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結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系統總是在坑我、危情陷阱、重生奮斗日常、總有逆臣想撩朕、二人森林、流水渡往昔、業余劍帝、重生八零我成了漂亮小姨、都市之我是天道、太子心頭嬌寵
宣武侯的馬車緩慢平穩地向宣武侯府的方向行進著,馬車內壁上包了幾層,確保寒氣不會透進來,地上鋪了一層柔軟的子居國特產羊毛毯,四面擺了幾個鎏金的小爐,車廂內暖意融融。李知意抱著一個手爐。車內的暖意熏得她昏昏欲睡,一雙漂亮的眼睛微微瞇著。 “子居國就這樣放棄和親了么”她還以為此次和親是勢在必行的,沒想到蕭墨進宮一趟就后悔了。 唐文緒在一旁拿著一條繡著錦鯉的手絹翻來覆去地看,反問:“知道為什么會有和親這回事嗎?” 李知意乜了他一眼,還是滿足了他吊人胃口的惡趣味:“愿聞其詳?!?/br> “子居國內部有強大的守舊派,而崇葉公主是標新立異的新派,兩邊水火不容,人他們殺不掉,只能給新君施壓派來和親?!钡且粋€有野心的帝王不會甘愿受制于人,只會暫時蟄伏。 “只聽說崇葉公主開辦女學,倒是不知道還有這一層?!?/br> “女學只是冰山一角,土地和稅賦才是子居國守舊派利益的根本?!?/br> 竇盈在子居國經營多年,竇云不僅僅是他一母同胞的meimei,還是他最有力的臂膀,即使要他自斷一臂,也要將利益最大化。若是大燕的新帝皇位都不穩,和親就是個賠本生意。竇盈算盤打的響亮,所以此次出使并未暴露崇葉公主的行蹤,只要蕭墨證實了那些傳言,還能反悔。 反悔與否他們倒是不關心,只要不影響條約就是。所以今日在蕭墨同陛下商談時,他也去找了崇葉公主。相比蕭墨,她才是影響條約最終進程那個人。崇葉公主心有所屬自然不愿和親,但也不想影響條約與兩國和氣,賣她這個人情對大燕更有利。 唐文緒叁言兩語解釋原委,見她面露遲疑,笑說:“我猜,你在好奇為什么我會知道這么多子居國王室密辛?!?/br> “那是為什么?”她一直覺得有點奇怪,在同子居國打交道時,唐文緒總是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說服子居國聯手剿滅衛國軍,又對子居國內政了如指掌,即使是未雨綢繆在子居國內安插了細作,能力到底有限,除非他會未卜先知。 唐文緒但笑不答。 總感覺有什么被她遺漏了,李知意百般聊賴撫著身下柔軟的毯子,腦中靈光一現,語氣帶著幾分不確定和小心翼翼:“是因為母親……是子居國人嗎?” “說說看?!?/br> 李知意確定他沒有介懷,道:“母親的陪嫁里不是有許多一樣的子居國皮毛毯子么,加上姓氏……”雖然府里沒人提過大夫人的出身,有一些帶著外族特征的陪嫁物就足以說明了她并不是大燕人士,又剛巧姓葉,很難不讓她聯想到子居國的葉氏。 子居國最大的商戶就姓葉,葉家好和四鄰做生意,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皮毛制品。 唐文緒扔了帕子,捉過身側的小手在手心把玩,臉上卻正色:“你在閨閣時到底讀了多少書?阿蘭那個丫頭之前還說,夫人只讀讀《女戒》之流,依本侯看,雜七雜八的書是讀了不少?!?/br> “我們女子又不似你們男子,輕易行萬里路,平時只能拘在后院,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即便讀書,也很難得隨心,如果不是爹爹開明,哪有那些機會?!钡撬闫饋?,李知意還是出過幾回遠門的,只不過目的地都是洛州,即便如此,她還是很珍惜每次出門的機會。 “感謝李尚書明智,教了個好女兒,便宜了本侯?!?/br> 李知意臉不紅心不跳地嗔他:“油腔滑調?!逼鹣刃禄闀r,這人也慣愛說些渾話調戲她,那會兒心里總是又羞又氣,現在也習慣了。 “侯爺莫不是同我在繞圈子吧?!蹦皇怯窒癯缛~公主那事一樣瞞著她。 “本來想等此間事了再同你說?!奔热槐凰劝l覺了,唐文緒便也和盤托出:“我的外家是子居國的葉氏?!?/br> 李知意恍然,有那般不菲的嫁妝,原來大夫人的姓氏真是來自富可敵國的葉氏。 唐文緒沉吟著:“衛國軍那次,我是同舅舅做了交易,勸他支持竇盈,當初若是沒有他和竇盈斡旋,雁西大概免不了一番惡戰?!彼慌聰橙?,但是害怕戰爭,怕唐家守護了這么多年的雁西土地會染上無數將士和百姓的血,那他真的沒有臉去見父親了。 李知意想不到勝利的背后是這樣,這一切不是憑唐文緒一張嘴皮子,而是環環相扣,加之多方力量的推動。 她的枕邊人不是傳言的權勢滔天,也不是悍勇冒險,那些都不是他,面前這個時時扮著紅臉為國籌謀又有自己私心的男人,才是最真實的,不是遙不可及的。 李知意稍直起身,一只手撫他的背:“侯爺辛苦了?!?/br> 唐文緒一怔,旋即伸手接住這個輕若羽毛的擁抱,汲取暖香。 雁西一戰,部下崇拜他謀略過人,朝臣爭論他的功過熟大,雁西百姓將他封神,這么久以來,好像第一次聽到一句辛苦。他可算明白,為何百煉鋼都能成繞指柔。 “想聽我父親和母親的故事嗎?”他曾因父母的離去遲遲無法走出陰霾,至今府上也沒有一個人敢提。這么多年,傷痛被時間撫平,剩下的是醒目的疤痕,他想將藏得最深的痕跡也袒露給她看。 唐文緒的母親是葉家的小女兒,跟著兄長到大燕經商時遇見了他的父親,當時還身無官職的唐澤承,一見鐘情。情路曲折,大抵同世間癡男怨女別無二致,家中阻撓與陰差陽錯。二人蹉跎了許多年,分隔千里也沒能阻隔情思生長,最后韶華少女拖到了二十幾歲,才磕磕絆絆走到了一起。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在十年后結了悲尾。 “當初母親執意嫁來大燕,許多年沒有和葉家聯系,后來出了事,也沒法聯系。這幾年舅舅當家,才重新找上我,這些毛皮制品,是他想賣到大燕來的”等這幾年條約施行,這些漂亮的毛皮在大燕就會司空見慣,以商貿為契機,大燕會達到前所未有的盛世。 與此同時,除舊革新,陳腐的朝堂需要新鮮的血液。幾大世家就如同子居國的頑固派,不得不動,又與之不同,只能蠶食鯨吞地削弱,不能打殺。這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或是更長。 商談將近一個月,商貿條約的各項細節才算敲定,兩國交換文書,子居國的使團才離開大燕。 子居國的使團前腳剛走,朝堂又卷起了風云。陛下采納了蘭先玉的方案,在西北邊疆地勢較為平緩的龍須山一帶設龍須縣,規整原先天然形成的雜亂小市場,由官府建立新的互市。 這么一塊亟待分割的大肥rou擺在面前。管理稅計的戶部和管理工事的工部哪一部牽頭?未來的大肥差龍須縣丞和互市監又派誰擔任? 半個月下來,朝堂上各自為政,爭論不休。每每朝堂上討論什么要事,都是這樣一番景象,已經持續了十幾年,并且愈演愈烈。朝堂上明刺暗諷,朝堂下耍計謀。今天趙家在戶部任度支郎中的趙五郎曝貪腐,明天工部又有王家劉家的人篡改工事圖冊。 期間還有一件大事,因為衛國軍一戰暴露出來的軍隊管理弊端,陛下示意,趙家王家聯手上奏,將東南西北四地統軍改為左右統領。 右統領比原來的統軍高半級,伴有統軍虛銜。左統領低半級,五年一任,由陛下直接指派?;⒎挠勺笥医y領各執一半,發生戰事時使用。平日即使是調用少數人馬,也需要左右統領一致決定,余下軍中雜務,交由左統領。 乍看之下,同原來沒什么區別,實際上借著左統領加大了皇上對軍隊的直接控制,原來的統軍明升暗降,變相被剝奪了軍中所有全部調度權。 雁西軍營是經營最久、軍隊人數最多也最優良的,唐家管理數十年,在唐文緒手里交了權。 削了宣武侯的權,對皇帝和世家來說是‘雙贏’,偏偏唐文緒找不到理由反駁,使了個絆子讓趙家人做了雁西左統領。 趙王兩家現在吵得厲害,也有唐文緒的功勞在,誰都覺得對方和唐文緒勾搭在一起要害對方。 兩家爭來爭去,又有唐文緒暗中給陛下‘施壓’,陛下大發雷霆,當即下令要蘭先玉代行度支使職責,協同戶部侍郎管理建設龍須縣和互市的支出,戶部和工部各派幾人,又命宣武侯為監察主司。 皇上這一手cao作,雖然平息了趙王的爭執,但是把新的權力又給到了宣武侯手里。 趙溫下了朝回到家,命人把梁上筑巢的新燕都趕跑了,夢里還在大罵云晏誤國,連一個宣武侯的壓力都頂不住,還妄想動盤根錯節的世家,真是癡人說夢。 幾年下來,雖然免不了爭斗,在宣武侯的監管下,龍須縣和互市的建立倒是井然有序。如趙溫預見的,甚至是他也始料不及的。宣武侯沒了兵權,卻轉移向朝堂權力中心,且生根發芽,摧枯拉朽,順利得不可思議。而景輝帝的抵擋就像當年面對樓家的景昌帝一樣,只有步步后退。 趙王兩家都覺得,景輝帝這是妥協了。宣武侯沒有預想的,像樓家一樣強勢,比起先皇的處境確實好上不少。 強敵當前,趙王兩家冰釋前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又是幾年明爭暗斗,結果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大的贏家成了景輝帝。 互市開放的第十年,朝中發生一樁貪腐案,朝中牽連甚廣,御書房一夜燈火通明。宣武侯連續叁日請假,叁日后的朝堂上,當著文武百官,主動請辭包括監察主司在內的幾項實職,只任右統領一項實職,及雁西統軍虛銜。七十多歲的趙溫覺察端倪也告老還鄉。 剩下王家,也被步步削弱。 景輝帝在位的第十二年,剝奪了世家子憑出身任官的資格,自此除了襲爵,還集資只能通過科舉、察舉、征召入朝為官。 此時的大燕,正當前所未有的鼎盛,子居國新派占據主流將守舊派踢出局,子居國繁榮,雁西的匪患自然而然就解決了,一半的兵力已經在當地落了籍貫,是前所未有的和平安詳。 叁十六歲的年紀,唐文緒提前過上了致士后的生活,小半年待在雁西,大半年待在侯府,陪陪夫人,教教兒子。 宣武侯有一子,名易,自小聰慧過人。唐易溫和沉穩,擅文不擅武,十歲年紀,一篇策論精妙絕倫,更兼容貌過人,一時名動江北,除了相貌肖似,性格與其父大相徑庭。 唐文緒十分納悶,顯然,兒子長相十足隨了他,性格隨了祖父,寫文章的能力隨了外祖父。李知意更納悶,從自己肚子里出來的兒子沒有一點像她。還好孩子性格不像他爹爹,從小就聽話省心,還很會給家里人長臉,也就釋懷了。 注:互市監是唐貞觀時的稱呼。 叁兩:不好意思,過年走親戚沒什么空碼字,這么晚才弄上來,元宵節快樂,祝大家身體健康。后續的番外我會更新勤快一點?。ㄎ野l4) 【啰嗦的感恩小作文】: 《貴女》到這里就完結了。想不到我人生第一篇完結的文會在是po18,還是rou文(放在幾年前我根本想不到)。這得謝謝大家的支持,沒有你們來看文/評論/投珍珠,我是沒有寫的動力的。 其實我知道這篇文確實不咋樣,和我原本的設定也差的有點遠(估計很多人會有上當受騙的感覺,我也不是故意的QAQ)。我當初腦熱開坑,沒有一點存稿,完全是邊想邊寫,一邊也在吸收大家的建議(謝謝你們的建議)最后的成果有點‘四不像’,這也是我當初沒有想到的。 不管怎么樣,斷斷續續寫了快兩年,這篇文還是畫上了句號。我選了個不好的時間開坑,經常有事停更,對追文的朋友感到歉疚,寫到一半之后,我經常連看評論的時間都沒有,但是偶爾看一下就能看到熟悉的面孔,還是很感動。萬分感謝你們,??次牡呐笥褌兲焯扉_心。 新坑會在叁月一日開,就是后天,求收藏呀。 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