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二處恐怖襲擊
會議進行到了十二點才結束,剛散會程見就想去找許尉,可還沒走多遠她就被中央研究院的高層給叫上了。 現在正是飯點,那些大人物讓她一塊去吃午飯,程見只能眼睜睜錯過和許尉短期內的最后一次溝通機會,過去參加了飯局。 一頓飯下來應付的程見有些心力交瘁,她才發現原來威爾少將給他學生相親其實是件很正常的事,因為一圈應酬下來,程見發現幾乎每個大人物手下都有位很出色的軍官。 不過都沒有許尉出色就是了。 就連文司少將也在湊熱鬧,說我們研究院里那個季清和就很不錯,他倆當年還是大學同學,和程見一樣都是風華絕代的天才。 要不是小季有對象,我們小程哪能輪得上軍區的那幫大老粗來勾搭。 玩笑開過也就忘了,程見回去后又恢復了拼命打工的研究員模樣,在一幫末日也能安心混吃等死的同事里顯得很醒目,但大家對她這勤奮的模樣也都習以為常了。 她啃了叁天資料,第四天上面的安排下來了,程見本來還旁敲側擊的給領導做了很多工作,說是想去格林菲爾的項目,原以為十拿九穩了,但突然情況誰也沒能想到。 全球政治中心,諾亞安全區出現了炸彈爆炸,有了格林菲爾的前車之鑒后,諾亞那邊也緊急成立了反遙控炸彈防護項目。 程見被分到了這個緊急調來了所有安全區內最優秀武器專家的項目里,她是目前唯一成功突破過恐怖分子預設爆破系統的人,就算資歷不高,也還是被要了過去。 這次只有程見帶上了助手文森過去,季清和的生物融合素項目還離不開他,而且放眼望去,整個研究院里也只有剛出院的程見閑得有目共睹。 她走得很隱蔽,飛行器和特種部隊護送,凌晨五點到達了諾亞。 作為最早建設起來的安全區,諾亞安全區是當之無愧的諾亞方舟,程見經過重重安檢確認才被最終放行。 正式進入內區后,已經是早上六點了,天剛亮不久,陽光往上爬時,程見抬頭,看見這座巨大城市的上空漂浮著無法計數的金屬球,虛幻的仿佛未來科技城。 這是經過無數次更新換代的諾亞方舟安全系統,這些大大小小的天眼各有功效,最初的功能是監控整座城市的人類體溫,防止低溫喪尸入侵,而后續則是加入了武器模塊,據說叁十秒內就可以殺死入侵的漫游喪尸并將其燒成灰燼。 程見的“激越15”就被應用到了這個系統上,升級后成為了諾亞方舟系統現在最核心也是威懾力最強的武器。 引導人員充滿激情地向她和文森介紹著諾亞方舟系統的各項作用,程見在坐落于諾亞的中央研究院高樓上行走時,低頭看著路上往來的行人,心里只有一個感覺。 他們比在格林菲爾生活的人還要更像活在正常世界里。 騎著電動單車穿行上班工作的人、以及來來往往的行人身上,都充滿忙碌的氣氛,諾亞不像大多數安全區只能保持最基本的城市規劃,在這里,她甚至可以看出藝術的氣息,那些雕塑和花木,還有那些熙熙攘攘的煙火氣息。 這里不像是末日,這里像是真實的諾亞方舟。 可就連這里,也疑似出現了達爾城的恐怖分子? 程見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心臟被緊緊揪住,她得趕緊投入進去開發新系統,一旦這邊的問題解決了,格林菲爾那里一定也就沒問題了。 只是簡單地休息了一下后,程見就馬上去了新項目的研究室,但是項目的保密程度似乎比她想象中更高,她和文森所有的對外通訊都被限制了,只要離開研究室,出行都有軍人隨時隨地跟著。 給程見的感覺就像是自己已經處于某種監控之下了。 在研究室里,老研究員向她介紹目前的進展,但程見早就通過資料了解了情況,確認沒有遺漏后,她直接切入到了研發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提出想要參與到現場實際的cao作分解。 這一待就又是二十幾個小時。 第一個炸彈包是在街道一個垃圾桶內被發現的,在人流量最多的時候爆炸了,突然炸死了幾十個人。 第二次爆炸發生在學校,多個爆炸點,這次死了六十多個學生。 他們本想通過安全防護系統的天眼追蹤放置炸藥的人,可直到這時他們才發現一件可怕的事,諾亞方舟的系統居然有被入侵過的痕跡,那些監控畫面都被舊畫面替換了。 也就是說,達爾城通過系統的漏洞,放進了數量不明的恐怖分子,表面上看起來安全平靜的諾亞,其實比想象中還要更加危險。 唯一的突破點就是趕緊升級檢測炸藥的儀器,但他們嘗試了許多算法都無法解析達爾城新做出來的炸彈組成。 明明爆炸起來與普通炸彈毫無差異,可偏偏成分又與目前已發現的截然不同,他們連原料都沒搞明白,就算想升級炸彈探測儀也根本無從下手。 武器領域研究人員都很苦手,但誰也沒想到唯一的進展居然是當時被硬塞進來的病毒研究員提出的。 他很驚訝的說,這些成分,和已知的喪尸病毒十分接近。 達爾城使用的不是簡單的炸彈,而是生化炸彈,這無疑是驚天消息,被列為絕密信息,就連程見都是深入參與研究后,才從那些資料當中得知的。 她一直以為她被派進來是因為自己曾經在格林菲爾解除過炸彈危機,可現在才知道,之所以能參與,其實只是因為她在了解武器和網絡終端的同時,本行還是病毒研究。 這個項目一次性涉及到了叁個方面的研究,全部有所涉獵的程見無疑是最合適的人員之一。 她可以在提出猜想的時候,直接用另一方面的知識來限制猜想的可行性,減少了許多溝通上的阻礙,同時也打破了領域對創造能力的限制。 不止助手文森這樣想,就連那些老牌研究員都在思考,為什么程見明明年紀輕輕的,卻能聰明博學的像個怪物。 做出這個炸彈的恐怖分子,肯定本身就在病毒和炸彈兩種領域上有著極高成績,程見天天穿著整套防護在實驗室和其他研究員一起分析這個新病毒的成分,就連吃飯進出都要經過多次消毒。 努力了一個月,炸彈內的主要成分被分析出來了,這的確是喪尸病毒沒錯,但讓包括程見在內的所有研究員都感到詫異的是,這份從新型炸彈殘骸中提取到的病毒樣本,比目前數據庫里已知的克莫拉病毒基因組成更完整。 就像突然得知自己手里如數家珍的故事居然只是本喪尸版的同人,而原著內容遠比這更加豐富,但是苦于語言不通,暫時還不能了解它的全部內容。 與其說目前研究的喪尸病毒是不完整的,倒不如說感染后變成喪尸,已經完全偏移這種病毒本該呈現出來的形態了。 新的克莫拉病毒,感染后沒有一個人表現出過喪尸化。 這無疑是近百年來末日史的巨大突破,沒人知道這份病毒會給人類帶來什么,或許是讓人類抓住治愈的曙光,又或許是將他們拉入另一個更可怕的深淵。 但是,這個病毒的更多資料目前已經掌握在達爾城的恐怖分子手里,而且他們還用這個病毒做成炸彈開始對我方發動攻擊。 光這一個消息,就已經足夠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