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
隨后姜老太太說起,姚氏這才知道姜清婉今兒竟然就要入宮做陪讀的事。心中很是不舍,淚光連連的拉著姜清婉的手。 姜老太太見狀就說道:“只是進宮陪讀而已,又不是不回來。你做了這樣的一副樣子出來做什么?” 多年活在姜老太太的強勢下,姚氏是不敢跟她頂半句嘴的。不過心中卻在想著,做公主陪讀雖然也能過一段時間就回家來住幾日,但若真的如姜清萱一樣做了太子或者皇子的身邊人,往后哪里能經常相見呢? 還是忍不住的落淚。怕姜老太太再說她,就拿了帕子拭淚。 姜清婉只好柔聲的安慰她,又叫她在家要好好的照顧自己。姚氏點頭應了。 待用過早膳,姜惠妃打發來接人的兩名內監也到了。姜清婉便同眾人告別,坐上馬車進宮。 ☆、第84章 富貴公子 姜清婉進宮見了姜惠妃,姜惠妃很和藹的跟她說了幾句話,叫她將帶來的行裝放到東廂房里,然后就領著她去拜見薛太后。 兩個人到慈寧宮的時候,薛太后正坐在南窗木炕上。手邊的炕桌上放著一盆盆栽,上面開了零星幾朵白色的小花。 葉片狹長,就如同一把把的小鐮刀般。不過現在這些葉子都有些發黃發枯,臨近根莖的地方還很有些既白又細的絲狀物。 就如同是有蠶在這里剛吐了很多蠶絲一般。 看得出來薛太后現在心情不是很好,雖然跟姜清婉說話的時候面上帶了笑意,但也比較勉強。 不過薛太后上次見過姜清婉,對她印象很好,所以這會兒對她還算溫和。 叫她不用多禮,起來坐下。還叫宮女上茶。 眼見姜清婉目光不時的看向她手邊的盆栽,就問道:“姜姑娘可是認得我這盆花?” 姜清婉聽問,就起身從椅中站起來,恭敬作答:“回太后,小女以前也只在書上看過這種花的介紹,不知道對不對?!?/br> 姜惠妃聽了,心中就有些緊張起來。 宮里的人都知道薛太后是個很愛花的人,尤其愛蘭花。有一間很大的花房,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花開放。若看到有花枯死,太后就會很傷心,脾氣也會不好起來。。 而她手邊的這盆花,一看就知道不大好?,F在太后問姜清婉這話,若是她答錯了...... 姜惠妃不由的攥緊了手里的錦帕。 姜清婉這時已經在說這盆花的由來了:“......若小女沒有猜錯,這應當是一盆建蘭。而且還是建蘭里的風蘭。據傳,福建武夷山盛產蘭花,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風蘭。葉片狹長圓狀若鐮刀,花白色,幽香襲人。習性生長在巖石或樹上等干凈的地方,姿態端莊高貴,世人多稱之為仙草,或富貴蘭。而詩人墨客也喜將它吊掛在書房或屋檐下,故也得名軒蘭?!?/br> “沒想到你對蘭花竟然這樣的了解。一眼能看得出來我這盆花是建蘭倒罷了,但你竟然能知道這是風蘭?!毖μ竺嫔蠋еθ?,毫不吝嗇對姜清婉的夸獎,“你確實是個博學的好孩子?!?/br> “太后謬贊。小女這也是湊巧蒙對了罷了?!?/br> 姜清婉脖頸微垂,面帶笑意的恭敬作答。 她上輩子原就是個很喜愛花草的人,閑來無事時,看過許多記載著各種花草的書籍。有好些還是孤本。而且她父親因為做茶葉的生意,和福建武夷山里的茶農經常有往來。知道她喜愛蘭花,但凡每次去武夷山的時候就會給她帶些蘭花回來。 這風蘭雖然名貴稀有,但那個時候她家里也是有兩盆的。旁的四季蘭,墨蘭這些蘭花她家里也都有。 薛太后又問了她許多和蘭花有關的東西,她都對答如流。薛太后便生了一個心思。 “我這盆風蘭原本還是好好兒的,從大前天開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根莖這里忽然就出現了這樣既細且白,如蛛絲一般的東西。我當時就叫人將這些都清理干凈了,但每日早上一看,依然會出現這些東西。從昨兒開始,連葉子都開始變黃發枯了,開的花也掉了好幾朵。我剛剛還在這里傷心呢?!?/br> 話鋒一轉:“姜姑娘看過的那些書上可有介紹過這樣的病癥?該如何根治?” 語氣較剛剛急迫了一些??吹贸鰜硌μ髮@盆風蘭確實很看重。 剛剛姜清婉對薛太后的問話都對答如流,姜惠妃心中才放松了一些,面上浮上笑意。 今上對太后很孝順,若姜清婉能討得薛太后的喜歡,那可就再好也沒有了。但是現在,薛太后竟然問姜清婉知不知道她這盆風蘭到底得了什么病癥。 若姜清婉知道,且能將這盆風蘭治好,不消說,往后她肯定能得薛太后青眼,這闔宮里的人也都要對她高看一眼。但是若她不知道,又或是知道,但卻沒有治好,甚至將這盆風蘭給治死了...... 姜惠妃再一次緊張的攥緊了手里的錦帕。 不過姜清婉心里卻一點都不慌張,面上甚至帶了淺淡的笑容。 剛剛她故意一直去看這盆風蘭,就是要引起薛太后的注意。自然,這樣的病癥她也知道該如何根治。 以前她養的那兩盆風蘭,就曾相繼出現過這樣的病癥。她為此翻看了好些前人的典籍,這才知道該如何根治。而且,那兩盆風蘭后來都好好的。 就微笑著對薛太后說道:“小女以前確實在一本典籍上看到過有記載花草得這般病癥的例子,上面也介紹了該如何治療的法子。只是從來沒有試過,也不知道效果到底如何?!?/br> 薛太后是愛花成癡之人,這幾日看著這盆風蘭日漸枯萎,她整個人也跟著枯萎了一樣,竟是茶飯不思。這會兒自然是不會放過任何一線希望。 于是她想了想,最后還是痛下決心般的說道:“姑且一試?!?/br> 叫姜清婉說出治療的法子來。 姜惠妃心中實在擔心,忍不住的輕聲問道:“這風蘭太后是很看重的。你,可有把握?” 姜清婉微笑。 她雖然有把握,但也不能說就有十分?,F在也唯有賭一把了。 若能得薛太后青眼,于她而言總會是一件好事。 就對著姜惠妃點了點頭,然后輕聲細語的對太后說了該如何醫治的法子。 先將盆中的土壤悉數倒處,連風蘭根莖上沾染的土壤都要洗凈。隨后重新換了肥沃疏松的土壤,再挖開根莖旁邊的那一圈土壤,叫人拿了生石灰來撒上。 生石灰,這遇水可是會產生高熱的呀,這樣一株嬌嫩的風蘭能禁得住這個? 拿了生石灰過來的內監都不敢將手里的生石灰撒下去了。姜惠妃也緊張的手心里都潮濕一片。 就連薛太后也是遲疑了好一會都沒有下令。不過看姜清婉一直面帶微笑的站在那里,好像很有把握的樣子,最后她還是沉聲下令:“照姜姑娘說的話做?!?/br> 內監應了一聲是,這才抖著手將手里的生石灰撒了下去。 自然不可能立竿見影,但姜惠妃還是忍不住的目光不時看向那盆風蘭,盼著它立刻就能葉子青翠舒展起來。薛太后也是過一會兒就會看一眼。 姜清婉心中也有擔心,但面上還算鎮定,聲音平緩的和薛太后說話。 知道薛太后喜愛花草,自然要投其所好。最后聽的薛太后都忘了這盆風蘭的事,面帶笑容的跟她說了好一會兒的話。 直等內監進來通報,說是國公爺來了,薛太后才停下。 一望雕花窗子外面,才見日影西斜,已經過了申正時分了。 早上她確實叫了個小內監到兵部去告訴薛明誠,讓他散值之后到她的慈寧宮來一趟,她有話要跟他說。 就叫內監請國公爺進來。 薛明誠穿緋色圓領袍,腰系玉帶。一張臉生的白凈,相貌又雋雅,緩步走進殿中來,恍然便是一位氣質閑雅的貴公子。 薛明誠既是衛國公,現在身上又領著兵部左侍郎的職位,還是薛太后的娘家親侄子,身份豈是永昌伯府能比的?于是看到薛明誠走進來,姜清婉就起身自椅中站起。 薛明誠上前拜見薛太后,薛太后擺了擺手,示意他不用多禮。又笑著叫他:“過來見過姜惠妃和她的娘家侄女兒?!?/br> 薛明誠記性上佳。上次他也是在薛太后這里見過姜清婉一面,雖然彼此都沒有說上幾句話,但還是記得她的。 更何況這位小姑娘的相貌原就生的讓人過目不忘,身上的氣質也很平和沉靜。 就對姜惠妃行了禮,然后對姜清婉拱了拱手:“姜姑娘?!?/br> 姜清婉屈膝還禮,頭微垂著,沒有看他,輕聲回應:“小女見過衛國公?!?/br> 彼此無話。 姜惠妃知道薛太后這肯定是要話要同薛明誠說,就領著姜清婉起身作辭。 薛太后也沒有挽留,不過還是笑著跟姜清婉說道:“難得遇到一個對花草這樣了解的人,跟你說話我很高興,還能長見識。往后你若得空了,就多來我這里,跟我說一說花草方面的事?!?/br> 姜清婉恭敬的應了下來。然后跟在姜惠妃的身后往殿外走。 薛明誠看到她們兩個走遠,才轉過頭問薛太后:“姑母好像對這位姜姑娘很賞識?” ☆、第85章 真相之二 薛太后眉頭微皺:“永昌伯府連著送了兩位姑娘進宮,明面上說是給姜惠妃生的兩位公主做陪讀,但他們的心思能瞞得過我去?先前送進來的那位姑娘,已經做了太子良媛。這是劭兒看中了她,一定要她。左右只是個良媛而已,我也就隨得他去了。但永昌伯府還不知足,竟然又送了一位姑娘進宮來?!?/br> 頓了頓,面上笑意微顯:“不過這位姜三姑娘是個妙人,比先前的那個好,竟然懂的花草的事。我這盆風蘭,” 伸手指了指手邊炕桌,“她竟然能一眼看得出來這是什么品種,還說的出它的習性?!?/br> 又說了這盆風蘭根莖有許多蛛絲一般的東西,姜清婉竟然知道如何治的事。 “就是不知道她的那個法子管不管用。再看吧?!?/br> 薛明誠知道自己的這個姑母平生最愛栽花種草,若這位姜姑娘在這件事上能投她的緣,將來的成就肯定不會比她那位做了太子良媛的jiejie差。 他手握著白瓷茶杯,唇角笑意淺淺。是很客套的那種微笑。 兩個人又說了幾句閑話,薛太后便說到了此次叫他過來的目的:“我聽人說,崔季陵近來不知因為何事,整個人看著消沉了不少,朝堂上的事插手的也少了。我和皇上的意思,就想趁著現在這個時機讓你的職位往上再進一步。前兒早朝過后,皇上叫了兵部尚書去御書房說話,暗示他年紀已大,該退位讓賢了。昨兒兵部尚書想告老還鄉,致仕的奏章已經遞了上來,皇上很快就會應允,同時會下旨,由你來做兵部尚書?!?/br> 薛明誠知道薛太后和皇上這是想將統兵權和調兵權分離開。往后大都督府只有統兵權,而調兵權劃歸兵部,這樣便可成功的節制崔季陵手里的兵權。只是...... “侄兒才剛入仕途,資歷尚淺,前期出任兵部左侍郎的時候朝中已有不少閑話,這次若出任兵部尚書,只怕朝中眾臣意見更大?!?/br> 朝中有些老臣,鬢發已然花白,但一輩子升遷很慢,臨到要致仕的時候都未必能做個三品的官。但他一入仕就是正三品的兵部左侍郎,而且上任才區區幾個月,就要出任兵部尚書。 這升遷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薛太后卻不以為意:“你是衛國公,世家子弟,我的親外甥,太子的親舅舅,豈是其他人所能比的?而且這事原就要快。若等崔季陵緩過神來,插手朝中官員升遷的事,這兵部尚書未必輪得到你來做?!?/br> 不得不說,崔季陵確實有這個能力。 薛明誠只得同意。兩個人又說起太子近來的課業來。 看得出來薛太后對此還是很滿意的。且太子大婚過后,還打算讓他慢慢的學會處理朝政上的事。 太子這邊形勢大好,四皇子那邊自然相形見絀。 崔華蘭雖然是中宮皇后,但后宮前朝并無一人可依靠。唯一能依靠的,也就只有兄長崔季陵了。 但自上次崔季陵過來質問過她姜清婉的事之后,近來無論她如何的叫人請他入宮,他從沒有來過一次。想請母親進宮,讓她回去對崔季陵曉以利害,動之以情,但遣出的內監回來說,侯府的侍衛說老太太身子不好,大夫說要靜養,不宜出外見人。 崔華蘭知道,這其實就是大哥不想讓她見母親。 無奈之下,就想到了孫映萱。 她雖然心中既鄙視又忌憚這個人,但不得不承認這個人是很聰明,也夠狠心的一個人,請她進宮來給她出個主意也好。但更好了,內監回來,說孫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孫父孫母死后,忽然一日被強盜洗劫了。孫家三姐弟蹤跡全無,現在是生是死都無人知曉。 崔華蘭一時真的是一籌莫展了。想來想去,也唯有厚著臉皮,親自寫了一份信,叫個內監送到靖寧侯府去,親手交給崔季陵。期盼他能看在兄妹情分,也看在他自己和崔家往后的前途上幫她一把。 但等內監到了靖寧侯府,卻被告知侯爺現在不在府中。至于去向,只說行色匆匆,并不知到底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