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節
她篩選出最肥實的種子,分為幾批,分別采用不同的種植方法進行試驗,有的埋在泥土中,有的泡軟了外殼之后埋進淤泥里,有的把蓮子殼頂端磨薄,放進水中…… 種蓮子的陶盆一共有十幾個,在放著各種芽苗的育種木架上,每層都有一席之地。 陰雨連綿,何田和易弦不能外出,也沒閑著。易弦繼續畫他的建造圖,何田則去了木工窩棚和放各種閑置工具的窩棚。 易弦幾次去看她,她總是神秘地搖手趕走他,“等我做好了再給你看?!?/br> 她一直在窩棚里忙碌,易弦就自己拿主意做了午飯。 何田回來吃午飯時,嘴角掛著想要極力掩飾的小得意,讓易弦更加好奇了。 “你到底在做什么?” 她擺擺手,“先吃飯!我看下午茶的時候就能做好了,到時再給你看?!?/br> 她看看菜色,點評,“嗯,又是營養均衡的煲仔飯??!” 米飯里有殷紅的臘腸片,一粒棕褐色的栗子,幾顆蜜紅豆和幾粒金黃的玉米碧綠的豌豆相映成趣,擺的還挺好看,然后,飯中間是一顆切成兩半的鹵蛋,配菜是一小碟腌白菜。 何田夾起半個鹵蛋,一咬,輕輕一怔,再仔細嚼了幾口,笑了,“這是什么蛋?” 易弦也笑了,“豆腐下的蛋?!?/br> 這顆看似平常的鹵蛋,外殼用了放在鹵汁中鹵好的硬實的豆腐,何田再仔細品品,蛋黃里竟然還有咸蛋黃,“是用煮熟的鴨蛋黃和咸蛋黃重新揉的?” 易弦點點頭,給他做的這種心思巧妙的鹵蛋起了個非常樸實的名字,“這是綜合鹵蛋?!?/br> 確實,蛋白是用鹵豆腐做的,蛋黃綜合了咸蛋黃的沙質的口感和咸香,摻合了水煮蛋的蛋黃后口感更細膩了。 何田細細品嘗,這三種食材綜合在一起,咬一口,滋味和口感更豐富。 她對午餐挺滿意,“煲仔飯也能做出驚喜啊,不錯不錯。今天下午茶的點心也交給你了!就……還是以蛋為主題吧?!?/br> “這好辦啊,我做個布丁就行?!?/br> “嘖嘖,剛表揚完你就不思進取了?!焙翁镆贿吷焓衷谝紫疑砩峡?,一邊故意刁難他,“我是這么容易滿足的女人么?下午茶的食材不能用到蛋!” 午休之后,何田把易弦一個人扔在棚板上了就精神抖擻回到工坊繼續研發她的驚喜了。 易弦又睡了一會兒才迷迷糊糊醒來。 他穿上衣服,拆下被褥被罩,舊的扔到樓下,再換上新的。 每次更換被罩易弦都會不小心磕到頭,這次也不例外。因為棚板最高的地方也就不到一米六,他上了棚板之后,只能躺著、側臥,要么就是趴著坐著,要想換個位置,只能骨碌過去或者膝行,這也是他為什么堅定地要蓋新房子的原因之一。 下雨天也沒法洗床單,易弦把換下來的床單放在竹籃里掛在門廊前面,打掃一遍屋子,開始準備下午茶。 何田給他的題目是做一道不是蛋的蛋當下午茶,他已經有了思路。 他先取出一些糯米粉,放在陶盆里,在一只陶杯里放了幾勺砂糖,加溫水化開,攪勻之后倒進陶盆里,一邊倒一邊用筷子攪動糯米粉,米粉攪成絮狀后,他開始揉面。揉了一會兒,不知道是因為水加得過多了,還是因為天氣潮濕,面團非常的軟。易弦又加了些糯米粉,揉了一會兒,面團又太硬了。 于是,這么一會兒加水一會兒加面的,等他終于得到軟硬適中的面團,再一看,陶盆里的面團比他原先想要的多了近一倍。呃。 他心虛地看向窗外,何田應該還在工坊里忙碌呢,能聽見她敲敲打打,又用鋸子鋸什么的聲音。 易弦把揉好的面團放在案板上,手上沾點水往陶盆里抹一遍,倒扣在面團上。 讓面醒一會兒吧,他剛好可以調餡兒了。 他先想到的是調玫瑰豆沙餡兒。他拿出裝豆沙的小罐子,挖了一團豆沙放在小碗里,再加一小勺玫瑰醬,揉勻之后自己先吃了一口,斟酌一會兒,搖搖頭,這也太甜膩了。 他想了想,從地窖里拿出一個大紅薯,一顆土豆,紅薯削皮切成小塊,土豆洗凈,土豆放在鍋里,紅薯擺在盤子里放在蒸籠上,蒸了大約二十分鐘,紅薯和土豆分別壓成泥。 土豆的皮薄薄一層,輕輕一撕就掉了,壓成泥之后,和剛才揉好的玫瑰豆沙攪和在一起,紅薯就直接搗成泥。 兩種泥搗好了,他再嘗嘗,覺得這次的甜度正好。 可是,再一看,好像餡料也比他原先預想地十二個團子的料要多很多啊…… 不管了,先做好再說。 易弦從櫥柜里拿出裝黑白芝麻的玻璃瓶,各取了一把,倒在一個大陶盤里,用筷子劃拉一下,讓黑白芝麻混勻。 然后,他掀開陶盆,在案板上撒上一些糯米粉,把面團拿在手里,從中間戳開一個洞,兩手轉動,搓成一個圓環,圓環越來越細,粗細適當時放在案板上,切成三等分,稍微在案板上骨碌兩下,再切成等分,分了幾次之后就得到二十四份小面團。 現在在手上涂上油脂,把兩種餡料也揉成團,等分再等分,揉成小球。 餡料揉了一半,易弦心里叫苦,他準備的餡料至少夠做四十個團子。 依舊不管了,先做著再說。 他抓起一個小面團,放在掌心一壓,壓成圓餅,再填上一個餡料團,收口,捏緊,再次揉圓,放在裝著芝麻的盤子上滾上幾滾,就成了一個黑白相間的小球。 如法炮制,一會兒工夫,兩大盤小球全做好了。 看看時間,已經快四點了,何田說的下午茶時間就要到了。 易弦在爐灶里填了一塊木柴,倒進去小半鍋油,等豬油全部溶化了,他減小火,把黑白相間的小球一個個投進鍋中小火炸。 不一會兒,第一撥的團子已經浮起來了,芝麻縫隙里的糯米面變成了淺金黃色,易弦拿起竹笊籬,把小球一個個按壓了一遍,再炸了一會兒,小球變得大了許多,撈出來,放在竹篩盤上控油。 兩鍋小球炸完,易弦撤掉油鍋,煮了一壺竹葉茶。 茶剛煮好,何田就回來了。 她一看桌上擺的小球,先叫一聲好,“還挺像金眼鴨的蛋呢?!?/br> 金眼鴨的蛋是灰白色,上面布滿大大小小的黑色斑點,易弦做的點心,大小和金眼鴨的蛋十分相似,黑白芝麻的表面還有些光澤,如果不是放在陶盤上而是放在一個草窩中,當真會誤以為真。 易弦坐在桌旁,一手支著下巴,笑瞇瞇的,“你咬一口吧,看看符合你的要求么?!?/br> 何田一看他這胸有成竹且略帶顯擺的樣子,就知道他肯定是自己先吃過了,驗證過成品的水準了。她故意不先拿起來吃,而是點了點數目,“嗯,一共二十個,你肯定做多不少啊,邊角料應該剩下不少,嗯……”她看他一眼,笑,“這會兒還沒想好剩下的料要怎么處理吧?” 易弦瞪她一眼,抓起一個芝麻球往她嘴里一塞,似笑非笑地低聲威脅,“好好吃你的吧,非要讓我把你嘴堵上?” 何田臉一紅,嬌嗔著推他一把,接過芝麻球咬了一口。 芝麻球的殼脆而薄,咬開之后,里面是空心的,再嚼幾下,炸得香香的芝麻就和糯米面混合,稍微粘牙,又軟糯又香,她又咬了一口才咬到黃澄澄的“蛋黃”,是紅薯,這下口中的甜度一下提高了。 吃了一個芝麻球,何田由衷贊賞易弦,“這個點心真好吃,又好吃又好玩,怎么做的?” 易弦終于可以正式地得意了,嘴角揚著,又遞給她一個,“我做了兩種餡兒,你再嘗嘗這個?!?/br> 另一種餡兒是豆沙加玫瑰,但以何田的口味來說,不會太甜,她在看看餡兒的顏色,“你在豆沙里加了些土豆泥吧?” “嗯?!?/br> “要是不加土豆泥,就是你的口味了?!贝蟾攀且驗閺男「菀椎玫教鹗澈吞欠?,易弦比何田嗜甜,喝蜂蜜茶,吃果凍、布丁,他都會多加些。何田覺得甜得發膩的焦糖布丁,他覺得甜度恰到好處。 玫瑰豆沙餡兒的湯圓,何田不太喜歡,易弦卻還會加在甜酒釀里煮。 今天這個芝麻球的玫瑰豆沙餡兒,顯然是按照何田的口味做的。 她很喜歡,抱著廚師啾啾啾了一會兒,給予高度評價。 吃完了下午茶,她從門廊上拿進來幾塊木板,驕傲宣布,“看,這個是我改進后的無需一顆釘子的板塊!” 最長的幾塊木板長五十厘米,高二十五厘米,看木紋是同一塊板子鋸下來的,形狀完全一樣。 易弦拿起一塊木板仔細觀察,從側面看,這片木板厚大約三厘米,距離頂端三厘米的地方切下了兩厘米,而底部則剛好相反,木板正中,鋸出一個深約一厘米的四方凹槽。 易弦已經想到了幾塊一模一樣的木板的作用,他拿起兩塊木板,上下剛好可以毫無縫隙地拼接在一起。 另一種木板從側面看是一個細長的十字,他在將兩塊木板平行放在地上,內部的凹槽相對,何田拿起十字型的木板,往里一放,剛好可以合在一起。 如果再找個部分上面再加上許多個同樣的木板構造,就能像玩拼插積木一樣,搭起整片外墻。 “榫卯結構確實比較費時,但是你看——”何田把木板拆開,拿起長木板比劃,“這樣的木板其實我們用兩根釘子也能做出來。還有——”她把幾塊長木板平放在地上,“要從一塊木板上鋸下的話其實也不難,只是橫著鋸兩次,再縱深鋸兩次,每次都是鋸兩厘米,然后,一整塊木板,我們鋸完了分成幾塊就行了!” “最重要的是,你看,拼完一層,我們這面墻就分好格子了,填上填充物,蓋上木板,再蓋下一層!”何田向易弦展示,“就像原先用板塊蓋墻的概念一樣,不過,更簡單了,我們只要在墻面兩邊釘好框架就行了!” 易弦怔了好一會兒,狠狠給何田一個熊抱,“我媳婦兒可真聰明!” 作者有話要說: 感覺這一章有朝中華小當家的方向發展的趨勢啊……今天也祝大家用餐愉快。我依然是等待留言的存稿箱。 第100章 雞蛋紅薯面湯 100 何田改進了制作板塊的方法后, 易弦開始苦練鋸工了。 放閑置工具的窩棚被改造成了木工工坊, 地板上全是鋸末,一連兩天一直響著鋸木頭的聲音。 雨停之后, 易弦的手又因為狂熱地練習鋸工磨出了幾個血泡。何田禁止他再拿鋸子,為了分散他的注意力,讓他趕著大米, 把種小米的地和菜園犁了幾遍, 準備先種些胡蘿卜。 胡蘿卜是很耐寒的作物,每年都最先種,最晚收。 家中的一部分蔬菜也重新移回了苗圃, 霜凍期在放晴之后徹底宣告結束,移開磚頭,重新翻翻地,種下蔬菜。何田把幾條草簾縫在一起, 底部穿上一根細長的小竹竿,掛上繩子,在太陽落山時拉下栓草簾的繩子, 草簾就會從棚頂滑落,一直垂到棚子側面的地上, 早上,太陽升起后, 再拉起繩子,簾子就能折成幾折,拉到棚頂后, 把繩子纏在棚柱上就行了。 易弦感到這個方法十分好用,“等咱們開始蓋房子了,用油布做個大布簾,也這么掛著,要是下雨了放下來,地基就不會積水了?!?/br> “那得買多少油布啊……”何田想到就覺得rou疼。 “這個布簾咱們蓋完房子就不能用了?剛好可以蓋個溫室大棚嘛!”易弦拍拍何田的肩膀,語重心長,“你得用發展的、長遠的眼光看問題呀?!?/br> “嗯。你眼光倒是挺深遠的。打野豬的時候就知道收著腸衣。我還以為你真要做香腸呢?!?/br> “正想跟你商量呢,咱們要不就趕快再設個野豬陷阱,要么就趕緊到三三家,看看他們家小羊宰了沒有,腸衣快不夠用了!” 兩人玩笑一會兒,何田跟易弦去陶器工坊,準備取出那天緊急塞進去的野麻,趁著天氣晴好曬一曬,這東西要是發霉了就不能當填充物了。 到了工坊,他們先去撿起放在野麻堆邊的浮石,重新放進袋子里。 何田正撿著,發現地上的野麻碎渣變成了幾坨yingying的黏土,又有點像干燥了的混凝土,連忙叫易弦一起過來觀察。 那天下著急雨,易弦為了節省時間,直接抓起兩袋浮石,掂起袋子后退,把石頭撒在地上,浮石粉末中摻雜著一些火山灰,加入了水分,和野麻碎渣凝固在一起,變成了一塊有機混凝土。 兩個人研究了一會兒,小心臟一起狂跳,這可是新型建筑材料啊,硬度不是太好,可是透氣,吸水,能調節濕度,保溫性能應該也不錯,要是用竹子或者木板做成輔助框架,把它澆筑起來,夯實了,這不就和夯土一樣么? 兩人趕緊拿了一捆野麻,把種子、干葉子全都擼掉,只留一根光桿,一把一把放進鍘干草料的鍘刀里切成段,再搬出來攪碎機,倒進桶里,給大米套上繩套,讓它拉著轉轉,不一會兒,一捆野麻已經攪碎成長約一厘米的小碎渣了。 攪碎之后,野麻的體積膨脹了許多。 然后,他們又攪碎了一些浮石。 浮石質地松脆,比核桃殼松子殼要易碎,放在攪碎機里一會兒就攪成了細末。 因為沒有準確的量具,何田他們一直使用的從一根竹子上截斷的竹筒當做量各種粉末和液體的工具。 接著,他們抱來制作石磚的模具,商量之后稍加改造,把模子的深度改成了十五厘米,再搬來還沒讓大米拉著轉動過的滾筒式攪拌機,在桶里加入火山灰、浮石粉末,適量的水,攪成稀糊糊后,在滾筒下方放一個大木桶,搖動手柄,滾筒口朝下傾斜,把一筒混合物都倒進了木桶里。 澆筑模子之后,記錄下時間和用料分量,等這幾塊“新型有機混凝土磚”徹底凝固成型后,就可以進行耐高溫、保溫性和抗壓試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