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懶,不想動?!绷志罢f,“你來接我,不然不去?!?/br> “求之不得?!表n鐸笑。 五月一日,《哄堂大笑》正式上映,兩個人喬裝打扮走進了電影院。 韓鐸飾演的主角是一個過氣喜劇演員,性格是那種典型的loser,有點自私,好錢好面子,痞里痞氣。電影開頭,整整十分鐘都在展現他混得有多慘。 某大財團董事長去世,沒有留下任何繼承人。為了穩定股價,股東們提議扶持一個假的繼承人。他們找到了和董事長相貌相似的主角。 主角是一名喜劇演員,習慣性按喜劇表演的方式說話做事,總在不經意間把大家逗得哄堂大笑,慢慢讓人對他放松了警惕。他發現這家財團在進行某種犯罪行為,開始秘密調查。 董事長的養子發現了他的調查,暗中反擊。但他的每一次計劃,都被主角用喜劇演員的方式巧妙化解。兩人之間的斗智斗勇,就是這部電影的主線。 最后,養子使出殺招,主角中了他的算計,兩人一前一后來到一個漆黑的劇院里。養子與主角對質,主角卻毫不懼怕,妙語連珠,逗得觀眾哈哈大笑。 養子把主角說的話錄下來當做證據,他以為計劃成功,觀眾也越來越緊張,生怕主角真的中了他的暗算……這時,主角突然一拉身后大幕,亮堂堂的白光直刺進來,外面掌聲雷動,劇院中竟然坐滿了人。 他們鼓掌叫好,哄堂大笑,以為舞臺上發生的一切都是戲劇。 養子的一切努力,生生變成了一出笑話。他氣暈過去,被送到醫院,發現身患絕癥。 主角揭發了財團的犯罪證據,然后去醫院看望養子。 養子嘲諷他,就算當喜劇演員,也不是一個成功的喜劇演員。因為即使他逗得所有人哄堂大笑,卻沒把養子逗笑過。 主角平靜地說:“你忘了,我第一個逗笑的人,就是你?!?/br> 在他的敘述下,養子終于想起那些往事。 他和主角出身于同一家孤兒院,從小就是最好的朋友。后來他被董事長收養,離開孤兒院。主角為了能夠和他重逢,以全額獎學金考進了同一所私立學校。 但養子只覺得他是自己童年的污點,帶著一群人對他各種欺負。每次看到他狼狽可憐的樣子,他們就哄堂大笑,好不快活。 主角在日復一日的校園欺凌中,逐漸發現一件事:只要能逗這些人笑,他們就會感到過癮,不再糾纏到底。 后來,從那所學校走出來,他的成績一落千丈,唯獨學會一件事情。 ——如何讓全場人,哄堂大笑。 主角并不是天生長得像財團董事長,他是一點點整成這個樣子的。假冒繼承人,是他和一位股東達成的合作,股東通過他奪權,而他要完成復仇。 當然,合作失敗了。因為最終,那些大笑的人,都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 這部電影不愧是鐵三角制作組,劇本、導演、主演實力都非常過硬,電影不賣弄技巧,敘事扎實,故事豐滿,完成度極高,是一部絕對的佳作。 林景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就知道它的專業評分不會低于8分,極大可能在8.5分之上。 如果分數能上9,就妥妥蓋章神作了。這時代,五六年都出不了一部9分電影。 首映日沒多久,各大電影媒體的影評紛紛出爐,《哄堂大笑》果然獲得了極高贊譽。 “這部電影,就兩個字:扎實。最感動我的地方是,它真的有在好好講故事,套路看上去很老,內核卻很新。這年頭知道怎么講故事的電影,還有幾部?” “韓鐸的表演又有突破。這部戲的主角非常令人驚喜。從一開始自私拜金的loser,到最后平靜冷漠的復仇者,他用一種極富細節和層次感的演技,展現了這個人物褪下偽裝、一步步露出真實自我的過程?!?/br> “一部裹著喜劇外皮的悲劇。主角伸張了正義,完成了復仇,但他終究也只剩一個空殼,他把自己變成了一個高明的笑話,用來鎮壓內心的卑微、換取他人的垂笑。我想,他正是因為看清了這樣的自己,才會走上復仇之路。最終之所以把對質地點選在舞臺上,就是為了把仇人的人生,變成像他一樣的、徹頭徹尾的笑話。他孤注一擲地選用這種方式來尋求解脫,可是最終,他也未能解脫?!?/br> “我從中看到了喜劇演員本身的悲歡離合,他們離開舞臺后的無奈、他們歡聲笑語下的痛苦。電影的主角是一名喜劇演員,然而他的整條從業道路,是一場絕對的悲劇。私以為,這部電影真正想說的是:喜劇的本質是悲劇?!?/br> “作為一名忠實的喜劇愛好者,我從這部電影中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主角是一名喜劇演員,他每一次解決問題,都巧妙化用了喜劇的方式。這部電影整體上,是一場對喜劇的探討。它探討喜劇的表現手法、臺詞表達、表演方式,它甚至關注喜劇演員本身。不愧是喜劇之王云松露的劇本!在《哄堂大笑》之后,我們或許可以說:喜劇已經被寫盡了!” —— 這個五一黃金周,《哄堂大笑》成為當之無愧的焦點。 它的制作組、它的演員、它的票房、它的口碑、它帶起的討論…… 韓鐸在這部電影里取得了新突破,身價見漲。但他本來就夠炙手可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