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節
一切都是未知。 看似和平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對未來的生活十分迷惘。 一開始,塔內的義務教育是有詳細的歷史課程的,課本內將人們生活到塔內以前的生活全部介紹了一遍,亦詳細描述了人類建塔的艱難以及在塔內定居的歷史。 這種詳細的歷史教育持續了大約三百年,新的課本出臺,新的歷史書上,大量人們進入塔內生活的“新歷史”取代了之前的內容。 你可以把這種改變理解為歷史進程導致的必然改變,新的歷史不斷堆積,必然要擠掉過去歷史占據的分量。 然而,更深層的原因卻是——人們心中的焦躁心理已經日益生成,人類基因的缺失、新的基因病出現、大批失去資格的人被迫移居地下城…… 人們對于自己生活的時代迷惘感日益增多。 人類歷史上甚至有過兩次自殺狂潮。 對于未來的絕望在普通居民中迅速蔓延,網絡上一時出現了許多自殺組織,大家相約在同樣的時間一同自殺而亡。 那是非??膳碌膬赡?。 在那之后,各個星城之間便加強了管制。 原本非常開放的言論自由也受到了束縛,地下城之間的網絡更是完全中斷,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恢復。 在這種情況下,各個“宗教”便應運而生了。 人們有了信仰、定期的教會活動可以幫助人們舒緩壓力,這種情況下,宗教的誕生受到了各個星城的大力支持。 一開始,宗教只是幫助人們疏解壓力的組織而已,然而隨著信徒越來越多,宗教的組織也越來越規范、規模越來越大、資金充足的情況下,他們建立了自己的學校,一開始只是慈善學校而已,然而由于師資力量越來越強,逐漸變成了各種有名的學院,這些學院培養出了無數優秀的學生,而這些優秀的學生在離開學院之后,相當一部分成了社會的中堅力量。 由于高度自治,各個星城幾乎全部都是自行運營的,各個城主也就是星球主,他們對于自己的星球有著高度的管理權,他們共同商議了全體星球必須服從的統一大法典,然后,在大法典之下,每個星球又有自己的細規。 各個星城邦是獨立的國,大家高度自由,沒有一個統一的領袖,數年一次的星城邦主會議就是各大星城之間最重大的聯合會議,全人類的未來計劃就在這種會議中被討論決定。 然而,隨著宗教的發展,一種非常奇妙的事情就發生了: 在星城邦高度自制,分裂獨立的情況下,宗教組織反而漸漸收攏了,宗教的總數越來越少,教徒數量卻越來越龐大,這些教徒被歸入有限的幾個大型宗教體系內,而如今,大型宗教的數量仍然在減少。 一個規模龐大、幾率嚴明、組織規范的新體系逐漸成型了。 他們的信徒遍布各個星城,組織也遍布各個星城,幾乎每個星期都有小型的教徒間互動,每月有以星城為單位的大型活動,在其他星城之間幾乎不彼此干涉的情況下,這個龐大的組織已經深深滲入普通民眾的生活中了,扁平型的組織結構可以讓他們的教義以最快速度傳遞到每一名信徒手中。 以一種悲天憫人的拯救者姿態,他們在永恒高塔內的柔軟的生長著。 混沌歷320年,塔內的宗教剩下了兩個。 只是同一宗教由于教義不同、理念不同分裂出來的兩個分支而已。 東恒光教、西恒光教、加上原本存在多年的星城邦聯盟,成了天空城最大的人類組織。 然而,這個時候,無論是東恒光教、還是西恒光教,他們本質上仍然是宗教組織,由于勢力的擴大,他們的權力確實日益龐大,他們擁有的權力也確實為他們在世俗中獲得了屬于自己的東西,然而他們并沒有真正意義的將自己的觸角伸展到世俗的權力爭奪之中。 與此同時,星城邦聯盟也終于意識到這種權力繼續下去可能導致的局面,他們開始聯合全面壓制宗教組織的繼續擴大了。 原本龐大的東西恒光教甚至一度被壓迫到幾乎解散的局面。 直到那個男人的出現。 艾什希維·梅瑟塔爾。 這個沉默寡言的少年幾乎是天生“為了捍衛神在人類世界最后的榮光”而生的。 他聰明、簡樸、節制……幾乎一切美好的形容詞都可以安裝在他身上。 他天生冷漠,幾乎任何與他接觸的人都會感受到一種距離感。 那不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更像是……人與神明之間的距離感——很多接觸過他的教徒都曾經這樣激動的表示。 沒有人知道他從哪里來,無父無母,他孤零零的成長于一所宗教庇護下的養育所內,之后順理成章進入了宗教學院,他非常聰明,那是一種遠遠超過人類認知的聰明,毫不費力的考入 教會管理下的最高學院——耶利法尼亞學院。 由于太過優秀,他在畢業前就被紅衣大主教德巴隆納入自己的陣營,作為他的左膀右臂,為東恒光教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更在德巴隆意外去世后、以年輕到近乎年幼的年齡接掌了他的全部權力以及身后的龐大陣營! 混沌歷·369年,艾什希維·梅瑟塔爾完成了他的導師、他的前任、德巴隆都沒有完成的事情: 在東恒光教的紅衣主教會議中,他全票通過、當選為東恒光教的主教! 沒有任何頭銜,東恒光教可以有無數前綴代表各種地位高低的大主教,然而能被稱為主教的人卻只能有一個。 混沌歷·379年,艾什希維·梅瑟塔爾再次創造了奇跡。 在東西恒光教共同召開的聯合大主教會議中,他當選為兩個分支教派共同的主教! 又是全票當選! 而這一次,他真正做到了前無來者的偉大事情:統一了分裂已久的兩個宗教!還成為了兩個宗教公共的主教! 這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以至于人們覺得“主教”這個稱號根本無法表達出這個職位的至高無上! 于是—— 混沌歷·380年,艾什希維·梅瑟塔爾成為了“教宗”。 沒有前任教宗,他自己為自己加冕。 那一天之后,人們正式稱呼他為“陛下”。 這個時代,唯一的一位“陛下”。 第233章 開學第一天 混沌歷369年或者370年或者371年,統一東恒光教; 混沌歷379年、有一次是380年,統一恒光教; 以這兩年為起點,宗教作為一個龐大、組織結構分明且紀律嚴明的機構,正式開始和星城邦聯盟爭奪世俗中的權力了。 這個過程略漫長,大概持續了三十年,有兩次持續了三十二年,然而結局全部一樣:梅瑟塔爾陛下全都成為了全塔的最高意志,最終入住高塔之巔…… 他又整理了自己腦中的全部記憶,確認自己記憶里的時間全部正確。作為梅瑟塔爾大人的狂熱追隨者、他對梅瑟塔爾大人的履歷如數家珍,而且是各段記憶中的履歷全部如數家珍! 布林加力拎著行李,一臉蒼白的站在耶利法尼亞的新生報到處,冷漠刻板的臉上難得露出一絲茫然。 第一次的記憶中,他由于能力欠缺,最終只成為了梅瑟塔爾教宗大人身邊的一名護衛而已。 在一次針對梅瑟塔爾教宗的暗殺活動中代替對方而死,所有人、包括他的父母在內,都認為那是至高無上的榮幸。 他是睜著眼睛死去的,然后,等他發現自己能夠閉眼的時候,他再次睜開眼睛,發現自己又開始了新的人生。 不完全是新的人生,他仍然是他,父母仍然是他的父母,他在茫然中再次成為了一個嬰兒。 這一次,他成為了梅瑟塔爾教宗陛下的屬下,由于之前經歷的記憶,加上天生也算能干,他成為了教會的核心成員。 然后又死了。 大概是級別夠了,他自己被暗殺了。 再然后,他迎來了下一次的人生。 他達成了最高成就:輔佐梅瑟塔爾大人成就“永生”,親眼目睹梅瑟塔爾教宗的統治在這座塔內永存,即使青春不在、垂垂老矣,他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見證者。 死去活來,一共三次。 從一開始的不甘心,到依稀想和對方抗衡一下,到再后來由于深入了解對方策略、進而生出的深切認同,他覺得自己已經沒有遺憾了。 然而—— 他又再次“活過來了”。 每一次的人生中,其他人的人生軌跡多有不同,他自己的亦每次不同,在他的認知里,只有一個人的生命軌跡是既定不變、永恒的,那就是每次都會抵達高塔之巔的男人——艾什希維·梅瑟塔爾陛下。 也許他是注定要追隨這位陛下吧? 這一次,他決定無論如何要從一開始就追隨在對方左右。 這一次,他不但想要親眼目送對方獲得“永生”,他還想要親手送對方“永生”。 也許,他們是注定要在一起的人,無論生命的起點是那里,他生命的終點永遠是那位陛下…… 想到這里,他心里就有一種宿命感。 他決定服從自己的命運。 這一次,從一開始他就特別留意對方的第一次出現,然而非常奇怪的:之前三次記憶中對方一開始出現的星城他全部去過了,沒有一個地方有一個叫艾什希維·梅瑟塔爾的人出現。 就像完全沒有這個人似的,他找不到一絲一毫對方存在的跡象。 這讓他有點害怕:畢竟他的生命重復了三次,在這三次中很多事情都不一樣,然而只有梅瑟塔爾教宗的軌跡是既定的。 他的世界簡直就像圍繞著對方產生的一般! 如今一旦找不到對方的信息,他忽然緊張莫名。 他決定在另一個地方試試看:記憶里對方是以聯考第一的成績考入耶利法尼亞學院的,而且每次都是同一年。 梅瑟塔爾教宗每次第一次出現的天空城還會有改變,然而只有通過聯考的時間、成績排名還有進入的學院全部是一樣的! 他把賭注全部壓在這一次考試,仿佛只要重新遇到那位大人,他的人生就絕對不會出現偏差一般! 由于曾經工作的緣故,他是知道歷屆聯考題目的,由于對那位陛下的研究,他還記住了對方的答案,為了讓對方印象深刻,這一次,他是使用對方的答案完成全部題目的。 緊張與焦灼中,他等到了發布成績的那一刻。 意識到自己是第二名的時候,他居然是松了一口氣的:這個世界上如果有誰可以在這次考試中超過他,那個人一定是梅瑟塔爾陛下無疑。 看到第一名考生熟悉的姓名時,他心中有了一種塵埃落定的感覺。 不過定心之余,他心里又有了些疑問:他是使用梅瑟塔爾陛下本人過去的答案答題的,對方之前每次都是滿分,說明這些答案本身沒有問題。然而同樣的答案這次卻是第二名,證明梅瑟塔爾陛下本人這一次給出的答案比他給出的答案還要好,這種情況只能出現在答案不唯一的論述類題目中,那些題目的答案非常有梅瑟塔爾本人的特點,有學者研究過他這一次考試,認為他之后的統治政策在本次考試的論述題中就有所體現。 如今,一旦在考試成績上出現這種微妙的偏差,原因他只能想到一個:梅瑟塔爾陛下的想法改變了…… 單獨按成績來看,這似乎是好的改變,然、而—— 三輩子都沒改變的人,這次忽然有了微妙的改變,加上之前一直找尋不到對方的蹤跡,隱隱約約的,他總覺得有某種超出命運的事情發生了。 這讓他又不安起來。 開學的日子一到,他在第一時間前往學院報到了,他想在第一時間找到梅瑟塔爾大人,不求和對方直接對話,他只想從旁邊看看也好,看看對方是否是自己記憶中的那個人…… 然、而—— 對方居然沒有來耶利法尼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