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明鏡高懸
“小公子,這就要走了?這么多好酒好菜還沒吃呢?!?/br> 李八坡看著站起的花愷,急急忙忙跟著站起道。 花愷掏出一錠銀子放到桌上笑道“我還有事去辦,你慢慢吃吧?!?/br> “哦……哦哦!送小公子!” 李八坡看著桌上的銀錠兩眼發直,等花愷一走,立即眉開眼笑地捧起銀錠。 “小二,結賬!”將銀錠塞進懷中,又從腰間解下一貫銅錢,數出一部分,然后繼續對付桌上的酒食。 花愷走出酒樓,看了一眼于人群鬧市中靜坐誦經的老僧,便轉身離去。 他有種感覺,和這個老僧還會再見,而且不會太久。 回到周府,周寧去了衙門,凌未已回了黑石山,這只狐貍雖然被他救下,但傷了妖物本源,沒這么容易恢復,回去修養了。 花愷自己的情況也算不上好,自然管不上別人,也是正好借著這次救了周寧的情分,厚著臉皮在周府療傷恢復。 府中無人,不用應付熱情過頭的周寧,正中他下懷。 跟府中仆從說了幾句,就囑咐了仆從幾句,讓人不要打擾,便回到房中修煉。 與此同時,縣衙后堂。 堂上高坐一位頭戴紗羅幞頭的官員,指著堂下喝道 “朱三,你還不從實招來!你是如何殺了那芙蓉街上陳氏之夫?” 堂下正跪著二人。 一人為年約二十許的男子,身著囚服,手腳戴著枷鎖,披頭散發,遍體血痕,顯是受過了許多刑。 “大、大人……小……小生實是冤枉……” 他便是官員口中朱三,因受了許多刑,此時說話已無多少氣力。 “還敢狡辯!人證物證俱在,莫非這獄中手段你尚未吃夠不成?” “小生……從未曾殺人??!”那朱三只是嘶聲叫喊。 “哼!冥頑不靈!” 官員大喝,指著堂下跪著的另一人,是一個年過半百,卻仍一身濃妝艷抹的老婦。 “馮婆,你來說,這朱三是如何謀害那陳氏之夫?” 老婦慌忙叩首“縣令大人,民婦實在不知,此事絕對與民婦無干啊?!?/br> “那日這朱生尋了民婦,請民婦為他說一門親事……” 老婦只想撇清自己的嫌疑,不敢有絲毫隱瞞,也不敢如同往日一般話語間添油加醋,嘴皮子連翻,將自己事由一五一十地說出。 “民婦問他要的哪樣人,卻不知他從何得見那陳娘子,便與民婦說道,那陳娘子貌美秀雅,實乃良配,便將陳娘子說與他便了?!?/br> “民婦知那陳娘子早有婚配,豈會應他?這朱生平日里也是個口舌輕浮之人,常有輕浮之語,民婦那日也只當他是說笑,便與他笑語……” 老婦說到這里,忽地一頓,踟躕不語。 縣令厲喝“便與他說甚!” 老婦身子一顫,不敢隱瞞“便與他笑言,你若殺了他男人,我再想法與你說這親事,朱生當時便道便如此說定?!?/br> “民婦只當他說笑,誰知……誰知月余之后,果真聽聞陳娘子之夫遭人殺害!” “大人,民婦真的與此無關,一切都是與他玩笑,實在不知這朱生真就敢殺人,大人明察??!” “好了!”縣令道喝止好嚎叫,轉向朱三道“朱三,你還有何話可說?還不從實招來,可是你見色起意,殺了陳氏之夫!” “小生……沒、沒有殺人……沒殺人……” 朱三只是不斷重復。 縣令大怒“好!你既如此冥頑不靈,來??!把朱三押回牢中,繼續大刑伺候,若不招供,便不得間斷!” “是!” 便有衙役將朱三押下,那馮婆暫被釋回。 周寧便站在堂中,一直旁觀,待朱三被押下時,便出來勸道“縣公,此案未明,如此刑逼拷問,實非君子所為,不如暫緩施刑……” “周先生!” 縣令揮手打斷,不耐道“這有何不明?分明是那朱三見色迷心竅,本官以為,那陳氏也有嫌疑,十有八九是她與朱三勾搭成jian,殺害親夫?!?/br> “這等歹人,正該施以大刑,周先生又何必為此等人說項?” “可是……” “好了,周先生,惡人正需惡刑磨,不必多說了。明日升堂,再將那陳氏惡婦拘來,大刑一下,此案必當水落石出?!?/br> 話落,縣令便起身,拂袖而去。 周寧只好作罷,走出后堂。 “唉……”在正衙大堂回首看著那高掛的“明鏡高懸”四字,不由重重長嘆一聲。 適才同在后堂的一書吏隨后行出,見他模樣,便勸道“周先生,莫要怪縣公不聽你勸言,縣公如此,也是急于查明真相?!?/br> “唉,那也不該惡刑逼供,屈打成招,又豈能斷明真相?” 那書吏搖頭,忽地左右一看,湊過來低聲道“周先生有所不知,縣公此舉,其實是另有緣由的?!?/br> 周寧一愣“哦?是何緣由?” 那書吏拉著他衣袖,一直走出縣衙,才小聲道“周先生可知華公仲道?” “華公?” 周寧一愣,而后肅然起敬,拱手向天一禮 “自然知道,當朝太宰,當世大儒,天下何人不知?何人不敬?” 華仲道,世間大儒,朝廷柱石,身負天下重望。 周寧怎能不知? 若說如今朝廷還有賢臣,那必是此公無疑。 世間有識之人皆知,若無華公鎮國,只手挽天傾,朝廷早就腐朽難支,天下分崩,人間盡亂。 “此事又與華公何干?” 一小小命案,又怎能牽扯如此偉岸人物? 書吏神秘一笑“此案雖是人命關天,但華公何許人物,哪里能事事皆顧?自然也不可能管這小小案子,只是,有傳言說,近日華公已不在京中,不知所蹤?!?/br> “什么?!” 周寧一驚“華公乃朝廷柱石,怎會輕易離京?華公一身,牽系社稷安危,一舉一動皆是萬人矚目,又怎會不知所蹤?” 書吏見他焦急,急忙道“周先生莫急,華公此行,實是為巡查天下,并非遭遇不測?!?/br> “哦……” 周寧這才松了口氣,又疑惑“這究竟……” 書吏已解釋道“縣公得人提點,華公已行至魯地,極有可能往臨淄而來……” 書吏沒有往下說,但周寧已經明白。 以他產這位縣公的性子,若是那位頂了天的大人物要來,他哪里能容得自己治下有命案存在? 自然是存著早早了結案件,使得治下“政治清明”,百姓也安居樂業,就算不能在華公面前露臉,也能做個平安縣令。 “原來如此?!?/br> 明白始末緣由,周寧心中更是嘆息。 “縣公難道不知,如此行事,若那朱三真是兇手倒罷了,但若因此造成冤案,就不怕華公真到了此地,拿縣公問罪嗎?” 書吏也搖頭嘆道“縣公又哪里不知?我等早已勸過,只是,你也知道……” 周寧一想縣令的人品性子,他能做出這等事來,也真是不奇怪了。 兩人又說了一陣話,各自告辭離去。 次日,縣令果然又急急升堂審案……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