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看到這樣,劉田芳氣了個半死,只是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她壓著沒有吭聲,讓人去叫陳平過來,到時候四個人可以換把手,幾個人立刻就出發。 生孩子本來就漫長,應該足夠撐到縣城醫院的。 為防萬一,穩婆也叫劉田芳給拉上了,要是走到半路上就要生了呢,有個經驗豐富的穩婆子在的話也安心一點。 陳向華急匆匆的往縣城醫院跑,沒有想到,她大姐居然會難產,難產會有什么后果? 沒有哪一個孕婦不提心吊膽的,沒想到會發生在她大姐身上,她大姐這都生了三胎了! 陳向紅很慌,如果不嚴重的話怎么會讓她到醫院里來呢?只是看著穿著白大褂的醫生,她又安了一點心,有他們在,她會沒有事情的吧? 想到送她來的家人們,她又有了勇氣,她一定會沒有事情的,她還沒有看到她的兒子出世,怎么能夠就這么走了呢。 “啊——” 聽著里面傳來的動靜,外面的人很心焦,陳建軍心也提了起來,他看到了劉田芳的神色,臉上大滴大滴的往下掉的汗珠…… 當初許曉生的時候,她可沒有這樣的表現,不過轉念一想,他也理解了,那個時候是順產,這次是難產,而且許曉是媳婦,陳向紅卻是她自己10月懷胎生下來的女兒,肯定是不一樣的。 看著她臉上的虛汗不停,陳建軍不得不去買了一碗糖水給她喝下去,補充一下能量,不然他怕她就這么暈過去了。 第二次站在門外,陳建軍不由得祈禱,還是讓大姐生一個兒子吧,難產還能夠生下一胎嗎? 如果不能,都是女兒,在這個普遍重男輕女,沒有兒子會被指指點點,做什么都會被排在后面的時代,還是生個兒子輕松一些,春燕和夏燕以后也多個弟弟撐腰,家里有個親生的兄弟跟沒有是不一樣的,他大姐生個兒子,不論是對她自己,還是對她下面的兩個女兒,現在都是好處大于弊處,最起碼不會讓她們兩個在小伙伴中一直因為沒有兄弟處于被欺負的底層,不會被肆無忌憚的嘲笑。 看過一次,趕過幾次,是無法終止的。 而且,陳向紅連三女兒都送出去了,如果還不是兒子…… 他頭疼的揉了揉額頭,現在就鉆牛角尖的陳向紅,他怕她再也回不過頭了,到時候大家都不好。 似乎聽到了他的祈禱,當醫生出來說母子平安的時候,他心里送了一口氣,徐福的表現最夸張,他直接腿軟重重地摔到了地上,但是臉上的笑容卻是傻乎乎的,念叨著:“我有兒子了,我有兒子了,我終于有兒子了!” 最后他嗚嗚的哭了起來,也不顧及這是在醫院大庭廣眾之下了。 這是陳建軍第一次直面徐福這個姐夫在沒有兒子這件事情上的壓力。 他把他拉了起來,問醫生:“我們什么時候可以進去?” 醫生已經看得多了,沒有露出什么稀奇的神色:“你們再等一會兒,好了會叫你們的,另外對有件事要跟你們說一下,產婦因為難產,加上前面身體也有過損害,以后應該懷不上孩子了,你們要有心理準備?!?/br> 陳建軍干脆的點頭,看了眼似乎還不懂什么意思的徐福,出來挑大局:“我們有心理準備,這會影響到她的身體嗎?” “調養好身體就沒有什么大礙了?!?/br> “好的,謝謝醫生,關于她以后不能再生的事情可不可以先保密,等到她出院的時候再告訴他?!?/br> “可以?!?/br> 劉田芳看醫生走了,對著兒子道:“一定要告訴她嗎?不告訴她不可以嗎?反正現在也是有兒有女了,以后不生也沒什么?!彼戳搜坌旄#骸芭?,你說對吧?” 徐福直點頭:“沒關系,沒關系,現在母子平安就很好了,有兒子了,以后不生了!”以后不能生也沒關系,他已經有后了,還有幾個閨女,夠了。 他是真心這么覺得的,注意到這點,劉田芳和陳建軍、陳建民他們臉上的表情都好看了些。 這是他為數不多的可取之處了。 等到陳向紅醒來,她看了自己平平的肚子,就算身體虛弱的話都說不出,但是從她的表情,劉田芳還是知道她想要問什么:“女兒啊,你生了個兒子,醫生看過了,健健康康的,沒事兒,你放心啊?!?/br> 一聽這話,陳向紅的眼睛就頓住了,看著劉田芳,劉田芳看著她這樣的眼神,這樣稱得上是惶恐的眼神,心酸的差點落下淚來:“真的,你生了兒子,我騙你干嘛?” 她抱起旁邊的孩子給她看:“你看看,這就是你兒子了?!?/br> 看著那個小小的嬰兒,陳向紅的眼睛突然之間涌出了淚水,怎么止也止不住,雖然因為身體的緣故,她沒有力氣嚎啕大哭,但是眼淚流的又快又急,讓劉田芳都急了,小聲的罵她:“你干嘛呢?你剛生了孩子,不要自己身體了,別哭了,以后眼睛還要不要?你還有兒子女兒要照顧呢!” 一聽到她這么說,她露出個虛弱的笑容,慢慢的止了淚水,眼睛眨也不眨的看著嬰兒,之后她又很快睡著了,只是,這一次,她睡得無比的安心,睡著了嘴角都有著淡淡的笑容。 她也很怕,很怕她作出了那么多的努力,付出了那么多,最后生的還是女兒,她不知道到時候自己還有沒有勇氣面對著別人的眼光,現在真是太好了,她終于生了兒子,她再也不是沒有兒子的人、再也不用面對別人的指指點點了。 徐家那邊,就算得知陳向紅生了個兒子,他們也沒有人主動前去探望,他們怕被逮住要給陳向紅交醫藥費。 因為擔心這一點,他們愣是一個人都沒有去,原本稀罕的孫子也不那么稀罕了。 劉田芳在縣城一個字都沒有說,但是回去之后,在他們院門口指桑罵槐了好一陣,罵得他們一家人都不都不敢冒頭,才舒了一口氣。 醫藥費自然是陳建軍出的,他們這一堆人就他身上帶了錢,不過,他收了徐福寫的借條,他為什么不收呢? 這錢就算他不要,以后也可以給陳向紅,總要讓徐福認識到這是他該負的責任。 有了兒子,徐福和陳向紅的精神面貌都是一變,有個兒子和沒有兒子的區別就是這么大,讓陳建軍這個男的看了都唏噓。 等到計劃生育了,許多的人因為響應國家政策,只有一個孩子,到時候生男生女就是天意,許多家庭就只有一個寶貝女兒,對女兒的重視上去了,才會有后面的男女平等,但是在現在這時候,男丁的重要性遠遠高于女性。 因為男丁是頂立門戶的頂梁柱,而女兒是“潑出去的水”。 時光春去秋來,又是一年過去了,這時候,按照陳建軍前世的走向,還有三年,這段時期就要結束了,但是這里是個不一樣的平行世界,他不知道還是不是那個時候。 想來開始的時間都不一樣了,結束的時間應該也會有差異吧,那是會提前?還是會延后? 最好是提前,提前的話,他可以早點參加考試,然后到外地去上學。 為什么要參加高考? 因為只有參加高考,他才能找到一份又清閑又體面的工作。 司機這生活不錯,但這是相對于普遍勞苦民眾來說的,相比起坐辦公室悠悠閑閑拿筆桿子的人還是辛苦的,而只有上了大學,才有更好的出路。 而且他也不想以后一直在這個小山村生活。 他更想到大城市里去。 好比他前世從小到大生活的特區,好比許曉的家鄉……首都。 都是不錯的選擇。 他現在還沒有確定他以后要做什么,只是有個模模糊糊的概念,但是高考是一定要參加的。 但是要參加高考,就要學習,他不喜歡學習,也不得不拿起書本。 然后許曉就發現,陳建軍更勤快了,以前他時常拿著書在看,看書看報紙,很頻繁,但是現在更頻繁了,還拿著一些以前的舊題目在做題,他不僅僅是自己做,還拉著她做,美其名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保持夫妻步調一致。 她不知道他這是怎么了?但她本身是個愛看書、愛學習的,有空閑了也并不反對跟著一起。 這讓兩個高中生看了都有點心虛,私底下更努力了。 他們大哥大嫂,這個年紀了,早就畢業了,還這么認真學習,他們正在學校念書,正是要學習的時候,還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不過現在學校能夠學到的東西越來越少了,很多老師根本不愿意講課本以外的任何東西,即使這樣,他們的地位也不高,有的一邊□□還要一邊給他們上課,這樣子還能指望老師多講點? 除非必要,一個字都不想多說,就怕又被有心人抓住。 所以很大程度上要學習的人只能靠自學,于是他們也加入了一起做題的日子,然后他們就懷疑人生了。 他們大哥是初中畢業的吧? 為什么絲毫不比他們差? 不,應該說,為什么他們不會做的題他基本都會!尤其是英語! 第55章 陳建軍的農場里面, 桃樹開花了, 花開得很燦爛,也很美麗,陳建軍欣賞了一會兒,收集了一些掉落下來的桃花, 拿去了加工坊,按照他收集的一堆雜書里面一個不知效果怎么樣的桃花釀方子, 按照步驟,一點點的設置參數。 加工坊有個好處, 那就是現實里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的,在這里很快, 只要幾分鐘到幾個小時不等。 他拿著成品, 小小的喝了一口, 有著淡淡的桃花香,色澤也不錯,他銷售了一小瓶, 結果價格出乎他的意料,居然可以賣到八個銀幣,一小瓶,不過價格雖高, 量很少,也賣不到多少錢, 畢竟就那么一點花, 能釀出多少?相比起這個桃花釀, 他更期待以后脆甜脆甜的水蜜桃,想想就要流口水了。 不過以后地方多了,可以多種一些。 這時候,陳屋村他們種下的那些那些果樹也有的今年可以結果了,對此,陳大伯很上心,這關乎到他們以后村里的收入,不上心不行。 只要有空閑,陳大伯就要去山里頭轉悠轉悠,發現哪里有什么問題,就安排人來收拾收拾。 大家也都樂意,大隊長說了,看以后結的果子怎么樣,好的話拿去賣掉分錢,不好的話就按照公分分給大家。 總有自己的一份好處。 陳建民抱上了兒子,很高興,現在他也是一個兒女雙全的人了,只是有個問題也出現了,他們家的床不太夠了。 現在還行,因為兒子是跟著他們一起睡的,女兒也是,但是等到再大一些呢,他們肯定就要分開,到時候一個男娃一個女娃,就算是在同一個房間,那肯定也要有個自己的床吧? 他們只有自己的這張床,后面打了一張小床給小孩子睡,但是也就是適合一兩歲大的時候用,大了就睡不下了,為此,陳建民就時常得到山里兜兩圈找木材,,準備給以后孩子打造新床。 陳老三知道了,告訴他,以前家里的那些家具他有用的上的可以隨便搬走。 他們住了新房子,這段時間來,家具基本上都陸續換新了,舊的家具就堆在老房子那里,沒人用,就那時候大女兒搬到知青點,拿了一些用得上的,但還有不少呢,如果二兒子用得上,想拿什么直接拿就可以了。 陳建民應下了,但是他希望就算以后他的孩子住不上那么好的房子,但有一張屬于他們的新床,反正目前也來得及,有空去兜兩圈也不會影響什么,作為一個父親,即使年紀不大,他也希望可以給他的孩子更好的東西。 他又提起了讓陳建軍幫他找工作的事情,那時候幫忙代班幾個月,人家傷好了就回去上工,他自然也就失業了,之后又因為沒有其他的適合的工作,沒辦法留在縣城,只能回鄉下,但就那幾個月所得的就夠他們幾年的收入了,他當然希望還有其他的機會,最好就是找一個長期的,沒有,臨時的他也接受良好。 陳建軍懂他的意思,他也每次都答應,只是她是經常在外面跑的,在縣城呆的時間并不多,更多的是在去各個地方的路上,認識的人脈有限,最熟的就他們單位,一時間也找不到。 陳建民也知道,不過不多提兩下就覺得自己空空落落的。 陳建軍沒有想到,在小縣城找不到,但是在市里卻找到了。 他們隔壁單位需要一批力工,也就是搬運東西的、干重活的男人,數量不少,他聽到了,正好他們就要往回走,問清楚了條件、時間和人數,就報了幾個人上去。 對方也給他面子,給了他三個名額,這種人情給誰不是給呢,給這些開車的大師傅,遲早會有拜托他們的時候。 這種工按天算錢的,一天八毛,包飯,住的地方也有個大通鋪,其他的什么待遇就沒有了,大概可以做一個月這樣,假設可以做三十天,就是二十四塊。 現在也不是農忙,陳建軍有把握,他們會想要去的。 回去一說,陳建民立刻點頭,這是去市里呀! 包吃包??! 辛苦點算什么,哪怕是去長長見識也不虛??! 還有兩外兩個名額,陳平一個,陳二伯家的小兒子一個陳愛黨一個,這就三個人了。 他們立刻收拾東西出發了,要趕上車,一天就一次,可不能拖延。 陳建軍不得不帶他們走一趟,他們都是沒有出過門的人,去縣城還好,去市里他們心虛,既然他休息就死拉著他,一定要他帶他們去了。 陳建軍哭笑不得,還是帶他們去了,開好了介紹信,帶齊了物件,五個人就出發了。 是的,五個人,陳建強也去了,他還從來沒有去過市里??!興奮得不行。 陳向娟事后回來后悔的要死,她怎么這一次沒有回去呢,要是她回去了,也能趁著這個機會去市里??!