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節
書迷正在閱讀:(獵人同人)獵人之預見、盛寵婚不晚、農家童養媳、思我鈞天奏、醋王竹馬已上線、重生之時尚女王、農女王妃:古代萬元戶、超品透視、蘇醒、我真不是妖
只是現在都這么大了,他都不好意思讓師父給他揉,只好自己揉。 唉,不知道現在的趙小信在做什么呢? 他有點想家了_(:3」∠)_…… 第59章 此時被李小福惦念的趙小信, 也在想著李小福呢! 誰叫他們是除了皇宮里面一票人之外, 第一批享受到方便面成果的人呢? 在得到了許多雖然不能普及, 但是在某些地方卻有妙用的東西后, 大晉就專門組建了一個特殊的軍隊, 這個軍隊并不歸各個軍掌管,就算是秦將軍的戍邊軍, 也不能指揮命令這個軍隊分毫, 只有大晉的皇上, 以及皇上任命的全軍總元帥, 才能指揮這個神秘的軍隊。 而如今的趙信,就在這個軍隊中。 十二歲從軍,到如今十五歲的趙信, 若不是依然帶著些青稚的臉龐, 從外表上已經看不出孩子的痕跡了,修長的身材里面蘊含著極大的爆發力,輕輕彈出的時候仿若叢林里面最狡猾殘酷的野獸,趁著敵人不備, 便是致命一擊。 而他本身的武力值更是已經得到了全軍上下所有人的認可, 不認可的人早就在這幾年里面被打服了, 若不是年紀尚小, 這幾年大晉又沒有戰事, 恐怕早就能升任將軍了。 就算現在,憑借著幾次對西域的實戰檢驗,趙信的軍功也在穩步提升著, 到如今,已經是營長里面的佼佼者了。 而作為營長,除了統領手下的兵之外,還有個好處,就是能夠優先得到上面的支持呀! 那些迷彩啦背包啦之類的就不說了,光是不限量的方便面就足以讓底下的小兵們羨慕了。 誰叫方便面那么那么好吃呢? 作為一名參軍的老百姓,雖然這幾年生活好了,但是最多讓他們吃飽,吃好卻是少之又少,畢竟如果真的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人家,又哪里會放他們參軍呢? 在此之前,他們認為最好吃的就當屬大塊大塊的rou了,無論是羊rou還是牛rou,都是他們的最愛,哪怕是有些腥氣的豬rou,如果管夠,也是他們心中的寶。 但是這一切,都在方便面出現之后改變了。 原本上面想將那種大塊管飽的饃饃餅子換成了面條,士兵們是很不愿意的,雖然現在有了工兵鏟可以隨時煮,但是眾所周知,面條并不頂餓,作為承擔巨大消耗的士兵們,相對于面條,他們寧愿要原本的饃饃餅子,至少可以吃飽,扛得時間還長,若能加兩塊rou,就是頂頂好的伙食了。 可是當第一次嘗到方便面的味道之后,士兵們再也不提不要方便面的事情了。 這世界上怎么會有這么好吃的面條? 那完全浸潤湯汁的面條筋道又有彈性,一口咬下去,鮮香滿口;原本干巴巴的蔬菜在吸飽了水分后又恢復成原本水潤的樣子,因為加了一道工序,反而多了一分耐嚼的口感,清甜又爽脆;制成rou干的rou片在沸水的烹煮下很快膨脹起來,浸潤之后的色澤好看的不得了,味道更是絕頂,本身的咸香加上湯汁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兩片完全不夠吃! 而作為最最重要的一環——湯汁,更是匯合了好幾個御廚的精心調配,味道絕對不是吹的。 至少士兵們從沒吃過這樣好吃的食物! 于是方便面發放下去的當天,就有好些個士兵吃撐了,甚至還有耐不住誘惑一口氣把一整天的量一頓全部吃光的。 營長們:“……” 他平時也沒餓著手下的兵啊,怎么就貪吃成這樣? 而等到自己一吃的時候,營長們終于知道為什么了。 因為這次事件,營長們重新估計了方便面的威力,將所有的方便面都統一調配,總算遏制了這股貪吃之風。 而除此之外,方便面的一些缺點,諸如士兵們擔心的不頂餓顯現出來,以至于雖然好吃方便,但是方便面還是成為了士兵們的二線糧食,一線糧食仍然是饃饃干糧,讓士兵們扼腕不已。 所以在不能常常吃方便面的時候,營長們卻可以隨時隨地的吃方便面,怎么能不讓士兵們羨慕呢? 士兵們羨慕的眼神當然被趙信接收到了,趙信只是略微思考,就想到了一個極為美妙的方法。 那就是用方便面來提高士兵們的積極性——每次訓練前三的人可以吃一天的方便面,不限量,隨便吃。 這條聲明一出來,士兵們就瘋了,隨便吃方便面,那是多么美好的人生呀,這簡直比加銀子還讓他們開心,畢竟這種軍部內部的軍需用品,甚至只有他們這里有,別的地方都沒有的物品,是絕對用銀子買不到的。 于是原本就激烈的競爭更加激烈起來,誰叫他們有一千個人,但是卻只有三個名額呢? 搶!必須搶! 趙信營中的事情很快就傳到其他營地,其他營地也紛紛效仿,于是方便面的美名傳播的更加廣闊,這是李小福這個發明者,也始料不及的事情。 相對于趙信這邊的熱火朝天,李小福這邊就要安靜的多了,在留了根,將甘蔗全部變成糖之后,李小福和游道子師父也再次踏上了旅途。 當然,在此之前,還需要給家里寫封信,順便將那些做太多,不易攜帶的糖粒們也捎回去,以及蔗糖的制作方法。 李小福和游道子師父的下一站還待定,而距離這里很遠很遠的皇宮里面,卻再次因為李小福的信兒陷入了狂歡。 玻璃溫室的效果在去年就已經得到了驗證,今年的普及和推廣正是實驗中,玻璃的產量也在提高中,辣椒現在已經成了京都最受歡迎的菜和調味品,畢竟在嚴寒的北方,還是濃郁的辣味更能讓人們暖和起來,而眼下不過才過了一年,福王居然又研究出了新的東西? 糖? 皇上和皇后看著自家兒子寄回來的雪粒一樣的白色顆粒,有些莫名,這……居然是糖? 如果不是信里面說的明白,他們恐怕會以為這是某種細碎的白沙或者精細的鹽粒,絕不會以為是糖。 不管怎么想,最主要的是驗證,于是皇上拿著罐子說道,“嘗一嘗?” 沒有什么比這個方法更好證明一切了。 “嘗一嘗?!?/br> 于是兩人就各自舀了一小勺,將那白色的顆粒放進了嘴里。 只一瞬間,兩人就瞪大了眼睛。 等等!這個甜味?! 用吃飴糖的量吃了一整勺的兩人不約而同的被這過分的甜度齁住了,而在短暫的齁住之后,兩人的表情卻越來越驚喜。 完全沒有飴糖的澀味和淀粉的味道,也不同于石蜜的恬淡,只有最為純粹而濃烈的甜,這種味道簡直讓人著迷。 于是兩人不約而同的又挖了一勺。 只是這一次量就要小的多了,在又吃了一勺之后,兩人幸福的瞇起眼睛。 對了,小福信上說,這種糖,似乎可以……量產? 皇上的眼睛亮了起來,在研究了信上的制作方法之后,立刻叫來了大司農。 而第一件事當然不是別的,而是收甘蔗呀! 除了收甘蔗,今年的玻璃暖房里面要種植的植物似乎也有了著落呢,非甘蔗不可! 與此同時,皇后娘娘也將那一罐子的白糖放到了御膳房。 雖然干吃就很好吃,但是只有在廚子的手里面,調料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呀! 她對吃了好多年的御膳房有信心! 而御膳房也沒有辜負皇后娘娘的信任,不過短短時間,就用白糖做出了好多好吃的甜品,每一道都讓皇上和皇后贊不絕口,這一段時間幾乎天天吃甜食。 就連不怎么愛甜的胖崽,這一段時間都跟著蹭了幾頓。 只是甜食雖然好吃,但是它的副作用也非同一般呀! 首要的副作用,就是——胖! 皇后娘娘還好,作為一個愛美的人,她時時刻刻關注著自己的身材,為了保持身材,有天天鍛煉,石鎖已經擋不住皇后娘娘了,皇后娘娘要用鐵鎖來練習了。 但是另一個同樣吃甜的皇上就不怎么美妙了。 吃的時候還不覺得,但是當吃過之后,看著自己的八塊腹肌不知道什么時候變成了一整塊,就十分讓人崩潰了呀! 甚至不止是肚子的腹肌變成了一塊,就連身上各處都有了小軟rou,雖然因此更得皇后的喜歡,時不時有捏捏抱抱的福利,但是作為一個男子漢,皇上還是很崩潰。 他終于迎來了遲到已久的中年危機——該怎么去掉自己的小肚子? 小肚子雖然軟軟很好摸,但是皇上還是更愛自己的腹肌的! 于是在繁忙的政務之后,皇上不得不每天偷偷的鍛煉,爭取早日迎娶回自己的腹肌,做一個有肌rou的男人。 當然,對于皇后每天捏一捏就不太高興的問“怎么不太軟了”,皇上只能報以無辜的微笑。 哼,作為一個男人,他怎么能軟呢?硬才是男兒本色呀! 于是愈發勤加練習。 一整個冬日就這樣在忙忙碌碌中過去,忙著減肥保腹肌的皇上還有幾次趁著胖崽不注意,將它也一同拉上鍛煉道路,暫時沒看到什么減肥效果,倒是胖崽愈發敏捷,現在已經一看到皇上就開跑,讓皇上望而興嘆。 另一邊,李小福和游道子師父,也在并不太寒冷的冬天趕到了南方的山林里,并且,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人。 第60章 當從高高的樹木上看到十分熟悉的身影的時候, 李小福還以為自己看錯了, 畢竟熟悉的人現在應該是在皇宮里面, 要么給胖崽開著讓它痛不欲生的減肥藥, 要么給東家看看病, 西家出出診,不忙的時候就蹲在太醫院里面兩耳不聞窗外事, 一心只侍弄他的那些藥草, 沒可能會在這里呀。 但是當樹上終于采摘到石斛的人向下看, 想要找到合適的落腳地的時候, 李小福終于看到了那萬分熟悉的面容。 “姜太醫?!” 那熟悉的面容以及特征,讓李小福飛速的確認了來人就是他認識的那個。 這讓李小福簡直詫異極了,姜太醫不在皇宮里面待著, 怎么會在這個地方? 樹上的姜太醫聽到熟悉的聲音嚇了一跳, 還以為聽錯了產生了幻覺,難道自己不知不覺間中了哪一種藥草的招? 等到向樹下望去,發現真的是福王的時候,那嬰兒肥大眼睛除了高一點黑一點與之前別無二致的身影, 和李小福簡直是如出一撤的詫異, 福王怎么會在這里? 而福王在這里的話……他轉頭四處望了望, 果然發現了游道子師父的蹤跡。 從樹上小心的爬了下來, 姜太醫抖了抖衣袍, 將采摘的藥草放入背簍里面,才對面前的李小福說道。 “福王殿下安好?!?/br> 對于姜太醫愛藥草勝于一切早就已經司空見慣,李小福只是好奇的看著眼前似乎滄桑了很多的人問道, “姜太醫,你怎么在這里?” 姜太醫拍了拍背后的背簍,“為了找草藥呀!” “草藥?” “是啊?!苯t長吁了一口氣,“之前能從醫書上面找到的草藥,我都整理完畢了,但是這世界上還有好多沒有被寫進醫書的藥草吶,所以我就出來找一找,爭取讓醫書里面的藥草更豐富一點?!?/br> 李小福吃驚的長大了嘴巴,之前醫書的內容還不夠豐富全面? 雖然走的方向隨心所欲,也常常穿行于荒僻無人的地方,但是李小福這兩年還是會常常和師父一起到城鎮中,或放松一下,或買些補給,或接收爹爹和阿娘送的東西,所以對于這兩年的一些變化也是頗為清楚的。 比如如今《三字經》已經成為蒙童必學的讀本了,比如姜太醫的《姜氏本草》已經刊印了兩冊,上面足有五百余種藥草,以及三百多個治療常見病癥的方子。 “可是,《姜氏本草》上不是已經有五百余種藥草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