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若姚氏能看開這件事那可是再好也沒有的了。余下的,就該孟姨娘去煩心了。 今兒何mama來回話的這件事,瑞香瞅了個空隙,吩咐小丫鬟們待會二姑娘下學了要好生的伺候著,若問起她,只說自己馬上就來。然后飛快的去找孟姨娘,告訴了孟姨娘這件事。 孟姨娘聽了,面色立刻就不好看了起來。 這些日子她不是沒有去找過姚氏。也添油加醋的將這件事說了,想要挑撥姚氏去跟姜老太太和姜天佑鬧。 她心里知道姚氏也是在乎姜天佑的,肯定不想他納個年輕貌美的姑娘為妾。而且原本就是個耳根子軟,好挑撥的人。 但是沒想到姚氏這次卻跟變了個性子一般,聽完她的話,面上的樣子依然是淡淡的。還說著:“這是老太太和老爺決定下的事,我也管不了。若你覺得不妥,你可以自己去跟老太太或者老爺說,反正我是不管的?!?/br> 孟姨娘只得鎩羽而歸,回來悶悶的氣了好幾日。然后到底忍不過,小心的在姜天佑面前提了這件事,姜天佑就將所有的事都推到了姜老太太身上,說這是母親決定的事,他做兒子的有什么法子? 孟姨娘還能怎么辦?她肯定是不敢去跟姜老太太叫板的。 姜老太太畢竟有個在宮里做惠妃的女兒,而且姜天佑對她還那樣的孝順。她就是這永昌伯府里的天,忤逆了她,一頂不孝的帽子壓下來,她肯定吃不消。 只盼望著那個媒婆找尋不到合適的姑娘也就罷了。但是沒想到那個何mama的動作竟然這樣的快。對方還是鴻臚寺右少卿家的女兒。 孟姨娘只恨的牙癢癢。叫瑞香回去,若再有什么事,立刻就要來告訴她。 瑞香應了聲是,轉過身走了。 其實她心里是想要重新回孟姨娘身邊來伺候的,但是剛剛看孟姨娘的臉色很不好,就很明智的沒有提起這件事。 等到下午上完周嬤嬤的女工課,姜清玉就來宜春苑找孟姨娘。 一進門,她就氣呼呼的在羅漢床上坐下,然后說道:“姨娘,我不要做庶女?!?/br> 孟姨娘眉頭皺了起來。叫個小丫鬟到院門外面去守著,若有人過來就要立刻進來通報。 然后她就說姜清玉:“你到底有沒有腦子?這樣的話也能張口就來?若被老太太聽到,你就是個死?!?/br> 姜清玉可不認為這件事會有孟姨娘說的這樣嚴重,滿不在乎的說道:“我到底是她的親孫女,她罰罰我便算了,還能真的如何對我?” 說著,就起身站起來,拉著孟姨娘的衣袖搖了搖,撒著嬌:“姨娘,我是真的不想做庶女。你都不知道,我每天看著姜清婉就想要打她。她看我的目光,好像就在明晃晃的告訴我,我是嫡女,你是庶女,我尊貴,你下賤。今兒有個媒婆過來,說給父親新看中的一個妾室就是個庶女。姨娘,我往后可不想給什么老男人做妾。我要做嫡女。我往后是肯定要做夫人的?!?/br> 姜清玉實在是個很不會看臉色,也很不會說話的人。這番話,全都合著孟姨娘的心事了。就如同有好幾根繡花針在同時扎她的心一般。 “你以為我就想做個妾室了?”她一把就將自己的袖子從姜清玉的手中抽出來,語氣冷冷的,“誰不想做夫人?” 姜清玉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剛剛說了什么。不過也沒有要道歉的意思,反倒還在抱怨著:“她們在甘州待的好好兒的,怎么非要過來?若她們三個不過來,我和姨娘現在都還好好的,哪里會有這么多的煩心事?” 這番話倒是說到了孟姨娘的心坎里面去。 若姜老太太她們三個沒有過來,姜天佑就不會納妾。她也不用看姜老太太的臉色。 不過聽說甘州那里已經被先帝的一個皇子領了幾個老臣和舊部下占了,若姜老太太她們還留在甘州,畢竟是永昌伯的家眷,還有個女兒在宮里為妃,只怕那個先帝的皇子饒不了姜老太太的性命。 饒不了姜老太太的性命...... 孟姨娘心中猛的一跳。 姚氏是個不足為懼的,姜清婉雖然是個不好惹的,但到底是個姑娘家,總是要出嫁的。而且若老太太出了什么事,這府里沒有人護著姜清婉,她就不信姜清婉能翻得起什么浪來。 只要姜老太太死了,那她面前所有的難題都迎刃而解了。 只可惜姜老太太雖然已經六十多歲了,但看著身子板硬朗的很。聽說每天早上起來都要喝一碗杏仁甜茶。是個對自己很好的人。不定的就會活成個老妖怪。 或許,她可以趁著適當的時機在中間使點什么手段。但現在松鶴堂里早就沒有她的人了,她想要做點什么事也難。而且老太太是個精明的人,若被她發現她動了什么手腳,她會是個什么下場? 心中須臾就轉過了很多念頭,但壓根就沒有一個能解決眼前困境的辦法。一雙眉頭不由的就緊緊的皺了起來。 姜清玉哪里曉得她心里的煩惱?還在那喋喋不休的說自己不想做庶女,想做嫡女的事。 孟姨娘深吸了一口氣,努力的壓下了心中即將噴薄而出的怒氣。然后耐著性子跟她說話:“你最近這些日子最好安分些。忘了我上次跟你說過的話?老太太是要從家里挑選兩位姑娘進宮給公主做陪讀的。太子和二皇子都到了適婚的年紀,你進了宮,總會有機會碰到他們兩個。若被他們兩個中的一個看中,做了太子或者二皇子身邊的人,那才叫尊貴呢。往后誰敢看不起你?誰敢惹你?就是我,也會沾你的光。這可是很重要的事,你一定要忍耐自己的性子。若不然,誤了這件事,誰知道往后你會嫁什么樣的人?” 最后一句話是嚇唬姜清玉的。不過姜清玉關注的不是這句話,而是那句,往后誰敢看不起你,誰敢惹你? 只要想一想往后她做了太子妃,或是皇子妃,就可以對姜清婉頤指氣使,想要姜清婉怎樣就怎樣,她就覺得心里樂開了花。 忙笑嘻嘻的點頭:“姨娘,我知道了?!?/br> 孟姨娘又叮囑了她幾句,然后就叫她回松鶴堂:“老太太喜歡孝順的孩子,你沒事多在老太太面前表現表現,這樣老太太肯定會讓你進宮?!?/br> 心里也沒有將姜清萱當一回事。實在是在她的印象中,姜清萱見著人的時候總是低著頭,說話的聲音也很輕。讓她進宮,只怕她的膽子都要嚇破。 而且在孟姨娘的心目中,自己的女兒總是最好的。 姜清玉答應了一聲,然后就帶了瑞香出門回松鶴堂。 孟姨娘看著她的背影,慢慢的吐了一口氣出來。 是夜,姜天佑歇在她這里。她想了想,最后到底還是忍不過心里的醋意,將何mama今兒過來的事說了。撒嬌撒癡的說不想要姜天佑納妾,擔心他有了新人就會忘了她這個舊人。還哭了起來。 哪曉得姜天佑今兒在指揮使司里的時候被周輝調笑了幾句。就是在太原府郊外崔季陵救了姜老太太她們的事。姜天佑心里正自不痛快著呢,現在又聽到孟姨娘說這樣的話,還哭了起來,哪里還會有耐心來哄她?起床穿了衣服,抬腳就走了。 孟姨娘氣的怔怔兒的,眼淚水滾珠似的沿著臉頰落個不停。更氣的一晚上沒有睡。 第二天早上起來的時候人就無精打采的。叫小丫鬟去打聽,就說老爺昨晚歇在太太那里。今兒早上跟太太一起用早膳的時候,跟太太還有說有笑的。 孟姨娘聽了,越發的生起悶氣來。 偏偏姜長寧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早起的時候就哭個不停,無論如何的哄都沒有用。只聽得她心里實在煩躁,忍不住的就打了姜長寧兩下。于是哭的就越發的厲害了起來,簡直就是撕心裂肺一樣。 孟姨娘只好叫奶娘把姜長寧抱到花園子里面去逛逛,自己坐在臨窗炕上發呆。 等到半上午的時候,就見姜老太太身邊有個小丫鬟過來,說老太太叫姨奶奶現在就過去,有話要對姨奶奶說。 第48章 知情之人 孟姨娘的眉頭皺了起來。 平常她是不能去松鶴堂的。身為妾室,她沒有那個資格。老太太也只有有事要她辦的時候才會叫她過去。 這次又有什么事要叫她辦? 想起昨兒何mama過來的事,孟姨娘的心里就有了個很不好的猜測。 雖然很不情愿,但老太太傳喚,那肯定還是要去的。所以也只得梳妝打扮了,換了一套出門的衣裳,然后帶著惠香往松鶴堂走。 等到了松鶴堂,就見姚氏和姜清婉也在。正坐在椅中,一邊喝茶一邊跟姜老太太說話。 孟姨娘走過去給姜老太太屈膝行了禮,問了安。還要給姚氏屈膝行禮問安,然后才能直起身站在一旁。 如她所猜測的不錯,姜老太太叫她過來果然是為了姜天佑納妾的事。 剛剛何mama已經來回過話了,說了馮家,也就是鴻臚寺右少卿家所要求的的聘禮。銀子一百兩,赤金頭面一副,金釵一對,金戒指四個。再有就是綾羅綢緞之類的東西。 算起來價值也都不菲,不過姜老太太都答應了?,F在叫孟姨娘過來,就是叫她去籌辦這些東西。 還告訴她,姜天佑和馮家女兒的生辰八字都已經合過了,下個月初八就是個好日子,約定了那天抬馮家女兒過門。雖然不會請權貴家的女眷過來吃酒席,但肯定也要請幾個人的。叫孟姨娘好生的安排酒席的事,一定要熱鬧,喜慶。 自己的夫君納妾,但是這給女方家的聘禮,還有酒席卻都要自己來cao辦,孟姨娘只覺得心里跟吃了黃連似的苦。 但偏偏還有苦說不出來。 姚氏這個正室太太對這件事都沒有說什么話,哪里輪得到她這個妾室來說話?只得不情不愿的應承了下來。 姜老太太點了點頭。然后跟姚氏說話:“我聽說這位馮姑娘性子很柔順。她年紀也小,才十六歲,等她進門,有不懂的地方,你這個做太太的要多提點提點她?!?/br> 姚氏恭順的應了一聲是,面上看起來很溫婉的樣子。 姜老太太看了,就滿意的點了點頭。 她原本以為姚氏會鬧一鬧的,但沒有想到她對這件事竟然一點反對的意思都沒有。很叫她意外。 倒是這個孟姨娘,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她也看得出來她很不高興。不過誰理她到底高興不高興?把這府里的事情都打點好,讓她們娘兒幾個過的舒舒服服,逍遙自在的就好了。 就仿似剛剛才注意到孟姨娘一樣,說道:“我吩咐的這些事你可要都辦的妥妥當當的?!?/br> 孟姨娘答應了一聲。又聽到姜老太太在說道:“那你下去吧?!?/br> 孟姨娘只得告退。 走出明間的門時,回過頭看她們三個依然一邊坐著喝茶一邊說閑話,自在的很。倒是她,要頂著這樣大的日頭來回的跑。 后面還要準備聘禮,籌辦酒席...... 孟姨娘心里就覺得很不是滋味起來。深吸了一口氣,竭力的壓下心里的煩躁,然后才繼續往前走。 孫映萱現在也覺得心里很煩躁。 知道崔季陵要回京,早先幾日她就去了靖寧侯府。在她的曲意奉承下,崔老太太果然留她在府里住了好幾日。 她也確實是等到崔季陵回來了,不過他回來之后也沒有立刻就來跟崔老太太請安。她按捺不住去他的書房和他住的院子想見他,跟他說話,但每次都被侍衛攔阻,不讓她進去。 后來倒確實是見到他了。就是在姜老太太她們過去拜訪崔老太太的那日。但誰知道又蹦出個姜清婉來。 雖然不是那個人,但只是個同樣的姓名,就已經叫崔季陵那樣的失態了。后來她追過去,還被崔季陵狠狠的扇了一巴掌。 隨后她還是在衍慶堂住了兩日,就想著等崔季陵過來給崔老太太請安的時候好再見見他,最好能跟他說幾句話。但是沒有想到他竟然一次都沒有來。 這個時候家里倒是來人了。說崔皇后遣了人到家里來找她,讓她這兩日進宮一趟,有話跟他說。她沒有法子,這才辭別崔老太太回來了。 一回來,就看到父親在喝酒。而且孫興平顯然已經喝醉了,看到她,就嘟嘟囔囔的跟她抱怨他現在的官職是如何的低微,在指揮使司里面是如何的受氣。末了還嚷嚷著:“我受夠了。那個崔老婆子不是很喜歡你么?你去求她,讓她跟他兒子說,一定要跟我升官。不然當年你讓我做的那件事我可就抖出來了啊。大家都別想好過?!?/br> 孫映萱目光冷冷的看著他。 她從來就覺得自己的父親是個爛泥扶不上墻的貨色,一點用都沒有。 當年在云州做百戶的時候,有膽量跟她母親生下她,卻沒膽量納母親進門,只讓她母親做了個外室,還不給她們兩母女家用,導致她們過的那樣的窘迫。后來丟了百戶的差事,在家里就跟只無頭的蒼蠅一樣,每天被自己的夫人嘲諷奚落,嫌棄他沒用。還是她建議的他去甘州,求了姜清婉,通過崔季陵,這才替他謀到了一個王府侍衛長的官職。其后寧王登基,跟著一起進京來,這才能讓他進指揮使司,做了個從五品的鎮撫。 卻還要嫌棄這個官職低,受氣。要知道,若不是她逼迫崔華蘭,他還做不到現在的這個官職。 而且現在他竟然還敢拿那件事來威脅她。難道他就不明白,按照崔季陵的個性,若知曉那件事,她固然落不到什么好結果,他就能落到個什么好結果了?在那件事情上面,他們兩個就是綁在一根繩子上的螞蚱。 但現在他竟然傻到會拿這種事來威脅她! 就一把甩開孫興平拉著她胳膊的手,轉身回了自己的屋子里,叫丫鬟過來伺候她梳妝打扮,換出門的衣裳。 才剛換好了衣裳,梳好了發髻,正坐在梳妝臺前挑選要戴的首飾,母親就過來了。 孫映萱皺起了眉頭。 早在孫興平帶著全家人到甘州站穩腳跟后,孫映萱就逼迫孫興平休了她的發妻,扶她的母親為正室。那個時候孫興平知道孫映萱的閨中密友是王府崔長史的妻子,往后他在甘州還要仰仗孫映萱,不得不聽從。 自然,孫興平的發妻沒有落到什么好下場。孫映萱一文錢都沒有給她,就將她攆走了。聽說后來一路討飯回到云州,家里的侄兒也不接納她,最后只得到一處破敗的尼姑庵里落發為尼了。 不過孫映萱也不喜歡自己的母親,覺得她太懦弱太沒用。若不然,她從小也不必過那些苦日子。 孫夫人進得屋來,孫映萱也沒有起身來迎她的意思,只從面前的銅鏡里面看了她一眼,淡淡的叫了一聲母親。然后也沒有看她,低頭繼續在面前的首飾匣里面挑選著要戴的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