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節
清早,元曦就站在墻根下,聽乾清宮早朝的動靜,雖然很久沒見到皇帝,但每天知道皇上好好地上朝,她就安心了。 此刻,石榴悄悄走到她身后,輕聲道:“小姐,您月信還沒來呢?!?/br> 元曦轉身,這些日子光顧著惦記皇帝,她把這一茬全給忘了,但那次嘔吐之后,她一直都挺好,吃得香睡得著,偶爾沒胃口,也是因為惦記皇帝。 石榴說:“找太醫來瞧瞧吧,八成是了,您一向挺準的?!?/br> 元曦搖頭:“可我想除了你們之外,第一個告訴皇上,老實說,我怎么覺得自己不大高興呢?!?/br> 石榴笑:“您不是不高興,您是擔心皇上,自從咱們搬來這里,您幾時隔開這么久沒見過皇上?” 元曦垂下眼簾,平靜地說:“所以……我和別人是一樣的,不過是稍稍討他喜歡罷了?!?/br> 話這么說,就心酸了,石榴心疼道:“別胡思亂想,等皇上忙完這一陣,一定就好了?!?/br> 這日傍晚,福臨到慈寧宮請安后,隨額娘一同去探望二阿哥,順便把二公主也重新送回阿哥所照顧。 玉兒意在不愿厚此薄彼,福臨倒是希望孩子們能跟著母親過。 但如今大清的皇權,比昔日金國更重,玉兒深知規矩就要從一開始做起,就算冷血無情,為了江山千秋,唯有狠下心。 翊坤宮里,小宮女來告訴寧嬪,皇帝去了阿哥所。 寧嬪自從分娩后,一次也沒見過皇帝,此刻聽手下的人說:“皇上看過二阿哥,必定會來看您的,主子,奴婢給您把頭梳一梳?!?/br> 寧嬪心里有些激動,她的身體早就恢復得差不多,不過是要坐足月子才不能出門,忙起身梳妝打扮,盼著皇帝能來。 然而福臨送母親回慈寧宮后,沒有留下用晚膳,徑直返回乾清宮繼續忙他的事,夏日里的水患災民才安頓,云貴一帶又有反清復明的勢力冒出來,讓他頭疼不已。 吳良輔站在門外,慢悠悠地把小太監送來的名牌一塊一塊擦干凈,深吸一口氣,帶著人進門來。 福臨抬頭瞥了一眼,沒有伸手,直接就道:“一會兒去景仁宮,先別去傳話,攪得她不得安生吃頓飯?!?/br> 而景仁宮里,元曦等過了傳旨的時間沒動靜,就命小泉子關了宮門,早早吃了飯預備睡了。 這些日子雖然會因為惦記皇帝而沒胃口,但夜里睡得特別香特別沉,好幾次早晨險些誤了慈寧宮的請安,這會兒舒坦地躺下,渾身一松,來不及多想一想惦記的人,困意就迅速襲來。 福臨夜里來時,元曦正輕輕打著呼嚕,睡得又香又甜,福臨看了看時辰,問石榴:“貴人不舒服?這么早就睡熟了?” 石榴有些緊張,但不敢多嘴:“回皇上,貴人她這些日子愛犯困,沒什么不舒服?!?/br> 福臨道:“要仔細些,不自在了就宣太醫,她不愛多事,可也不能諱疾忌醫?!?/br> 說罷走到榻邊,看了看睡得渾身燙呼呼的人兒,心頭忽地一軟,大半個月沒見面,怪想她的。 可是福臨想把自己的心情整理好了,再去面對其他的女人,不然抱著元曦,腦袋里想著天邊的那一個,對元曦多不公平。 而他那些日子,消沉的連自己都瞧不自己,除了不得不面對額娘,根本不想讓元曦看見自己那副模樣。 “睡得可真好啊?!备ER念叨,俯下身,在她唇上親了一口。 元曦睡眼惺忪,迷瞪瞪地看了眼皇帝,還以為自己在夢里,如花兒似的一笑,又甜又歡喜地翻過身去,繼續睡。 石榴在一旁,咽了咽唾沫,她家小姐的心是真的大,也可能是真的傻。 一夜安寧,元曦飽飽地睡醒,睜開眼,外頭天還沒亮。 慵懶地翻個身,猛地發現身邊躺了個人,不用看清臉頰,光是聞見氣息就知道是皇帝,嚇得她一下子坐起來。 福臨被驚醒,沒好氣地哼了幾聲,把她拽到懷里,找了個舒服的姿勢要繼續睡,卻感覺到懷里的人身體越來越燙,呼吸也漸漸急促,便嗔道:“不老實了?今日可不成?!?/br> 元曦卻小聲說:“皇上,有件事一直沒機會對您說?!?/br> “嗯?” “皇上,我好像有小娃娃了?!?/br> 福臨的心情,忽然就敞亮了幾分,翻身起來,小心翼翼地把元曦放在榻上。 光線昏暗,他們只能看清彼此的輪廓,他的手輕輕摸過元曦的肚子:“真的?我們有孩子了?” 第470章 我們一家子人是一條命 “是好像,還沒請太醫看過?!痹剀浘d綿地說,“可我想頭一個告訴皇上?!?/br> “傻子,萬一旁人不知道,對你有什么不小心,傷了你的身體怎么好?”福臨擔心不已,“往后再不許了?!?/br> 元曦笑得眼眉彎彎:“這一個還不知道怎么樣呢,皇上都再想下一個了?” 福臨在她額頭輕輕一拍:“你只管對朕嘴巴硬,到慈寧宮見了太后,看你還敢不敢嘚瑟?!?/br> 元曦果然是怕太后的,撅了嘴,起身要往福臨懷里鉆,福臨便再躺下,摟著她抱著她。 趴在皇帝的胸膛上,元曦想說什么,抿了抿唇,還是把話咽下了。 該她知道的,總會知道,不該她知道的,知道了又如何。 皇帝到底為什么難過了大半個月不親近后宮,是為了廢后還是別的什么事,他不愿說的話,終歸有他的道理。 他來了,他們就好好的,他不來,她就安心地等著。 這一批人里頭,元曦心里是驕傲且自信的,但下一批人,再下一批人呢? 到明年選秀,還有一年多的光陰,哪怕這輩子就只再有這一年多的恩愛,她也要好好珍惜。 “又睡著了?”福臨見懷里的人沒動靜,笑著說,“昨晚朕來,你醒了,沖朕笑笑翻個身繼續睡,你知道嗎,石榴看你的眼神,就跟看個傻子似的?!?/br> “她就會欺負我?!痹毓緡?。 福臨聞著元曦發絲間的香氣,輕輕撫摸她的背脊:“想朕了是嗎?在夢里也舍不得醒來?!?/br> “嗯?!?/br> “朕好了,元曦,朕好了?!?/br> 那一天凌晨,皇帝說的話,元曦一直都沒想明白,可她知道,或許那就不該是她想明白的事,又何必太糾結。 之后天亮,太醫們來為她診脈,果然是有了身孕,好消息直接送去乾清宮朝堂上和慈寧宮。 一時,六宮皆知,昔日被丟在角落里,后來風風光光得寵的佟貴人,有喜了。 翊坤宮里,寧嬪正慢吞吞地吃著藥,她的宮女準備了禮物,說佟貴人之前也都是和其他人一起隨份子的,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她們是不是也隨份子來得好。 “哪有還禮同人家隨份子的?!睂帇宓?,“照著原先的添兩成才是?!?/br> “是,但是主子您……”她的宮女心疼地說,“今天多睡會兒吧?!?/br> 昨晚她們等到半夜,皇帝最后還是去了景仁宮,但想想也是,皇帝好像幾乎從沒來過翊坤宮,就算是二阿哥,也是在乾清宮的暖閣里懷上的,這后宮里,只有景仁宮留得住他。 寧嬪擦了擦嘴,起身道:“我想在院子里走走,不能總躺著,你們去道賀吧,就說等我出月子了,就去看望佟貴人?!?/br> 慈寧宮里一派喜氣,元曦在蘇麻喇的攙扶下,向太后行了大禮,得了好大一封賞賜,巴爾婭在邊上吃醋道:“太后,奴才怎么沒拿過賞賜?” 玉兒笑道:“你是大人了,元曦她自己還是個孩子呢?!?/br> 自然這都是玩笑話,巴爾婭如今養尊處優,沒有名分但也不容人小看的尊貴,都是皇太后給的,也正因為是元曦,她才敢開玩笑。 兩個孩子離去后,玉兒對蘇麻喇嘆:“她們還真是要好,我當年和jiejie先后懷孕,我也沒覺得有什么可高興的?!?/br> 蘇麻喇嗔道:“這世上能有幾個人像您那樣驕傲,有這份心也沒這份命?!?/br> 玉兒呵呵一笑,不知是笑自己,還是笑那些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人:“可不是嗎?” 紫禁城外,元曦有喜的消息,一路傳到佟圖賴府上,佟圖賴還在外頭沒回來,佟夫人得知喜訊,立刻命人奔去告知老爺和大少爺。 這家里頭才出生的小孫子嗷嗷待哺,再過大半年她的外孫就要出生,如此興旺,一掃多爾袞帶來的消沉陰霾,佟夫人立刻就要去燒香拜佛,盼著菩薩保佑女兒能平安順利。 待一家子都回來,佟圖賴在屋子里走來走去,這女兒要是嫁到別人家,他一定是要把孩子接回家里安胎待產的,偏偏在宮里,連見面問候都不容易。 佟夫人嗔笑:“你個傻子,就算在別家,能讓你接回來才怪呢,哪有這樣的規矩?!?/br> 佟圖賴說:“那我要接,誰還能攔著?” 佟夫人道:“過些日子,必定有恩旨下來,你別急?!?/br> 話音落,只見佟國綱從自己的屋子過來,剛去探望了還在坐月子的妻子,如今他做了阿瑪又要當舅舅,年輕人滿面紅光。 “我說……”佟圖賴突然道,“元曦要是生個皇子,將來……” 簡簡單單一句話,屋子里的氣氛頓時嚴肅起來,佟夫人和國綱都十分緊張,誰知佟圖賴緊跟著來了一句:“咱們,到底是漢人,還是滿人?” 佟夫人哭笑不得:“你搞不清楚,可皇上清楚啊?!?/br> 佟佳氏是遼東滿族,佟佳本是地名,祖上為了能在明朝生存,才冒姓佟,以漢人自居。 后來努爾哈赤起兵,他們又恢復了本姓跟著努爾哈赤打天下,在盛京時還好,如今到了漢人的地界,他們一家子的名字看起來,越來越像漢人。 佟國綱問:“阿瑪,您什么意思?” 佟圖賴看看兒子,再看看妻子:“多的話,我就不說了,橫豎元曦是走了這條道,將來有些事愿意不愿意也不是她和我們能說了算的。我們一家子人是一條命,元曦要往哪兒走,咱們就捧上腦袋跟著她走?!?/br> 佟夫人垂眸不語,佟國綱則道:“阿瑪,這話今日提過,就忘了吧?!?/br> 說起來,如今宮里母憑子貴封嬪的兩位,出身都不如元曦,就連宮里的人都明白,佟貴人晉封那是遲早的事。好在新皇后早就選定了,不然少不得還要胡思亂想,指不定佟元曦就一步登天。 八月里,建寧公主下嫁吳應熊,吳三桂這個地地道道的漢人,成了皇親國戚,為天下漢人不齒。而婚禮之后,福臨就下旨命他帶兵赴云貴一帶,掃平反清復明的勢力。 自然,吳應熊留在了京城,明眼人都知道,吳三桂的兒子看著是風風光光成了額駙,實則是朝廷的人質。但一個吳應熊就的能威脅到吳三桂嗎,大家心知肚明,這不過是朝廷給吳三桂的一個警示。 而順治十年的秋天,注定不太平,九月里,福臨第一次提出,要在內宮設立新衙門,專擅內宮之事,撤銷原本內務府由親貴大臣主持宮廷事務的制度。 這一決定一旦實行,將大大影響宗室親貴們在皇族和朝廷的利益,反對之聲一直傳到了慈寧宮。 第471章 最寂寞的是心里 皇帝要裁撤內務府,另立內監衙門,吳良輔自然成了眾矢之的。 玉兒亦先將他叫去問話,吳良輔嚇得趴在地上,幾乎要把腦袋磕碎,說他不知道這事兒,說他是冤枉的。 福臨倒是很平靜,對母親說,家務事就不該有外人插手,宮里的事就該在宮里解決,由不得那些親貴大臣拿到外頭去說三道四指手畫腳。 他不是要重蹈明朝覆轍重用宦官,不過是讓他們在內宮打打雜,絕不干預朝政。 “干預朝政者,殺無赦?!备ER道,“額娘,我早就想好了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