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節
陳淮安瞧她耳后一點亂發,襯著脖頸上紅紅一點桑椹,將她環摟起來,擁在懷里嗅著。 不發脾氣不抱怨,不整日罵婆婆的羅錦棠是由心的可愛。 而恰恰也是因為她不罵兩個婆婆了,不抱怨了,陳淮安才真正由心由肺,能體會到她上輩子的艱難和委屈。 錦棠于是也環了過來,低聲道:“農家也不好,客堂也不好,咱們找處客棧好好兒宿上一夜,我是受夠了咱們擠在一處大院子里,你那哼哈二將動不動就出來進去?!?/br> 這意思是,她還嫌自己憋著了,要找個沒羞沒臊的地方。 陳淮安笑著,正準備應聲好,便聽身后忽而一人問道:“淮安可是要去上香?” 陳淮安回頭,便見來路上,林欽就止一人,纻絲面的褚色右衽紗袍,策馬而來,到得他們夫妻面前時,勒韁停下,在馬上望著他倆。 按輩份來說,林欽是陳淮安的舅舅。 是以,陳淮安抱拳,于馬下喚了一聲舅舅。 林欽的座騎,是匹純白色,毛發鮮亮的波斯汗血寶馬,愈是天熱,此馬耐力愈好。 但它受不得寒,等一入冬,就得圈養在暖棚里,比人還驕貴。 在暖棚中圈上半年,沒有好的馴練,不跑,不出汗,這種馬會生皮膚病,甚至嚴重者還會死去。待到明年春天受馴時,又要因為氣候差異而折一批。 京中汗血馬本就不多,林欽這匹,是其中最為貴重的一匹。 這種良駒,陳淮安上輩子威風一時的時候也曾騎過,那種駕馭感,確實仿如風馳電掣,便看著這樣的馬,陳淮安心頭也sao動不已。 神武衛的指揮使,年愈三旬,盛極之年,本就生的清儔俊雅,再兼如此良駒,氣質卓然。 他看得出來陳淮安眼中那中艷羨。當然了,男人于馬,就好比婦人于胭脂水粉,于衣裙,有種格外的偏愛與艷羨。 身為一個六品主事,陳淮安只要不升職,一個月就二十兩銀子的俸祿,他這輩子都休想能擁有這樣一匹馬。 林欽掃了一眼錦棠,再看了一眼陳淮安,道:“龍泉寺這幾日客滿,不過咱們陸家是早就訂好客堂的。你娘病了來不得,你小姨病了也來不了,恰敏敏王妃獨在山上,你們上山陪陪敏敏王妃,如何?” 陳淮安還沒答應了,錦棠已經在悄悄兒搖他的手了。 她不愿意,不想上山和敏敏王妃,或者是他,以及旭親王同住到一個院子里頭。 林欽心底里輕輕兒的,嘆了一聲。 少年夫妻。 因是微服簡從,又還是到寺里上香,錦棠別出心裁,今兒穿著件襦白色闊袖通腰襖兒,烏云似的長發,下系一條藕色八幅湘裙,隨風漾開,其中才有淺淺的藍染花紋,待裙擺合上,又是一件素羅裙。 恰似她的性子,表面上普普通通,不覺得什么,私底下,熱情的仿似一團繁花滿簇。 陳淮安穿著的,是自己中傳臚那日禮部賜的那件青羅服。 中間白衽,青緣領,青棉布面,他消瘦到林欽幾乎都不敢認的程度,鼻梁上一處明顯的曬傷,鋒眉凌厲,只瞧那眼神就懷著滿滿的敵意。 但此人于官場上,能嬉笑怒罵,能插科打諢,非是會把真實情感擺在臉上的人,城府極深。 他道:“舅舅的好意當然不可辜負,但是怎么辦呢?您的甥媳只想找處清清爽爽的客棧住上一夜,至于明晨,我自會背著她上山,就不勞舅舅的美意了?!?/br> 特地說明外甥媳婦,還說自己會背錦棠上山,陳淮安語氣重之又重。恰三人心中皆有鬼,一句機鋒,三人皆明白是怎么回事兒了。 林欽側首望著羅錦棠。 她一點又一點的,蹭著躲在了陳淮安的背后,默不作聲,一幅小女兒家的羞意。 前兩天皇子出宮,林欽等了半日,她沒有來。 非但小皇子朱玄林失落了半日,便林欽也覺得不妙。她似乎覺得小皇子的身體變好了,她自己想要做的也做夠了,果真就再也不赴約了。 林欽最初時,對于羅錦棠并太多的情愫。 比自己小著十六歲的女子,可以做他的女兒了,真要有什么心思,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但是一番又一番的校場之約,只有他和朱玄林,羅錦棠三個。 她是很擅長帶孩子的。 朱玄林畢竟是宮里長大的孩子,見慣了各類人,會見風使舵,會用自己皇子的身份來壓人,會逃避功課,也會偷jian?;?。 但羅錦棠就能治得住他。 要是他頑皮了,不肯好好練拳,抑或不肯好好吃飯。她也不說什么,自己默默坐到一邊兒,直等到小皇子自己察覺不對勁兒了湊過來的時候,才會攬著他,于他耳邊悄悄兒說上幾句。 也不知她說的什么,那孩子立刻就乖了。 林欽習慣了隔三岔五的等待,習慣了她總會帶著不一樣的糕點給孩子吃,間或他也吃一點,漸漸兒的養成一種等待的習慣。 她偶爾一回爽約,他心里居然空蕩蕩的難受。 于是追到這鳳凰山下,見他夫妻二人如膠似漆的,林欽心中愈發難過,淡淡道:“既想住客棧,何不去水簾洞?那地方有咱們陸家的別院,正好吳七在哪一處打理,獨門院子,住著豈不比客棧舒適?” 有錢又有閑,這舅舅端地是闊氣。 上輩子陳淮安也是個清官,手中無錢,差點叫林欽這樣明里暗里的欺負死。 他道:“就不勞煩舅舅了,我們自會找宿處的?!?/br> 林欽在馬上笑的春風和沐,白凈清秀,斯文中帶著些銳利,轉而問錦棠:“錦棠的意思呢?” 錦棠亦是笑,卻不于林欽說什么,轉而對陳淮安說道:“你答應了要帶我住客棧的,今兒住不到我就不依??熳?,給我找客棧去?!?/br> 陳淮安轉過身來,仰望著林欽攤手:“舅舅沒有成過家,有所不知,咱們作男兒的,聽內人的話,就好比圣旨是一樣,既您甥媳婦不愿意,那就恕淮安不能去了?!?/br> 林欽再忍不下去,策馬便走,徑自上山去了。 * 錦棠與陳淮安倆個于山下轉了一大圈兒,沒想到的是,山下處處客棧皆是爆滿,居然沒有一家子客棧之中有空房的。 最終,找到一家名叫桃源客棧的,三兩銀子一晚上的大客房。 好在這客房獨門獨院,后面還有一條小路,拾級而上可直奔龍泉寺,是一條極為清幽的小路。 雖說花銷了三兩的俸祿叫陳淮安rou疼,但錦棠笑嘻嘻的問是不是太貴了的時候,陳淮安還是拍著銀袋道:“放心花銷便是,你相公有的是銀子?!?/br> 實在沒錢了,他還是可以從齊高高,騾駒和王金丹幾個身上榨的,畢竟如今他們在京城混的風生水氣,可都肥著呢。 至此,兩個人皆閑下來,又是單獨在一處。 窗外小小一片荷塘遮天蔽日,間或有青蛙呱呱叫著,大槐樹上知了不停的嗚啦嗚啦,錦棠歪在涼簟上,手里一串金三事,正在替陳淮安修指甲。 他兩只粗手,指甲硬的要命,用水泡了半天才能剪得動。 陳淮安也是懶懶得躺著,兩條長腿搭在炕檐下,腦袋就枕在錦棠的大腿上。 錦棠捉著他一只手,正在修剪他才泡軟的指甲,修的整整齊齊,便拿搓刀兒輕輕的搓著。 “你可記得余鳳林?”錦棠假裝漫不經意的,提起公公的亡妻來。 陳淮安咂著嘴苦笑:“那不是陳家的說不得?怎么,提那祖宗作甚?” 上輩子,余鳳林三個字,非但在陳家不能提,就是在朝堂上,當著陳澈的面也不能提及。 偶爾有一回陳淮陽寫家書的時候,寫到鳳字而不缺筆,陳澈提起戒尺就要揍他,言他忘了本。 他對于亡妻的愛,和在亡妻死后,對于整個世間所有人仇恨,讓陳淮安頗為不屑。 有一回陳淮安給陳澈寫奏疏時沒有諱個林字,陳澈盯著他看了許久,端端正正,以館閣體書了余鳳林三字,調轉頭來指給陳淮安,道:“這是你亡母的名字,今兒回去書它百遍,從今往后,府中但凡書信,每個字都要避之?!?/br> 陳淮安家里還頂著兩尊神了,對此頗為不屑,當然不肯書,隨便找個下屬糊弄了事的抄了一百遍也就完了。誰知拿到陳澈面前,他一眼就看出來,不是陳淮安自己抄的。 親自磨墨潤筆,陳澈當著陳淮安的面,自己抄了一百遍,然后帶著陳淮安到龍泉寺,在余鳳林的牌位面前焚了,這件事兒才了。 他對于亡妻的尊敬,非是一味的要求小輩們怎么做。而是只要小輩不盡心,他自己要當著小輩們的面作上一遍,非得折磨到大家沒脾氣才行。 “也不知是巧合還是怎的,你二哥給我看過余鳳林的畫像,她與我生的,幾乎一模一樣?!卞\棠指了指自己的面頰,道:“最奇的是,我以為我這小酒窩兒舉世無雙,不呈想她居然也有?!?/br> 陳淮安猛的一揚頭,不可置信的望著錦棠。 “一模一樣?還是也就某個地方像些?”陳淮安也不知是因為憤怒還是激動,嗓音都是啞的。 錦棠抱著他的頭,再三肯定的說道:“至少從畫像上瞧,是一模一樣?!?/br> 陳澈此時就在龍泉寺,山頭山腳的,倆人離著不過一個半里路程的距離。 陳淮安混身的肌rou于一瞬間虬結,兩拳一硬,他這是要竄起來的架勢。 錦棠一把將陳淮安抱住,叫道:“你可不能沖動,也不能亂吼亂叫,要是吼出去叫誰聽著,這算什么事兒? 好好的親爹,難道你是想沖上去打架不成?” 砰的一聲巨響,是陳淮安一拳頭砸在炕床上。 客棧的炕床么,式樣精美,但并不結實,樣子貨而已,這一拳頭下去,整個炕床連著窗子全都在抖。嚇的窗外幾只嘰嘰喳喳的喜雀都于一瞬間,撲拉拉的飛起來,躲到院后的林子里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好啦,淮安不會沖動的,不會沖動的。 嗯,明天父子相見,淮安乖寶寶會順利拿到他想要的差事噠。 第181章 江湖習氣 余鳳林,算得上一個傳說了。 陳淮安與羅錦棠一般,上輩子只聞其名,從不曾具體的想象過那個女子。 此時聽錦棠如此說來,有種恍然頓悟之感,細細思索,才覺背后瞬時一股寒氣。 上輩子,因為陳澈沒有查到陸寶娟與余鳳林之死的牽扯,待她一直都還不錯,雖然相敬如冰,但偶爾陳淮安在朝辦上一件難得的大事,他就會回到陸寶娟的院子里宿上一宿。 也恰是因為這個,陳淮安才莫名的可憐陸寶娟,可憐而又可恨,恨她沒有自知之明,不懂得自愛。 可就算不自愛的母親,到底父親給的那點自尊重,全來自于他。 所以陳淮安格外的拼命,賣力,想要得到父親的賞識。因為只有這樣,陸寶娟在陳澈面前才能活的像個人一樣。 陳澈待他,不似待陳淮譽般親昵無間,也不似待陳淮陽一般努力栽培,但在朝政上,無論任何事情,向來都是一力支持的。 他就是個不算嚴厲,但愿意傾心傾力,給他以栽培的,普普通通的老父親而已。 他倆交惡,其實也是在陳濯纓和黃愛蓮出世的那一回。 不過五年前在白云樓醉了一回酒,五年后就好端端而冒出個兒子來,偏偏又跟他生的那么相,一樣的疏眉大眼,一樣的鬢額,用陸寶娟的話說,便兩只糙乎乎的小手,從指骨到手掌,都與他的生的一模一樣。 陳淮安一頭霧水,瞞著錦棠一直在見孩子,一開始只是想確定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兒子。 到后來越來越愛,給他取名字,教他讀書識字。孩子心思純透,一點就通,陳淮安于是越發的放不下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