的印象是根深蒂固的,僅通過“科普”根本扭轉不過來。 但第一條產生了很大的效果。 林景紅得太扎眼,圈里紅眼病那么多,個個都盯著,每次他出點什么事,都會暗中插一腳。 所以潑他冷水的人太多了,不僅劉金鐘的公關團隊,許多其他的水軍組織也參與進來。 久而久之,路人被帶歪了節奏,開始跟著潑冷水。粉絲的言論也變成了心疼擔心,一個勁兒地要求他別再剛下去了,趕緊躲一躲。 沒能扭轉金幕獎的形象,劉金鐘很頭疼,但看著唱衰林景的聲音,他又有點開心。 他給合作的大佬們打電話,問他們打壓林景的進度怎么樣了,能不能早點把網友的報復論變成真的。 大佬們也很頭疼,他們發現根本沒辦法從事業上打壓他。 沒想到林景那么高調一個人,動輒在熱搜上一呆七八天,結果本質是個網紅! 除了一兩個代言、一些雜志硬照的拍攝、零星幾場綜藝之外,他再沒有任何活動了。 電視劇和電影聽說談過幾個,但因為劇組不能同意他提出的作息要求,所以都黃了。商演也沒有,訪談也沒有,受邀出席的場合他能不去就不去,聽說是因為舉辦在晚上,結束太晚,和他睡覺時間沖突。 感情他拍完倒計時就一直宅在家里,閑的沒事兒干還能保持這么高熱度。 他們再一查,發現林景還不是宅在家里,是醫院和家里兩頭住,一直沒有出院。他的病也不是什么秘密,很容易就查到了,看著病情說明,大佬們心里竟然升起一絲同情,有點不忍心打壓他了。 這種想法要不得!他們趕緊搖頭,制定了從公司方面打壓他的策略。 于是,林景隔天收到了邊長霄的哭訴,說嘉映在談的幾個項目突然黃了,手下的藝人也突然失去了許多資源。 彼時,林景正在看微博上的言論,他匪夷所思地問邊長霄:“明明是我被欺負了,為什么大家還嘲笑我?” 邊長霄一滯,說:“這是有人在帶節奏了,對不起,對方人多勢眾,我們有點干不過……” “就算有人帶節奏,前提也是能帶得起來?!绷志皣@了一聲。 邊長霄沉默了。 林景這才道:“公司方面,我得對大家說聲抱歉,暫時先收縮一下動作,過去這段時間就好了?!?/br> 邊長霄說:“我能問問你到底想干什么嗎?” 林景說:“別問了,說出來嚇死你怎么辦?!?/br> 邊長霄:“……” 他弱弱地說:“那給我打個預防針總行,不然等看到結果,還不是一樣嚇死?!?/br> 林景用鼠標滾輪滾著網頁,微博上除了嘲諷就是擔憂,其他網絡社區也是一片唱衰聲。 “人們之所以深信不美好,是因為沒有看到過美好的可能?!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