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節
書迷正在閱讀:天工、心藥、不撩何娶、[綜英美]老冰棍網戀守則、就愛撩那個小正經、[綜英美]我有真話系統、為你認真且慫、農門嬌妻:將軍要耕田、你似心火燎原、蠻后
姜太醫不知這個答案是否合了趙岳的意,心里惶恐緊張,額頭上不住地往外冒著汗。趕忙用衣袖去擦。 等了不知多少時候,終于,不帶有一絲溫度的聲音響起:“沒你的事兒了,回去吧?!?/br> 姜太醫躬身而退。 * 自從趙太保見過病中的皇上后,他自己也病倒了。 據趙家的子孫說,自家老太爺是因為擔憂皇上的病癥而病倒在床。趙太保就算是在給病床上,依然在掛牽著皇上。每日都要問一問皇上的身體如何方才肯吃藥。倘若不能曉得皇上的病情,他就一直哀嘆著在床上哭泣。最近眼睛一直紅腫著,不見消退。 “果真、果真不能看一看皇上嗎?”帝后二人的院門口,有少年神色凄楚地看著守門御林軍,“我就過去探望一下,也不行嗎?” “不成?!庇周娭械娜藬嗳痪芙^。 少年哀痛不止,“可是祖父他……他一直惦念著陛下。倘若無法知曉陛下的病情,祖父是不肯吃藥的??!” 他捂著臉,在門口痛哭。 旁邊有人看不過去了,上前幾步說道:“趙二少爺,您還是回去吧。這這里哭,算什么?” 趙寧武不肯搭理說話的長燈,依然捂面哭泣。 長燈不耐煩地踢了踢腳,“你在這兒哭得再厲害也不成啊。你又進不去??禳c走吧。別耽誤了我們做事?!?/br> “我耽誤你們做事?”趙寧武冷哼著說道,用手重重的抹了一把臉,“你倒是說說,你們除了攔人攔人,還做什么了!” 長燈不是個十分能忍得住脾氣的人,被趙寧武連番挑釁,當下忍不住,和他吵了起來。 兩人爭執不下,幾乎打起來。 最后還是清王妃路過這里的時候開口說了幾句解了圍。 “趙二公子且慢?!本m上前擋在長燈跟前,“倘若他做錯了什么,你與我說,我必然好好教訓他?!?/br> 她這樣子,讓趙寧武停了下來,沒有繼續揮出拳頭去。 趙寧武靜靜地看了她好半晌,而后點點頭,“看在你的份上,我不和他計較”,他這樣說著,轉身離開。 其實趙寧武之所以沒有繼續和長燈他們爭執下去,是因為他注意到了兩點。 其一,他發現清王妃說的話有些問題。 往常的時候碰到了清王妃,她什么時候給他過好臉色看?再者,長燈是她的人,也是清王爺的人。以她那樣小氣的脾氣,哪里會幫著他,而不是幫助長燈和清王爺。 偏偏她說了,要幫助他來教訓長燈。 其二,他發現清王妃的眼睛紅得很。 清王妃和他祖父不同。 祖父為了傷心的“徹底”一點,眼睛里稍微抹了點紅辣椒。所以哭得兩個眼睛都腫了。 可清王妃沒有旁的用意,根本不用如此。那么清王妃為何眼睛紅紅的? 趙寧武思量著,能夠讓清王妃思緒混亂且哭得那么厲害的,想必就是陛下的病情了。既然如此,皇上的病到了一個什么地步,方才能夠讓她如此? 趙寧武越想心里越是篤定,趕忙去尋了祖父,把這些事兒告訴了祖父。 趙岳不動聲色聽著,命人去暗中看了看清王妃的狀況。得知確實和趙寧武說的那般,神思恍惚且不住在哭,趙岳這才放心了許多。 接了遺詔后不久,京城陸續來了許多太醫,還有從各處請來的名醫。 自那時候起,清王爺就留在了皇上的院子里,不再出來。御林軍每日八次進院子與他稟報情況,再接到他新下的命令。 從那一刻起,趙寧武開始密切注意著清王妃的動向。因為見不到清王爺,就憑著請王妃的一舉一動,也能推舉出來事態的發展變化。 清王妃平日里負責清王爺的飲食起居,也要負責那院子里的事務。所以,她進進出出的時候,就是知道院中情形的最佳機會。 趙寧武知道清王爺的習慣。其實,自打來了別院住下后,眾人就都知道了清王爺的習慣。 每日早晨必定練武,練武后沐浴。而且每晚都要練字,睡前依然要沐浴。 也不怪大家都發現了這些習慣。 清王爺早起練武的時候,時常叫了長明他們陪練。打斗聲兵器相擊的聲音能夠傳出很遠,幾乎所有人都聽到過習武聲。 睡前練字,則是有不少人傍晚時候求見清王爺。王爺晚膳前后不見人,家丁和“客人”們說起緣由時提及。 至于沐浴……熱水都是從廚房里端出去。哪里要了熱水,一目了然。 眼看著清王爺的習慣沒變,只是早晨習武的聲音輕了不少,其余的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就連每晚上丟到紙簍而后倒在外面垃圾筐里的大字都是新寫的,趙寧武的心便放下了不少。 從那日趙寧武開始盯著清王妃開始,趙太保就徹底臥床不起,連同僚前來相見探望,他都讓人一一回絕了。只留在臥房里休息養病,再不肯出來。 趙寧武沒有斷了和祖父的聯系。每日都會把最新消息寫給祖父。 這一天,他依然提筆寫好了今日所知道的清王妃的一切。然后依著祖父的吩咐,特意道:今晚清王爺所練大字依然是新寫的。祖父請放心。 封好信,望了眼空蕩蕩的祖父的臥房,趙寧武胸有成竹地把信遞了出去,讓人快馬加鞭送往京城。 * 京城內,太子監國。有董太師在旁協助。 皇上身體抱恙的消息傳到京城后,太子即刻遣了宮內太醫趕往河州,還讓董太師四處去尋名醫,送往河州。 皇上病重的消息,他們暫時壓了下去。 可是這事情還是不脛而走。 因著元成帝的病,河州的官員們滯留在那邊無法歸來。這事兒到底是遮掩不住,董太師最終把皇上抱恙的消息告訴了京城官員。 雖然他用的字句不算嚴重,可還是不時有朝臣前來詢問,到底皇上怎么樣了。怎地去了那么久還沒有要歸來的消息。話語中隱隱透著擔憂。 甚至于,有人質疑太子,為什么知道皇上病了的消息后,不接了皇上回京,反而要讓太醫和杏林高人去往河州。 太子震怒,以雷霆手段把質疑的人統統關在了監牢。 殊不知這樣的手段一出來,朝中官員更加氣憤。原先還有幫著太子說話的,現下也改了風向,開始疑惑太子為甚做了那樣的選擇。 更有甚者,有人懷疑太子故意阻了皇上,讓陛下留在河州,自己繼續在京城掌控朝政。 隨著太子關押的人越來越多,這樣的議論聲也越來越多。 董太師勸過太子多次都不見成效。最終拂袖而去,不再搭理政務。 就在太子激起眾怒,朝臣們反抗質疑的聲音達到了頂峰狀態時,突然,噩耗傳來。 皇上駕崩了。 * 元成帝的去世仿若一道驚雷,在京中轟然響起,驚得所有人都失了方向。 太子卿劍鋒知曉此事的時候,正在上朝。 他在朝臣們的跟前,跪地痛哭不止。 極致的痛苦過后,他慢慢站起身來,眼睛猩紅地等著在場諸人,而后隨意點了幾個人名,讓人把他們托了下去,罷官免職。 這些人并沒有什么錯。 正因為他們沒有做錯事,甚至于,根本什么事也沒有做。太子的樣子和舉動才更加讓人心寒,讓人錯愕、意外,而又憤怒。 所有人都在疑惑,這樣一個喜怒無常只會用武力鎮壓的太子,能不能當一個好皇上。 可是陛下已經駕崩。 太子即位是無可避免的。 就在眾人為這個狀況而暗自憤怒不已的時候,忽然,曙光出現。 趙太保帶著皇上遺詔初現在眾人眼前。 遺詔分明是元成帝的字跡。 陛下在遺詔說,他身體已然不行了。未免社稷動蕩,特此寫下遺詔。 撤去卿劍鋒的太子身份,改立性子溫和的七皇子卿劍立為太子。由卿劍立來繼承皇位。 此遺詔一出,滿朝嘩然。 趙岳手持遺詔,微笑著走到董太師的跟前,與太子卿劍鋒道:“對不住,真正的太子殿下已經回了京?!倍?,他揚著下巴,環視滿朝文武官員,“現在,我們來迎接新皇入宮吧?!?/br> “新皇”二字顯然觸怒了先太子殿下。 卿劍鋒雙目赤紅地等著那“遺詔”,冷著聲音說道:“這不可能。父皇不會這樣對我!你這遺詔是假的!” “怎么不可能?”趙岳一臉痛惜地看著他,“大殿下,您心里的難過,微臣可以體會。只是遺詔乃是圣上親筆所書,所有見過圣上字跡的人都可以證實。你又何必如此介懷放不下呢?!?/br> 底下有人竊竊私語。 而后,私語聲越來越大。 “趙太保,清王爺何在?” “清王乃是陛下最親信之人。若是真有遺詔,為何在趙太保的手中,而不見王爺身影?” “再者,陛下駕崩的消息剛剛傳來。為何趙太保和七皇子就來了京中。定然是圣上還未駕崩時就已經動身從河州出發??扇羰侨绱说脑挕?/br> 種種懷疑的聲音不絕于耳。 就在那議論聲紛紛吵吵地達到了最高之時,突然,一聲唱和驟然響起。 “太子殿下駕到——” 原太子卿劍鋒還在眾人眼前。 這一聲里面的太子,指的是誰,一目了然。 所有人都是先看了眼挺拔地立在殿中的卿劍鋒,而后猛然回頭,望向門口。 一名身材瘦弱的少年緩步進入屋內。他低著頭,眼睛不時地左右四顧,腳步虛浮,整個人看上去有些畏縮。 朝臣一怔。 莫非這就是往后的皇上? 難道這就是以后他們將要山呼萬歲的人? 他們面面相覷后,不由自主又看向了原太子殿下。 卿劍鋒的處事手段有些極端。比起這畏畏縮縮的七皇子來,又是如何? 所有人的心里都堵著一口氣,上不去,下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