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第24章 難得糊涂 “暈過去了?”姜老夫人盯著鄧老夫人,她右眼瞳仁上蒙了一層白翳,這樣盯著人看,就讓人忍不住心里發毛。 鄧老夫人年輕守寡,見過不少風浪,當然不受影響,肯定點頭:“是啊,暈過去了?!?/br> 姜老夫人冷笑一聲:“呵,我不管她是暈過去了還是死了,黎府是不能留她了!” 她再次用那雙蒙了白翳的眼睛盯著鄧老夫人,嘴角緊繃,法令紋格外深刻:“弟妹,我知道你心軟,可這種事姑息不得。三丫頭失蹤,要是沒傳揚出去,編一個病死的理由遮掩過去也就罷了,可偏偏當時沒瞞住,這段日子黎府名聲已經受了影響。當然,這些年來京城各個府上不是沒有走丟的孩子,若是女孩,當時帶累了家族名聲,時日久了人們也就淡忘了??扇绢^千不該萬不該,又回來了!弟妹,她是你孫女不假,可你的孫女不止她一個!她活著回來,還當黎府的姑娘,以后別的姑娘怎么嫁人?” 見鄧老夫人默不作聲,姜老夫人冷冷道:“只要她呆在府上一天,別人就要非議一天,咱們黎府就會一直抬不起頭來!” 鄧老夫人還是不吭聲。 姜老夫人有些詫異,挑了挑眉,用那只正常的眼睛瞄著她:“弟妹,你那么多孫女,平日里不是最不待見三丫頭,怎么還舍不得了?你若是狠不下心,我來出頭做這個惡人。無論如何三丫頭不能留!” 姜老夫人堅決的態度不出鄧老夫人所料,等她發完了火,鄧老夫人這才解釋道:“鄉君的苦心我明白,那孽障確實是給黎府丟臉了。不過事情也不像大家想的那么糟,她雖被人販子拐了,半路上卻是被李神醫救回來的——” “李神醫?” “對,就是當今天子曾親口盛贊過的那位神醫?!?/br> “這怎么可能!”姜老夫人難以置信。 鄧老夫人笑了:“今天就是李神醫親自送三丫頭回來的,街坊們都看見了?!?/br> “莫不是什么人冒充的吧?”姜老夫人依然不信。 “要是冒充別人還有可能,鄉君您想,李神醫是什么人物,要是敢冒充,還不立刻被那些無所不知的錦鱗衛大人們拿了去!” 人的名樹的影,明目張膽冒充名人,那是有風險的。 姜老夫人顯然明白這個道理,滿臉的狠厲緩了緩。 鄧老夫人心下略松,語氣懇切:“您想啊,李神醫親自送三丫頭回來,咱們再把三丫頭送走,那不是讓神醫不快嘛?!?/br> 這是明晃晃懷疑神醫的人品,得罪一位神醫,極為不智。 姜老夫人身為宗室女,與那些皇親貴胄的交集遠比鄧老夫人要多,對李神醫當年在那些貴人們心中的地位認識更深刻。 她終于松了口:“即是這樣,先等等再說。以后三丫頭不必去學堂了,你拘著她在院子里少出來招人眼!” 就算三丫頭被神醫救回來,礙于神醫面子不能立刻處置,可世人眼睛是雪亮的,將來三丫頭是不能嫁人了。 對一個注定嫁不出去的姑娘,在姜老夫人眼里無異于廢棋一枚。 待鄧老夫人告辭,望著她離去的背影,姜老夫人搖頭冷笑。 這個鄧氏還是護短得厲害,真是老糊涂! 鄧老夫人暫時穩住了姜老夫人,暗暗嘆了口氣,回到青松堂還沒喝上一口熱茶,就聽丫鬟來報:“老夫人,二太太求見?!?/br> 鄧老夫人皺了皺眉,才道:“請二太太進來?!?/br> 不多時,珠簾挑起,一位三十出頭的婦人走了進來。 二太太劉氏是鄧老夫人的次媳,三年前二老爺黎光書外放,她帶著一雙女兒留在了府中,素來是個嘴皮子利落的。 她進來見過禮,親自倒了一杯茶遞給鄧老夫人,開口道:“老夫人,兒媳聽說三姑娘回來了,真是吃了一驚?!?/br> “你沒去雅和苑?” “去了,大嫂說三姑娘不舒服,不方便見人呢?!闭f到“大嫂”兩個字,劉氏撇了撇嘴角。 西府的長媳何氏是續弦,年紀比她輕,腦子更是拎不清,劉氏心里一直是看不上的。 鄧老夫人知道劉氏的心態,不過續弦難當,何氏本人又不爭氣,她當婆母的不可能因為這個就替何氏出頭。 咳咳,就何氏那性子,她沒跟著踩一腳真的是太寬容了。 “老夫人,您剛從東府回來吧?鄉君怎么說?”劉氏過來顯然是打探消息的。 鄧老夫人一副聽不懂的樣子:“鄉君???她覺得三丫頭遇到貴人真是個有運氣的?!?/br> “就這樣?” 鄧老夫人笑瞇瞇道:“呃,我知道你當嬸子的關心三丫頭,心疼她受了罪。不過也不能太慣著那孽障了,送什么人參燕窩啊,要是實在放心不下,回頭送點銀耳蜂乳之類的也就是了?!?/br> 劉氏一口氣差點沒喘上來。 誰想送人參燕窩了? 那賤丫頭清白名聲都沒了居然還敢回來,要是個有志氣且識趣的,就該悄悄投了河才干凈! 平日里鄧老夫人很看不慣三姑娘,劉氏萬萬沒想到黎三發生了這樣的事,老太太居然是這種態度。 老太太該不會中邪了吧? 劉氏氣不過道:“老夫人,我心疼三姑娘不假,可我更心疼皎兒她們幾個啊。咱們府上的姑娘可一個都沒出嫁呢,三姑娘碰到那種事咱們府上還沒個說法,世人該怎么看?” 劉氏說完,不見鄧老夫人回應,抬眼去看,就見鄧老夫人老神在在瞇著眼,喝完手中茶才看著她意味深長道:“劉氏啊,你還年輕,不懂。世人的看法啊,變得太快了?!?/br> 世人的看法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有的時候狗屁不如。 鄧老夫人拉扯兩個兒子長大,比誰都明白,要是什么都按照世人眼光來活,她早就活不下去了。 她是不喜歡三丫頭,可三丫頭還是個孩子,連萍水相逢的神醫都愿意給三丫頭一條活路,難道她當親祖母的為了世人看法就要置三丫頭于死地嗎? 今日她能為了世人看法要三丫頭的命,明日因為世人看法又會要誰的命? “可是——”劉氏哪里聽得進去,想要再說,卻聽到鄧老夫人那里傳來清淺的呼吸聲。 老太太居然迅速睡著了! 劉氏鐵青著臉,拂袖而去。 第25章 父親 二太太劉氏才走,大老爺黎光文就回來了。 他一臉費解進了青松堂。 “母親,把兒子從翰林院叫回來有何事?” 黎光文三十多歲,長身而立,人清如玉,一點瞧不出在官場上打滾過的痕跡。 鄧老夫人每次見了長子這個模樣,又是歡喜又是嘆息。 長子讀書上天賦驚人,年紀輕輕就高中探花,進了前途無量的翰林院,加之相貌好,當年家中生計雖艱難還是有不少富貴人家相中了他,這才有了伯府貴女杜氏的下嫁。 誰知長子根本不是當官的料,報道第一天就把上峰得罪了,有東府堂兄護著雖不至于丟官罷職,冷板凳卻坐穿,后來杜氏生兒子黎輝時難產而亡,若不是陰差陽錯娶了何氏當填房,說不定找媳婦都困難。 但是在一位母親的眼里,兒子沒有染上蠅營狗茍的習性,又覺寬慰。 大丫鬟青筠給黎光文上了茶,見他端起來喝了,鄧老夫人才道:“三丫頭回來了?!?/br> 黎光文一口茶就噴了出去。 鄧老夫人掃一眼抿著嘴偷笑的青筠,瞪他:“這么激動像什么樣子?” 黎光文依然一臉呆滯。 鄧老夫人使了個眼色給青筠,青筠領著屋子里伺候的丫鬟們退下。 “三丫頭是被大名鼎鼎的李神醫送回來的,我把你大伯娘想送她去家廟的心思擋了回去。不過呢,三丫頭閨譽是沒了,將來恐怕不好嫁人,你這當父親的有什么想法?” 黎光文終于從震驚中回神,喃喃道:“養著唄?!?/br> 他怕老太太不放心,想了想補充道:“她娘有錢?!?/br> 鄧老夫人:“……”這兒子真實在! 聽長子這么說,鄧老夫人知道發生不了什么人倫慘劇,懶得瞧兒子那張沒用的俊臉,擺了擺手把人趕了。 等終于清靜了,鄧老夫人交待青筠:“去雅和苑對三姑娘說,這兩日不必來請安了,也不用去學堂,在屋子里沒事抄抄佛經吧?!?/br> 青筠心知三姑娘這輩子就這樣了,想著她以往飛揚跋扈的性子,心中竟生不出憐憫,應了聲是就去了雅和苑傳話。 京城居不易,西府住處緊張,除了唯一的孫輩男丁三公子黎輝滿了十二歲后另辟了住處,姑娘們都隨父母住。 黎光文從青松堂離開回了雅和苑,往常慣例是直接去書房歇著的,這次卻直奔主屋去了。 東次間里,何氏正摟著喬昭抹眼淚,一見黎光文來了眼中喜色一閃,迎過去道:“老爺,昭昭回來了!” 黎光文目不斜視,徑直從她身邊走過去,來到喬昭面前。 喬昭冷眼旁觀,見何氏面上難過之情一閃而逝,很快就恢復如常,心底就生了嘆息。 小姑娘黎昭的記憶里,父親對母親如此漠視竟覺得理所當然。 “父親——”她起身給黎光文見禮。 黎光文頗有些意外,立在那里靜了靜,命她起來,打量幾眼開口道:“回來就好。以后安分守己,莫再惹禍生事?!?/br> “女兒省得?!边@種場面話最好應對,喬昭自然不懼。 她看得出來,黎光文對這個女兒僅限于基本的父女天性,而沒有多出一分的喜愛。 當然,梳理一下小姑娘黎昭以往是怎么針對原配所出一對兄姐的,喬昭就一點不奇怪了。 黎光文顯然不習慣在這間屋子久留,略坐了坐,見妻女也不說話,就沖何氏微微頷首:“那我回房了?!?/br> 黎光文長住書房。 何氏有些慌:“老爺這就走了?” 她本以為女兒回來了老爺會有很多話說,正絞盡腦汁組織語言呢,沒想到人就要走了。 不過是一愣神的工夫,黎光文已經走出門去。 何氏怔怔望著他的背影,有些發呆。 喬昭見過的夫妻,或是如祖父祖母琴瑟和鳴,或是如父親母親相敬如賓,從不知道夫妻間還有這般冷淡如陌生人的。 她轉而想到自己, 她嫁到靖安侯府兩年,說起來,與邵明淵才是真正的陌生人。 不過這些已是前塵往事,連那一點點的惱怒都隨著那個長滿刺的仙人球丟出去消散大半,她所圖的,只是盡快見到長兄,如果那場大火有問題,便拼盡全力為父母家人報仇。 喬昭垂著眸子盯著自己纖細的手。 無論是什么皮囊,她依然是喬昭,受人恩惠愿盡己所能兩不相欠的喬昭,而父母親人生她育她的恩德,又怎么能因為換了副殼子就煙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