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和片名截然相反的是,主角在此時旋身而起,如同一尾靈活的魚,向上奔游而去。 影片結束。 觀眾尚且不解其意,樊千雅的粉絲早已眼泛淚光,百感交集地表示:“這部短片不是在回憶她的成就,而是在說她這些年的沉淀?!?/br> 只有風光和成就的樊千雅,不是真正的樊千雅。那個登上巔峰卻毅然后退,用三年時間進修、學習、沉淀自己的樊千雅,才是真正的她。 如今沉穩歸來,依然腳踏榮光,勢不可擋。這部短片,是對她最好的總結和贊美。 看懂這部短片的含義后,彈幕開始刷屏:“穩了穩了,女神穩了。這季節目全程看女神就可以了,林景算什么小餅干哦!” 下一秒,片尾名單出現,編劇的名字排在第一個——林景。 觀眾:“…………”打臉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 觀眾們要掀桌了,從名偵探的《灰姑娘》到現在的《下沉》,你這么會編故事咋不去當導演?你跟人演員搶這碗飯干啥??? 第二個播出的是影帝喬逸的短片。他扮演的是一名和尚、一名登山拜佛的朝圣者。從山腳向上,三步一叩首,九步一匍匐,無比虔誠。 登山的人不只他一個,不斷有人從他身邊來來去去。起初,鏡頭靠下,觀眾只能看到這些人的下半身,他們的裝束有些熟悉。鏡頭上移,露出全貌后,觀眾們恍然發現,這些人竟然全是喬逸!是他扮演過的一個又一個角色! 朝圣者喬逸逐漸耗盡了體力,嘴唇泛白,步伐不穩。就在他一個趔趄,將要倒下的時候,旁邊突然走來另一個喬逸,扶住了他。 后者對前者輕輕一笑,便繼續攀登之路。隨后,每一次朝圣者瀕臨崩潰的時候,身邊都有人及時幫助他。 這部短片的劇情很好懂,觀眾們也很喜歡,“喬逸一個人進行演技的朝圣,每當他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是以前扮演過的角色帶給他力量。立意好棒!” “賭一包辣條,這個微電影名字叫《攀登之路》或者《朝圣者》?!?/br> 片名依舊在尾聲處浮現,彈幕沒有猜中,它的名字叫《無盡》。 工作人員名單里,編劇的名字依舊排在第一個,依舊是林景。 觀眾們非常無語。林景到底是來編故事的還是來表演的?下一個就是林景的短片,他們倒想看看,他自己能演成什么樣。 林景扮演的是一名叛逆少年,短片一開始,就是他逃課打架的場景。 他的演技,依舊是那么……慘不忍睹。 就在觀眾快要不忍直視的時候,畫外音突然傳來一聲“卡”,鏡頭拉遠,呈現出短片的拍攝場地。導演把林景叫過來,一臉蛋疼地跟他說戲。 彈幕頓時驚奇了,這是林景短片的拍攝過程? 林景被導演教育,臉上的表情,似懵懂似不解。 樊千雅和喬逸都站在旁邊,前者忍不住說道:“林景,你給我和喬逸提供的故事創意都很棒,我能不能問個問題?你那么喜歡創作,為什么選擇當演員呢? ” 林景皺著眉思考了很久,才說:“我的確喜歡創作,但不是創作故事,而是創作人物?!?/br> 他嘆道:“從小我就很喜歡觀察和模仿,上學的時候模仿老師,能把全班逗得大笑。我喜歡琢磨人物的生平和內心,一點點地打磨他、創造他。我邁入演戲這個專業的時候,不瞞你們說,覺得自己天賦可厲害了,沒想到……現實教做人。我腦子里想的那些,根本就演不出來?!?/br> 樊千雅說:“的確,你的閱片量很大,理論知識很豐富,對人物的理解也很深……可你覺不覺得,正是這種過于出色的理解人物的能力,阻礙了你?” 林景不解道:“什么?” “一個優秀的演員,的確需要很強的創作能力。但我覺得,你……”她頓了頓,“你太沉迷于這個,極力地想去挖掘人物內心,反而會忽視劇本里的邏輯?!?/br> “并不是每一個本子都能讓劇情完美貼合人物,你對人物的解讀是正確的,但它有可能和劇情背道而馳。對某些戲來說,故事比人物重要,劇情比內涵重要。這是其一?!?/br> “你演戲放不開手腳,帶著偶像包袱,表情變化很單一、不自然。這是其二?!?/br> “最重要的一點是,你能塑造出故事里活靈活現的人物,卻不能把自己代入進去。因為你一直站在上帝視角,審視著這個人物的一切特質……也就是說,你不會入戲?!?/br> “舉個例子,一個身世可憐的人物,當你以憐憫他的情緒去演,就會演成自哀自憐、自怨自艾?!?/br> 說到最后,樊千雅微微笑道:“不過沒關系,這些問題不大,只要繼續努力,相信總有一天能夠克服的?!?/br> 喬逸也鼓勵道:“你的天賦很好,如果有一天能克服這些,做到真正入戲,難以想象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作品?!?/br> 林景恍然大悟,向他們道謝,最后對導演說:“我知道了,這支短片真正該演什么?!?/br> 畫面黑屏,林景的宣傳片,到這時才真正放出。 這支短片非常樸實,一點也不像前兩段那么花哨。畫面中只有林景,他站在空曠的劇院舞臺上,一個人進行著無實物表演。 觀眾發現,他演的都是自己從前的角色,從霸道總裁、到溫柔男配、到桀驁少年……只不過這次,演得比電視劇里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