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
如果不在春夏季讓小麥盡快學會一條合格獵犬尋回獵物的本事,不多多練習,到了冬天,它在雪地里跑得更慢了,獵物更少,要怎么練習?等到明年春天么? 尋回獵物還只是基本功,發現獵物,幫助主人圍捕獵物,引獵物進入陷阱……這些才是高級課程呢。 但反正不能cao之過急了。 何田這么想。 “好了,今天收工吧?!?/br> 他們收拾東西,背上獵物,回到林子邊,大米還在那兒慢悠悠地啃食嫩草呢。 把獵物和掩體放回船上,他們趕著大米走進林子里。 靠近這片濕地的林子是一片新生樹林,高大的樹木不多,樹木之間的空隙大,地上就生了很多野草,間雜其中的,也有野菜。 大米是尋找野菜的向導,它喜歡吃一種肥厚的嫩葉子,山民們叫鹿耳菜,因為形狀長得像鹿耳朵。 在蔬菜種出來之前,野菜就可以上桌了。 何田易弦跟在大米身后,它走到哪兒,他們就趕快跟上,發現了人可以吃的野菜,就把大米轟走,采摘野菜。 可憐的大米也不介意,反正春天的林子里好吃的多得是。它最近連黃豆都不怎么瞧得起了呢。 沒一會兒,何田易弦的野菜籃子就裝得半滿了,鹿耳菜、薺菜、灰灰菜、紫花地丁、紫苜蓿、葵菜還有野蒜。 采摘野菜的籃子里放著竹編的分格,便于分放不同種類的野菜。 除了這些,何田還挖出了一些像是百合鱗莖的東西,說叫“晶菜”,可以炒著吃,也可以燉湯,涼調也不錯。 很多野菜易弦都沒見過,但聽何田的描述,應該都很好吃。 “薺菜剁碎了包餛飩最好吃了!松雞的胸rou剁成rou餡兒,和薺菜攪在一起,再放上一粒蛋!餛飩皮的面用蛋和,只放蛋不放水,和出的面團是淺黃色的,搟成薄薄的,切成四方塊,包上餡兒……雞湯熬好了之后,濾出來,只用湯下餛飩,又鮮又香。啊……我說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鹿耳菜炒了之后,口感和別的菜不同,滑溜溜的,咬一口,像咬了一口帶著甜汁的綢子,你還沒嚼呢,咕咚,就咽下去了!這個菜吃完了之后還有回甘,只喝白水都覺得甜絲絲的……” “灰灰菜和rou絲一起炒……” “野蒜切掉綠葉子,只留蒜頭,烤屜上涂一層油,放進去烤成金黃色的,又香又糯,一點辣味都沒了,只剩下香甜味!在玻璃罐里放上醋、辣椒、糖、鹽,把蒜頭丟進去泡上,幾個月之后,蒜頭都變成碧綠色了,剛好夏天也來了,晚上吃粥的時候拿出幾粒當小菜,脆生生的,又甜又辣……呃,就是吃完了有味兒?!?/br> “晶菜也可以這么腌,腌糖晶菜比腌糖蒜好吃!少了辣味,甜甜脆脆的。晶菜煮粥的時候也可以放進去,或者煮糖栗子的時候一起煮,當點心零食吃。粉粉糯糯的……配竹葉茶最好了?!?/br> “紫苜蓿的嫩芽放一點油鹽清炒……” “紫花地丁涼拌……” 說著這些野菜怎么吃,蹲在地上挖野菜的時候就一點也不覺得累了。 野菜籃子裝滿之后,大米已經走到了林子靠近濕地的地方。 灌木叢后面的沼澤中長著許多團狀的野草,它們一團團糾結在一起,最大的團有一立方米大小,小點的,也有足球大小,草葉的尖端是紫灰色,根部墨綠。 “這就是我們做草鞋、棉被時用的絨草?!焙翁镞f給易弦一把鐮刀,教他怎么割絨草。 當然是選最高大的,握住草團的根部,用力揮動鐮刀,整齊地割下來,這時千萬不能松手,要趕緊用繩子捆成一捆,絨草被割下之后就會蓬松散開,又很輕,一陣風吹來,剛割下的草要是沒捆好,就飛走了一半。 收集好的絨草看起來體積龐大,掛在大米背上,像是它馱了幾個球,可是卻很輕。 一家人帶著收獲的野菜和絨草回到船邊,把收獲放在船里,讓大米跳進水里,劃著船回家。 第40章 紅燒鯉魚 到了五月底, 氣溫更熱了點, 不論走在林中,在河邊, 在池塘,入目全是深深淺淺的綠色。 何田的那幾塊地也是。 土豆苗長得最高,已經有快二十厘米高了, 胡蘿卜、蘿卜、小米也都綠瑩瑩的。 那些泡在陶杯中的紅薯芽也都長出來了, 先移到一個淺淺的大陶碗里,起初碗里只有幾株苗,漸漸地越來越多, 越來越密,這些嫩綠色的小苗像是在喝水,每天都要在碗中添上十厘米高的水。 紅薯苗長出根之后,就可以移到地里了。 何田和易弦種下了一片紅薯地, 屋子里窗臺下還擺著一溜的紅薯苗,綠油油的很是可愛。 何田留下幾個空陶杯,時不時從山間、林中采些野花放進去。 窗外, 那棵蘋果樹也開花了,滿樹全是粉粉白白的花, 坐在屋子里都能聞到那股香味,閉上眼睛, 仿佛鼻子前面放著一盤已經成熟的蘋果。 蘋果花引來了很多蜜蜂和蝴蝶,屋前屋后總能看見它們。 蜜蜂,何田是歡迎的, 蝴蝶,她就沒那么喜歡了。 要知道,有些蝴蝶在菜地里追逐紛飛可不是光為著玩,它們是在求偶,求偶成功了就要繁殖,蟲卵就產在菜葉上,幼蟲孵出來之后就會大口大口啃食他們辛辛苦苦種的菜。尤其是大白菜的幼苗。 所以沒多久,何田就和易弦把更多的竹竿圍在地邊,上面罩上漁網。只有翻地、施肥、除蟲除草時才會把網掀開。 每到這時,兩人就會暢想,要是能蓋上一個大棚多好啊。 胡蘿卜、蘿卜、土豆、紅薯、小麥、大白菜,這幾種作物是何田一直認真在種的,到目前看來,長勢都很喜人。 六月之后,她還要種一些番茄和黃瓜,還有絲瓜,長豆角和茄子。這幾樣蔬菜是她一向能種得比較好的,也有信心種好的。 去年番茄因為沒有時間照顧,不算豐收,今年有了易弦幫助,何田覺得應該能豐收,這樣,就能把番茄曬干或者做成罐頭,保存到冬天。今年她還買了一種藤番茄的種子,從種子商人帶來的植株樣品看,這種番茄個頭嬌小,每個比山核桃大不了多少,味道酸甜,比她一直在種的大番茄容易做成罐頭,也更容易曬干。 這樣的話,她就可以用大番茄做些番茄醬,小番茄做成罐頭、曬干。 這么一來,冬天可以做的食物就更豐富了。 買了“可以重復使用的超級吸水衛生棉”之后,今年也不打算種棉花了。 她把原先種棉花的那塊地翻了翻,重新開成兩米多長的方塊,種下了一包三三送的亞麻籽。 至于其他的亞麻籽,何田做成餅干和易弦當零食吃了。 用鵝油和鵝蛋和面,加上鹽、糖,搟成薄片,用叉子在面皮上扎了一排排的小洞,再用毛刷涂上一層蛋清,灑上亞麻籽,切成小四方片擺在烤屜里烤,十幾二十分鐘后就烤成了薄脆的餅干。 烤熟的亞麻籽還挺好吃的。它富含油脂,雖然小小的,卻帶一點堅果的風味。 這樣的餅干,在下午休息的時候配上一杯酸甜適口的山楂蜂蜜茶,能讓人快速恢復精神。 除了這些原先常種的作物,在易弦的建議下,何田還買了南瓜和西瓜的種子。這兩樣是她從來沒嘗試種過的。不知道會不會成功。 易弦說起這兩種瓜所做的食物,頭頭是道,“南瓜可以當主食,和米飯一起蒸,或者煮在粥里,還能做甜點,南瓜派、南瓜丸子……小南瓜用來做的排骨湯也好吃,又很漂亮。把排骨放在小南瓜里……嗯,大概是蒸熟的吧?湯里有南瓜的清香……南瓜派最好吃了!餡兒是用南瓜和蛋做的,用了一種叫rou桂的香料……”他仔細想想,“有一層酥皮,黃澄澄的南瓜餡兒上可以灑一層糖霜,或者放上蛋白霜擠成的花……” 何田果然立即又問蛋白霜是什么,怎么做的,好吃么? 易弦有點得意,“你問別的點心做法我可能說不出來,蛋白霜我是很清楚的。說難不難,成分就是蛋清和糖,加在一起使勁攪拌,把蛋白打發,糖化了就做成了,說容易,也不容易,原料的配比,烘烤溫度時間,是用糖漿加熱還是單純攪拌,做出的蛋白霜口感質地差別很大?!?/br> 他侃侃而談,又講了講意大利式、法式、瑞士式的蛋白霜各是如何做的,何田一邊聽一邊想,這確實都不難。只是需要新鮮的蛋。 上次帶著小麥去收集蛋的時候,何田忽然福至心靈,易弦第一次跟她說起要養鴨養鵝下蛋吃rou,他們想到的都是抓成年鴨子和鵝,要它們健康就得活捉,可何田從來都是用槍打的。 這次去撿蛋,看到有些鳥窩里的小鴨子已經孵出來了,她突然想到自己之前是陷入誤區了,把易弦也帶進了溝里。 成年大鴨子大鵝會飛會游不好活捉,小鴨子還不好捉么? 還沒出窩的小鴨子還很荏弱,等它們再大點了,更健壯點了,能跟著mama下水游泳了,但還飛不起來的時候,只要做個網子,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說到這里,兩人對視著嘿嘿嘿。 所以,何田用竹竿做了個抓小鴨子小鵝的網兜。 長長的柄上安一個竹子圈的圓圈,上面縫上一塊從破漁網上剪下來的網,樣子就和她小時候用來撲蝴蝶撈小魚的網差不多,只是更長更大。 做好一把之后,何田在河邊試驗一番,又給易弦做一把。 他拿到了網子,立即用來撲小麥,把它罩進網子里嘻嘻地笑,看著小麥急得在網兜里亂轉,用小爪子抓網眼,他退后幾步繼續嘻嘻笑。 小麥急得拖著網兜跑了幾步,照樣出不來,易弦看到它拖著一個竹竿大尾巴在地上跑的樣子笑得蹲在地上,還伸手去戳小麥屁股上從網眼露出來的絨毛。 直到小麥把漁網咬破了一個洞,這場鬧劇才結束。 易弦拿著破了個洞的網子,看著黑臉的何田,還有跑到何田身邊嘰嘰叫著告狀的小麥,訕訕地說,“我……我把漁網補好?!?/br> 何田頭疼。想到易弦用秀美修長的手指笨拙穿針引線、拉著嘴角、額頭冒青筋的樣子,她頭更疼了。 她現在明白了,易弦積極地建議用竹子建水道實現自動灌溉,不是為了提高生產力,而是為了省下時間玩耍。 易弦,其實是個很懶的家伙。 起初那么勤快好學,全是為了博得她的好感。 現在嘛,這家伙整天想著怎么才能省下更多的時間玩耍。 這并不是說易弦干活的時候偷懶,不出力。要是一起出去打獵、撿蛋、捕魚、挖野菜,他都會興致勃勃得去。種菜種小米他也愿意做,積極性就不如打獵高,但不管是翻地、除草,甚至用大米小麥的便便和腐葉剩菜漚的肥上肥,他都會認真去做,主動承攬重活臟活。 但要是劈柴、挑水、灌溉這些,他就會想辦法“提高生產力”了。 易弦似乎對這種沒互動性又是重復的活兒沒興趣。 在抓小鴨子之前,何田他們還得給小鴨子們準備好住處。 砍竹子、造窩棚、做籠子,這些,易弦可積極了。 兩人折騰了一兩天,建了一個新的窩棚,就緊貼著大米的窩棚。這樣省了一面墻,冬天也更暖和。 新窩棚也有門有鎖,有兩扇很小的小窗戶。棚子里暫時分成兩層,上層是鴨籠,用幾根粗竹子釘出框架,再釘上手指粗細的竹子柵欄,就能放上一排籠子了。 他們做的竹籠,一排可以放上四個。 等小鴨子們長大了,再棚上一層板,放上兩層籠子。 竹籠是個長方體,側面開門,一半是向外拉開的小門,另一半放上食槽。 食槽是把一根碗口粗的大竹子豎直切掉三分之一做的,竹節打通,邊緣磨光,背面鉆上孔,用繩子捆在竹籠上。 籠子下面放了幾個木盒,里面裝著沙子,用來接鴨糞。 還沒抓到鴨子,易弦已經開始暢想了,“以后我們再在山澗另一側開辟出一塊空地,挖出一個小水塘,把水引過去,里面再投一些魚苗,鴨子白天就可以到里面玩水游泳了!晚上再把它們趕回來。哦,對了!我們還可以挖一些蓮藕也種在里面,過上一段時間,水塘里的生態環境建立起來,有小魚小蝦泥鰍什么的,鴨子就越長越胖!哈哈,哈哈!” 開辟空地,挖池塘,引水……通通不是簡單的事。 但是想到要是真能種活蓮藕,從此在家門口就能采到那個美味的食材,何田也十分動心。 那片溫泉山谷很好,就是有很多的熊。這個季節,熊尤其多。還都很饑餓。 易弦的幻想還沒停止,“我們下次去火山,可以帶點火山灰回來!跟沙子小石子一混,就是水泥??!古羅馬人用火山灰水泥建了整個羅馬城!我們當然也可以。只要做些模具,我們就能做好多水泥空心磚,然后建個暖房,瓜果蔬菜種在里面,冬天也能吃到!” 何田連連點頭,也挺激動的,可是她想到,“那屋頂怎么辦?”暖房得透光才行。 易弦想一想,“暫時沒想到,不過,咱們慢慢想,沒準哪天就找到合適的材料和方法了。之前養鴨子的事不也是這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