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節
“我小時候我娘最不擅長廚藝,偏生我爹不愿意在家還做飯,總之是我娘做什么吃什么。我娘什么菜色都一般,唯獨毛豆腐做的好,大概是因為她祖籍在徽州吧,到我外婆這一輩才搬到揚州?!贝薇舅坪跏窃诨貞?。 “我小時候就愛吃油煎毛豆腐,只可惜我娘毛豆腐做得好,再加一道‘煎’的工序,那又不成了。組后出來不是糊了就是差這火候,還是大哥——大哥那時候年紀也不小了,試著做菜,一做就成,可比娘要強得多?!边@盤子油煎毛豆腐就是那個味道。 趙鶯鶯笑了一回:“當是什么呢,原來還有這樣的掌故。這也不難,若是你愛吃,我接著做就是,原來也就是我愛吃的?!?/br> 崔本吃完早飯就要去酒坊做事,趙鶯鶯送他出門。在門口不免問他:“你中午是回家吃飯還是在酒坊那邊吃?若是酒坊那邊吃,我讓桃兒給你送過去!” “回家吃!”崔本想也不想直接道。酒坊離家里很近的,回來一趟并不費什么時候。當然,更重要的是一個人在酒坊吃飯有什么意思,家里吃飯怎么想都更好! 趙鶯鶯點了點頭送崔本出門,等到他走了。趙鶯鶯也不像別的無事婦人一樣帶著一袋瓜子各家走動,而是關緊了門戶。桃兒洗衣裳、灑掃內院,趙鶯鶯自己則是收拾西屋——她和崔本就在這間屋子起臥,她不大樂意別人來收拾。 才做了一會兒,就有人來敲門。桃兒放下衣裳去開門,來的卻并不是什么客人,而是來做事的丁婆婆。丁婆婆一見桃兒手上皂角泡沫,臉色就不大好起來,只扯了扯嘴角,勉強道:“桃兒姑娘做事倒早?!?/br> 桃兒甩了甩手:“也不算早了,吃過早飯了這都?!?/br> 自從趙鶯鶯加入崔家之后,丁婆婆就難過看。一開始他以為伺候的人多一個了,該漲錢了。誰知道趙鶯鶯不僅自帶著丫鬟,更重要的是她不是個懶惰婦女。每日早起起來做事,那些粗使的活她不做,但細活和女紅是不停的。她不僅別想漲錢了,沒被辭退就算好的了! 她最近都比以前起得早了,不為別的,只因為再像以前一樣,她根本拿不準趙鶯鶯這個當家主婦會不會把她給辭了。 正好這時候對面鄰舍的院門開著,主婦正在院子里掃地,笑著道:“丁婆婆來的忒遲了,就我知道的,本哥兒媳婦至少起了有一個時辰了。來幫傭的比主家起的遲,做事晚,這恐怕不太好吧?” 這些鄰舍并不是關心崔本家或者丁婆婆,純粹是想看熱鬧而已。不過這也說明趙鶯鶯有了一點名聲——日日早起。不管誰家起床的時候趙家廚房已經冒出炊煙了,再加上趙鶯鶯每日送崔本出門這一會兒也被一些人看在眼里。別的不說,至少趙鶯鶯有個一個勤快的名聲。 先不說趙鶯鶯在家做了什么讓他們覺得勤快,只是能這樣早起首先就讓人覺得和懶惰絕緣了。反正是好名聲,趙鶯鶯也就懶得想其中不大對頭的地方了——早起就是勤奮?這是什么因果關系! 桃兒朝對面行了一禮,這才關上院門。那對門見桃兒又關了門,這才咋舌道:“門戶可真緊張,本哥兒不在的時候竟沒有見他老婆張著門一次!這樣的在我們這些門戶中間也是少見了?!?/br> 只不過趙鶯鶯可聽不到這番贊美了,她開了一張桌子正在堂屋里做衣裳。她出嫁之前給崔本做了很多鞋子,崔本現在一點兒也不缺鞋子穿??墒侵耙律褏s準備的不多,而趙鶯鶯進門后看崔本的衣柜,卻太過于簡單了,她這不正在添補么! 崔本的衣柜里只有幾件衣裳,每季差不多是換干洗濕。這不是他苛待自己,只不過是他懶得料理這件事而已。原本沒分家的時候都是大嫂打理這些,倒還好些。等到他分家別過了,他不開口,崔家大嫂自然也不會上趕著給一個成年的小叔做衣裳,即使親自動手的是她的丫頭。 崔本又哪里會為了這種小事朝嫂子開口,他都是請裁縫做幾身的!中間要是有要修補的時候,丁婆婆就派上用場了。她雖是來做粗活的,可是縫補衣裳之類的還是能做的。 說白了,崔本只是沒有一個人替他打點這些,也就隨便應付了事了而已。只是這時候趙鶯鶯卻不能眼看著了,這既是她本身對崔本的關心,也是她的‘臉面’。 一個家庭里,丈夫和孩子的穿著打扮往往也是一個女人的‘臉面’。要是個個干凈整齊,外人必定說這個女人的好。若是連丈夫和孩子也邋里邋遢打扮,想來這個女人也得不到什么好評價了。 男人家的衣裳并不需要繡花什么的,只要合身利落就好,所以趙鶯鶯做起來毫不費力。并沒有多著緊做,這會兒一套也快做完了,正散放在桌面上。 最后一點點收尾趙鶯鶯并不著急,今日上午怎么的都能做完了。她看到丁婆婆進來先點了點頭,想起什么來道:“勞煩丁婆婆把后面幾間罩房也給收拾一遍,我下午有用!” 趙家前院各房間肯定都是干干凈凈的,包括根本沒人住,也沒有別的用場的廂房。在趙鶯鶯和崔本成親的時候這里還當作是待客的房間用過呢,至少有基本的收拾。后院的罩房則不同,那一排房子基本沒有用處,自從起房子之后收拾過一次,再沒有動過,想也知道全是灰! 丁婆婆一見前院已經干干凈凈,而桃兒正在洗衣裳,就知道這里已經沒有她什么事兒了。還以為今日能什么都不做,只做個中飯,沒想到卻有這樣的活計等著。一直十分松快的日子已經養出了她的惰性,心里十分犯難??梢f不做,那又做不到。像這樣的活計屬于之前崔本約定的范疇,也就是說她根本不能拒絕。不然不用趙鶯鶯說什么,崔本就會讓她卷鋪蓋走人。 帶著拖把、抹布、水桶之類的工具,丁婆婆去了后院。趙鶯鶯繼續做她的衣裳,等到衣裳完成最后一針,桃兒的衣服也洗完了。今天是個好不容易的太陽天,洗的東西很多,包括拆換下來的冬日東西。 家里原本晾東西的繩子不夠長,桃兒就找出一段麻繩,另外牽出固定好。半個院子晾曬著東西,滿院子都是皂角的清香。趙鶯鶯喜歡聞這個味道倒是心情不錯,看了看時辰,對晾東西的桃兒道:“晾完去到后院和丁婆婆說,不用她來做中飯了,讓她緊著把后院收拾出來?!?/br> 趙鶯鶯忙著收拾后院,一個是她看不順眼家里有那么臟的地方,另一個就是她的嫁妝中有一部分正好存在后院的房間。至于說中飯,她又不是不能做。 只不過在她看來理所當然的事情卻讓后院的丁婆婆嘴巴里發苦,做飯的活計可比收拾后院來的輕松,他本來就等著做飯去廚房呢?,F在告知她不用去廚房了,她心有不甘,卻又不知道說什么。 桃兒也不等她想清楚,轉身就走了。趙鶯鶯在廚房里做飯,她這是正趕著過去燒火哩! 趙鶯鶯中午飯做的也簡單,就是一鍋奶白色的魚湯、一盤子切開來的咸鴨蛋、一盤子茶干炒紅辣椒絲——本來每日家居過日子就沒有夜夜元宵的道理,即使按照崔本如今的身價夜夜元宵也不是吃不起。 一邊嘗著魚湯的咸淡,一邊道:“明日你出去買些新鮮菜,今日還有魚過路賣,明日竟沒有一個新鮮菜了——記得去二嫂菜攤上買!” 這也是應有之義。即使尤氏賣菜再不講究,趙鶯鶯身為她的妯娌也不能不給她這個面子!要是真去了別人的菜攤,轉頭就會成為大家議論的笑話了。 趙鶯鶯其實也可以和尤氏提前說,留下什么菜,直接去尤氏家里拿就好了。只是這樣難免不會欠下尤氏一個人情,而以趙鶯鶯對尤氏的觀察來看,她的人情絕不是可以輕易了結的! “另外去豆腐坊買些白坯干子來,家里的茶干也支撐不了多久,趁著最近得空,明日做一些罷!”趙鶯鶯又道。 茶干是江南人的吃食,也是豆腐做成的美食之一。在豆腐做成之后,通過壓制可以變成千張,千張再進行壓制就是白坯干子。買來的白坯干子還不夠緊實,做別的干子都夠了,唯獨不能做茶干。若是做茶干,各家在家還得再壓制。 壓制的足夠緊實了,糖、醬油、辣椒、rou桂等香料一起煮,一個晚上不斷火才能成。這樣的茶干,不論是切成一片片直接佐茶佐酒,還是拿來炒菜、拌菜、喝粥,都是極有風味的。 趙鶯鶯也帶了一小壇做陪嫁,卻沒有想到,崔本是個極愛茶干的,平常買外頭做好了的吃。這一次吃到了趙鶯鶯自家做的,那也是贊不絕口——反正這個做一次也不難,多做一些可以管一段時間了,趙鶯鶯看著小壇子里所剩不多的茶干,迅速地做出了決定。 崔本向來準時,到家的時候家里正在擺飯。他也不覺得家里的飯菜簡單,比不上他平常在酒樓食攤上吃的好,反而興致勃勃地看了一眼咸鴨蛋:“這是高郵的咸鴨蛋罷!這么紅通通的,中間油潤潤,看著就十分好了?!?/br> 家學淵源,崔本即使不會做飯,那也是會吃的,只要一眼就知道。趙鶯鶯只點點頭道:“也是我自家帶來的,這一批的咸鴨蛋味道最好,你嘗嘗?” 說著把筷子遞給崔本。 高郵咸鴨蛋是貢品之列,得益于鴨子好帶來的鴨蛋好,可以說是天下聞名。別的地方要想吃到正宗的高郵咸鴨蛋是很難的,只有揚州卻容易——高郵是揚州的下轄縣城,每年都有大量的高郵咸鴨蛋進入揚州。 “你那嫁妝里還真是什么都有!”崔本這些日子算是見識到了,趙鶯鶯整理出來的嫁妝,真是過日子的無所不包。 趙鶯鶯微微一笑:“這就是嫁妝啊,本就是考慮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才好。不過著咸鴨蛋或者別的什么也都不多,只不過是有而已。你要是喜歡吃,明日買菜的時候買一些。這原就是我家常去的南北貨鋪子買的,他家賣的土特產都十分正宗哩!” 崔本只來得及‘唔’了一聲,剩下的話都被含含糊糊地吞到肚子里去了,別看趙鶯鶯每日讓做的菜十分簡單,其實都是認真排布了的。魚湯、茶干、咸鴨蛋味道都極好,崔本夾了一筷子最愛吃的茶干還能說什么。 趙鶯鶯見他這樣就笑了:“這茶干還是我娘做的,明日我再多做一些,你崔七爺常常我做的,看看喜不喜歡那個味兒——若是不喜歡也別開口說出來,且受著罷!誰讓我是你老婆呢!” 崔本卻嚼著茶干,越嚼越有味,這種家常生活以前他可沒過過,偏偏十分喜歡。放聲笑道:“你隨意做,岳母的手藝我不信你沒有學到??茨闫匠W鲲埦椭懒?,做的那樣好的,別處也不會差!” 崔本他娘在他有記憶起身體就不算好了,家里的事情很多都是長姐崔小月在代行母職。至于長姐出嫁后,母親也去世了,那時候家里的兄弟,包括最小的他和崔源,都算是長成了。爹沒有續娶,更沒有什么家常生活了。 他以前見大哥和大嫂過日子,也想過自己每日零零碎碎會是怎么樣。到底是喜歡還是厭煩?直到自己真的去過了才知道,既不是喜歡也不是厭煩,就像是自己心口的一塊rou,這哪里能用喜歡或者厭煩來形容。非要說的話,只能是不能割舍,才長上去幾日而已,挖去都該是極疼的! 一頓中飯吃完,崔本正在消食,趙鶯鶯捧著疊好的衣裳過來給他看:“這是這兩日尋著空給你做的新衣裳,你自己去試一試,要是有什么不合適的,待會兒給你改一改!” 崔本沒注意到趙鶯鶯陣線笸籮里什么時候就多了一身自己的衣裳,拿起來看了看,別的看不出來,只曉得針腳細密,絕不是隨意做的。放下便道:“我哪里缺衣裳穿,你這么急急的趕工...這可真是的!我聽人說女紅之類的要緩著做??!” 趙鶯鶯也是無言以對——每個人的速度都是不同的,這樣的速度對于別人來說是趕工,對于她來說也只是玩兒一樣了。崔本也不是第一個誤會的人了,趙鶯鶯只能再解釋一遍。 第169章 尤氏的確喜歡這個兒子, 只不過錢是她的命根子。兒子來討要, 也只是把眼睛一瞪:“錢錢錢!就知道找老娘要錢, 小孩子家家的就這么大手大腳,將來還得了?又要錢做什么?” 謙哥兒十分委屈:“寶堂哥買了前頭的面人兒,我也想要!” 寶堂哥就是吳氏的大兒子, 大家都叫他寶哥兒來著。謙哥兒是故意提起他的, 小孩子沒什么心機, 可是這不代表他們的腦子不想事, 實際上他們是很聰明的。至少謙哥兒就知道, 這種時候提起寶哥兒, 尤氏給他錢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果然,尤氏眉頭一皺, 似乎有掙扎之色, 最終卻還是拿出荷包給謙哥兒數了幾個大錢。這錢卻拿的十分不情愿,嘴上抱怨道:“敗家子兒, 什么都不掙哩, 這就想著花家里的錢了。寶哥兒要面人兒你就要?那他要吃泥人兒,你是不是也要?” 謙哥兒哪里會在意他娘這一點點抱怨,這實在是他早就習慣了的。得了錢之后飛快的跑了出去,就連身后尤氏叮囑他早些回家吃午飯的話也沒有聽到。這個年紀的小男孩最是麻煩的時候, 尤氏也只能嘆氣。 “你看看,人家都說孩子是前世的債主,可不就是!我家這幾個就沒有一個省心的,謙哥兒最厲害!”尤氏對自己的娘家嫂子嘆了一口氣,又恨恨道:“吳氏平日倒是十分大方了,哪有娘們這么不會持家的!” 今日尤氏的娘家嫂子來是有事相求,自然十分好說話,順著她的意思說了幾句。這才笑著道:“你那弟妹吳氏大方也算有理了,聽說她嫁妝豐厚,還在三娘的豆腐坊里投了錢。如今三娘的豆腐坊也算是經營的不錯了,她每月都有活錢,旁人也沒有什么好說的?!?/br> 聽到這個說法,尤氏輕蔑的一笑。她們這些常年打交道的妯娌才是最知道彼此底細的,別人不知道吳氏的家底,她能不知道?別人當吳氏在一家豆腐坊里投錢,如今每個月坐等收錢,舒服的不得了。只有她知道,事情才沒那么簡單。 “我呸!說這話的人知道什么!我那弟媳嫁妝是還不錯,可也就是那樣罷了,真當她家能給他金山銀山吶!實話跟你說吧,這豆腐坊里投的錢,她只占了一個小角,其他的都是三弟給她補貼的?!闭f到這個尤氏就十分憤恨。 直接說吧,她做著菜攤的生意,可是這生意前靠丈夫崔義支應才能做起來。更重要的是本錢、人脈什么的全都是崔義的,她沒捏著分毫。自然的,崔義也不會把這生意當成是她的體己。 菜攤上賺的錢崔義心里有本帳,從來都是讓他當作家用,若是有不夠的,他才會稍微補一點兒。要說尤氏辛辛苦苦經營菜攤有什么好處,那也就是中間過手多少能落一點兒私房,讓手頭寬松一些了。 可是吳氏呢,什么都不用做,舒舒服服坐等著拿活錢,憑的是什么?憑的是老公心甘情愿拿錢補貼。這讓她如何不憤恨——在這件事上,吳氏既有老公撐腰,又有銀子。對比之下,尤氏可不是慘的很! “喲!不能吧!”尤氏的娘家嫂子嘴上跟著驚訝,應和幾句看不上,其實心里真正看不上的是自家這個小姑——自古以來女人能讓自家男子漢拿錢補貼,那不也是自己的本事?自家這小姑也算是嫁了十多年了,中間生兒育女cao持家務,沒有撈到男子漢的心,這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么? “其實小姑也不用羨慕你那弟妹,說到底豆腐坊也就是小打小鬧而已,每個月能有多少活錢?要是小姑決心搭伙兒做這個生意,賺頭可就大了!”娘家嫂子比劃了一個銀子的手勢,十分具有暗示性。 今天尤氏的娘家嫂子當然不是無事過來的,她是尋著一個做倒賣糧食生意的機會,想要找尤氏一起出錢來做。之所以找上尤氏,既是因為想要人分攤風險,也是因為她自己的錢遠遠不夠。而左思右想,親戚朋友中能拿出這筆錢的也只有尤氏了。 是的,尤氏是沒什么錢,可是她嫁了崔義,而崔義也算是有名的菜販子了。算不得大富大貴,可在普通市井人家中間,那還是算頭一份兒的。 尤氏聽到有這個機會不是不心動,可是心里還是有些慌張,畢竟倒賣糧食這種生意不比她現在菜攤子上賣幾顆大頭菜,說不準就要虧錢的。猶豫了一番,才對尤氏道:“這...這靠譜嗎?你說的糧商該不會是騙子吧?” 娘家嫂子呵呵一笑:“小姑這未免也太看不起人了,我打算投多少錢你是知道了,要是真的不靠譜我會投這么多錢進去?別多想,這糧商有名有姓又不是外地的——世上哪有那許多騙局!這也是個好機會,要不是手頭緊,人家會找到咱們?” 人肯定是靠譜的,這娘家嫂子沒有說錯??墒怯幸稽c她輕描淡寫過去了,那就是凡是生意都有賠有賺,這是有風險的事情。要是有個生意真的穩賺不賠,豈不是世人都要去做? 她故意不提這個,就是想引得尤氏早點下定決心投錢,并且多多的投錢。 尤氏當然很心動,只是錢財上面的事她始終不放心。左右為難了一番才道:“你等我考慮一兩天!” 娘家嫂子砸吧了一下嘴,也知道這時候再逼尤氏也無用。所以只是強調道:“那你快一些,這事兒吧過了這村沒這店。也就是人家觀望的時候才有咱們的空,過后誰還理咱們這點小錢吶!” 尤氏心不在焉地應下,送走了娘家嫂子。直登睡過回籠覺的崔義醒來,正好是吃午飯的時候。午飯吃完,崔義習慣穿上齊整衣裳去泡茶樓——崔義這人吝嗇錢財,也不吃喝嫖賭,只有一樣愛好,就是大老爺一樣泡茶樓。 這一點上他三弟崔禮和他對應,最喜歡泡澡堂。一個是皮包水,一個是水□□,倒也是親兄弟了。 臨出門之前尤氏叫住了他,這讓他有點不耐煩。今天他常去的天一茶樓請來了有名的說書先生林有道戲說隋唐英雄傳,今天才是第一回,肯定十分火爆,他要是不早點過去,恐怕就要沒有位置。所以硬邦邦道:“有個什么事兒,快些說!” 在崔義看來,這些婦道人家總是說些雞零狗碎的事情,話說要是家里的小事也得他來拿主意,那這些婦人還有什么用。不過這次尤氏還真是出乎他的意料了,他并沒有說什么無聊的家務事,而是說起來糧食倒賣的生意。 崔義聽著皺了皺眉頭:“這事兒我知道,倒是不曉得你嫂子還有這個關系?!?/br> 崔義這話讓尤氏心頭一喜,有了這話讓她更加肯定這門生意了,看來的確是靠譜的。只不過崔義接下來直接的拒絕就讓她摸不著頭腦了,她連忙追問道:“這是為什么???有錢不賺么?” 崔義呵呵一笑:“世上賺錢的生意多了去了,再有資本的人家也沒有樣樣都去做的道理!做生不如做熟,不曉得的行當就這么撞進去,會有什么后果你知道?況且老三也是倒賣糧油的,和這個生意有些同行,你讓老三怎么說?” 崔禮專給酒樓供應糧油,兼做一些普通人的生意。尤氏要是真摻活道糧食倒賣上頭了,說不上和崔禮做了同行爭生意,只能說更多的是一個態度問題。對于崔義來說,為了本就說不準前程的生意得罪兄弟還是劃不來。 崔義要是不說這個還好,一說這個尤氏更加上心了——她平生最不對付的人就是吳氏,吳氏憑什么那么風光,不就是崔禮支撐她?她恨不得立刻擠兌崔禮,事后也能打一打吳氏的臉,看她還有沒有那么得意! “可是...我娘家嫂子也難得找我一回,這生意也很難得?!庇仁仙僖姷刈鋈崛鯛?,低聲懇求。 崔義卻不怎么買賬,柔弱求人這件事也是看人的。尤氏年輕的時候還有幾分柔弱,這些年也消磨殆盡了,只剩下一個粗著聲音說話的強壯婦人。這時候做這個態,崔義根本懶得理她。 揮揮手,不耐煩道:“那你就和你嫂子說家里沒有現錢,總不能賣了產業做這件事兒吧!實在不行,你投些私房錢進去,意思意思。這樣她還能說什么?” 說完這些,崔義懶得理會,直接甩了門簾子,出門去了。 尤氏看著崔義離開的背影,愣了愣神,咬了咬嘴唇,最終下定了決心。第二天她就去找了她嫂子,這時候她那娘家嫂子正在家里說動另一個街坊加進來。見她來了,匆匆說了幾句就送走了那街坊。 “如何,你怎么說?”這也是問的迫不及待了。 尤氏低聲道:“嫂子是知我的,家里看著光鮮,其實銀錢上的事孩子他爹看的極緊,根本輪不到我做主。不過這些年下來,我還有一些私房錢,也能投進來,只是不知道夠不夠?!?/br> 尤氏娘家嫂子似乎是沒有預料到這種情形,心里再次鄙夷了自己這小姑子一次——果然是抓不住男人的!只不過面上并不能顯出這個來,畢竟積少成多,一點私房錢也是錢??! “也行,你說說有多少?!?/br> 尤氏伸出五根手指,這倒讓她娘家嫂子眼前一亮,覺得自己過去是小看了這個小姑了。畢竟她是知道這小姑出嫁的時候帶的什么嫁妝,沒想到如今不聲不響的能拿出這么些錢了。這女人的本事是多種多樣的,攢私房也是其中一種么! “五百兩!小姑要真能拿出這些,事情就成了??!” 尤氏娘家大嫂大為驚嘆,只不過聽到她的贊嘆,尤氏先黑了臉:“哪里來的五百兩?把我賣了都不值五百兩!是五十兩,五十兩!” 這話立刻讓她娘家嫂子歇了聲氣,五十兩對于普通人家是不少了。如果家常過日子,她也會當五十兩是一閉巨款??墒怯仁霞捱M崔家都十多年了,這么多年在崔家這樣的人家里cao持家務,只攢下這點錢,實在是讓她看不上??! 似乎是察覺到娘家嫂子的輕蔑,尤氏的臉都漲紅了。最后只能道:“八十兩,八十兩,更多我也拿不出來了——嫂子你也別嫌少,難道你能拿出來更多?” 這話尤氏倒是很有信心,畢竟自己娘家這些年一直在走下坡路,狗屁倒灶的事情她都清清楚楚。自己這個娘家嫂子再有心機手段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時候又能拿出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