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我們的愛豆都跟他有一腿、福氣滿皇朝、(獵人同人)獵人之預見
“這就是韻母拼音?”甘晶立刻搶了一本開始看,他是聽李季陽提過一嘴,覺得甚是龐大的一個東西,沒想到李季陽竟然給弄出來了! “是??!”李季陽給他們解釋了一番什么叫“韻母拼音”,以及“標準普通話”。 其實一開始李季陽沒想到這一點,還是“統一”兩個字給了他靈感。 貨幣統一,文字統一,口音也統一一下吧! 而且因為秦國是在關中,所以這口音上,大家都講一口標準的關中口音好了! “以后這就叫‘秦韻’!”李季陽指著韻母拼音道:“以后普及全天下,口音都一樣,看他們誰還分趙地、楚地的!” 眾人神情一凜! 雖然他們在咸陽,但是偶爾巡防吏治的時候也能聽到一些人,這些人是各國的貴族后代,他們跟人介紹自己的時候,不說自己是“趙國”、“楚國”等人了,改稱“趙地”、“楚地”等等! 說白了不就是舍不得原來的尊榮么? 可是再舍不得,他們的故國已經沒有了,改稱什么都白費——但是人就是這么怪! 你用楚地的口音跟原來的楚國的人打交道,特別容易! 你要是用趙地的口音,楚地的人就排外了! 事實上,這個時代一般有見識的也就都是貴族,寒門太少了! 盡管李季陽和龍陽一起開辦了好多學校,如今知識正在全面普及,可很多人想的不是當官,而是想著自己不當個睜眼瞎,將來能找個好活計。 娶妻生子,也能教育一下下一代什么的……。 “此事可成!”語言一樣了,文字一樣了,看還怎么分地方! 李季陽趁機提出科舉:“不如以后衙門再招人,就考試好了!科舉!” “科舉?”眾人如今都是舉薦,或者是下頭的小吏招聘才考試,沒聽說大臣還要考試的。 李季陽又跟他們說了一下科舉的事情。 李斯已經完全傻眼了! 今天的朝會開了半天,中午過后議政殿又熱鬧了許久,晚上留著大臣們用過了晚飯才放回去。 李季陽累壞了,說話說的嗓子都要啞了。 新的文字不久之后就在報紙上面世了,還有標注的拼音,韻母等等! 天下的文人都為之沸騰! 李季陽特意選擇了對比,秦篆的書寫雖然圓潤可是并不簡單! 而簡筆字是兩千多年之后流行的文字,簡單,通俗,易學習! 甚至報業集團還出版了對比字典! 李斯的文字收集沒白浪費力氣,都讓報業集團的人給買走了,花了一百金呢! 依照李季陽的口述,他們給排出了一本帶著拼音和各個時期的文字,以及最后形成的簡筆字! 李季陽看到厚厚的一本大部頭的書,打開一看就眼睛一亮:“這是?” “根據您的口述,我們報業集團弄出來的,您看和您說的字典,有什么不同?”羊飛英也很興奮:“我們四十多個人弄的呢!” “很好!”李季陽一合書籍:“你等著!” 起身就跑去找了羸政,讓他給這本書題字! 羸政蘸了一下筆墨:“想要我給你寫什么?” “就寫‘大秦字典’四個大字,用簡筆字寫,后頭墜上小字‘第一版’!”李季陽指著厚厚的書籍道:“把玉璽拿出來,蓋個章!” 羸政:“……!” 最后,羊飛英是帶著這樣的樣本回到的報業集團,收完稅糧的時候,這“大秦字典”已經刊行天下了! 第495章 十月十二婚 李季陽見此情景,又折騰了一下科舉的事情,提供出上百套科舉有可能選中的試題! “這樣行嗎?”羸政對此很是不解:“都告訴他們了,還考試干什么?” “這不一樣!”李季陽道:“你看啊,如果想考亭長的話,就要了解當地的民生情況,如果要考捕快的話,也要熟知秦律,還要有一定的身手,不能連個盜匪都打不過吧?那也太給大秦的衙門丟人了!” 羸政聽的一臉黑線,要是在他的治下,輯盜的人連小毛賊都打不過,丟人的可不只是那輯盜的人,還有他這個當皇帝的好不好! “所以??!”李季陽一攤手:“要買教科書,要知道怎么合作抓賊,這才是一個職業,還有稅務官,不能放下去了就知道刮地皮,侵吞民脂民膏,要有職業素養,要知道什么樣的東西收什么樣的稅錢,總不能讓養牛的跟養鴨的收一樣的稅錢吧?”“還有各種小吏,也是一樣,在軍中做文書的要知道怎么給朝廷寫抵報和軍報以及急件,做刀筆吏的要知道怎么寫告示、文書!當文件管理的也要知道怎么歸類匯總。這都是需要有人指點的,他們沒認識什么人,就只能買參考書,里頭有范文模板?!崩罴娟栒裾裼性~:“還有好多專業人員,例如戶部,他就得會打算盤,會做賬;清查賬目的人員,除卻會打算盤會做賬,他還得會查賬!” 李季陽小嘴兒叭叭叭的一個勁兒的說,羸政最后被他說服了! 于是除了大秦字典,還有各種參考書! 參考什么? 大家不知道,但是一些人依然買了不少回去研究。 隨后羸政就在大朝會上宣布了選擇官員的標準,科舉! 李季陽制定了科舉的一系列規章制度,以及各種獎懲辦法,這樣不拘一格的用人制度,也讓各大世家心里犯嘀咕了。 各國遺老遺少們為此,真是各種揣摩,隨后就都老實了! 除了少數死犟的人家,絕大多數都會主動說秦國的好處,讓孩子努力上進,謀得國主的歡心才是重點。 財帛動人心,果然是財帛動人心! 這一手用出來,相當于在犟驢前頭掛了個蘿卜纓子,讓它不得不跟著走! 與古代科舉不同的是,李季陽這“科舉”更像是公務員考試! 分為好多個類型,你要從文,就得熟背秦律,還要知道民生! 你要是習武想參軍,也要懂得三韜六略,孫子兵法,這個在軍校里就有專門教導的先生! 且要求考試的時候,一概使用新字體作為答題的標準字體——李斯徹底輸了。 除了那一套他整理出來的各個時代的文字,什么都沒留下!儒家的《論語》經過幾年的探討,依然沒有定下來,于是孔子的大石碑只有孔子的名字,而沒有著作! 反倒是他身后,孟子、荀子等儒學十三家,都有了地方。 而樹立起的石碑,也的確讓大秦的士子們盡皆歸心。 尤其是科舉的消息一出,大家更是歡欣鼓舞,學習之風更甚從前。 連軍校報考的人都多了一倍有余! 而與此同時,羸政大肆封賞有爵位的人家的繼承人為“世子”! “世子”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朝。 原本是指天子或諸侯的嫡子中的儲君。 朝代更迭之后,“世子”一詞成為了凡有爵位傳承的人家里,繼承人的稱呼。 這些“世子”們,基本上都跟扶蘇的關系……很親密! 有人不解,有人惶恐,更有人直接到李季陽跟前來探口風:“到底因為什么?非要冊封世子?” 各家都有嫡長子不假,可是嫡妻嫡子不一定受寵??! 雖然新秦律里有嫡長子繼承制的規定,可大家還想著給自己喜歡的兒子弄個前程呢! 這就封上世子了! 李季陽笑著跟來人道:“還不是因為皇太弟要娶親了嗎?到時候跟著皇太弟去的人,可都是‘世子’們!” 聽到秦安君的解釋,眾人都是一愣! 他們想了許多理由,例如嫡庶有別,例如傳承有序等等。 誰知道會是這個理由! “現在已經九月重陽了,馬上就要十月了?!崩罴娟栆粩偸郑骸盎侍艿幕槠?,定在十月十二日?!?/br> 眾人:“……?。?!” 皇太弟大婚,早在秋收之后,各地的郡守就已經隨著各地的稅糧稅錢的車隊就進了咸陽城。 他們都入住在朝廷專門給進京的官員們準備的咸陽總驛站里。 相當于是官員專門用的賓館了,李季陽將里頭布置的很不錯。 當然,也有人的家里是在咸陽城,回家住著的也有不少。 眾人來一個是繳納稅糧和稅錢,另一個則是參加皇太弟的婚禮。 趙姬已經帶著人,將東宮整體打掃了三遍,打掃的扶蘇都不耐煩了,只好躲到了李季陽這里。 “陽哥啊,我那里干凈的就連碩鼠進去都得含著包眼淚兒出去!你說我阿娘怎么就嫌棄不干凈呢?”扶蘇趴在那里裝死“干娘那是高興?!崩罴娟栔?,自己跟羸政的事情,讓趙姬沒了抱孫子的希望,于是扶蘇就成了她抱孫子的希望。 現在扶蘇好不容易二十歲了,可以成親了,趙姬比誰都著急! 兩宮太皇太后已經做好了各種喜慶用品,內務府已經調撥了一萬匹正紅色綢子出庫。 宮里頭的大內侍,小宮女,一個個也都喜氣洋洋。 “我在這里待兩天!”扶蘇賴在這里不走:“我想吃rou!陽哥可憐可憐我,給弄點rou吃唄!” 李季陽看了看他:“行!” 回頭就吩咐趙喜:“讓人燉一鍋雁,放點酸菜進去?!?/br> “雁rou放酸菜?”扶蘇沒這么吃過,五花rou燉酸菜他吃過,可雁rou燉酸菜,沒吃過,這能吃嗎? “放心吧,可好吃了!”李季陽回憶道:“味道很特別!尤其是秋收之后,家雁屯肥,燉酸菜更美味?!?/br> 這還是他們去東北考古一個遼代古墓的時候,在當地吃到的燉菜,那個時候也是秋天,后世因為全體氣候變暖,秋天也不是很冷,農家自己腌制的酸菜,用的乳酸菌發酵,味道很好,宰殺的當年大肥鵝,剁了跟酸菜燉到一起,配上蒸的花卷,那味道! 當年就連導師都多吃了半個花卷呢! 有個師兄特意花錢讓老鄉多給做兩頓,能讓導師多吃兩口可惜,后來他們回去之后,雖然也買了大鵝和酸菜燉著吃,卻沒那個風味兒了……。 晚上羸政回來就看到了放在按幾上的新菜,家雁燉酸菜。 “來嘗嘗,新菜,等扶蘇成親的時候,也算是一道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