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我們的愛豆都跟他有一腿、福氣滿皇朝、(獵人同人)獵人之預見
這倒是實話。 秦國缺水,如今修建了水渠,也要明年才能看成效,而楚國則是水道多,還臨海,人人都會游泳。 秦國的旱鴨子不少,去了楚國就怕沒找到活路還得被淹死! 而且秦國的生活可比楚國好多了,如今秦國家家戶戶都有點余糧,開春沒有了糧種,還有朝廷給發種子,哪怕需要秋天的時候,加倍償還回去呢! 那也總比沒有糧種下田的好! 楚國使臣氣的啞口無言:“……!” 郭開卻假裝自己什么都不是,就是不跟著攙和。 都攙和什么呀? 他們趙國自己都自顧不睱,國內的饑荒讓國主和大臣們如坐針氈,哪兒管得了人口不人口的問題??! 再說了,趙國人寧愿去韓國討飯,也不往秦國走。 燕國使臣來就一個意思:“能不能跟秦國之主購買一些糧食?我國的確有點堅持不住了?!?/br> 燕國的人也有來秦國的,但是畢竟隔著趙國呢,能堅持到秦國的少。 燕國國主燕王喜的意思是,只要能買到糧食,人口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而且燕國的太子丹可在秦國呢! 燕太子丹在秦國沒少買糧食送回燕國,可是路過趙國的時候,總是被苛刻下一些,且他個人意愿畢竟杯水車薪,燕國糧食不夠吃??! 除了糧食,燕國還要一些糧食種子,怕開春的時候,都沒糧食種子下田。 按理來說,郭開作為趙國使臣應該說兩句了吧?畢竟秦燕兩家把趙國夾在中間,成了個夾心餅干的樣子。 第336章 生辰的禮物 可人家郭開就是不張嘴! 從打他來擔任使臣之后,這家伙每次上朝都當自己是壁草,安靜而沉靜。 魏國使臣因為他們的國主安厘王和龍陽君,對秦國好感暴增,而且魏國流失人口最少,所以他也跟郭開學著當壁草。 齊國離秦國隔著好幾個國家,所以齊國全當例行公事。 細算下來,跳的最激烈的是楚國,再有就是韓國,韓國倒是想呲呲來著,可惜,他怕被秦國崩了牙齒! 韓國是求著秦國給施舍一點糧食的樣子,看著怪可憐的……。 “人口,是流動的,這件事情我秦國最多只能不主動吸引,但是如果他們來我秦國,會在秦國安家落戶,那他們便是我秦國的子民,寡人不會連自己的子民都護不住?!辟_了口,在各國使臣都來的差不多的時候:“我秦國,不懼任何人,任何國家?!?/br> 眾國使臣俱低頭。 這個時候誰也沒底氣跟秦國硬磕,但是他們心里卻是有怨氣的……。 不過羸政也不是都跟他們作對,像是燕國,直接官方給了一千石糧食,不是出借,是贈送魏國給了一千石糧食,同樣是贈送,而且還有五百石鹽巴。 楚國就什么都沒撈著,韓國也同樣如此! 齊國沒他們什么事兒,但是羸政同樣交好,給了齊國國主送了三石茶葉,分別是紅茶、綠茶、茉莉花茶。 趙國基本上是個啞巴! 但是羸政也沒虧待他,給了趙國國主……三顆小兒頭一樣大的夜明珠! 李季陽當時就想笑了! 趙國現在最缺的是糧食,羸政偏偏一粒都沒給,反而給了國主不能吃只能看的夜明珠,有什么用? 羸政還答應燕太子丹,過了年開春會給燕國送上五百石糧種,并且保證都是糧種。 魏國不用說,除了給糧食,還給了一千石糧種,李季陽就很不理解,羸政跟魏國很要好么好像自從龍陽君來過之后,羸政就對魏國特別優待了。 嬴政一番示威帶警告,隨后又給了安撫,李季陽感嘆道:“這就是打一巴掌給個甜棗啊!費了半天勁兒,各國反而要承秦國的情,因為沒有秦國給糧種,這些國家明年指不定什么收成呢!” 唯有楚國,什么便宜都沒占到不說,連點安撫獎勵都沒有! 冬日漫漫,秦國邊境不斷接收流民,秦國的安置工作做得很好,水渠修建完了,就讓他們修路,暫時不能用水泥,那就讓他們拿著鍬鎬先把路基修一下,路上有個土坷垃也得給打碎了鋪平了。 這個其實就是個雜活,什么人都能干,每天一人一鈞糧食,一斤鹽巴。 一個月給分一只rou羊,算是給打牙祭的意思。 冬天需要衣服,給他們糧食,他們留下填飽肚子的,其他的都拿去賣了,如今糧食貴啊,賣了錢買布料做棉衣。 李季陽空間里有棉花但是不敢買賣,還不到時候,只能用木棉頂,價格便宜,爭取不讓人凍著餓著。 想發財那就沒辦法了,現階段只能保持溫飽。 秦國的人一開始對這些流民并不熱情,還是朝廷下了令,說以后都是秦國人了,大家都一家人,這些老秦人才熱情了一些,等到后來開始上工了,這些人整天在一起給朝廷打工,一個個都熟悉了,也就相互幫助了,來了人沒地方住,大房子蓋不起,蓋個能暫時遮風擋雪的茅草屋還是可以的。 這一日陰天,但是依然需要上朝,而且今天是十月初三,羸政的生日。 李季陽想著給嬴政個什么東西呢? 他就從空間里弄了一棵五色草,先給他吃一個五色草,他空間里東西不少,每年給他吃一個,等他七老八十的時候……估計就能成仙了! 吃了這么多好東西,還不成仙也能當個千歲人瑞了,將來也不至于……算了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故事??! 早朝上,眾人恭賀國主生辰,然后各自獻了些禮物上來,各國使臣也都帶了禮物。 呂不韋給的是金子打造的一套酒具;精巧,華貴,也奢侈。 別人看著尚可,李季陽卻不以為然,羸政也是將呂不韋的東西夸了夸,然后就讓人放了下去,這東西他這輩子都不會用! 甘晶給的就是一整套的《禮記》,是竹簡樣式記載的,一個大箱子裝著,李季陽看著都快流口水了! 因為據說這是甘晶的父親甘茂讀過的東西! 里頭還有他老人家寫的心得! 張平給的更加讓李季陽眼饞不已,因為那是一整套的《尚書》。 《尚書》,最早書名為《書》,是華夏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歷史文獻,它以記言為主自堯舜到夏商周,跨越兩千余年。 是《三墳五典》的可考記錄。 自漢初以來,有今文、古文兩種不同的傳本。 《漢書》中的《藝文志》說,《尚書》原有百篇,孔子編纂并為之作序。 但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后,頒布《焚書令》,秦代的焚書給《尚書》的流傳帶來毀滅性打擊,原有的《尚書》抄本幾乎全部被焚毀。 漢代重新重視儒學,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漢代通行文字隸書寫的《尚書》,共二十八篇,人們稱之為今文《尚書》。 西漢時期,相傳魯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墻壁時,發現了另一部《尚書》,是用先秦六國時的字體書寫的,人們稱之為古文《尚書》。 古文《尚書》經過孔子后人孔安國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書》多一十六篇。 在西晉永嘉年間的戰亂中,今、古文《尚書》全都散失了。東晉初年,豫章內史梅賾給朝廷獻上了一部《尚書》,包括今文《尚書》共計三十三篇(梅賾從原先的二十八篇中析出五篇)、古文《尚書》二十五篇,古文二十五篇,經宋代以來的考異爭論總體認為是東晉人的偽作直至清朝人孫星衍作《尚書今古文注疏》,廣泛汲取前人考訂成果,摒棄二十五篇偽作,將篇目重新厘定為二十九卷,大抵恢復了漢代《尚書》傳本的面貌?!渡袝匪浕臼鞘?、命、訓、誥一類的言辭。雖說文字大體古奧迂澀,但也有少數文字比較形象、朗暢。 對于這樣一整套的《尚書》,要不是獻給羸政的,李季陽早就想搶了好么! 后世對《尚書》的研究很多,但是直到他穿越前,《尚書》還是沒有完整。 因為后人無法想象幾千年前的人說話是什么樣子? 就像沒有學過考古的人,基本上不知道沃頭就是廁所的意思一樣! 要趕上只說話不寫字,說話再帶點口音,容易說成“窩頭”……那笑話可就鬧大了。 李季陽眼巴巴的看著羸政,羸政掃了一眼姜內侍,姜內侍很聰明的讓趙喜過來了! 將《禮記》和《尚書》搬到了珍寶宮。 李季陽立刻眉開眼笑了起來! 韓非給的最吸引李季陽的目光,因為韓非在如此情況下,更是智商大躍進,他寫出了《韓非子》全書! 可能是經歷了被韓王出賣了全家的經歷,韓非的孤憤、五蠢等著作依然是面世了,不過韓非這次沒有被冤死獄中,而是好好的當他的舍人。 他獻出來著作,大家一開始沒當一回事,只有李季陽目光灼灼,嬴政看到了,朝姜內侍掃了一眼,姜內侍又讓趙喜上去領東西,帶回珍寶宮。 李季陽眼珠子差點瞪下來! 韓非親自撰寫的《韓非子》成了他的收藏品! 不行! 李季陽決定明天、哦,不,今天,今天一定要將東西偷偷帶回去,放到空間里! 放外頭他都睡不著覺! 羸政看著李季陽一驚一乍的小樣兒怪有意思的,去年他都沒這樣! 好吧,去年他送給自己的那個天下勢力分布模型,還在他臥房里擺著呢! 剩下的獻禮都不如這些有意思,各國給的禮物不是金錢財寶就是大小美女。 李季陽氣鼓鼓的看著羸政,才十七歲啊就有人給送女人了,還能不能行了! 羸政將人接下了,楚國來的都送去了華陽太王太后那里,趙國的送到了王太后那里,別的小國的直接送去了夏姬太王太后那里。 后宮空著永巷再一次人滿,差點就為患了。 不過她們這次學聰明了,很老實,從不找事兒,讓華陽太王太后露胳膊挽袖子想要再震雌風的沒地方使勁兒了! 等大家都獻完了禮物,就差李季陽了,都看著他呢! 誰不知道秦安君??! 以前就在秦國出名,現在在全天下都出名了! “臣給國主的東西,大了點兒,讓人搬進來吧!”李季陽指了指外頭。 “宣!”羸政也很好奇小陽要給他什么,這不是那個時候私下里給的禮物,這是大面上給的禮物。 李季陽讓人搬進來,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不過可以肯定是個好東西! 八個大力內侍給抬進來的,上頭蓋著紅色的綢子,光這塊綢子就價值不菲。 等人退出去了,李季陽看大家都瞅著呢,于是猛地,掀開了紅色的綢子! 等紅色的綢子飄落之后,露出的是一個模型! 以一比一千的比例,做出的房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