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正巧
靜靜醞釀藍幕的天空下,一排排風浪夾在樹間竄來竄去,像是情人的rou手溫柔地打在青黃多色的草堆上,直把一捧捧草吹得向后仰。 可這伙同樣樂得仰頭的家伙里出了些與眾不同的料子。那一塊草支起腰,愉快地左右搖擺,還搖得十分規矩整齊。 陳之晉新奇,蹲下來慢慢靠近。他以為是個兔子、老虎幼兒之類的小家伙在玩鬧,正準備依仗一身的本領抓些野味呢。 說來他今天也是第三回好奇了。第一回好奇自個跑進了林子里,第二回則撿起個遇見妖怪的緣分。這會兒他又是好奇,哪能突然運轉鴻福,果然又是件苦事。 靠得進了,陳之晉便曉得不對勁了。 一聲聲男女輕哼聲此起那休,相和下使得一男一女的聲音總是不間斷。恰逢那女子正快樂,叫聲越發大了,男子的沉哼完全被蓋了過去。 這是有渾人在偷情啊,還是少知為妙。陳之晉知是有男女在做壞倫理的事,不愿惹事的他便想著偷偷地來又悄悄地走。 可他心里又糾結,這男聲聽不出究竟,女聲卻越聽越熟悉。人對未知的東西會有天然的恐懼,同時又往往會有一種濃烈的求知欲望。 恐懼與求知欲望的斗鋒往往決定了一個人接下來的行為。與許多人一樣,陳之晉的欲望要略勝一籌。 于是,他改掉想法,不退走反而再次靠近幾步。伸出幾根手指輕輕撥開幾根草,透過狹小的縫隙恰好能把前面的景象看得清楚。 這一看啊,就看出苦事來了。那草地上躺著個女子,頭上發簪之類的事物早不知掉在哪里去了,再觀其眉目,面上有細小白毛,眉毛也雜亂得很,很顯然是個未梳攏凈面的閨中待嫁女子。 見了這女子,陳之晉心里微起波瀾,又移了目光去看正行事的男子。 男子側著身只能看見半張臉。這臉面太熟悉,陳之晉只憑此半面就曉得是誰了。 知曉是哪個女子偷情,他心里只是微起波瀾,甚至略有一絲解脫。 只因偷情那女子恰是他訂婚幾個月的未婚妻。這女子是陳之晉母親早逝的親哥哥的獨女,名叫朱菇。 陳之晉母親朱蕙忍不了朱菇一個人在朱家過活長大,所以在朱菇三歲多就接到自己家里撫養。 那時陳之晉四歲,朱菇三歲。這一接,朱菇就在陳之晉家里住了十一年。朱菇看著陳之晉越長越俊,一手劍術越練越俏,心里暗暗喜歡得不行。 到朱菇十四歲,被朱蕙的父親,也即朱菇的祖父接回了朱氏教養配婚。朱氏也算是相亭東面的大族了。族長孫女的婚嫁當然要格外講究,而且明面上還不能落下強嫁的名聲。 于是朱氏族長就問朱菇可有喜歡的人。朱菇就猶豫著說喜歡陳家十七郎,也就是陳之晉。 朱氏族長本來還擔心要給自家孫女做做思想開導,一聽就高興了。喜歡陳氏小伙好啊,喜歡陳十七更好啊。 陳之晉一手劍術在整個相亭都是有名的。各家人早盯著怎么把陳十七弄到自己家里呢。 接下來事情就簡單多了。朱氏族長去陳氏找陳之晉母親朱蕙還有陳之晉父親陳寧修談這事。 一談,陳寧修不太樂意。他覺著自己這小子將來肯定能當個軍司馬,肯定要娶王都里的貴族女啊,怎么能娶這小小朱邑里的一個小小朱氏女。 可上門的是陳之晉母親朱蕙的老父親,是陳寧修的老岳父,他心里再不樂意也答應了。 朱蕙呢,自小看著朱菇長大。眼下朱菇要嫁人,她舍不得啊。這下自己兒子娶了,她哪里能不樂意。 就這樣,陳之晉的婚事在陳之晉毫不知情的情況下cao辦起來?;槭铝Y,直到要陳之晉這個新郎官第一回上門拜訪未來岳父的前一天,陳之晉才通過兄長陳去舟知道自己要喜結婚了。 問題就來了。朱菇從十二歲起就時不時跟陳之晉說喜歡他,以后要嫁給他??申愔畷x只把朱菇當親meimei,不喜歡她啊。 眼下要娶自己meimei,同時自己兄長是嫡脈過繼來的,如今陳之晉長大,陳去舟也要回嫡脈去了。父親逼著學管理家族事務,兄長要離開,自己還要娶自己一起玩耍了十一年的meimei,陳之晉這幾個月都快煩死了。 所以他早幾個月就在數著日子,只等春元休閑幾天了。 現在朱菇和人偷情,陳之晉就不用娶了,故而他心里有解脫感,同時還有一種說不清楚的酸楚。 而他看了男子的面目,心里就不是微有波瀾了。他氣憤了,想回去拿把劍把這男子給砍了再說。 為何,只因為這男子是陳氏嫡脈長子,陳束。 陳之晉有個兄長叫做陳去舟。但陳去舟不是他親兄長。陳去舟是陳氏嫡脈次子,是陳束的親弟弟。 當年,陳寧修娶了朱蕙,年紀已是二十二。這年紀不小了,同年齡的大多有兩個孩子爬地了。 兩人自小期許,陳寧修二十二,朱蕙也不年輕,是二十歲的年紀。兩人結婚后就被陳之晉祖父催促著加入擴大子孫群的事業中。 可惜兩人命運不佳,七年生了四胎都是女娃,而且二女和三女還都夭折了。 都快三十歲了還沒生個長子。這事夫妻兩急,陳之晉祖父急,陳氏族長更急。 陳之晉家是陳氏次脈,要不是主次不能亂,當年這次脈當主脈全族都不會介意的。只因為全族人都是因為陳之晉這一脈的先祖才在楚山國站穩腳跟。 這一脈可不能斷了。不然以后族里蒙社教學,當年我們四族一起從趙國歷經千辛萬苦來到楚山,全靠咱陳氏出了個人物,去王都里當了大官咱們才在楚山扎了根啊。 然后蒙社里四五歲的娃娃問,那個大人物是誰啊,是不是我先祖啊。好嘛,說不下去了,人家留下的血脈都斷了。 所以族長把自己剛兩歲的次子陳修過繼到次脈,全族人打著主意雖然留不下大人物的血脈,好歹保住名目。 陳修到了次脈便改了名字,叫做陳去舟。全族人安心了,陳寧修鬧心了。啥意思,看不起他啊。 于是他奮斗了,終于在三十歲的年紀有了陳之晉這個寶貝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