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宮變(上)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系統總是在坑我、危情陷阱、重生奮斗日常、總有逆臣想撩朕、二人森林、流水渡往昔、業余劍帝、重生八零我成了漂亮小姨、都市之我是天道、太子心頭嬌寵
54章 宮變(上) 李知意下意識地想保護這個或許還未成型的孩子。 出于本能的愛,或許還有對生命的渴望。一場大病下來,她只覺得自己和身邊人好好活著便是最好的,多的也不再強求了。 而且,這是他們第一個孩子。 其實聽鄭嬤嬤講了唐文緒的小時候,李知意就漸漸萌生了一個想法,雖然唐文緒從來沒提起過,但是他應當會希望有個孩子吧?所以她在那以后開始轉了心態,才漸漸沒那么抗拒他頻繁的索取。 “先生應該有辦法保住我們母子吧”她只是有這樣的直覺。 “夫人的病癥和腹中胎兒老夫都有辦法,不過夫人眼下的身體狀況不容樂觀,是要比尋常孕婦多受一些苦的?!?/br> 李知意心頭云開霧散,露出久違的放松笑容:“多謝先生” “先生……不知侯爺在雁西如何了?” 孫先生沒想到唐文緒竟沒把受傷的事告訴家中,考慮到李知意現在的身體狀況懷孕比較兇險,不宜情緒波動太大,孫先生還是替他扯了謊:“侯爺挺好的,夫人不必擔心?!?/br> “只是侯爺現在無暇分神,待夫人身體和胎象都穩定下來,再告訴王爺不遲?!?/br> “也好” 喝了幾日的苦藥,身體恢復了一點,李知意才讓阿蘭知會了老夫人。 唐文緒不在府上,她又病倒了,最憂心的是老夫人。老夫人知道事情始末后,瞞了闔府上下,直到現在,府上都還以為李知意是體弱染了風寒,有老夫人在,更沒人敢說一句閑話。 李知意對老夫人是感激的,老人家一直將她看作自家人。 過了一會兒,阿蘭折了回來,她才出了院子不遠,正巧遇上來探望的老夫人。 “外邊這么冷,祖母怎么還過來了?!崩钪鈩偤韧炅怂?,額頭上出了一層薄汗,臉上終于是有了一點血色。 “原是老奴要過來的,老夫人呀實在放心不下,便一道過來看看夫人?!编崑邒咴谝慌缘?。 “好孩子,祖母來看看你,有沒有感覺好些?” “托祖母的福,已經好多了?!崩戏蛉俗诖策?,離得近了看到她氣色確實好了一些,才放下心來。 “那就好,那就好,那位孫先生對咱們宣武侯府有恩,一定要好好賞賜才好?!崩戏蛉撕芨吲d,聲音都揚了幾分。 “對了,你方才遣人去棠院,是有什么事?” 李知意看向阿蘭,阿蘭才開口道:“夫人,奴婢半路遇到的老夫人,還沒和老夫人說?!?/br> 見老夫人又一臉擔憂地看著自己,李知意嘴邊漾出笑意,不自覺地將手撫在小腹上:“祖母,知意沒事,只是前幾日被孫先生診出了喜脈?!?/br> 老夫人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喃喃著又問了一遍:“你說什么?” 鄭嬤嬤也尚在震驚中,反應還是比老夫人快些:“老夫人,夫人診出了喜脈!” 老夫人這一陣子都在擔憂孫子和病倒的孫媳,哪成想突然孫媳不僅要好了,還診出了身孕,從憂到喜,這起伏太大,倒教她一時暈頭轉向的。想起大兒子和兒媳走了這么多年,大房這么多年便只有唐文緒伶仃一個人,如今終于是有了傳承,老夫人心里寬慰,眼睛卻禁不住一陣酸澀,拉著李知意瘦了一圈的手直說好。 病倒數日的宣武侯夫人漸漸好轉,籠罩在宣武侯府上下的陰云也散了一些,但侯夫人有孕的喜訊卻沒泄露出去,按照大燕人的習俗,孕過叁月才算穩當,方可廣告親友四鄰。 李知意這頭一胎懷的著實辛苦,她身體還是很弱,懷孕又導致胃口很差,吃不下什么東西,便成了死循環,好歹她逼著自己吃下去一些才好點。又苦又難喝的湯藥更逃不過,以至于她看見阿蘭端著東西走過來就有想逃離的沖動。有時藥還沒入口便惹得好一陣干嘔,每一回吐到只剩膽汁,李知意趴在床邊,覺得自己好像擱淺岸邊奄奄一息的魚,肚子里還有一只小的在興風作浪。 好歹有顏綺香隔叁差五來作陪,李知意才沒覺得那么難熬。 李知意怕她總往這邊跑,陸二郎會受了冷落,但顏綺香說陸二郎近日忙得很,但不知在忙些什么,叁天兩頭不見人。 李知意疑心陸珣也牽涉了那場斗爭,只是沒有怕讓顏綺香擔憂,所以沒讓她知道。 雖然李知意一直臥榻不起,卻沒斷了外界的消息。景昌帝已經許久不召見大臣了,前陣子叁皇子因為赴任北垣一事醉酒大鬧德正殿,許多大臣紛紛要面圣,重新商議此事,但是都被德正殿那邊以圣上龍體頭疾發作不宜見風為由拒了,隨后又通過善水臺發了諭旨,叁皇子赴任北垣一事,已經是板上釘釘。 北垣曾是北方叁大部族領地,直到翮族異軍突起,轉變了叁大部族之間的勢力分配,大體控制了北垣,近幾年才歸順了大燕。其中詳細的斗爭李知意并不了解,但是北垣叁大部族如今劍拔弩張是眾所周知的,在北垣形勢十分復雜群臣無策的情況下,景昌帝偏偏要將叁皇子派去那里,其用心很難不引人猜測。 有的說皇上是要放棄叁皇子,說不定很快就真正讓太子把持朝政了。也有人說,這是皇上對叁皇子最后的考驗,叁皇子在之前赴東膏賑災便做出了不錯的成績,這一回若是將北垣治理好,那么叁皇子便是民心所向,朝野上下沒有人不會對他心服口服,即使是太子母家樓家也無法說什么??傊娬f紛紜。 然而李知意明白,皇上從始至終屬意六皇子云晏,并不是真的要扶叁皇子。交年節那一日,她也清楚地聽到叁皇子所言,他是看透了景昌帝的,德正殿一鬧,想必也是因為知道景昌帝真正的目的,所以才不愿去北垣吧? 皇上終于要親自將辛苦維系多年的政局平衡打破了嗎? 總歸……圣心難測。 阿蘭說京城多了巡邏守衛,王叁兒特意來提醒她不要出門,李知意隱隱察覺,院子中的暗衛又多了一些,也不知是唐文緒的意思還是王叁兒的主張。李知意問過王叁兒,他仍舊是那幾句話,像個悶葫蘆一樣,什么也問不出來,她也只得作罷。 雁西,也已經許久沒有消息傳回來了。 枝頭的雪開始消融時,京城中忽然就起了流言,說雁西這次的匪亂和鄰近的子居國衛國軍有關,又說宣武侯已經掌握了證據,就等皇上的虎符,便可調兵遣將,一舉解決。 朝臣的奏章越來越多,堆積在德正殿的御案,舊的沒來得及積灰,新的又迭上來,然而已經沒有人處理,宮外抓耳撓腮揣摩圣心的大臣們并不知道,他們不斷上書要見的景昌帝,已經在冰棺里躺了許久。 一個月前,太子已經‘奉命’接管了錦衣衛,宮里的一切依然有序地運轉著。 太子很少被景昌帝交辦差事,何況是錦衣衛這么重要的機構,他有心要討好,所以這一個月里很勤懇認真,幻想著父皇能看到他的能力,放心地把江山交到他手里。 就快了吧…… 云恒就要去北垣了,北垣那么亂的地方,叫一個人不明不白地死去,實在是一件太容易不過的事了。一個沒有任何依仗的皇子,能同自己爭了這么多年,已經是他的造化了,太子陰鷙地想。 有時候他也會懷疑,母后自從搬去玉銷殿,總會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還有樓家的線人,進出鳳棲宮愈發肆無忌憚了,他們在籌謀著什么,有一日被他撞見了,他問母后,但她只說一切很快就結束了,叫他耐心一些。 耐心。耐心。耐心。 這是他聽得最多的一句話。 他厭惡這種被安排的感覺。 小時候父皇總教育他,外戚權力不能過大,否則便會動搖社稷根本,若想坐穩皇位,穩固江山,第一要事便是清理皇權面前的障礙。太子深以為然,然而他的勢力已在同唐文緒幾次斗法中折了一半,沒辦法,他只能暫時屈從樓氏。 而樓氏的野心越來越大了,這架勢是要將他當做手握空權的傀儡。 日后他榮登大寶,便要拿樓氏開刀,便是母后,也無法阻止。太子暗暗下著決心。 叁皇子動身去北垣這一天,太子有些心神不寧,他把錦衣衛的換防檢查了一遍又一遍,但是直到入夜,也并沒有什么異常。 他無法閑下來,四處轉悠著,走著走著便走到了德正殿。 德正殿燈火依然通明,每一日都要到很晚才熄滅,這是景昌帝批閱奏章時的作息。 父皇龍體不適竟還堅持著批閱奏章的習慣,暗處的太子神色復雜,他想了想,還是走了過去。 新上任不久的太監總管劉岳守在殿門外,見是太子,諂媚地迎上來:“殿下今日怎么過來了?!?/br> “父皇今日可好些了” “御醫看了幾回了,也不見好,眼下是一點風都見不得,”劉岳眼神有些閃爍,但心里揣著別的事的太子并沒注意。 “既如此……那便算了,你好生照顧著,父皇若是有什么……”他忽然瞥見一縷濃煙竄上天空,打斷了未盡的話。 “那是什么?” 那個方向……是鳳棲宮! 太子愣了一愣,劉岳尖銳的嗓音把他拉回了現實。 只是一會兒工夫,濃煙又多了幾處,鳳棲宮嘈雜的人聲隱隱約約傳過來。 他忙要沖過去,跑了一會兒又折回來,掏出一塊令牌交給劉岳:“去錦衣衛那兒調人手,千萬給我守住德正殿?!彼掠腥耸拐{虎離山計。 鳳棲宮的守衛向來很嚴,到底是誰,竟能在鳳棲宮多處縱火。太子腦海中跳出一張臉。 云恒。 他要逼宮么。 呵,垂死掙扎。 鳳棲宮一片混亂,喊人的,搬東西的,運水的,滅火的。 “殿下!”母后身邊的大宮女跑過來。 太子見她毫發無傷,想來母后也安全,心放下一半:“母后現在何處?” “皇后娘娘,她,她不肯出來?!?/br> 各種各樣的聲音就像在耳邊炸裂,太子禁不住怒吼著道:“你在說什么?母后呢!” 在場的人隨著大宮女噗通地跪下去。 宮女瑟瑟發抖:“殿下,娘娘還在玉銷殿中?!?/br> “那你怎么還在這里?”太子氣急敗壞,將那宮女一腳踢翻在地,宮女哇地一聲嘔出血來,依舊規矩地重新跪好,不敢有絲毫悖逆。 著火的地方靠著玉銷殿,那是一處雜物房,堆放著各種易燃的東西,一著,火勢便很猛,根本撲不滅,很快連玉銷殿也著了。她要進去找,卻沒有見到皇后娘娘,她大聲喊著,被濃煙嗆地直流淚,過了一會兒才見娘娘從密室中走出。 那處密室似乎放了什么珍貴的東西,每回娘娘進去,一呆就是好幾個時辰,出來時神色總很奇怪,說不出來悲喜,只是仿佛丟了魂。而這件事,只有她知道,她從不敢問,但是見娘娘又要往密室跑,終于忍不住拽住她。 “娘娘!快隨奴婢出去,里頭有什么重要的東西也沒有您的鳳體重要!” 娘娘卻不聽她的,叫她滾出去,甚至以性命相要挾。 她心里冒出一個可怕的想法,皇后娘娘大抵是瘋了…… 一個宮人跑過來,太子認出來他是樓家的人,這陣子頻繁替樓家帶話,見到母后的次數比他還多。 “殿下息怒,眼下先將皇后娘娘救出來要緊!” 太子狠狠剜了他一眼,丟下烏泱泱跪著的一群便往玉銷殿去。一面走,一面喃喃道:“母后怎么回事!成日待在玉銷殿便罷了……命都不要,真是…瘋了么……” 宮人面色微微一變,壓低聲音,急切地說:“殿下,千萬不能讓其他人進玉銷殿?!?/br> 太子忽然停了下了。宮人也停下來。 太子盯著面前垂著頭,卑躬屈膝的宮人,冷冷地笑了。 “你們在謀劃什么?” “玉銷殿里,放了什么東西?” 否則母后怎么搬進去之后,門都不出,甚至命都要搭上,否則怎么旁人都要瞞著。 “殿下,眼下最要緊的是……” 太子打斷他:“你們……將父皇軟禁了?”他早該想到的,為何父皇總通過善水臺發布諭旨,為何父皇稱病之后再不召見大臣。 他早該知道的,不過是不敢相信罷了…… 宮人語調幽冷:“殿下只需知道,樓家和娘娘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您?!?/br> “閉嘴!” 宮人飛快邁著步子,跟上太子的步伐。 “殿下,若是被他人發現,樓家、皇后、就連殿下自己也難逃一劫?!?/br> “殿下還是莫要意氣用事?!?/br> 太子心里天人交戰。 這一次過后,要么永遠失去父皇的信任,放棄名正言順,同樓家茍合。要么,萬劫不復。 他只是一閃念,很快做了決定。 “既要救人,還不快些?!?/br> 太子看著熊熊燃燒的玉銷殿,火紅的光燎得人臉發疼,也燎去了他所有的猶豫。 今日過后,一切都將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