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當然,這樣惡意的想法李玉芬也只敢在心里嘀咕,萬萬是不敢說出來的。 眼看著這位族叔要把矛頭對準自己,生怕又被教訓一頓的李玉芬又趕緊賣慘,抓著林大丫的手不由使勁兒一掐。 林大丫本來偷豬食兒吃被逮到又絆倒豬食桶就撲騰的沾了一身的糟污,被這么多人圍觀指指點點半天,多少已經懂得羞恥心的她情緒已經很不好了。 此時又被她娘這么用力的掐在她身上,沒忍住嗷的一嗓子委屈的哭嚎起來。 見她娘低著頭惡狠狠的瞪她,林大丫不由嚇得一個激靈。 被李玉芬提前調*教過的林大丫終于回過神兒,雙腿一軟撲倒在老太太腳邊哭嚎起來。 “阿奶可憐可憐大丫吧,俺家真的斷頓了啊,大丫一天都沒吃東西這才餓的偷豬食兒吃的,你借點糧食給俺家吧,大丫也是你孫女啊?!?/br> 眾人看大丫此時狼狽的樣子,哭的又這么可憐,倒真有些心軟。 林沅攥緊老太太的手,看著這對母女的作態心情糟糕透了,她記得夢境里似乎并沒有這一出啊。 也或許是當初原主小姑娘已經燒成了傻子,這家子根本沒找著機會唱這出戲? 還不等林沅想辦法回擊,小花她娘就眉頭一挑,語氣疑惑的問出了心里的疑問。 “我說李玉芬,你說你家分的糧都吃完了,估摸著這些日子吃的都是干飯吧,那咋地把自己閨女就給餓成了這樣?我看你也沒吃胖啊,還瘦了不少,這糧食到底都被你吃到哪里去了?難不成都敬了神仙?” 聽小花娘這么一說,大家這才注意到這對母女倆此時的模樣。 還別說,一開始沒咋注意,這么仔細一看,這母女倆是要比其他人都要干瘦,簡直都要成了皮包骨。 真要是頓頓吃的干飯把糧食吃光,怎么地都不至于是現在這副德行啊。 第11章 借糧鬧劇 見小花娘懷疑她家糧食的去處,李玉芬原本哭喪的臉不由一僵,心里也有些發虛。 她哪里敢讓別人知道她把糧食弄哪里去了,真要被人知道,她怕是再也不能從老太婆身上占便宜了。 可怕什么來什么,還沒等李玉芬想法子糊弄過去,鄭家兒媳婦就把她的老底兒給直接揭了。 老鄭家跟林大伯家住的近,兩家就在隔壁,鄭家兒媳婦陳菊兒跟李玉芬差不多時候嫁到的上林村,但兩人婚后的境遇卻完全不同。 老鄭家本來就窮,陳菊兒婚后又連生了三個賠錢貨閨女,到現在都沒能生出兒子,被婆家嫌棄的不行,從嫁過來就沒吃過一頓飽飯。 反觀隔壁的李玉芬,人家雖然頭一個也生了閨女,可上頭沒親婆婆壓著,緊接著就生了個兒子,不僅早就自己當家做主,這日子也比她好過不知道多少倍。 都一樣嫁來的上林村,境遇卻是天上地下,這讓陳菊兒如何甘心。 陳菊兒本就是個愛掐尖要強的性子,又被婆家欺壓得心里扭曲,這兩年幾乎一天三頓的盯著隔壁,就想哪天能看見李玉芬倒霉,也過上苦日子。 還別說,這回還真叫她盯到了些東西。 想到李玉芬這臭婆娘就要倒大霉了,陳菊兒就激動的渾身發抖。 “我知道是咋回事兒,我這些日子碰見李玉芬她娘家那個媽跟她鳳凰蛋弟弟來咱們村好幾回,每回看他們回去都背了不少東西走,估摸著就是糧食,這幾回加在一起,得有差不多一兩百斤吧,她家分到的糧食根本沒給剩多少,全送給她娘家媽了。哎呦,這把婆家東西補貼娘家還有臉找繼婆婆借糧,簡直是喪良心,人家有臉做,我都不好意思說?!?/br> 陳菊兒故意扯著嗓子說的很大聲,叫大家伙聽得一清二楚。 這下不僅林二伯爺臉色難看,其他人看向李玉芬的眼神也都變了,小花娘更是忍不住冷笑出聲。 “我說呢,這糧食真要是自己吃完的,怎么也不會把一家老小給餓成這樣,敢情這是把自家的糧食全都搬給娘家了啊,現在沒吃的了,就跑到不聞不問好幾年的婆婆跟前借糧,只怕還打著有借無回的主意吧?我說李玉芬,你這婆娘還真是孝順,不過這孝順的是自己的娘家人,俺大娘這些年可沒得著你家一粒米?!?/br> 被揭了底兒的李玉芬有一瞬的難堪,畢竟這把婆家的東西往娘家搬不是啥好名聲。 以往幾年她雖然也在做,可她娘家前幾年的日子還算不錯,那時她補貼娘家的東西也不用這么多。 誰知道她娘家村里去年吃大鍋飯把糧食霍霍的太厲害,大鍋飯辦不下去的時候,糧食也所剩無幾,等可以自己開火,她娘家好幾口人壓根沒分到幾斤糧。 去年她小弟娶了新媳婦,弟媳婦最近又懷了孩子,這添丁進口的空當家里已經要沒糧下鍋了。 她跟上頭的三個jiejie自小就被教著要照顧弟弟,如今娘家這日子緊巴巴的,她娘找上門跟她哭訴,她弟那么傲氣的人都急紅了眼,她哪里忍心讓她弟弟餓肚子,更別說她弟媳婦肚子里還有她娘期待已久的大孫子。 她倒也沒多借,每回就給她娘一二十斤,可那一二十斤的糧食壓根撐不了幾天,完了她娘就又跟她哭。 這么一來二去,等她醒過神兒來,她家糧食也就沒剩多少了。 看著自家男人和娃兒餓的黑瘦的臉,她就算后悔也有些遲了,她又不敢回娘家要,這才把主意打到了她繼婆婆的身上。 雖然那老太婆分糧也沒分到多少,可這老太婆有家底兒啊,光每月二十多的撫恤金都夠她眼紅的。 她兒子大寶前兒個溜到老太太家院墻外轉悠,回來居然跟她說還聞到了rou香,這老太婆日子過的這么好,她就想著她借一點糧食也沒啥影響。 知道老太太早些年被她鬧得冷了心,她直接開口借糧肯定借不到,她就想了法子,指使自家閨女配合她演了這出苦情戲。 本想著利用她閨女的可憐,她再哭一哭就能勾的老太太心軟,可誰想這老東西心賊硬,不松口借糧給她也就罷了,還把羅家大兒媳這鋒利的刀子嘴給招了來。 林二伯爺這個她見一回怵一回,每次遠遠的看到都要躲著走的族叔此時看她的目光簡直要吃人。 李玉芬在林二伯爺銳利的盯視下,雖然膽怯不已,心里卻憋屈的不得了。 “這孝順自家爹娘也沒錯啊,俺娘家這不是實在過不下去了嘛,身為閨女我總不能對娘家見死不救吧。婆婆她家里人口少,又有撫恤補貼,還吃的起rou,把糧食勻一些給我救救急又沒啥影響,我又沒說不還?!?/br> 李玉芬這委屈巴巴又帶著些不忿的語氣,聽得林二伯爺直皺眉。 她是個什么性子村里誰還能不知道,明海這個媳婦是被娘家給養壞了的,對娘家有些愚孝,對她繼婆婆,因為不是她男人的親娘,壓根就沒放在心里。 這真要把糧食借給她,保證是rou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這些年也就是有他在這里鎮著,才沒讓她嘗到好處就此纏上老太太,今天借糧這個口子一旦撕開,只怕以后的麻煩就要沒完沒了了。 所以,這糧是絕對不能借的。 林二伯爺也懶得搭理這個侄媳婦,跟她也掰扯不清楚,直接叫了個人去把林明海這個侄子給找來。 他媳婦都能耐的要把家里給搬空了,這日子都過不下去了他自己心里就沒點數?還是知道了依舊放任他媳婦這么作,任由這女人覬覦他繼母手中的那點子糧食和錢? 那錢可是他弟弟的賣命錢,不指望他孝順繼母,可也不能由著他媳婦欺負他弟弟留下的孤兒寡母吧。 林二伯爺越想越生氣。 他們林家在這一輩兒除了林明江都是沒啥出息的莊稼人,明江那小子從小就機靈,是他很看好的一個后輩,當初明江選擇了當兵這條路,還是親自給他送上的火車。 在明江犧牲后,林二伯爺也難過了很長時間,覺得都是自己把他領上當兵這條路才讓他英年早逝,因此對明江他娘一直很愧疚。 早幾年他看李玉芬有些不像樣,還時不時把林明海叫來敲打敲打,本以為這樣能讓這兩口子對老太太好些,哪里知道人家把他的話都當了耳旁風。 等林大伯過來,就看到他媳婦哭喪著臉還領著一身臟污瑟瑟發抖的小閨女在那里跪著。 林大伯看的心疼,很想叫他媳婦跟閨女起來,可看著拄著拐挺直了腰站在那里冷眼瞪著他的族叔和面無表情看都不看他的繼母,到嘴邊的求情不由又咽了下去。 “叔,這是咋回事兒?孩兒她娘要是做的不對,您,您跟我說,我一定管教她?!?/br> 老爺子畢竟是人堆里殺過來的,氣勢全開時壓根不是他一個沒啥見識的莊稼漢能經受住的,林大伯被林二伯爺瞪得緊張的都開始冒冷汗,說話也磕巴。 林二伯爺冷哼一聲,看他被自己嚇得那窩囊樣兒,不由有些嫌棄。 這么沒用的老爺們,也難怪連個媳婦都壓制不住。 “明海家的,你干了啥還要我跟你男人說?自己做了什么都如實說一遍,敢糊弄過去,別怪老頭子的拐杖不認人?!?/br> 李玉芬又聽到拐杖磕地的聲響,不由哆嗦了下。 這拐可是老爺子當年被主席接見時,主席特意讓人做了送給這些傷殘老紅軍的,她就算挨了打也是白挨。 前幾年鬧分家的時候,她剛嫁過來不知道深淺,鬧得太厲害把這位族叔給氣著了,挨了好一頓打。 整整二十拐,現在想起來她身上都疼。 也是那次打把她給打乖了,這幾年她雖然眼氣老太太過的好,可除了弄出些小動作惡心人,一直都沒敢動什么歪心思。 就是這回,她也只敢自己演苦情戲,妄圖能感動老太太把糧借給她。 李玉芬在林二伯爺拐杖的威脅下,也不敢拖延,一五一十把自己借糧的打算說了。 當然,她說的肯定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美化,也沒說自己原本真正的打算是借了糧就沒準備還。 聽完李玉芬的話,林大伯不由有些難堪,尤其一些圍觀的村民還在笑話他管不住婆娘,家里都被老婆搬空了還啥都不知道。 林大伯漲紅了臉狠狠的瞪了自家娘們一眼,他平日里很少過問家務事,要不是這回鬧出來,他還真不知道自家已經沒糧了。 想到這幾天家里幾乎頓頓清水稀飯,他還以為這婆娘是節省,敢情是糧食都造沒了。 林大伯再是好脾性,這回也不由黑了臉。 第12章 夫妻打架 對于丈母娘來借糧,林大伯還是知道的,開始他也說了自家都不夠吃的,不能借,可被他媳婦逮著機會跟他哭鬧了一番,他嫌煩也就沒再管。 他本以為媳婦心里有數,就算借也借不出去多少,哪里想到自家媳婦這么蠢,被岳母和她弟弟哭上兩聲就不知道東南西北,居然就這么不管不顧把糧食都借了出去? 那可是將近一兩百斤的糧食! 這大半個月他家里喝稀的吃糠,一家老小省著過日子,敢情東西都貼補給她娘家了? 林大伯心里的火氣一陣陣的往上涌,頭一次后悔娶了這么個敗家婆娘。 可就算再不滿,這媳婦當初也是他自己相中非要娶的,怨不得別人。 當初他在族兄弟的婚禮上對送嫁的李玉芬一見鐘情,被李玉芬一張含羞帶怯的臉給勾了魂,恰好他也到了說親的年紀,就央求老太太找人給他相看。 老太太那時對他不比親兒子差,就找人打聽李玉芬的底細。 當時他就跟鬼迷了心竅似的,老太太跟他說李玉芬娘家不行,說李玉芬前頭已經嫁出去的幾個jiejie總喜歡補貼娘家,怕李玉芬也被養成那樣的性子,他當時還不信,就一心相中了李玉芬。 老太太拗不過他,又顧忌自己不是親媽,管的太多怕招人煩,也就隨了他的意,幫他去跟隔壁鄉的李家提親,又出了一筆不菲的彩禮幫他把李玉芬給娶回了家。 剛結婚的時候李玉芬還沒徹底暴露本性,除了總嫌棄他繼母,一心想分家過自己的小日子,也沒啥大毛病。 那時候老太太也懶得跟她計較,就找了村里的長輩們主持分家。 當時他雖然對繼母把老宅子給他,自己搬出去住有些羞愧,但繼母說要跟著他弟弟過日子搬出去住更好些,加上李玉芬又總在他耳邊嘀咕,說他這個長子本就該住老宅,要是覺得虧欠就逢年過節給老太太多送些東西。 他那時聽李玉芬說的這么通情達理,還有些感動自己娶了個好媳婦。 誰知道等繼母領著他弟弟蓋起了新房子,還是要不少錢才蓋的起的青磚大瓦房,原本還好聲好氣的李玉芬頓時就變了臉。 李玉芬不僅對之前分到的東西不滿意,覺得家里的好東西都被老太太昧下給了親兒子,分家的時候是他們兩口子吃了大虧,還一直在他耳邊念叨他繼母其實心里賊,對他也是面甜心苦。 他一開始還沒啥感覺,畢竟相比其他繼母,老太太對他已經夠好了,在建國前那段艱苦歲月他能平安長大還順利成家,都是托了老太太的付出。 最初聽李玉芬說的過分他還會阻止,可等分了家,隨著跟繼母相處的越來越少,感情慢慢變淡,加上李玉芬一直說他繼母這不好那不好,時間一長,他多多少少是聽到了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